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0034U -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 Google Patents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0034U
CN217100034U CN202122922982.8U CN202122922982U CN217100034U CN 217100034 U CN217100034 U CN 217100034U CN 202122922982 U CN202122922982 U CN 202122922982U CN 217100034 U CN217100034 U CN 217100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arrying
stop surface
vehicle
runn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29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沃尔夫冈·鲍尔
迈克尔·海德尔
沃尔夫冈·奈斯梅拉克
多米尼克·普拉克斯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0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0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83Wheeled supports connected to the transported object
    • B62B5/0086Wheeled supports connected to the transported object arranged independently on either side of the transported l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1/00Accessories for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e.g. for sterilising or clea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载装置(1),所述运载装置为了安装作业目的能够临时装配在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71)或承载结构分段上。所述运载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行驶轮(31)、承载件(21)和止挡面(41)。行驶轮(31)被布置成朝向背离止挡面(41)的一侧并且与止挡面(41)间隔开。承载件(21)从止挡面(41)出发并且远离行驶轮(31)地延伸。承载件(21)具有至少一个承载面(23),承载面被设置用于支撑平行于止挡面(41)地作用于承载件(21)的重力(FG)。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能够行驶的单元(101),所述能够行驶的单元包括移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71)或承载结构分段并且包括至少两个运载装置(1)。

Description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载装置,这种运载装置能够在安装现场为了安装作业的目的而临时装配在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或承载结构分段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能够行驶的单元。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是庞大而沉重的人员运送设备,人员运送设备的安装、特别是将其引入建筑物中的过程会引起显著的问题。为了降低难度,例如JP2010000988A提出,将自动扶梯分成多个区段,以便引入建筑物中。在此,每个区段都具有承载结构分段,并且还可以具有其他部件,例如传送带分段、导轨分段、护栏分段,诸如此类。此外,建议使用滚轮垫作为运载装置,滚轮垫可以布置在每个待引入的区段下方。
由此,虽然各个区段可以很容易地在平整的地面上滚动并推到其安装位置。然而,缺点在于需要使用大型起重工具、例如EP2209731B1中公开的龙门起重机,以便将一段或整个的自动扶梯例如在建筑物的现场的卸货点处提升到滚轮垫上,然后在安装现场再次从滚轮垫上抬下来。此外,这种滚轮垫具有相当大的自重,因此承载的滚轮垫的较高总重量可能会损坏敏感的地面,例如建筑物的陶瓷地面或石板地面。另一个问题是滚轮垫由于其固有的笨重而不是特别受装配人员的青睐,因为它们在装配车辆中占据了很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尽可能紧凑且自重较低、易于操作且尤其是成本较低的运载装置。
该目的通过一种运载装置来实现,该运载装置可以为了安装作业而临时装配在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或承载结构分段上。运载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行驶轮和承载件。此外,运载装置具有布置在参考平面中的止挡面。行驶轮朝向背离止挡面的一侧并且与止挡面间隔地布置,行驶轮的转动轴线布置在与参考平面正交延伸的轴线平面中。此外,承载件设计为,从包含止挡面的参考平面的一侧出发并背离行驶轮延伸。承载件具有至少一个承载面,该承载面被设置用于支撑平行于参考平面且正交于轴线平面地作用于承载件上的重力。
通过该设计方案提出一种运载装置,该运载装置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布置在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或承载结构分段上,并且在安装作业完成后可以再次移除。在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仅使用术语“承载结构”,尽管这里也指承载结构分段。
