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5426U -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95426U CN217095426U CN202220133157.1U CN202220133157U CN217095426U CN 217095426 U CN217095426 U CN 217095426U CN 202220133157 U CN202220133157 U CN 202220133157U CN 217095426 U CN217095426 U CN 217095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separating
- mounting plate
- plat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于安装板上的分离模组、压平模组和驱动机构;分离模组包括两个分离件,两个分离件分别设于安装板上,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驱动机构与两个分离件连接,用以驱动各分离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各分离件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两个分离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插入两根引出线之间,两个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以使两根引出线被折弯;压平模组设于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驱动机构还与压平模组连接,用以驱动压平模组向分离模组移动,以压平引出线。该自动折弯装置可代替人工完成引出线的弯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片,先通过互联条将若干电池片进行串联以形成电池串,在通过汇流条将若干电池串并联以形成光伏组件,再通过引出线将光伏组件的电流引出。
为了引出线好穿出光伏组件的背板或背玻,通常是引出线垂直于背板或背玻,待从背板或背玻穿出后,再将其弯折,以平行于背板或背玻。
然而,现有引出线的折弯是人工完成的,成本较高;存在折弯位置不一致,使得EL探针(用于检测光伏组件的缺陷)很难压倒引出线而导致的二次返工;存在折弯效果不一致,使得光伏组件在层压时引出线的位置容易出现气泡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由于是人工折弯而导致的成本较高、折弯位置和折弯效果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所述自动折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分离模组、压平模组和驱动机构;
所述分离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分离件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分离件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
所述驱动机构还用以当两个所述分离件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分离件插入光伏组件中穿出的两根引出线之间,两个所述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以使两根所述引出线被折弯至目标角度;
所述压平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压平模组位于所述分离模组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还与所述压平模组连接,用以当两个所述分离件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所述压平模组朝向所述分离模组移动,以压平两根所述引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模组包括:固定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
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固定板带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导柱的部分穿设所述固定板,部分凸出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依次穿设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导柱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两个固定块;
两个所述固定块并排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且分别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所述固定块对应一个分离件,各所述分离件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块的底部;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一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一个所述固定块带动对应的分离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另一个所述固定块带动对应的分离件沿所述第一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固定板带动两个所述分离件插入两根所述引出线之间后,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一个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一个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板上移动;
另一个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板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平模组包括:压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
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压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块压平两根所述引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驱动件为第四气缸;
所述第四气缸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压块的上方,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平模组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压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远离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以限制所述引出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平模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件;
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所述安装板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
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压块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折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分离模组、压平模组和驱动机构,分离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两个分离件分别设置于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分离件连接,用以驱动两个分离件分别沿第一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驱动机构还用以当两个分离件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两个分离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可以插入光伏组件中穿出的两根引出线之间,然后,驱动两个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以使两根引出线被折弯至目标角度;压平模组设置于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在竖直方向上,压平模组位于分离模组的上方,驱动机构还与压平模组连接,当两个分离件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压平模组朝向分离模组移动,以压平两根引出线。可见,本实施例的自动折弯装置为自动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光伏组件中的引出线的弯折,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引出线折弯位置的一致性,以避免EL探针很难压倒引出线而导致的二次返工;提高引出线折弯效果的一致性,以避免光伏组件在层压时引出线的位置容易出现气泡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折弯装置的分离模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折弯装置的分离模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折弯装置的压平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根引出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根引出线处于压平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板;
