CN217166811U -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6811U
CN217166811U CN202220850096.0U CN202220850096U CN217166811U CN 217166811 U CN217166811 U CN 217166811U CN 202220850096 U CN202220850096 U CN 202220850096U CN 217166811 U CN217166811 U CN 217166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necting rod
wall
gea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0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忻纪飞
王永超
俱波涛
朱俊
姜晋宝
李鹏
刘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eisikat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eisikat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eisikat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eisikat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0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6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6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6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具连接杆,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安装有弧形刀片、以及置于弧形刀片上方位置的握套;所述刀具连接杆顶部设置有助力机构;所述弧形刀片上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刀具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密封筒,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顶部与密封筒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筒顶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密封筒顶部外壁、以及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密封筒内部的驱动杆;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工人的疲劳,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碎屑进行清理和收集,避免了碎屑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则称为木工刀具,还有特别应用的一类刀具,用于地质勘探、打井、矿山钻探,称为矿山刀具;
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可分为五类:加工各种外表面的刀具、孔加工刀具、螺纹加工刀具、齿轮加工刀具、切断刀具。
现有内球面加工的刀具在使用时转动较为困难,使得工人在使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转力,从而增加工人的劳累度,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其次现有内球面加工的刀具在使用时会产生碎屑,碎屑存留在球面孔内,严重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内球面加工的刀具在使用时转动较为困难,使得工人在使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转力,从而增加工人的劳累度,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其次现有内球面加工的刀具在使用时会产生碎屑,碎屑存留在球面孔内,严重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包括:
刀具连接杆,所述刀具连接杆底部安装有钻头;
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安装有弧形刀片、以及置于弧形刀片上方位置的握套;
所述刀具连接杆顶部设置有助力机构;
所述弧形刀片上设置有清理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刀具连接杆的顶部;
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密封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密封筒,密封筒可以为第一齿轮和刀具连接杆提供防护,避免空气中的湿气和灰尘造成第一齿轮和刀具连接杆腐蚀,从而提高第一齿轮和刀具连接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刀具连接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顶部与密封筒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筒顶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密封筒顶部外壁、以及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密封筒内部的驱动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可以对密封筒、刀具连接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刀具连接杆、密封筒在工作时发生位置的偏差,从而避免密封筒、刀具连接杆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杆位于密封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由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所以工人在转动刀具连接杆和弧形刀片进行打孔时更加的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杆位于密封筒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条;
所述驱动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底部与密封筒顶部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可以对密封筒、驱动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密封筒、驱动杆在工作时发生位置的偏差,从而避免密封筒、驱动杆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弧形导向条,所述弧形导向条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弧形刀片的前、后两端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弧形导向条的作用下可将弧形刀片所产生的碎屑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从而避免与后续对碎屑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弧形刀片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顶部开设有收集槽;
所述收集板外壁上开设有与弧形导向条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凹槽与收集槽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弧形导向条的作用下可将弧形刀片所产生的碎屑引导至收集板表面的收集槽内,从而达到对碎屑的清理和收集,通过对碎屑进行清理和收集,从而避免了碎屑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条配合驱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二齿轮转动时会配合第一齿轮带动刀具连接杆和弧形刀片进行转动,从而完成打孔作业,由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所以工人在转动刀具连接杆和弧形刀片进行打孔时更加的省力,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工人的疲劳,进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弧形刀片的前、后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导向条,随着弧形刀片的转动深入,在弧形导向条的作用下可将弧形刀片所产生的碎屑引导至收集板表面的收集槽内,从而达到对碎屑的清理和收集,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碎屑进行清理和收集,从而避免了碎屑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刀具连接杆;102、钻头;103、弧形刀片;104、握套;200、清理机构;201、收集板;202、收集槽;203、凹槽;204、弧形导向条;300、助力机构;301、密封筒;302、第一齿轮;303、第一限位环;304、驱动杆;305、转条;306、第二齿轮;307、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包括刀具连接杆101,刀具连接杆101底部安装有钻头102;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安装有弧形刀片103、以及置于弧形刀片103上方位置的握套104,弧形刀片103上设置有清理机构200;刀具连接杆101顶部设置有助力机构300;