运载装置优选地可以侧向地布置在承载结构上,承载结构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在承载件的承载面上得到支撑。由于根据上述定义的运转滚轮不是布置在承载件下方,而是与其间隔开地布置,因此由承载结构的重量在运载装置上产生扭矩,该扭矩使止挡面压靠到承载结构上。换言之,扭矩由止挡面支撑。在此作用的支撑力产生相反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在承载面和安放在那里的承载结构之间起作用,并且例如通过摩擦力被支撑。
然而,由于行驶轮与止挡面之间的距离(摩擦锥除外)和/或在通过额外作用的静态力和动态力的行驶过程中,这些摩擦力也可能太低,因此优选地,承载件具有至少一个与承载面邻接的并与止挡面间隔开的突起。在此,所述突起被设置用于型面锁合地支撑与参考平面正交地作用于承载件上的力,例如上述反作用力和在相同方向上作用的动态力。
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设计突起。例如,突起可以具有相对于止挡面的距离固定设定的配合面。然而,配合面只能用于承载结构中,承载结构的下弦杆具有在突起和止挡面之间适配的轮廓、例如具有板材边棱或轧制型材的型材边棱。
在替代的设计方案中,突起可具有相对于止挡面的距离能够根据轧制型材的宽度或厚度或板材厚度调节的配合面。因此,这种运载装置也可以用在不同尺寸的承载结构中。如有必要,所述距离可以通过可更换的模板来进行适配;也可以改变承载面的轮廓,以便例如由型材管或圆管制成的下弦杆在承载件中得到可靠的保持。设置在安装面上的软弹性垫板也可以形成一种模板,使承载结构的上弦杆或下弦杆也正交于重力方向地、牢固地保持在承载件中。
在另一替代的设计方案中,突起能够分梯级地设计。通过这种梯级划分,将承载面分成几个子面。因此,还有多个与止挡面具有预定距离的配合面。因此,当运载装置要用于具有不同轮廓的下弦杆的不同类型的承载结构中时,则不需要对承载件执行调节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设计方案中,运载装置可以具有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布置在承载件的区域中并且能够以基本上作用于承载面的方式施加其夹紧力。由此,可以防止运载装置相对于承载结构发生不希望的打滑。
为了进一步防止运载装置打滑,运载装置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还具有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布置在止挡面的区域中并且能够以基本上作用于止挡面的方式施加其夹紧力。
为了提高配备有运载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移动能力,运载装置的行驶轮可以通过枢转轴承连接到运载装置的其余部件上。在此,枢转轴承的枢转轴线与轴线平面正交并平行于参考平面地布置。换言之,行驶轮的转动轴线可以在轴线平面内自由枢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设计方案中,运载装置可以具有用于止动行驶轮的转动运动的止动装置。当设有运载装置的承载结构必须停放在倾斜的地面上时,这是特别有利的。
为了保护对冲击敏感的地面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行驶轮可以由减震材料制成,或者行驶轮可以具有由减震材料制成的轮圈或轮胎。减震材料可以是或包含聚合物材料,例如聚氯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聚氨酯等。也可以使用纤维复合材料或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橡胶等。
运载装置可以具有基体和座架。优选在基体上构造有至少一个止挡面和至少一个承载件。行驶轮布置在座架上。设计为独立构件的基体和座架在完成组装的运载装置中相互连接。
座架和基体的划分不仅实现了运载装置的更简单制造,而且使得行驶轮和承载件之间的可调节性也成为可能。更准确地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高度调节。为了实现这一点,座架优选地借助可锁阻的直线引导件连接到基体。按照最简单且成本最低廉的方式,通过螺栓和长孔来实现这一点,因为在通过拧紧螺栓调节所需高度后,在基体的表面与座架的贴靠于其上的表面之间实现摩擦锁合。
在该高度调节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座架和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直线引导件的移位行程或期望高度或承载面与滚轮轴线之间的期望距离的主轴驱动装置。该主轴驱动装置还具有以下优点:位于地面上或垫板块上的承载结构设有运载装置,然后承载结构可以通过操作主轴驱动装置而升高。在直线引导件被锁阻后,承载结构可以在行驶轮上承重地、无太费力地、也不需要额外的重型设备地移动。在移动之后,直线引导件可以再次移动,并且承载结构可以通过操作驱动主轴再次降低。
如上所述,用于安装作业的运载装置优选地侧向布置在承载结构上。然而,为了实现易于行驶的单元,在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上布置有至少两个运载装置,在两个运载装置中,其中一个运载装置与另一个运载装置相反地布置在承载结构的侧面上。换言之,两个运载装置与承载结构一起形成类似滚轮垫的结构,其中,承载结构承担了两个运载装置之间的连接、承载的功能。
如果两个运载装置布置在承载结构的重心下方,则两个运载装置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承载结构的两端之一可以用手抬起,这个能够行驶的单元就能够移动。然而,优选地将两对间隔足够大的运载装置布置在承载结构上,以便更好地将较大的重力分配支撑到承载结构的地面上,并实现在其驱动特性方面更好的能够行驶的单元。当然,如果作用于单个运载装置上的重力分量超过其允许载荷,则可以在这两对运载装置之间布置另外的运载装置对。如有必要,待连接的运载装置的数量还与行驶轮可以施加到承载结构的地面上的最大允许力相关,以免破坏地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和说明书均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
