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610U -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610U
CN217090610U CN202220740055.6U CN202220740055U CN217090610U CN 217090610 U CN217090610 U CN 217090610U CN 202220740055 U CN202220740055 U CN 202220740055U CN 217090610 U CN217090610 U CN 21709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leaning
groove
base station
rotar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0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烨炜
徐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0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基站包括基座、隔板和喷水组件,基座具有容纳腔,隔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清水腔和污水腔,喷水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清水腔内,喷水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旋转接头和导水机构,旋转接头设置于第一传动件朝向清水腔外部,旋转接头在旋转单元的带动下可以驱动第一传动件绕第一方向单向转动,第一传动件与导水机构配合,并在第一传动件的驱动下将清水腔内的清洗液喷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基站可以实现定量出水,保持良好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拖地机等家用清洁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多。许多清洁设备都带有拖地功能,在清洁设备的地刷上设置有拖布等清洁件,在清洁件脏污后需要放置到水池或者清洗桶内进行清洗。
相关技术中,清洗桶内装有清洗液,当地刷放置到清洗桶内进行清洗时,地刷的清洁件上的污渍或杂质脱离混入清洗液中,很容易污染清洗液,为了避免使用污水进行清洗,在每进行一次清洗后,需要将清洗桶内的清洗液全部倒出,并重新加入干净的清洗液。
然而,每进行一次清洗就更换清洗液,清洗液的用量无法准确控制,清洗过程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清洗清洁设备需要频繁换水,导致清洗液的用量无法准确控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包括基座、隔板和喷水组件,基座具有容纳腔,隔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清水腔和污水腔,喷水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清水腔内,喷水组件用于将清水腔的干净的清洗液喷出,可以用于清洗清洁设备,而清洗后的污水可以流入污水腔中。
其中,喷水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旋转接头和导水机构,旋转接头设置于第一传动件朝向清水腔外部,旋转接头可以驱动第一传动件绕第一方向单向转动,第一传动件与导水机构配合,以将清水腔中的清洗液喷出,从而在旋转单元绕第一方向转动时可以实现喷水组件的定量出水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可以将清水和污水通过隔板分隔在不同的腔体内,并且在清洗过程中利用喷水组件可以喷出清水腔内的清洗液对清洁设备上的清洁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生的污水会流入污水腔中,从而保持清水腔中清洗液的干净,无需清洗一次就更换清洗液,可以进行多次清洗,并且可以准确控制清洗液的出水量,实现定量出水,保持良好的清洗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旋转接头绕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传动件在旋转接头的带动下转动;旋转接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旋转接头脱离对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地刷的旋转单元绕第一方向转动时进行喷水清洗,而绕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以实现甩干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传动件朝向清水腔外部的一端可以设有凹槽,旋转接头的底部可以设有抵接部,抵接部插接于凹槽中。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将旋转接头的旋转运动有效传递至第一传动件,使得两者同向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凹槽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凹槽具有抵接面和倾斜面,抵接面和倾斜面可以分别位于凹槽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倾斜面相对于旋转接头的旋转平面倾斜设置。
如此设置,在旋转接头顺第一方向转动时,抵接部可以与抵接面抵接并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而在旋转接头逆第一方向转动时,抵接部则可以沿倾斜面滑出凹槽,从而使得旋转接头的转动只有在单向上可以驱动第一传动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倾斜面可以呈弧形,且倾斜面与凹槽的槽底平滑过渡。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在旋转接头逆第一方向转动时,滑出凹槽的顺畅性,避免产生卡顿或卡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凹槽可以为多个,多个凹槽可以环绕第一传动件的旋转轴线周向间隔分布,而多个凹槽的抵接面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旋接接头与多个凹槽进行配合,相对位置关系的同步性,同时利用多个凹槽的配合,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旋转接头对第一传动件驱动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抵接部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抵接部为多个,且沿旋转接头的旋转的周向依次排列,从而保证抵接部与凹槽可以实现一一对应的配合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喷水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件,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可以设有第一通孔,第一传动件的旋转中心可以设有第二通孔,清水腔内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传动件可以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上,连接件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第一定位柱连接,且旋转接头可沿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可以保持旋转接头与第一传动件的对接关系,限制旋转接头相对于第一传动件上下移动的路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背离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可以设有限位部,第一通孔背离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设有沉头槽,沉头槽的尺寸大于第一通孔的尺寸,限位部位于沉头槽中,且限位部与沉头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旋转接头与第一传动件完全脱开,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旋转接头相对于第一传动件具有一定上下移动的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间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凹槽的槽深。