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7227U -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7227U
CN217107227U CN202221129291.0U CN202221129291U CN217107227U CN 217107227 U CN217107227 U CN 217107227U CN 202221129291 U CN202221129291 U CN 202221129291U CN 217107227 U CN217107227 U CN 217107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electromagnetic
supply system
aircraft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92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任泉龙
杨金虎
杨晓洁
曹浩波
潘庆伟
时洪淏
李世杰
杜卓
张新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92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7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7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7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包括内部铺设多条内埋式油路的基座;固定于基座上且其进油口连通内埋式油路的油泵;设置于油泵一侧的第一电磁油阀;设置于第一电磁油阀一侧的第二电磁油阀,其中,多条内埋式油路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通过将原有复杂的油路及部件内置于基座内部,使各部件高度集成,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方便布置;通过在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控油器,能够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以克服现有供油系统存在的难以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占据空间大、安装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供油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运行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供油系统中滑油部分影响着航空发动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其中,轴承也是航空发动机转子重要的支撑部件,是影响发动机寿命的关键零件。
在航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若润滑油过少轴承得不到有效润滑在极短时间就会出现轴承内部机件轨道磨损,内外环瞬间高温形变,轴承寿命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发动机转子失稳剐蹭抱轴、转-静子零件出现无法恢复的碰磨,存在叶片/轮盘超转断裂、发动机空中停车甚至爆炸解体的风险;若轴承润滑油过多将会导致油耗增大,缩短发动机续航时间。可见,有效控制润滑油供油量是保证轴承正常运转的关键。
但是,现有供油系统无法实现对前后滑油的靶向控制,易出现前后滑油过多或过少问题,且现有供油系统的油路及零件混乱,不仅占据空间,其安装难度也大,因此,如何研发出一套能够有效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占空间少且安装便捷的供油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通过将原有复杂的油路及部件内置于基座内部,使各部件高度集成,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方便布置;通过在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控油器,能够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以克服现有供油系统存在的难以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占据空间大、安装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包括:
基座,中空式结构,其内铺设多条内埋式油路,
油泵,固定于基座上,其进油口连通内埋式油路,
第一电磁油阀,设置于油泵一侧,及
第二电磁油阀,设置于第一电磁油阀一侧;
其中,多条内埋式油路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第一油路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分别连接供油系统进油口和油泵的进油口;第二油路的进油端连通油泵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的进油口;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的进油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不同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油阀为主油、前后滑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第二电磁油阀为点火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油路的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主油接口和前、后滑油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有控油器,前、后滑油接口与控油器采用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油路的出油端管路连接点火油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油泵经由六角紧定螺钉固定于基座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油阀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磁油阀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油路的出油端与油泵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油滤。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油滤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的油路为内埋式集成油路,将原有复杂的油路及部件均内置于集成块中,不仅能使各部件高度集成,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方便布置,还能解决因管路连接错误而导致的发动机故障,此外,也能承受环境温度的冲击,对于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小;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控油器,能够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从而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达到延迟其使用寿命,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油管接头式连接方式易出现的脱落、渗漏、承压性差以及油管易弯折变形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系统能够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重比、安装便捷;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系统中的第一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为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此种电磁油阀无需紧固部件进行辅助加固,无需管路连接,依靠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阀头的结构特点即可完成油路的进出,能解决进出油接反无法有效控制油路通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一个实施例处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中第一电磁油阀或第二电磁油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中第一电磁油阀或第二电磁油阀的剖视图。
以上各图中:
1、基座;2、油泵;3、第一电磁油阀;4、第二电磁油阀;5、第一油路;6、第二油路;7、第三油路;8、第四油路;9、主油接口;10、前、后滑油接口;11、点火油接口;12、供油系统进油口;13、控油器;14、外壳体;15、电磁线圈;16、定阀芯;17、动阀芯;18、油阀阀座;19、弹簧;20、电磁油阀进油口;21、电磁油阀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包括:
基座1,中空式结构,其内铺设多条内埋式油路,
油泵2,固定于基座1上,其进油口连通内埋式油路,
第一电磁油阀3,设置于油泵2一侧,及
第二电磁油阀4,设置于第一电磁油阀3一侧;