2-分离模组,21-分离件,211-连接部,212-插入部,22-固定板,221-第一导轨,222-安装孔,23-固定块,231-第一滑块,24-导柱;
3-压平模组,31-压块,311-凹槽,32-第四气缸,321-第四气缸的缸体, 322-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3-连接板,331-第二滑块;
4-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折弯装置,参照图1至图4,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设置于安装板1上的分离模组2、压平模组3和驱动机构;分离模组2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21,两个分离件21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分离件21连接,用以驱动两个分离件21分别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21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驱动机构还用以当两个分离件21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两个分离件21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21插入光伏组件中穿出的两根引出线4之间,两个分离件21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参照图5,以使两根引出线4被折弯至目标角度;压平模组3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在竖直方向上,压平模组3位于分离模组2的上方,驱动机构还与压平模组3连接,用以当两个分离件21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压平模组3朝向分离模组2移动,参照图6,以压平两根引出线4。可见,本实施例的自动折弯装置为自动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光伏组件中的引出线4的弯折,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引出线4折弯位置的一致性,以避免EL探针很难压倒引出线 4而导致的二次返工;提高引出线4折弯效果的一致性,以避免光伏组件在层压时引出线4的位置容易出现气泡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模组2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 21,两个分离件21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两个分离件21沿左右方向移动,这样,两个分离件21可以分别朝向对方的方向移动,也即,两个分离件21相互靠近,以移动至两个分离件21贴合,此时,两个分离件21处于贴合状态;两个分离件21可以相背移动,也即,两个分离件21相互远离,以分别移动至目标位置,此时,两个分离件21处于分离状态。
具体而言,两个分离件21还可以沿第二方向(图示的前后方向)移动,当两个所述分离件21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分离件21沿第二方向(图示的前后方向)移动,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可以为安装板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安装板1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实际中,自动折弯装置的初始位置可以为:位于光伏组件的背板或背玻中穿出的引出线4的后方,因此,当两个所述分离件21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处于两个分离件21同时向前移动,如图2所示,以使其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然后,驱动机构驱动一个分离件21(图示中左边的分离件21) 向左移动,同时驱动另一个分离件21(图示中右边的分离间)向右运动,这样,左边的分离件21会给左边的引出线4一个推力并将其折弯,同样地,右边的分离件21会给右边的引出线4一个推力并将其折弯,当两个分离件 21分别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停止驱动,此时,如图5所示,两根引出线4 被折弯成目标角度。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压平模组3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可沿竖直方向(图示的上下方向)移动,图1中,竖直方向可以为安装板1的高度方向,竖直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第二方向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压平模组3 和分离模组2都设置于安装板1的同一个平面(图示的前表面)上,并且压平模组3位于分离模组2的上方。当两个分离件21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压平模组3向下移动,以将折弯成目标角度的两根引出线4压平(从图5至图6),与光伏组件的背板或背玻平行。
实际中,光伏组件通过传送带流转至自动折弯装置的预设位置,如果光伏组件的位置未在预设位置,可以人工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自动折弯装置中的归正模组将其调整到预设位置,这样,光伏组件中的引出线4的初始位置可以为:位于分离模组2的下方和前方。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折弯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分离模组2和压平模组3做相应的运动,对于各部件的驱动顺序和时长,也是提前预存在控制器内的。以两个分离件21的初始状态为贴合状态且位于引出线4的后方,及自动折弯装置位于两根引出线 4的后方为例,自动折弯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控制器先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分离件21向前移动预设第一时长,以使两个分离件21插入两根引出线 4之间;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分离件21相背移动预设第二时长,两个分离件21分别移动至目标位置,以使两根引出线4被折弯成目标角度;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压平模组3向下移动,以压平两根引出线4;最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压平模组3返回初始位置,两个分离件21分别朝向对方移动移动至初始状态,两个分离件21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分离模组2包括:固定板 22,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固定板22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可沿第二方向移动,两个分离件21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2远离安装板1的表面上;第一驱动件与固定板22连接,用以驱动固定板22带动两个分离件21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固定板22设置于安装板1的前表面上,并且可沿安装板1的前后方向移动。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若从安装板1的高度方向将安装板1等分为上部区、中部区和下部区,固定板22位于下部区的中部位置。固定板22在安装板1上的投影的面积小于等于安装板1的面积,并且,固定板22的下表面与安装板1的下表面平齐,不仅可以便于分离件21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还可以提高自动折弯装置的美观性。对于固定板22的具体位置,不局限于图示的位置,也可以为其他位置,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分离件21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2远离安装板1的表面上,也即,两个分离件21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2的前表面上。第一驱动件与固定板22连接,以驱动固定板22沿安装板1的厚度方向 (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分离件21沿前后方向移动,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两个分离件21向前移动,就可以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件优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安装于安装上,当然,第一驱动件也可以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以通过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与固定板22连接,实际中,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丝杠等,本实施例可以选用其中一种。