如此设置,可以为抵接部完全滑出凹槽提供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避免出现干涉或卡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旋转接头的外侧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凸出部与旋转单元上的插槽插接,抵接部位于凸出部朝向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旋转接头与清洁装置配合的可靠性,保证旋转单元的旋转运动可以传递至旋转接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水机构可以包括第二传动件、连杆件、活塞和导水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配合且可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转动,连杆件的第一端与第二传动件连接,连杆件的第二端与活塞连接,导水件具有移动槽,活塞位于移动槽内,而连杆件可以带动活塞沿移动槽进行往复移动。如此设置,通过活塞相对于导水件的往复移动,可以间歇性的将清洗液喷向清洁装置,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传动件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杆件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传动件的旋转中心具有间距,活塞上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连杆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如此设置,形成的连杆机构通过第二传动件的持续转动,可以带动活塞进行持续地往复移动,保证清洗液可以稳定高效地喷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水件可以设有进水部和喷水部,进水部和喷水部均与移动槽连通,且进水部和喷水部位于移动槽的同一端,如此设置,当活塞沿移动槽往复移动时,可以通过进水部将清水腔中的清洗液吸入移动槽,或通过喷水部将移动槽中的清洗液喷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喷水组件还可以包括进水盖和第一封堵件,进水盖盖设于进水部上,并与进水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置槽,第一封堵件位于第一容置槽内,进水盖上设有进水口。
其中,当活塞背离进水部移动时,第一封堵件可以打开进水口,而当活塞朝向进水部移动时,第一封堵件可以封闭进水口。如此设置,在活塞往复移动的行程中,可以间隙性的从进水口吸入清洗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喷水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封堵件,喷水部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封堵件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且第二容置槽内设有喷水口。
其中,当活塞背离喷水部移动时,第二封堵件可以封闭喷水口,而当活塞朝向喷水部移动时,第二封堵件可以打开喷水口。如此设置,在活塞往复移动的行程中,可以间隙性的从喷水口喷出清洗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进水部背离进水盖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用于将第一封堵件阻挡在第一容置槽内;和/或,喷水组件还可以包括导水柱,导水柱的第一端与喷水部连通,导水柱的第二端朝向清水腔外部,导水柱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用于将第二封堵件阻挡在第二容置槽内。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清洗液吸入或喷出时封堵件进入导水件的移动槽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隔板可以包括侧板和盖板,盖板盖设于侧板顶部且共同围设形成清水腔,盖板上可以设有出水口,导水件与出水口连通。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污水腔中的污水回流至清水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还可以包括喷水罩,盖板上设有导水槽,喷水罩盖设在导水槽上,并与导水槽围设形成导水通道,出水口与导水槽连通,喷水罩上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朝向清洁设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清洗液喷出时具有更广的清洗面积,以提高清洗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清洁设备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清洁基站,清洁基站用于对清洁设备进行清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清洁设备可以为电动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可以包括地刷,地刷上设置有旋转单元以及与旋转单元连接的清洁件,旋转单元与清洁基站的第一传动件对接,以在旋转单元转动时驱动清洁基站的喷水组件喷出清洗液,从而可以清洗清洁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清洁基站用于清洗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包括基座、隔板和喷水组件,清洁设备放置于基座上,基座具有容纳腔,隔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清水腔和污水腔,喷水组件设置于清水腔内,喷水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旋转接头和导水机构,旋转接头设置于第一传动件朝向清洁设备的一端,且旋转接头与清洁设备上的旋转单元对接,旋转接头在旋转单元的带动下可以驱动第一传动件绕第一方向转动,第一传动件与导水机构配合,从而无需清洗一次就更换清洗液,可以进行多次清洗,并且可以准确控制清洗液的出水量,实现定量出水,保持良好的清洗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与清洁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与清洁设备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第一传动件与旋转接头的对接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的内部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位置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洁基站;110-基座;111-清水腔;1111-安装槽;1112-固定部;1113-第一定位柱;1114-连接孔;1115-第二定位柱;112-污水腔;120-喷水组件;121-第一传动件;1211-第一啮合部;1212-凹槽;1213-抵接面;1214-倾斜面;1215-第二通孔;122-旋转接头;1221-抵接部;1222-第一通孔;1223-沉头槽;1224-凸出部;123-连接件;1231-限位部;124-第二传动件;1241-第二啮合部;1242-第一连接部;125-连杆件;126-活塞;1261-第二连接部;127-导水件;1270-移动槽;1271-进水部;1272-喷水部;1273-第二容置槽;1274-喷水口;1275-第一限位件;128-进水盖;1281-第一封堵件;1282-第一容置槽;1283-进水口;129-导水柱;1291-第二限位件;1292-第二封堵件;130-隔板;131-侧板;132-盖板;1321-导水槽;1322-出水口;1323-加水口;1324-过孔;140-喷水罩;141-喷水孔;