其中,多条内埋式油路包括第一油路5、第二油路6、第三油路7和第四油路8,第一油路5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分别连接供油系统进油口12和油泵2的进油口;第二油路6的进油端连通油泵2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3和第二电磁油阀4的进油口;第三油路7和第四油路8的进油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3和第二电磁油阀4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不同接口。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的油路为内埋式集成油路,将原有复杂的油路及各零部件均内置于集成块中,不仅能使各部件高度集成,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方便布置,还能解决因管路连接错误而导致的发动机故障,此外,也能承受环境温度的冲击,对于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油阀3为主油、前后滑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第二电磁油阀4为点火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油阀3和第二电磁油阀4均为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即油路进出方式为同侧进出),此种电磁油阀无需紧固部件进行辅助加固,无需管路连接,依靠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阀头的结构特点即可完成油路的进出,能解决进出油接反无法有效控制油路通断的问题,此外,此种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还具备防水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油路7的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主油接口9和前、后滑油接口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后滑油接口10上安装有控油器13,前、后滑油接口10与控油器13采用螺纹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控油器,能够对前后滑油的油量进行定制化控制,进而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从而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达到延迟其使用寿命,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油路8的出油端管路连接点火油接口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泵2经由六角紧定螺钉固定于基座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油阀3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1,同时在第一电磁油阀3与基座1之间还设有密封减震橡胶圈能起到减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磁油阀4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1,同时在第二电磁油阀4与基座1之间还设有密封减震橡胶圈能起到减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油路5的出油端与油泵2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油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滤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基座1。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1)航空煤油通过供油系统进油口12经油滤进入到基座1中的内埋式内埋式油路的第一油路5中,经第一油路6流经油泵2,再通过油泵2将航空煤油分别输送至第一电磁油阀3(即“主油、前后滑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4(即“点火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中;
(2)打开点火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经点火油接口11输送至点火油喷嘴上进行点火,点火成功后将该电磁油阀关闭,同时打开主油、前后滑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对航空发动机进行供油;前后滑油经控油器13进入到前后轴承中对轴承进行润滑;
其中,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即第一电磁油阀3和第二电磁油阀4)工作过程为:燃滑油通过电磁油阀进油口20进入电磁线圈15通电后动阀芯17动作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打开燃滑油从电磁油阀出油口21流出。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优点:
1、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通过在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控油器,能够实现前后滑油靶向控制,从而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达到延迟其使用寿命,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2、结构紧凑、集成化、占空间少。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油路为内埋式集成油路,将原有复杂的油路及部件均内置于集成块中,不仅能使各部件高度集成,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方便布置,还能解决因管路连接错误而导致的发动机故障,此外,也能承受环境温度的冲击,对于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中空式结构,其内铺设多条内埋式油路,
油泵,固定于基座上,其进油口连通内埋式油路,
第一电磁油阀,设置于所述油泵一侧,及
第二电磁油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磁油阀一侧;
其中,所述多条内埋式油路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分别连接供油系统进油口和油泵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油路的进油端连通油泵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的进油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油阀和第二电磁油阀的出油口,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不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油阀为主油、前后滑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所述第二电磁油阀为点火油同侧进出油电磁油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路的出油端管路分别连接主油接口和前、后滑油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滑油接口上安装有控油器,所述前、后滑油接口与控油器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油路的出油端管路连接点火油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经由六角紧定螺钉固定于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油阀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油阀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油路的出油端与油泵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油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滤采用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基座。
CN202221129291.0U 2022-05-12 2022-05-12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Active CN217107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9291.0U CN217107227U (zh) 2022-05-12 2022-05-12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9291.0U CN217107227U (zh) 2022-05-12 2022-05-12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7227U true CN217107227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9291.0U Active CN217107227U (zh) 2022-05-12 2022-05-12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7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4356B (zh) 让燃料流过双燃料发动机的直接喷射泵的系统
CN103375631A (zh) 用于燃料供给设备的容器阀的电磁阀
JP2003528259A (ja) 圧縮ガスマニホールド
US11953153B2 (en) High-pressure gas cylinder valve for vehicle
CN103573502B (zh) 燃料过滤系统和更换燃料过滤器的方法
CN102996455B (zh) 喷油螺杆压缩机润滑油压能量回收系统
CN217107227U (zh) 航空发动机供油系统
JPS62159761A (ja) 燃料タンク均等化装置
CN201771654U (zh) 燃油系统的在线泵支架
CN104343601A (zh) 用于可更换式或外壳式过滤器的过滤器头
CN208054907U (zh) 防拉拽加油管、加油机及加油枪
CN207621091U (zh) 一种轧机液压系统
KR100919064B1 (ko) 차량용 연료절감기
CN102536800B (zh) 转向齿轮泵
CN101865005A (zh) 内燃机油冷器与机油滤清器的优化连接装置
CN201679574U (zh) 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
CN210033806U (zh) 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
CN213236187U (zh) 排气装置及燃油系统
CN202468300U (zh) 一种转向齿轮泵
CN103879893B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发动机系统
CN209875341U (zh) 一种集成机械三通阀的双腔加热油箱总成
CN206917780U (zh) 一种高压供油系统及发动机
CN2876497Y (zh) 两阀联结机构
CN204532640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开关调压式燃油供给系统
CN206917778U (zh) 高压油泵油路、高压油泵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333 Yingshanhong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after: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400 Binhai Avenue South, Shanchuan Road West,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HANGX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