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6145U - 前副车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前副车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6145U
CN217146145U CN202220824533.1U CN202220824533U CN217146145U CN 217146145 U CN217146145 U CN 217146145U CN 202220824533 U CN202220824533 U CN 202220824533U CN 217146145 U CN217146145 U CN 217146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crew
screw
main part
fixedly connected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45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平
李旭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Kefa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Kefa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Kefa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Kefa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45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6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6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6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副车架总成,本实用新型涉及副车架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前副车架总成,包括主体,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纵梁,两个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主体上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双头丝杆、丝杆槽和两个丝杆螺母,丝杆槽开设于主体的上端,双头丝杆转动连接于丝杆槽的侧壁之间,两个丝杆螺母均螺纹连接于双头丝杆的周向侧,两个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螺母的上端,加强机构和主体配合,通过两个夹持板的互相夹持,提高主体与汽车连接的稳固性,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Description

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车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前副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副车架在实用时需要承受和传递汽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易产生碰撞等。
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安装时与车身连接时,连接效果效果较差,前副车架与车身连接不够紧密,产生的各种作用力较大,易产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前副车架总成,具有降低作用力提高加固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前副车架总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加强机构;
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双头丝杆、丝杆槽和两个丝杆螺母,所述丝杆槽开设于主体的上端,所述双头丝杆转动连接于丝杆槽的侧壁之间,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均螺纹连接于双头丝杆的周向侧,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螺母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机构和主体配合,通过两个夹持板的互相夹持,提高主体与汽车连接的稳固性,从而起到加固和降低各种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槽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杆的周向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螺母和第二限位杆滑动配合,以提高丝杆螺母的滑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槽和齿轮,所述安装槽开设于主体的上端,所述双头丝杆的一侧活动贯穿安装槽的侧壁,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丝杆螺母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于加强机构连接,方便双头丝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纵梁的一侧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块、矩形槽、两个滑块、两个弹簧、减压板和两个支杆,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纵梁的一侧,所述矩形槽开设于安装块的上端,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于矩形槽的两个侧壁,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弹簧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杆分别活动铰接于两个滑块的上端,所述减压板活动铰接于两个支杆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机构和汽车相配,降低主体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矩形槽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杆的周向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第一限位杆滑动配合,提高了滑块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体和两个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B,所述横梁和两个纵梁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B和加强板A提高了主体、纵梁和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有主体、加强机构和驱动机构,加强机构和驱动机构相配合,使得夹持板与汽车之间固定,提高了主体和车之间的连接性,从而起到加固和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2、纵梁;3、横梁;4、加强板A;5、加强板B;6、减震机构;601、矩形槽;602、滑块;603、第一限位杆;604、减压板;605、安装块;606、弹簧;607、支杆;7、驱动机构;701、安装槽;702、齿轮;8、加强机构;801、夹持板;802、双头丝杆;803、丝杆螺母;804、丝杆槽;805、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前副车架总成,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纵梁2,两个纵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3,主体1上设置有加强机构8;
加强机构8包括两个夹持板801、双头丝杆802、丝杆槽804和两个丝杆螺母803,丝杆槽804开设于主体1的上端,丝杆槽804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805,两个丝杆螺母803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杆805的周向侧,丝杆螺母803和第二限位杆805滑动配合,以提高丝杆螺母803的滑动稳定,双头丝杆802转动连接于丝杆槽804的侧壁之间,两个丝杆螺母803均螺纹连接于双头丝杆802的周向侧,两个夹持板801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螺母803的上端,加强机构8和主体1配合,通过两个夹持板801的互相夹持,提高主体1与汽车连接的稳固性和加固作用。加强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包括安装槽701和齿轮702,安装槽701开设于主体1的上端,双头丝杆802的一侧活动贯穿安装槽701的侧壁,齿轮702固定连接于丝杆螺母803的一侧,驱动机构7于加强机构8连接,方便双头丝杆802的转动。