200-清洁设备;210-地刷;211-旋转单元;211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拖地机、电动拖把等带有拖地功能的清洁设备,通常都是通过其地刷上旋转的滚筒或转盘带动清洁件转动,利用清洁件与待清洁面的摩擦达到清洁效果,脏污的清洁件需要进行清洗,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可以将地刷整体放置在一个水槽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水槽内的污水倒出,更换干净的清洁用水,以备进行下一次清洗,避免下次清洗用污水而导致清洁件无法清洗干净。然而,每进行依次清洗,就需要更换一次清洁用水,无法定量控制用水量,既浪费水资源,又需要多次的换水操作,费时费力。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通过清洁基站内部的结构设计,在清洁设备清洗过程中,清洁基站内部可以实现清水和污水隔离,通过喷水的方式对清洁设备进行冲洗,并且利用定量出水的方式,保证每次清洗具有较好清洁效果,同时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清洁基站每次补水后可以进行多次清洗操作。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与清洁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与清洁设备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的爆炸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100,用于清洗清洁设备200,清洁基站100包括基座110、隔板130和喷水组件120,清洁设备200放置于基座110上,在对清洁设备200进行清洗时,基座110可以对清洁设备200起到支撑作用,基座110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盛装清洗液,喷水组件120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内,当清洁设备200放置到清洁基站100上进行清洗时,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喷水组件120可以将清水腔111的干净的清洗液喷出,对地刷210进行清洗,而隔板130可以将容纳腔分隔为不同空间,从而对清洗前干净的清洗液以及清洗后脏污清洗液进行区分。
可以理解的是,隔板130可以将容纳腔分隔为清水腔111和污水腔112,其中,清水腔111用于容纳干净的清洗液,喷水组件120设置在清水腔111内,以将清水腔111内的清洗液喷向清洁设备200,而污水腔112与清水腔111相邻设置,在清洗后脏污的清洗液可以沿隔板130外侧流至污水腔11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水组件120包括第一传动件121、旋转接头122和导水机构,旋转接头122设置于第一传动件121朝向清洁设备200的一端,且旋转接头122与清洁设备200上的旋转单元211对接,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旋转接头122在旋转单元211的带动下可以驱动第一传动件121绕第一方向转动,而第一传动件121可以与导水机构配合,使得导水机构可以将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喷向清洁设备200。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第一传动件与旋转接头的对接示意图,图5为图4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请参照图1至图5,定义旋转接头122带动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方向为X方向,即第一方向为X方向,而定义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脱离对接的旋转方向为Y方向,即第二方向为Y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为了实现导水机构的定量出水,可以将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配合方式设计为单向传动的结构,即当旋转接头122顺着X方向转动时,旋转接头122可以将旋转运动传递至第一传动件121,从而导水机构可以将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喷出,实现对清洁设备200的清洗操作,而当旋转接头122绕Y方向,即逆着X方向转动时,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之间可以解除传动关系,即旋转接头122的旋转运动不会传递给第一传动件121,因此,此时导水机构不会喷出清洗液,并且,由于地刷210的旋转单元211持续转动,可以对地刷210实现甩干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清洁设备200放置到清洗基站上进行清洗时,操作步骤可以是,地刷210的旋转单元211先顺着X方向转动,此时旋转接头122会随旋转单元211顺着X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一传动件121转动,进而驱动导水机构向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喷出清洗液,进行清洗操作,而当清洗完成时(清洗干净或者达到预设的清洗时间),地刷210的旋转单元211可以开始绕Y方向转动,此时旋转接头122虽然会随着旋转单元211转动,但旋转接头122的转动不会传递给第一传动件121,进而导水机构停止喷水,旋转单元211的旋转实现地刷210的甩干功能。
下面对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结构,以及两者的具体配合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动件121朝向清洁设备200的一端可以设有凹槽1212,旋转接头122的底部可以设有抵接部1221,抵接部1221插接于凹槽1212中,从而可以保证将旋转接头122的旋转运动有效传递至第一传动件121,使得两者同向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接头122的位于第一传动件121的上方,且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上端面抵接,而抵接部1221凸出于旋转接头122的底部设置,从而在旋转接头122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抵接部1221可以与凹槽1212的槽壁抵接并且推动第一传动件121同样绕第一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212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即凹槽1212的延伸方向具有弧度,凹槽1212的槽壁具有抵接面1213和倾斜面1214,抵接面1213和倾斜面1214可以分别位于凹槽1212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倾斜面1214相对于旋转接头122的旋转平面倾斜设置。
其中,抵接面1213位于凹槽1212顺着第一方向的一侧,而倾斜面1214位于凹槽1212逆着第一方向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旋转接头122顺第一方向转动时,抵接部1221可以与抵接面1213抵接并带动第一传动件121转动,即此时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转动同步,而在旋转接头122逆第一方向转动时,抵接部1221则可以沿倾斜面1214滑出凹槽1212,即此时第一传动件121不会随旋转接头122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接头122的转动只有在单向上(顺着X方向)可以驱动第一传动转动。