助力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02,第一齿轮302固定连接在刀具连接杆101的顶部;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密封筒301,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303,第一限位环303顶部与密封筒301底部转动连接;密封筒301顶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密封筒301顶部外壁、以及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密封筒301内部的驱动杆304,驱动杆304位于密封筒3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0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06;第一齿轮30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306的直径,驱动杆304位于密封筒30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条305;驱动杆304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07,第二限位环307底部与密封筒301顶部转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转条305配合驱动杆304带动第二齿轮306进行转动,在第二齿轮306转动时会配合第一齿轮302带动刀具连接杆101和弧形刀片103进行转动,从而完成打孔作业,由于第二齿轮306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302的直径,所以工人在转动刀具连接杆101和弧形刀片103进行打孔时更加的省力,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工人的疲劳,进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包括刀具连接杆101,刀具连接杆101底部安装有钻头102;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安装有弧形刀片103、以及置于弧形刀片103上方位置的握套104,弧形刀片103上设置有清理机构200;刀具连接杆101顶部设置有助力机构300;
清理机构200包括弧形导向条204,弧形导向条204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弧形刀片103的前、后两端表面,弧形刀片103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板201,收集板201顶部开设有收集槽202;收集板201外壁上开设有与弧形导向条204相配合的凹槽203;凹槽203与收集槽202相连通。
具体的,通过在弧形刀片103的前、后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导向条204,随着弧形刀片103的转动深入,在弧形导向条204的作用下可将弧形刀片103所产生的碎屑引导至收集板201表面的收集槽202内,从而达到对碎屑的清理和收集,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碎屑进行清理和收集,从而避免了碎屑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工作原理:对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工人握住握套104,并将钻头102抵接到工件表面,此时工人再转动转条305,转条305通过驱动杆304带动第二齿轮306进行转动,第二齿轮306再带动第一齿轮302进行转动,在第一齿轮302转动时会带动弧形刀片103和钻头102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的打孔工作,由于第二齿轮306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302的直径,所以工人在转动刀具连接杆101和弧形刀片103进行打孔时更加的省力,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工人的疲劳,进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其次随着钻头102和弧形刀片103的转动深入,在弧形导向条204的作用下可将弧形刀片103所产生的碎屑引导至收集板201表面的收集槽202内,从而达到对碎屑的清理和收集,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碎屑进行清理和收集,从而避免了碎屑影响内球面孔的打孔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具连接杆(101),所述刀具连接杆(101)底部安装有钻头(102);
所述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安装有弧形刀片(103)、以及置于弧形刀片(103)上方位置的握套(104);
所述刀具连接杆(101)顶部设置有助力机构(300);
所述弧形刀片(103)上设置有清理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02),所述第一齿轮(302)固定连接在刀具连接杆(101)的顶部;
所述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密封筒(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连接杆(101)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303),所述第一限位环(303)顶部与密封筒(301)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筒(301)顶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密封筒(301)顶部外壁、以及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密封筒(301)内部的驱动杆(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04)位于密封筒(3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0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06);
所述第一齿轮(30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306)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04)位于密封筒(30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条(305);
所述驱动杆(304)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07),所述第二限位环(307)底部与密封筒(301)顶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00)包括弧形导向条(204),所述弧形导向条(204)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弧形刀片(103)的前、后两端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刀片(103)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板(201),所述收集板(201)顶部开设有收集槽(202);
所述收集板(201)外壁上开设有与弧形导向条(204)相配合的凹槽(203);
所述凹槽(203)与收集槽(202)相连通。
CN202220850096.0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Active CN217166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096.0U CN21716681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096.0U CN21716681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6811U true CN217166811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9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0096.0U Active CN21716681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6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9598A (zh) 一种对批量线材进行整体切割的夹紧方法
CN21716681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内球面加工刀具
CN111390057B (zh) 一种医用平面口罩鼻梁金属固定条折弯的方法
CN209986291U (zh) 一种高速切削钻头
CN217166667U (zh) 一种带有排屑机构的铣刀
CN214920579U (zh) 一种可减震型车刀
CN202753242U (zh) 木工数控断铣机
CN211588541U (zh) 一种双轴动力头
CN213437375U (zh) 一种方便对机械工件进行钻孔的机床
CN212599004U (zh) 一种五金零件打孔用机械钻孔设备
CN218903742U (zh) 一种改进型划窝刀
CN220330540U (zh) 一种铝合金门生产用铝合金切割钻孔装置
CN202336615U (zh) 一种组装式锥柄麻花钻
CN212857884U (zh) 一种带清理机构的五金加工钻床
CN220426926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麻花钻
CN214264003U (zh) 一种电钻灰尘防护罩
CN20998652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加工机床
CN21957004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岩土工程用钻孔设备
CN218575649U (zh) 一种钎具钢杆用切割装置
CN212019597U (zh) 一种可定位键槽拉削刀具
CN216370463U (zh) 一种钎具生产用锯床清理装置
CN213288816U (zh) 一种锪孔刀具
CN211539513U (zh) 一种孔壁加工刀具
CN220921648U (zh) 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自动刀座
CN215788591U (zh) 一种深孔加工用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