对于旋转电机与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实际中,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固定板 22沿前后方向移动,对于移动的时长,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引出线4的实际位置和自动折弯装置的初始位置等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模组2还包括导柱24,导柱24沿第二方向设置,导柱24的部分穿设固定板22,部分凸出固定板 22远离安装板1的表面;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安装板1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依次穿设安装板1和固定板22,且与导柱24靠近安装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驱动固定板22 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第二方向上,也即图示的前后方向上,固定板22开设有安装孔222,安装孔222贯穿固定板2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导柱24的一部分穿设安装孔222,并与安装孔222过渡或过盈配合,导柱24 的另一部分凸出固定板22的前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气缸通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可伸出或缩回缸体。由于气缸的远离及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优选气缸(称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气缸的缸体可以通过焊接和紧固件等安装于安装板1上,为了提高自动折弯装置的美观性,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安装板1的后表面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设安装板 1,并与导柱24靠近安装板1的一端(图示的后端)固定连接,这样,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可驱动导柱24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22及其上的两个分离件21前后移动。具体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气缸,可以驱动导柱24带动固定板22向前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分离件21向前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21可以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也可以为旋转电机、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构和伸缩杆的结合,伸缩杆代替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对于旋转电机与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为了使固定板22在前后移动时更加顺畅和平衡,本实施例在固定板22的四个角区域分别设置一个安装孔222,一个安装孔222对应一个导柱24,各导柱24的部分分别穿设对应的安装孔222,部分凸出固定板22的前表面。并且,一个导柱24对应一个第一驱动件,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设安装板1,以与对应的导柱24的后端固定连接。实际中,为了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出安装板1,安装板1在与各安装孔22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从对应的通孔穿出,并与对应的通孔间隙配合。对于导柱24的设置数目,不局限于4个,也可以为6个、8个等,具体需要根据固定板22的空间进行设定,第一驱动件与导柱24对应设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分离模组2还包括两个固定块23;两个固定块23并排设置于固定板22远离安装板1的表面上,且分别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一个固定块23对应一个分离件21,各分离件21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块23的底部;第二驱动件与一个固定块23连接,第三驱动件与另一个固定块23连接,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一个固定块23带动对应的分离件21沿第一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另一个固定块23带动对应的分离件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驱动固定板22带动两个分离件21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后,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分离件21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分离模组2还包括两个固定块23,两个固定块23并排设置于固定板22的前表面上,且分别可沿左右方向移动。一个固定块23对应一个分离件21,左边的分离件21位于左边的固定块23的底面,并且,左边的分离件21的右侧面与左边的固定块23的右侧面平齐,右边的分离件21位于右边的固定块23的底面,并且,右边的分离件21的左侧面与右边的固定块23的左侧面平齐,这样,当两个分离件21贴合时,两个固定块23也贴合,这样设置,方便通过固定块23确定分离件21的实际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件与左边的固定块23连接,第三驱动件与右边的固定块23连接,当第一驱动件驱动两个分离件21向前移动且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后,第二驱动件驱动左边的固定块23向左移动,以带动左边的分离件21向左移动,同时第三驱动件驱动右边的固定块 23向右移动,以带动右边的分离件21沿向右移动,当两个固定块23分别移动至目标位置停止,也即,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分离件21 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其中,左边的分离件21在移动时给左边的引出线4一个推力,并将左边的引出线4折弯至目标角度,右边的分离件21 在移动时给右边的引出线4一个推力,并将右边的引出线4折弯至目标角度。
具体而言,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优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安装于安装上,当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也可以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以通过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与固定板22连接,实际中,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丝杠等,本实施例可以选用其中一种。
实际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左边的固定块23左右移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右边的固定块23左右移动,对于移动的时长,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引出线4的实际位置及预设引出线4折弯的目标角度等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以左边的分离件21为例,分离件2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连接部211和插入部212。连接部211靠近左边的固定块23的底面,且连接部211远离插入部212的一端与左边的固定块23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部211左视图的形状为类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非直角),也即,连接部 211相对垂线mn倾斜;插入部212背向固定板22,插入部212与连接部211 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图2中,插入部212的左视图的形状为类直角梯形,类直角梯形的上底与连接部211左视图的下边重合,直边腰与连接部211左视图的后边连接,斜边腰与连接部211左视图的前边连接,也即,插入部212 的前表面为斜面,这样设置,便于分离件21插入两根引出线4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22上设有第一导轨221,第一导轨221沿第一方向设置;一个固定块23靠近固定板22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滑块231,第一滑块231与第一导轨221滑动配合,一个固定块23通过第一滑块231与第一导轨221的滑动配合在固定板22上移动;另一个固定块23靠近固定板22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滑块331,第二滑块331与第一导轨221滑动配合,另一个固定块23通过第二滑块331与第一导轨221 的滑动配合在固定板22上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固定块23在固定板22上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滑块与导轨的配合。