示例性的,抵接面1213可以与旋转接头122的旋转平面相互垂直,从而保证抵接部1221可以稳定地抵接住抵接面1213,避免旋转接头122顺X方向转动时从凹槽1212滑出。
此外,倾斜面1214可以呈弧形,且倾斜面1214与凹槽1212的槽底平滑过渡,可以保证在旋转接头122逆第一方向转动时,滑出凹槽1212的顺畅性,避免产生卡顿或卡死。或者,倾斜面1214也可以为倾斜的平面,而倾斜面1214整体相对于旋转接头122的旋转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为0°至90°之间的任意值,例如,1°、10°、30°、60°、8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1212可以为多个,多个凹槽1212可以环绕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轴线周向间隔分布,而多个凹槽1212的抵接面1213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的同一侧,可以保证旋接接头与多个凹槽1212进行配合,相对位置关系的同步性,同时利用多个凹槽1212的配合,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旋转接头122对第一传动件121驱动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接头122的底部设置的抵接部1221也可以为多个,且多个抵接部1221可以与多个凹槽1212一一对应设置,当旋转接头122顺着X方向转动时,每个抵接部1221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凹槽1212的抵接面1213抵接配合,而当旋转接头122绕Y方向转动时,第一传动件121近似保持不同,多个旋转接头122可以同时从对应的凹槽1212中滑出,而随着旋转接头122继续绕Y方向转动,各个抵接部1221会滑入至相邻的凹槽1212中,并且再从滑入的凹槽1212中滑出,如此保持持续转动,交替滑入和滑出凹槽1212,即不会阻碍旋转单元211的转动,又不会带动第一传动件121转动。
示例性的,凹槽1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如图6和图7所示,凹槽1212可以为五个,五个凹槽1212在第一传动件121的端面上绕第一方向等距间隔分布,而旋转接头122上的抵接部1221可以对应的设置五个。
由于在旋转接头122绕Y方向转动时,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会相对转动,因此为了避免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端面错位或脱离,可以对旋转接头122的移动进行限位。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水组件12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123,旋转接头122的旋转中心可以设有第一通孔1222,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中心可以设有第二通孔1215,清水腔111内设有第一定位柱1113,第一传动件121可以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113上,连接件123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222和第二通孔1215并与第一定位柱1113连接,从而可以保持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的对接关系,限制旋转接头122相对于第一传动件121上下移动的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222和第二通孔1215可以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1222和第二通孔1215的中轴线即为旋转接头122和第一传动件121的转动轴线,连接件123保持固定不动,在旋转接头122顺X方向转动时,旋转接头122和第一传动件121会同时绕连接件123转动,而在旋转接头122绕Y方向转动时,可以是旋转接头122绕连接件123转动。
此外,由于旋转接头122绕Y方向转动时,抵接部1221会从凹槽1212内滑出,因此旋转接头122会相对于第一传动件121产生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即旋转接头122可沿连接件123的延伸方向移动,移动距离近似为凹槽1212的槽深。
示例性的,连接件123可以呈圆柱状结构,第一定位柱1113上可以设有螺纹孔,连接件123的外壁上可以设有螺纹,连接件123可以与第一定位柱1113进行螺纹旋接,以保证连接件123对旋转接头122限位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旋转接头122从连接上脱出,连接件123背离第一传动件121的端部可以设有限位部1231,第一通孔1222背离第一传动件121的一端设有沉头槽1223,沉头槽1223的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222的尺寸,限位部1231位于沉头槽1223中,且限位部1231与沉头槽1223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一方面可以避免旋转接头122与第一传动件121完全脱开,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旋转接头122相对于第一传动件121具有一定上下移动的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1231与沉头槽1223的槽底之间的间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凹槽1212的槽深,从而可以为抵接部1221完全滑出凹槽1212提供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避免出现干涉或卡死。示例性的,限位部1231与沉头槽1223的槽底之间的间隙为a,凹槽1212的槽深为b,即旋转接头122从凹槽1212内滑出时,沿轴向的移动距离为b,则a≥b。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接头122的外侧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1224,凸出部1224与旋转单元211上的插槽2111插接,抵接部1221位于凸出部1224朝向第一传动件121的一端。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旋转接头122与清洁设备200配合的可靠性,保证旋转单元211的旋转运动可以传递至旋转接头122。
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接头122外侧的凸出部1224可以为多个,多个凸出部1224可以形成类似齿轮的结构,并且旋转单元211上的插槽2111的形状可以与旋接接头的形状相对应,当抵接部1221为多个时,每个凸出部1224的底部可以形成抵接部1221,本申请实施例对凸出部1224的具体设置数量和排布方式不做限定。此外,凸出部1224、抵接部1221以及旋转接头122的主体结构可以一体成型。
在清洁设备200每次清洗过程中,当旋转接头122顺X方向转动时,喷水组件120仅从清水腔111中喷出该次清洗过程所需要的清洗液的用量,清水腔111中所存储的清洗液可以进行多次清洗过程,并且每次清洗都使用的是干净的清洗液,保证了清洗液的利用效率,而污水腔112的容纳空间的大小与清水腔111容纳空间的大小相匹配,可以对每次清洗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中,清水腔111和污水腔112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空间,而通过喷水组件120进行冲洗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清洁设备200的脏污的清洁件直接接触到清水腔111的内部,即清洗过程中清洁设备200位于清洗腔的外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清洁设备200直接接触到污水腔112中的污水,即清洗过程中清洁设备200至少位于污水腔112的液面的上方。