图1示出运载装置的三维视图,该运载装置具有承载件、行驶轮和止挡面;
图2示出承载结构的三维视图,该承载结构具有四个成对地布置在承载结构上的运载装置;以及
图3示出运载装置的侧视图,该运载装置具有梯级状的突起和夹紧装置。
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未按比例绘制。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等效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运载装置1的三维视图,该运载装置具有承载件21、行驶轮31和止挡面4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止挡面41布置在以双点划线所示的参考平面11中,关于其他部件的空间结构的所有方向描述和运载装置1的特征都以该参考平面为出发点。
行驶轮31从止挡面41到背离止挡面41的一侧以距离Z布置。为了更好地概览,记录参考面11和行驶轮31的枢转轴线33之间的距离Z。行驶轮31还具有转动轴线35,所述转动轴线布置在与参考平面11正交地延伸的轴线平面13中。轴线平面13通过虚线象征性地示出。
因此,从图1中可以看出,行驶轮31通过枢转轴承37与运载装置1 的其他部件连接,其中,枢转轴承37的转动轴线33垂直于轴线平面13 并且平行于参考平面11地布置。由此,如双箭头39所示那样,行驶轮 31或其转动轴线35可以在轴线平面13内枢转例如360°。
运载装置1的起承载作用的部件主要是基体43和座架51。在座架51 上,借助螺栓53来固定行驶轮31或其枢轴轴承37。止挡面41和承载件 21构造在基体43上。在本实施例中,座架51和基体43采用钣金技术构造,其中,通过激光烧蚀技术裁切出的并且必要时带有折弯部或翻边部的不同的板材件被焊接在一起。当然,座架51和/或基体43也可以使用铸造技术构造。
承载件21从参考平面11的包含止挡面41的一侧出发、远离行驶轮 31地延伸。承载件21具有至少一个承载面23,该承载面设置用于支撑平行于参考平面11并正交于承载件21地作用于轴线平面13的重力FG。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21设计成钩状,两个这样的承载件21(一个被基体43和座架51遮盖)成型在基体43上。
承载件21的钩形设计方案借助与承载面23邻接的突起25来实现。所述突起25被设置用于支撑正交于参考平面11地作用于承载件21上的力。所述力一方面由扭矩M产生,所述扭矩M由作用于承载件21上的重力FG产生,并且另一方面所述力由在移动能够行驶的单元101(图2) 时作用于承载件21的动态力产生。为了承受这些力,突起25具有配合面 27,所述配合面距止挡面41的距离P与轧制型材的宽度或厚度或与板材厚度相协调。当然,突起25也可以可移动并且可止动地布置在承载件21 上,并且因此可以根据承载结构的支撑在承载件21中的轮廓来调节。此外,还可以借助可更换的模板99来适配距离P。例如,模板99可以借助螺栓固定在承载区域21上。这也实现了根据需要将承载面23的轮廓与承载结构71的下弦杆相协调,从而例如由型材管或圆管制成的其下弦杆能够可靠地保持在承载件21上。
图2示出承载结构71的三维视图,承载结构具有四个布置于其上的运载装置1,其中,这些运载装置形成两个运载装置对,并且这四个运载装置1与承载结构71一起形成能够行驶的单元101。确切来说,承载结构71是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分段,并且在两侧分别具有上弦杆75和下弦杆73。上弦杆75和下弦杆73通过斜撑杆77和立柱79组装以形成侧面部件89A、89B。这两个侧面部件89A、89B通过横撑81彼此连接。导轨87和前送部的传送带分段83和回送部的传送带分段83布置在承载结构71内部。在这些传送带分段83侧向上,底板85固定在承载结构71 上。
当然,承载结构71也可以配备不具有移动步道的上述附加部件的运载装置1。很容易看出,运载装置1分别成对地设置在承载结构71的彼此相反的两侧。换言之,一对运载装置1中的一个运载装置与另一个个运载装置1相反地布置在承载结构71的侧面上。下面一起介绍图1和图2 这两个图。
运载装置1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布置在承载结构71上,方式为,将运载装置的承载件21安装在下弦杆73上。运载装置1通过作用于承载件 21上的承载结构71的重力FG和基于重力FG以及承载件21、行驶轮31 和止挡面41之间的现有杠杆比例而压靠到上弦杆75上的止挡面41而保持就位。
如从图1中可以看出,运载装置1还具有止动装置61。通过止动装置61,可以制动甚至停住行驶轮31,使得装有运载装置1的承载结构71 (见图2)不会在具有下坡的建筑物地面上不受控制地滚离。
为了保护安装有承载结构71的运载装置1在其上滚动的地面,行驶轮31例如由减震材料(例如聚合物材料)制成。当然,行驶轮31也可以由比较硬的材料(例如钢)制成,并且具有由减震的材料制成的轮圈或轮胎。
划分成座架51和基体43的方案一方面使得运载装置1的制造更简单,另一方面使得在承载件21和行驶轮31之间装入高度调节装置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一点,座架51与基体43借助能够锁阻的直线引导件55 连接。如在图1中所示,这借助螺栓57和长孔59的多种结构来实现,使得在通过拧紧螺栓57调节所需的高度后,在基体的表面之间实现基体43 和座架51的相互压紧的表面之间的摩擦锁合。当然,存在直线引导件55 的许多其他设计方案,可以在此处使用该直线引导件。
在座架51和基体43之间设有主轴驱动装置45,以用于调节直线引导件55的移位行程S、或者期望的高度、或者承载面23和滚轮轴线35 之间的期望距离。该主轴驱动装置45的优点还在于,运载装置1可以方便地布置在位于地面上或垫板块上的承载结构71上,而此时行驶轮31 不接触地板。通过随后操作主轴驱动装置45,可以将放置在承载件21上的承载结构71从垫板块或从地面上抬起。在通过拧紧螺栓57锁住直线引导件55之后,承载结构71可以在行驶轮31上承重情况下,不太费力并且不需要额外的重型设备(例如叉车、龙门起重机等)就能够移动。在移动之后,直线引导件55可以再次移动并且承载结构71可以通过操作主轴驱动装置45再次降低。