两个纵梁2的一侧均设置有减震机构6,减震机构6包括安装块605、矩形槽601、两个滑块602、两个弹簧606、减压板604和两个支杆607,安装块605固定连接于纵梁2的一侧,矩形槽601开设于安装块605的上端,两个弹簧606分别固定连接于矩形槽601的两个侧壁,两个滑块6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弹簧606的一侧,矩形槽60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603,两个滑块602均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杆603的周向侧,滑块602和第一限位杆603滑动配合,提高了滑块602的稳定性,两个支杆607分别活动铰接于两个滑块602的上端,减压板604活动铰接于两个支杆607的上端,减震机构6和汽车相配,降低主体1晃动时产生的作用力。
主体1和两个纵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B5,横梁3和两个纵梁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A4,加强板B5和加强板A4提高了主体1、纵梁2和横梁3之间的连接强度。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加强机构8和驱动机构7相配合,拨动齿轮702,齿轮702赛道双头丝杆802转动,通过两个夹持板801的互相移动,使得两个夹持板801与汽车之间的固定,提高主体1与汽车连接的稳固性,从而起到加固作用,减震机构6与纵梁2连接,主体1和纵梁2与车连接后产生晃动、碰撞,减压板604受到作用,两个滑块602滑动,通过弹簧606配合,降低减压板604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主体1和纵梁2受到的作用力。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前副车架总成,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纵梁(2),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加强机构(8);
所述加强机构(8)包括两个夹持板(801)、双头丝杆(802)、丝杆槽(804)和两个丝杆螺母(803),所述丝杆槽(804)开设于主体(1)的上端,所述双头丝杆(802)转动连接于丝杆槽(804)的侧壁之间,两个所述丝杆螺母(803)均螺纹连接于双头丝杆(802)的周向侧,两个所述夹持板(801)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螺母(803)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槽(804)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805),两个所述丝杆螺母(803)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杆(805)的周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安装槽(701)和齿轮(702),所述安装槽(701)开设于主体(1)的上端,所述双头丝杆(802)的一侧活动贯穿安装槽(701)的侧壁,所述齿轮(702)固定连接于丝杆螺母(80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2)的一侧均设置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安装块(605)、矩形槽(601)、两个滑块(602)、两个弹簧(606)、减压板(604)和两个支杆(607),所述安装块(605)固定连接于纵梁(2)的一侧,所述矩形槽(601)开设于安装块(605)的上端,两个所述弹簧(606)分别固定连接于矩形槽(601)的两个侧壁,两个所述滑块(6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弹簧(606)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杆(607)分别活动铰接于两个滑块(602)的上端,所述减压板(604)活动铰接于两个支杆(607)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60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603),两个所述滑块(602)均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杆(603)的周向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和两个纵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B(5),所述横梁(3)和两个纵梁(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A(4)。
CN202220824533.1U 2022-04-11 2022-04-11 前副车架总成 Active CN217146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4533.1U CN21714614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前副车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4533.1U CN21714614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前副车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6145U true CN217146145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70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4533.1U Active CN21714614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前副车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6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0335U (zh) 一种无大梁模块化客车底架
CN201214426Y (zh) 中心横梁式牵引装置
CN204659388U (zh) 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装置
CN210191655U (zh) 一种轻型卡车驾驶室半浮悬置系统
CN101565050B (zh) 中心横梁式牵引装置
CN217146145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2557616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CN102107677B (zh) 上控制臂支架总成
CN114013507A (zh) 一种非框式型材铸造的铝前副车架
CN2100118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副车架及前悬架装置
CN211592703U (zh) 一种六点安装前副车架
CN210555114U (zh) 一种轻型商用车底盘
CN201703433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CN211731560U (zh) 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结构
CN2150431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CN220884550U (zh) 一种高刚度副车架横梁结构
CN1095323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下摆臂
CN212861618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前安装板组件
CN214296115U (zh) 一种具有中梁结构的新型前副车架
CN221068222U (zh) 一种汽车高稳定性后副车架
CN114435474B (zh) 一种副车架系统及悬置副车架系统
CN219257592U (zh) 一种三轮车固定后桥
CN220129896U (zh) 一种后拖臂固定座总成
CN2103105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新型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