下面对导水机构的具体结构、设置位置以及实现喷水冲洗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的内部剖视图,图10为图9中B位置的局部视图。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3、图9和图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水机构可以包括导水件127,导水件127位于清水腔111中用于对清洗液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当第一传动件121开始转动时,导水件127可以将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吸入,或者驱动清洗液喷出,从而对清洁设备200进行冲洗。
其中,导水件127上可以设置有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导水机构还可以包括活塞126,导水件127内设置有移动槽1270,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均与移动槽1270连通,活塞126位于移动槽1270内,移动槽1270一方面为吸入导水件127的清洗液提供容纳空间,另一方面为活塞126的移动提高导向,通过活塞126的移动使移动槽1270内的压力产生变化,并且利用压力的交替变化吸入和喷水清洗液。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方向的行程可以使进水部1271将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吸入导水件127,而另一个方向的行程则可以使喷水部1272将导水件127中的清洗液喷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活塞126的移动使移动槽1270内的容纳空间增大时,移动槽1270内相对于清水腔111压力变小,清洗液被吸入移动槽1270中,相反的,当活塞126的移动使移动槽1270内的容纳空间减小时,会增大移动槽1270内的压力,压迫移动槽1270内的清洗液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水机构可以包括第二传动件124和连杆件125,第一传动件121、第二传动件124和连杆件125可以依次连接形成驱动链,且驱动链的输出端可以与活塞126连接,以驱动活塞126沿移动槽1270移动,在清洁设备200放置到清洁基站100开始清洗时,活塞126即可在驱动下开始往复运动,并且这个过程在清洗过程持续时会一直进行,喷出的清洗液的流量或水压不会受到清水腔111中的剩余水量的影响,下面对驱动链的具体驱动结构和原理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件121作为动力输入端有旋转接头122带动旋转(顺X方向),且第一传动件121通过自身的转动驱动第二传动件124旋转,第二传动件124则可以带动连杆件125的一端周向转动,而连杆件125的另一端则可以与活塞126配合进行直线往复移动,即的第二传动件124、连杆件125以及活塞126配合移动槽1270形成一个类似连杆滑块的机构。
示例性的,第一传动件1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啮合部1211,而第二传动件124则可以设置有第二啮合部1241,第一啮合部1211与第二啮合部1241相互啮合,第二传动件12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42,连杆件125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42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242与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具有间距,活塞12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61,连杆件125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1261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形成的导水机构通过第二传动件124的持续单向转动,便可以带动活塞126进行持续往复移动,从而保证清洗液可以稳定高效的喷出,而活塞126的往复移动的速率或者单位时间取决于第二传动件124的转速,当第二传动件124的转速越快,活塞126的往复单位时间越短,相应的进行喷水的间隙越短,喷水速率越快。
此外,活塞126的往复移动的行程取决于第二传动件124上第一连接部1242与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的间距的大小,活塞126单方向行程的最大移动距离近似于第一连接部1242与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的间距的两倍,相应的,第一连接部1242与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的间距即决定了喷水组件120每次吸入和喷出的清洗液的体积,即决定了喷水冲洗的单次喷水量。
需要说明的是,活塞126的往复移动速率和行程决定着喷水冲洗时清洗液喷出的流量,即决定着喷水冲洗的水压的大小,因此,在第一连接部1242在第二传动件124上的位置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第二传动件124的转速,控制清洗液的冲洗流量,相应的,通过控制第一传动件121的转速即可以控制清洗液的冲洗流量。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部1242可以为第二传动件124上凸出设置的连接柱,连杆件125的第一端可以开设有连接孔1114,该连接孔1114可以套设在该连接柱上,而活塞126上朝向连杆件125的一端也可以设置有连接柱,连杆件125的第二端也可以开设有连接孔1114,该连接孔1114套设在活塞126上的连接柱上,且连杆件125两端的连接孔1114的轴线相互平行,从而实现连杆件125的两端与第二传动件124和活塞126的转动连接。
为了保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避免传动件的运动与进出水位置的结构产生干涉,连杆件125可以设置在导水件127的第一端,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均可以设置于导水件127的第二端,当连杆件125带动活塞126由导水件127的第二端移动向第一端,是吸水行程,清洗液由进水部1271进入移动槽1270,而当连杆件125带动活塞126由导水件127的第一端移动向第二端,是压缩行程,清洗液由喷水部1272喷出。
其中,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可以位于导水件127的不同侧,即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分别设置在导水件127第二端的周向的不同位置,以使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可以被全部或接近于排空。
示例性的,进水部1271可以位于导水件127朝向清水腔111底部的一侧,从而在清洗液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吸入清洗液,避免清洗液残留,而喷水部1272可以设置在导水件127朝向清水腔111顶部的一侧,从而尽量减小喷出的清洗液流至清洁设备200的行程,以避免清洗液的流速和水压产生损失,保证冲洗效果。此外,为了导水件127内的空间利用率,活塞126可以为单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开口朝向导水件127的第二端。
为了对驱动机构的各部分进行装配,清水腔111内可以设置有安装槽1111,第一传动件121、第二传动件124和导水件127均可以设置在该安装槽1111内,安装槽1111设置在清水腔111的底部,以保证清洗液可以被近似于抽干。