图3示出具有在承载件21中梯级状构造的突起125和夹紧装置91 的运载装置1的侧视图。除了梯级状突起125和夹紧装置91之外,该运载装置1对应于在图1和图2中描述的运载装置1。
承载件21中梯级状构造的突起125的优点在于,运载装置1可以毫无问题地布置在不同尺寸和构造的承载结构71上。由此,承载面23被分成多个子面23A、23B、23C。此外,存在相对于止挡面41具有预定距离 P1、P2、P3的多个配合面27A、27B、27C。
如示例所示,运载装置1还可以具有夹紧装置91,该夹紧装置布置在承载件21的区域中,并且能够以基本上作用于承载面23的方式施加其夹紧力。在本实施例中,夹爪93和夹紧螺栓95被设置为夹紧装置91的一部分。同样类型的夹紧装置91也可以布置在止挡面41的区域中。该夹紧装置的夹紧力作用于止挡面41。当然,可以仅设置两个夹紧装置91中的一个,或者夹紧装置91可以具有不同的夹紧原理,例如肘节杆。
尽管图1至图3示出具有单个行驶轮31的运载装置1,但显然这种运载装置1也可以具有两个或多个行驶轮31。即使仅示出其承载件21与承载结构71的下弦杆73接合的运载装置1,运载装置1也可以设计成使其承载件21接纳上弦杆75。当然,也可以在运载装置1上设置两个彼此相叠的承载件21,分别接纳上弦杆75和下弦杆73,根据与承载结构71 的几何相互作用而定,其中一个运载装置1用作承载件21,而另一个运载装置用作止挡面41。此外,这种运载装置1还适用于运送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71。此外,夹紧装置91也可以布置在没有梯级状突起27或根本没有突起27的承载面21中。
最后,应当指出,诸如“具有”、“包括”等术语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诸如“一个”或“一”之类的术语不排除多个。还应当注意,已经参考上述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结合其他特征或使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步骤。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被视为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运载装置(1),所述运载装置为了安装作业目的而能够临时装配在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71)或承载结构分段上,所述运载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行驶轮(31)和承载件(21),其中,
所述运载装置(1)还具有布置在参考平面(11)中的止挡面(41);
所述行驶轮(31)被布置成朝向背离止挡面(41)的一侧并且与止挡面(41)间隔开,行驶轮(31)的转动轴线(35)被布置在正交于参考平面(11)延伸的轴线平面(13)中;以及
所述承载件(21)被设计成从参考平面(11)的包含止挡面(41)的一侧出发并且远离行驶轮(31)地延伸,所述承载件(21)具有至少一个承载面(23),所述承载面(23)被设置用于支撑平行于参考平面(11)并正交于轴线平面(13)地作用于承载件(21)的重力(F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承载件(21)具有至少一个邻接承载面(23)的突起,所述突起被设置用于支撑正交于参考平面(11)地作用于承载件(21)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突起具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距止挡面(41)的距离(P)能够根据接纳在承载件中的轧制型材的宽度或厚度或根据板材厚度来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突起被设计呈梯级状,从而通过梯级划分,将所述承载面(23)分成多个子面(23A、23B、23C)并且存在多个配合面,所述多个配合面相对于止挡面(41)具有预定距离(P1、P2、P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承载面(23)通过装设模板(99)而固定到相应的承载件(21)上,所述承载件与待由承载件(21)接收的型材管的轮廓适配或能够与之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运载装置具有夹紧装置(91),所述夹紧装置被布置在所述承载件(21)的区域中,并且以作用于承载面(23)的方式施加其夹紧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运载装置具有夹紧装置(91),所述夹紧装置被布置在止挡面(41)的区域中,并且以作用于止挡面(41)的方式施加其夹紧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行驶轮(31)通过枢转轴承(37)与所述运载装置(1)的其他部件连接,并且所述枢转轴承(37)的枢转轴线(33)被布置成正交于轴线平面(13)并且平行于参考平面(1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运载装置具有用于止动行驶轮(31)的转动运动的止动装置(6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行驶轮(31)由减震材料制成,或者具有由减震材料制成的轮圈或轮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运载装置具有基体(43)和座架(51),在所述基体(43)上构造有至少一个止挡面(41)和至少一个承载件(21),并且所述行驶轮(31)被布置在所述座架(5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所述座架(51)通过能够锁阻的直线引导件(55)与所述基体(4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载装置(1),其中,在所述座架(51)和所述基体(43)之间存在用于调节所述直线引导件的移位行程(S)的主轴驱动装置(45)。