示例性地,固定板22上设有第一导轨221,第一导轨221沿左右方向设置,左边的固定块23靠近固定板 22的表面(图示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一滑块231,第一滑块231与第一导轨 221滑动配合,这样,左边的固定块23通过第一滑块231与第一导轨221 的滑动配合可以在固定板22上沿第一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移动;右边的固定块23靠近固定板22的表面(图示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滑块331,第二滑块331与第一导轨221滑动配合,右边的固定块23通过第二滑块331 与第一导轨221的滑动配合在固定板22上沿第一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 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块23在固定板22上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实现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滚轮与滑轨的配合,滚轮替代第一滑块231,滑轨替代第一导轨221,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轨221设置于固定板22的中部区域,当两个固定块23贴合时,两个固定块23位于固定板22的中部区域,这样,两个固定块23分别带动对应的分离件21移动的位置易于确定。对于第一导轨221 在安装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需要根据分离件21需要移动的距离而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压平模组3包括:压块31,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与压块31连接,用以驱动压块3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压块31压平两根所述引出线4。
具体而言,压块31位于固定板22的上方。第四驱动件安装于安装板1 上,可以驱动压块31上下移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也与第四驱动件电连接,当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分离件21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后,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压块31向下移动,以使压块 31压平两根引出线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四驱动件为第四气缸32;第四气缸32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压块31的上方,第四气缸的缸体321固定于安装板1上,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与压块31连接,用以驱动压块31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第四驱动件优选气缸(称为第四气缸32),第四气缸32沿上下方向设置,第四气缸的缸体321可以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安装板1的前表面,如图1所示,第四气缸的缸体321固定于安装板1的中部区,并位于固定板22的上方。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的下端安装压块31,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的伸缩驱动压块31上下移动。实际中,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伸出第四气缸的缸体321,可驱动活塞杆向下移动,以将折弯的两根引出线4压平(从图5至图6)。
具体而言,压块31的上端可以设置穿设孔,该穿设孔为盲孔,以使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的下端可以穿设于其中,并且,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 与该穿设孔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以使压块31可以相对活塞杆固定,不发生相对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件也可以为旋转电机、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构和伸缩杆的结合,伸缩杆代替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对于旋转电机与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平模组3还包括弹性件;第四气缸的活塞杆 322通过弹性件与压块31连接。
具体而言,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可以通过弹性件与压块31连接,这样,当压块31压平引出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对光伏组件的背板或背玻造成损伤,弹性件在受压时具有弹性,也可以进一步确保压块31与引出线4接触,进而进一步确定可以将引出线4压平。其中,弹性件优选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与弹簧具有相同特性的部件,例如中空的硅胶筒、弹片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块31远离第四气缸的活塞杆322的一端设有凹槽311,凹槽311用以限制所述引出线4的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压块31的下端设有凹槽311,凹槽311主要为了在压块31下压引出线4时,可以使引出线4卡在凹槽311内,对引出线4 进行限位,以进一步确保压平引出线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压平模组3还包括:连接板33,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件;连接板33滑动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第四驱动件设置于连接板33远离安装板1的表面上;第五驱动件与连接板33连接,用以驱动连接板33在安装板1上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压块31的位置。
具体而言,连接板33滑动设置于安装板1上,且在安装板1上可以左右移动。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连接板33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滑块331,安装板1上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滑块331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这样,连接板33可以通过第二滑块331与第二导轨的滑动配合在安装板1上左右移动。对于连接板33在安装板1上左右移动的实现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滚轮与滑轨的配合,滚轮替代第二滑块331,滑轨替代第二导轨,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如图4所示,第四气缸的缸体321固定于连接板33的前表面上,第五驱动件与连接板33连接,这样,第五驱动件可以驱动连接板33带动第四气缸32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压块31左右移动,以调整压块31在安装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确保压块31位于两根引出线4的正上方,当压块31向下移动时,确定可以将两根引出线4压平。
具体而言,第五驱动件优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安装于安装上,当然,第五驱动件也可以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以通过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与固定板22连接,实际中,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丝杠等,本实施例可以选用其中一种。对于旋转电机与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实际中,控制器还与第五驱动件电连接,当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分离件21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后,控制第五驱动件驱动压块31位于两根引出线4的正上方,然后,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压块31向下移动,以使压块31压平两根引出线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板1优选铝合金板,固定板22和连接板33优选铁板,当然,安装板1、固定板22和连接板33也可以为不锈钢板或其他合金板等材质,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块的形状类似于“凸字型”,固定块的形状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具体形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折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分离模组、压平模组和驱动机构,分离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两个分离件分别设置于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分离件连接,用以驱动两个分离件分别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驱动机构还用以当两个分离件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两个分离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分离件可以插入光伏组件中穿出的两根引出线之间,然后,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以使两根引出线被折弯至目标角度;压平模组设置于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在竖直方向上,压平模组位于分离模组的上方,驱动机构还与压平模组连接,当两个分离件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压平模组朝向分离模组移动,以压平两根引出线。