其中,安装槽1111内可以设置有固定部1112,导水件127与固定部1112连接,以保证导水件127安装的可靠性。示例性的,固定部1112可以形成有弧形凹槽1212,且其形状与导水件127的外壁形状相匹配,且在导水件127的周侧可设置有带有安装孔的凸出部1224,在固定部1112上可以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从而通过螺纹紧固件将导水件127安装在固定部1112上。
此外,第一定位柱1113可以设置在安装槽1111内,安装槽1111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115,第一传动件121可以套设在第一定位柱1113上,第二传动件124可以套设在第二定位柱1115上,从而可以定位第一传动件121和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保证多个传动件形成的传动链的可靠性。示例性的,第一传动件121和第二传动件124都可以是一端开口的套筒结构,第一定位柱1113和第二定位柱1115均可以为圆柱,第一啮合部1211位于第一传动件121的底端外壁上,第二啮合部1241位于第二传动件124的底端外壁上,两者外啮合。
由于喷水组件120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吸水与喷水交替进行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吸水和喷水的效率,在吸水过程中,可以将吸水部开启且喷水部1272封闭,以保证清洗液充分进入移动槽1270内,同时避免将喷水口1274外部可能残留的污水吸入,而在喷水过程中,可以将喷水部1272开启而吸水部封闭,以保证移动槽1270内的清洗液都从喷水部1272喷出,避免清洗液从吸水部回流至清水腔111。下面将对实现这一功能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喷水组件120还可以包括进水盖128和第一封堵件1281,进水盖128可以盖设于进水部1271上,并与进水部1271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置槽1282,第一封堵件1281位于第一容置槽1282内,进水盖128上设有进水口1283。
其中,第一容置槽1282通过进水口1283与导水件127外部的空间连通,即与清水腔111连通,第一容置槽1282的背离进水口1283的一端与导水件127内部的移动槽1270连通,当活塞126移动并开始吸水时,清洗液由清水腔111通过进水口1283进入第一容置槽1282,再由第一容置槽1282进入移动槽1270内。
可以理解的是,活塞126背离进水部1271移动时,第一封堵件1281在吸力作用下打开进水口1283,而活塞126朝向进水部1271移动时,第一封堵件1281在压力作用下封闭进水口1283,从而在活塞126往复移动的行程中,可以间隙性的从进水口1283吸水清洗液,同时避免清洗液回流。
示例性的,第一封堵件1281可以为玻璃珠,或者可以采用金属、塑料等其他材质,且第一封堵件1281可以呈球形,第一封堵件1281的直径可以大于进水口1283的直径,且进水口1283可以呈圆形,从而避免第一封堵件1281封堵进水口1283时产生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喷水组件120还可以包括导水柱129和第二封堵件1292,导水柱129的第一端可以与喷水部1272连通,而导水柱129的第二端可以朝向清洁设备200,喷水部1272上设有第二容置槽1273,第二封堵件1292设置于第二容置槽1273内,且第二容置槽1273内可以设有喷水口1274。
其中,第二容置槽1273通过喷水口1274与导水件127的移动槽1270连通,而活塞126移动并开始喷水时,活塞126会压缩移动槽1270内的清洗液从喷水口1274进入第二容置槽1273,其后由第二容置槽1273进入导水柱129中,并由出风口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活塞126背离喷水部1272移动时,第二封堵件1292在吸力作用下封闭喷水口1274,而活塞126朝向喷水部1272移动时,第二封堵件1292在压力作用下打开喷水口1274,从而在活塞126往复移动的行程中,可以间隙性的从喷水口1274喷出清洗液。
示例性的,第二封堵件1292可以为玻璃珠,且可以采用与第一封堵件1281类型的形状以及与喷水口1274的配合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水部1271吸水和喷水部1272喷水是交替进行的过程,因此在第一封堵件1281开启进水口1283时,第二封堵件1292会关闭喷水口1274,而在第一封堵件1281关闭进水口1283时,第二封堵件1292会打开喷水口1274。
此外,第一封堵件1281与第二封堵件1292在水流的压力和冲击下分别在第一容置槽1282和第二容置槽1273中活动,为了避免从第一容置槽1282和第二容置槽1273中脱出,可以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限制其活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部1271背离进水盖128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275,第一限位件1275用于将第一封堵件1281阻挡在第一容置槽1282内,防止其进入移动槽1270内。示例性的,第一限位件1275可以呈网状结构,例如可以为十字结构,从而在第一容置槽1282与移动槽1270连通的一端形成四个透水孔,透水孔的尺寸小于第一封堵件1281的尺寸。此外,第一限位件1275可以与导水件127一体成型。
导水柱129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291,第一限位件1275用于将第二封堵件1292阻挡在第二容置槽1273内,防止其进入导水柱129内部。第二限位件1291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限位件1275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第二限位件1291可以与导水柱129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隔板130可以包括侧板131和盖板132,盖板132可以盖设于侧板131顶部且共同围设形成清水腔111,盖板132上可以设有出水口1322,在清洁设备200进行清洗时,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底部可以支撑在盖板132上盖,从而出水口1322与地刷210相对。
可以理解的是,侧板131、盖板132以及基座110内壁将清水腔111围设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以保证清洗液的清洁,而盖板132顶部可以设置有摩擦部,地刷210上的清洁件在清洗时可以与摩擦部进行摩擦,提高清洁效果。示例性的,摩擦部可以围绕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上旋转单元211的中心设置,摩擦部的结构可以包括不限于凸筋、凸点、毛刷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32上可以设置有喷水罩140,且盖板132上可以设有导水槽1321,喷水罩140可以盖设在导水槽1321上,并与导水槽1321围设形成导水通道,出水口1322与导水槽1321连通,即由出水口1322喷出的清洗液可以进入导水通道,喷水罩140上开设有喷水孔141,喷水孔141朝向清洁设备200。
可以理解的是,喷水罩140与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上的清洁件相对,且喷水罩140可以使清洗液喷出时具有更广的清洗面积,以提高清洗效果。
示例性的,喷水罩140的出水部分可以呈长条形,其延伸方向可以与地刷210上清洁件的排布方向相匹配。
由于清洁设备200是在盖板132顶部进行清洗,盖板132顶部的高度可以低于基座110周侧顶部的边缘,污水腔112可以至少部分环绕清水腔111,从而可以保证容纳腔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液从清洁基站100上溢出。
此外,盖板132上设置有与清水腔111连通的加水口1323,加水口1323凸出于盖板132,从而避免污水腔112中的污水从加水口1323进入清水腔11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喷水组件120通过清洁设备200的地刷210上的旋转单元211驱动进行喷水时,盖板132顶部可以设置有过孔1324,以供第一传动件121的顶部露出与旋转接头122配合,而地刷210上的旋转单元21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任一个旋转单元211均可以与驱动部配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清洁设备200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清洁基站100,清洁基站100用于对清洁设备200进行清洗。