14.一种能够行驶的单元(101),所述能够行驶的单元包括移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的承载结构(71)或承载结构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行驶的单元还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装置(1),两个运载装置(1)中,其中一个运载装置分别与另一个运载装置彼此相反地布置在承载结构(71)的侧面上。
CN202122922982.8U 2020-11-30 2021-11-25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Active CN2171000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0701.7 2020-11-30
EP20210701.7A EP4005963A1 (de) 2020-11-30 2020-11-30 Fahr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installationsarbeit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0034U true CN217100034U (zh) 2022-08-02

Family

ID=7364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2982.8U Active CN217100034U (zh) 2020-11-30 2021-11-25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005963A1 (zh)
CN (1) CN21710003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5488B1 (de) * 2005-12-07 2010-04-21 Inventio Ag Fahrsystemaufnehmer.
US8967592B2 (en) * 2006-02-09 2015-03-03 Frank Charles Cozza Lifting system for display cases
KR20100086469A (ko) 2007-11-09 2010-07-30 인벤티오 아게 이동 장치의 중량 부품의 조립 또는 보수에 사용하는 갠트리 장치
JP2009173400A (ja) * 2008-01-24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欄干ユニット運搬装置、及び欄干の据付け方法
JP2010000988A (ja) 2008-06-23 2010-01-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の運搬台車
US8770598B2 (en) * 2010-08-11 2014-07-08 Hong Min Li Hand truck with adjustable wheel assembly
DE202013010143U1 (de) * 2013-11-08 2013-11-20 Georg Pechaigner Transporthilfe zum Vertragen von Fenstern und Türen
US10800439B1 (en) * 2016-11-09 2020-10-13 Wells Fargo Bank, N.A. Lift/mov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5963A1 (de) 202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00034U (zh) 运载装置和能够行驶的单元
US20230026263A1 (en) Stacked vehicle ramp
CN211308630U (zh) 一种建筑工地钢管转运车
CN114074812A (zh) 一种无动力便移式重载堆垛车
CN211103924U (zh) 一种基于插销固定原理的汽车轮胎保存装置
US8342545B2 (en) Mobile cart for metal decking sheets
CN210854879U (zh) 一种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
CN107217600A (zh) 箱梁支座安装台车
JP3427122B2 (ja) 階段昇降装置
CN210101718U (zh) 一种客车倒车镜安装平台
DE19512009C1 (de) Park- und Rangierpalette für Kraftfahrzeug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räder
CN210710582U (zh) 一种可调速轨道式交通运输车
CN217971297U (zh) 一种用于皮带机安装的可移动式门型架
CN210393524U (zh) 控制盘柜就位小车
CN111392192B (zh) 一种建筑用中厚板运输装置
CN216756863U (zh) 一种承载固定大型h钢梁的底座
CN210529547U (zh) 一种可调节折叠式路障石球搬运车
KR102553292B1 (ko) 전차선로 보수용 절연 사다리차
CN117088265B (zh) 一种停车定位稳定的门式起重机
KR100555181B1 (ko) 철도차량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교환기
CN211058419U (zh) 一种立体车库垂直定位装置
CN213626726U (zh) 一种悬挑轨道式卸料车结构
CN217076341U (zh) 一种登车桥
CN217104524U (zh) 一种铁路用履带式锚杆钻机应急下道装置
CN111959543B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上下乘客用安全踏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