可见,本实施例的自动折弯装置为自动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光伏组件中的引出线的弯折,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引出线折弯位置的一致性,以避免EL探针很难压倒引出线而导致的二次返工;提高引出线折弯效果的一致性,以避免光伏组件在层压时引出线的位置容易出现气泡而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折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分离模组、压平模组和驱动机构;
所述分离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分离件,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分离件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分离件相互靠近至贴合状态或相互远离至分离状态;
所述驱动机构还用以当两个所述分离件处于贴合状态时,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分离件插入光伏组件中穿出的两根引出线之间,两个所述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以使两根所述引出线被折弯至目标角度;
所述压平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压平模组位于所述分离模组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还与所述压平模组连接,用以当两个所述分离件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所述压平模组朝向所述分离模组移动,以压平两根所述引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组包括:固定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
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固定板带动两个所述分离件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导柱的部分穿设所述固定板,部分凸出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依次穿设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导柱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两个固定块;
两个所述固定块并排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且分别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个所述固定块对应一个分离件,各所述分离件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块的底部;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一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一个所述固定块带动对应的分离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另一个所述固定块带动对应的分离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固定板带动两个所述分离件插入两根所述引出线之间后,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分离件从贴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一个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一个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板上移动;
另一个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板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模组包括:压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
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压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块压平两根所述引出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为第四气缸;
所述第四气缸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压块的上方,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模组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压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以限制所述引出线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模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件;
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
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压块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33157.1U CN217095426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33157.1U CN217095426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95426U true CN217095426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9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33157.1U Active CN217095426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95426U (zh) |
-
2022
- 2022-01-18 CN CN202220133157.1U patent/CN2170954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36084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防折弯调整组件及夹具 | |
CN216470795U (zh) | 一种多工位间距线性可调式变距机构 | |
CN217095426U (zh) | 一种用于折弯光伏组件的引出线的自动折弯装置 | |
CN116937395A (zh) | 一种开关柜成型加工装置 | |
CN114209163A (zh) | 一种高层智能取书书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0401511U (zh) | 夹线机构 | |
CN209737407U (zh) | 立式化成夹具层板辅助支撑结构 | |
CN115015670B (zh) | 一种用于多功能电源适配器电路测试装置 | |
CN114056923A (zh) | 一种多工位间距线性可调式变距机构 | |
CN114952130B (zh) | 光伏接线盒双工位同步加工装置 | |
CN215587710U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线圈下线机的成型装置 | |
CN113600711B (zh) | 一种折弯机 | |
CN21009225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防折弯调整组件及夹具 | |
CN211867533U (zh) | 一种隔板间距的调整装置和电芯夹具 | |
CN115172844A (zh) | 电池堆叠设备及堆叠方法 | |
CN109841892B (zh) |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方法 | |
CN210148117U (zh) | 一种电芯取料机械手 | |
CN217823672U (zh) | 一种拨动开关插端子折弯机 | |
CN111167901A (zh) | 一种连接器多根端子自动折弯装置 | |
CN112276880A (zh) | 一种线束自动压装监测的设备及方法 | |
CN220604706U (zh) | 光伏组件引出线成型辅助装置及光伏组件生产系统 | |
CN212967549U (zh) | 一种汽车继电器的接头装配装置 | |
CN211757820U (zh) | 一种连接器多根端子自动折弯装置 | |
CN218831175U (zh) | 一种用于异形电子元件插装生产的自动插件机 | |
CN112421453A (zh) | 中置柜柜体框架组装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