其中,清洁设备200可以为电动清洁设备200,清洁设备200可以包括地刷210,地刷210上设置有旋转单元211以及与旋转单元211连接的清洁件,清洁基站100包括基座110和位于基座110内的喷水组件120,旋转单元211与喷水组件120对接,以在旋转单元211转动时驱动喷水组件120喷出清洗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包括前述清洁基站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和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清洁基站用于清洗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包括基座和喷水组件,基座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清水腔和污水腔,清水腔具有与清洁设备相对的出水口,喷水组件设置于清水腔内,以将清水腔内的清洗液从出水口喷向清洁设备,从而实现清污隔离,可以进行多次清洗,并且保持良好的清洗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100)包括基座(110)和喷水组件(120),所述基座(110)具有相互隔离的清水腔(111)和污水腔(112),所述喷水组件(1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清水腔(111)内;
所述喷水组件(120)包括第一传动件(121)、旋转接头(122)和导水机构,所述旋转接头(122)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21)上且从所述清水腔(111)伸出,所述第一传动件(121)和所述旋转接头(122)同轴设置并相互对接,且所述第一传动件(121)在所述旋转接头(122)的带动下绕第一方向单向转动;
所述导水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21)配合,并在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驱动下将所述清水腔(111)内的清洗液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122)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件(121)在所述旋转接头(12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旋转接头(122)绕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件(121)与所述旋转接头(122)脱离对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21)朝向所述清水腔(111)外部的一端设有凹槽(1212),所述旋转接头(122)的面向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一侧设有抵接部(1221),所述抵接部(1221)插接于所述凹槽(12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12)沿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延伸,且所述凹槽(1212)的两侧槽壁分别形成抵接面(1213)和倾斜面(1214),所述倾斜面(1214)相对于所述旋转接头(122)的旋转平面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旋转接头(12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抵接部(1221)与所述抵接面(1213)抵接并带动第一传动件(121)转动;所述旋转接头(122)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抵接部(1221)沿所述倾斜面(1214)滑出所述凹槽(1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214)呈弧形,且所述倾斜面(1214)与所述凹槽(1212)的槽底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12)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1212)环绕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轴线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凹槽(1212)的所述抵接面(1213)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221)的形状与所述凹槽(121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抵接部(1221)为多个,且沿所述旋转接头(122)的旋转的周向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120)还包括连接件(123),所述旋转接头(122)的旋转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222),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旋转中心设有第二通孔(1215),所述清水腔(111)内设有第一定位柱(1113),所述第一传动件(121)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113)上,所述连接件(12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22)和所述第二通孔(1215)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柱(1113)连接,且所述旋转接头(122)可沿所述连接件(123)的延伸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3)背离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端部设有限位部(1231),所述第一通孔(1222)背离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一端设有沉头槽(1223),所述沉头槽(122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222)的尺寸,所述限位部(1231)位于所述沉头槽(1223)中,且所述限位部(1231)与所述沉头槽(1223)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1212)的槽深。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122)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1224),所述抵接部(1221)位于所述凸出部(1224)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121)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包括第二传动件(124)、连杆件(125)、活塞(126)和导水件(127),所述第一传动件(12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24)配合且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124)转动,所述连杆件(12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24)连接,所述连杆件(125)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126)连接,所述导水件(127)具有移动槽(1270),所述活塞(126)位于所述移动槽(1270)内,所述连杆件(125)带动所述活塞(126