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0154U -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00154U CN217100154U CN202220541658.3U CN202220541658U CN217100154U CN 217100154 U CN217100154 U CN 217100154U CN 202220541658 U CN202220541658 U CN 202220541658U CN 217100154 U CN217100154 U CN 2171001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ing
- jacking frame
- steering mechanism
- driving motor
- transmiss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顶升框架和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的旋转轴外侧铰接有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内通过传动轴设有顶升框架,顶升框架的一侧设有两组顶升板组件,顶升框架另一侧对称开设的通孔内设有轴承,传动轴与轴承的中部贯穿,传动轴的两端设有偏心轮,顶升框架内转动设有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传动轴两侧设置可以对顶升框架进行顶升作用的偏心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偏心轮带动顶升支架上的导线轮与行走轮进行摩擦接触,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此转向机构结构精简,进而便于后期进行拆装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四向车可通过编程实现在立体库上对货物进行托取、运送、放置等操作,并可与上位机或WMS系统进行通讯,实现货品自动化识别、存取功能,然而现有的四向车结构复杂且不便于后期进行拆装维护,并且换向机构控制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顶升框架和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由左至右依次铰接设置有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
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内分别铰接设置有传动轴,并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升框架;
所述顶升框架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顶升板组件,顶升框架另一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中部贯穿,并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有偏心轮;
所述顶升框架内壁的中部对称转动设置有导向轮;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传动轴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驱动电机位于两个传动轴之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顶升框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顶升框架内设置有两组导向轮,行走轮的一侧与四向车连接,并且行走轮位于导向轮之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每组所述顶升板组件包括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并且第一顶升板设置在顶升框架一侧的上部,第二顶升板设置在顶升框架一侧的下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每个所述偏心轮位于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传动轴两侧设置可以对顶升框架进行顶升作用的偏心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偏心轮带动顶升支架上的导线轮与行走轮进行摩擦接触,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此转向机构结构精简,进而便于后期进行拆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的右视图。
图中:1驱动电机、2旋转轴、301第一传动链条、302第二传动链条、4传动轴、5顶升框架、6顶升板组件、601上部顶升板、602下部顶升板、7行走轮、8导向轮、9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3,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顶升框架5和行走轮7,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固定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外侧由左至右依次铰接设置有第一传动链条301和第二传动链条302;
第一传动链条301和第二传动链条302内分别铰接设置有传动轴4,并且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升框架5;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轴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传动轴4之间;
通过该设计,当驱动电机1的旋转轴2转动时,旋转轴2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链条301和第二传动链条302的传动使旋转轴4进行装转动,从而便于后期对四向车进行转向作业;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升框架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顶升框架5内设置有两组导向轮8,行走轮7的一侧与四向车连接,并且行走轮7位于导向轮8之间;
通过该设计,首先将行走轮7与四向车的两侧进行铰接,进而更好的便于行走轮7带动四向车进行直线运动;
顶升框架5内壁的中部对称转动设置有导向轮8;
通过该设计,将两组导向轮8分别设置在顶升框架5内,当顶升框架5产生位移的同时,导向轮8也随之进行位移,当导向轮8与行走轮7相接触时,即可对行走轮7的行走方向进行控制;
顶升框架5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顶升板组件6,顶升框架5另一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中部贯穿,并且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有偏心轮9;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顶升板组件6包括第一顶升板601和第二顶升板602,并且第一顶升板601设置在顶升框架5一侧的上部,第二顶升板602设置在顶升框架5一侧的下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偏心轮9位于第一顶升板601和第二顶升板602之间;
通过该设计,当旋转轴4带动偏心轮9进行转动时,位于第一顶升板601和第二顶升板602之间的偏心轮9可带动顶升框架5进行顶升操作,从而简化了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传动轴两侧设置可以对顶升框架进行顶升作用的偏心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偏心轮带动顶升支架上的导线轮与行走轮进行摩擦接触,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此转向机构结构精简,进而便于后期进行拆装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顶升框架(5)和行走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固定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外侧由左至右依次铰接设置有第一传动链条(301)和第二传动链条(302),所述第一传动链条(301)和第二传动链条(302)内分别铰接设置有传动轴(4),并且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升框架(5),所述顶升框架(5)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顶升板组件(6),顶升框架(5)另一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中部贯穿,并且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有偏心轮(9),所述顶升框架(5)内壁的中部对称转动设置有导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传动轴(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框架(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顶升框架(5)内设置有两组导向轮(8),行走轮(7)的一侧与四向车连接,并且行走轮(7)位于导向轮(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顶升板组件(6)包括第一顶升板(601)和第二顶升板(602),并且第一顶升板(601)设置在顶升框架(5)一侧的上部,第二顶升板(602)设置在顶升框架(5)一侧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偏心轮(9)位于第一顶升板(601)和第二顶升板(602)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41658.3U CN217100154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41658.3U CN217100154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00154U true CN217100154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60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41658.3U Active CN217100154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00154U (zh) |
-
2022
- 2022-03-11 CN CN202220541658.3U patent/CN2171001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50870U (zh) | 剪刀叉式顶升机构及agv小车 | |
CN217100154U (zh) | 一种农业设施四向车的转向机构 | |
CN214987889U (zh) | 一种重载四向穿梭车 | |
CN108944325A (zh) | 一种升降式麦克纳姆轮驱动总成 | |
CN209602033U (zh) | Agv小车用楔形提升装置、楔形提升器以及agv小车 | |
CN112177401A (zh) |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 | |
CN216806790U (zh) | 穿梭车 | |
CN114590189B (zh) | 一种货架用的运载车 | |
CN212078848U (zh) | 对中旋转行走小车 | |
CN212639812U (zh) | 一种新型提升机 | |
CN209957273U (zh) | 一种自由移动门座塔式起重机 | |
CN208498170U (zh) | 一种升降式麦克纳姆轮驱动总成 | |
CN216917285U (zh) | 一种穿梭板顶升机构 | |
CN214421643U (zh) | 一种车身输送系统 | |
CN218560138U (zh) | 一种加气线全自动摆渡车推拉系统 | |
CN108045913B (zh) | 一种大滑板循环上料搬运系统 | |
CN220264141U (zh) | 一种带纸卷转向功能的原纸卷输送车 | |
CN220598008U (zh) | 一种轮式轨排铺装机 | |
CN220503576U (zh) | 一种地铁铺轨机 | |
CN218808487U (zh) | 一种轨道式无人车的行走装置 | |
CN219117068U (zh) | 一种穿梭车升降顶升互锁装置 | |
CN215946432U (zh) | 一种电梯铺轨l板的摇臂支撑装置 | |
CN217420697U (zh) | 一种仓储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 |
CN214659183U (zh) |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 | |
CN219196884U (zh) | 巷道堆垛类立体停车设备用的行走导向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35000 No. 2, Fengyuan Road, Luoqiao sub district office, Daye City,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mart Core Technology (Hubei) Co.,Ltd. Address before: 435000 No. 2, Fengyuan Road, Luoqiao sub district office, Daye City,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ROLOG SMART CORE TECHNOLOGY (HUBEI)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