)沿所述移动槽(1270)往复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12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42),所述连杆件(12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42)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42)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24)的旋转中心具有间距,所述活塞(12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61),所述连杆件(12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61)转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127)具有进水部(1271)和喷水部(1272),所述进水部(1271)和所述喷水部(1272)均与所述移动槽(1270)连通,且所述进水部(1271)和所述喷水部(1272)位于所述移动槽(1270)的同一端;所述活塞(126)沿所述移动槽(1270)往复移动时,通过所述进水部(1271)将所述清水腔(111)中的清洗液吸入所述移动槽(1270),或通过所述喷水部(1272)将所述移动槽(1270)中的清洗液喷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120)还包括进水盖(128)和第一封堵件(1281),所述进水盖(128)盖设于所述进水部(1271)上,并与所述进水部(1271)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置槽(1282),所述第一封堵件(128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282)内,所述进水盖(128)上设有进水口(1283);
其中,所述活塞(126)背离所述进水部(1271)移动时,所述第一封堵件(1281)打开所述进水口(1283);
所述活塞(126)朝向所述进水部(1271)移动时,所述第一封堵件(1281)封闭所述进水口(128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120)还包括第二封堵件(1292),所述喷水部(1272)上设有第二容置槽(1273),所述第二封堵件(1292)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273)内,且所述第二容置槽(1273)内设有喷水口(1274);
其中,所述活塞(126)背离所述喷水部(1272)移动时,所述第二封堵件(1292)封闭所述喷水口(1274);
所述活塞(126)朝向所述喷水部(1272)移动时,所述第二封堵件(1292)打开所述喷水口(127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1271)背离所述进水盖(12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275),所述第一限位件(1275)用于将所述第一封堵件(1281)阻挡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282)内;和/或,
所述喷水组件(120)还包括导水柱(129),所述导水柱(129)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水部(1272)连通,所述导水柱(129)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清水腔(111)外部,所述导水柱(129)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291),所述第一限位件(1275)用于将所述第二封堵件(1292)阻挡在所述第二容置槽(1273)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具有容纳腔和隔板(130),所述隔板(130)把所述容纳腔分隔为所述清水腔(111)和所述污水腔(112);所述隔板(130)包括侧板(131)和盖板(132),所述盖板(132)盖设于所述侧板(131)顶部且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清水腔(111),所述盖板(132)上设有出水口(1322),所述导水件(127)与所述出水口(1322)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水罩(140),所述盖板(132)上设有导水槽(1321),所述喷水罩(140)盖设在所述导水槽(1321)上,并与所述导水槽(1321)围设形成导水通道,所述出水口(1322)与所述导水槽(1321)连通,所述喷水罩(140)上开设有喷水孔(141)。
20.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设备(200)和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清洁基站(100),所述清洁基站(100)用于对所述清洁设备(200)进行清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200)为电动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200)包括地刷(210),所述地刷(210)上设置有旋转单元(211)以及与所述旋转单元(211)连接的清洁件,所述旋转单元(211)与所述清洁基站(100)的喷水组件(120)对接,以在所述旋转单元(211)转动时驱动所述喷水组件(120)喷出清洗液。
CN202220740055.6U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709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0055.6U CN217090610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0055.6U CN217090610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610U true CN217090610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0055.6U Active CN217090610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93098A1 (en) Maintenance station for cleaning robot
US3624854A (en) Car washer
CN214048712U (zh) 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7090610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N107260075B (zh) 一种拖地机器人
JP7322299B2 (ja) 床拭き機器及び床拭き機器洗浄基地
CN212261289U (zh) 一种导水槽及具有导水槽的拖把桶
CN216628459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3075556U (zh) 一种旋转拖把清洁桶
CN110916591B (zh) 一种中心凸起式半自动清洗机
CN108854394A (zh) 粉尘回收处理装置
JP2000337239A (ja) 水圧回転装置
CN217525007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N110916585B (zh) 一种具有条形清洗头的半自动清洗机
CN215457737U (zh) 清洁机构、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8013804B (zh) 物料清洗装置、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285672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8870552U (zh) 一种自清洁多功能电动牙刷
CN215078165U (zh) 净污分离拖把桶的抽水、堵水结构
CN112603013B (zh) 一种清洁刷
CN215584046U (zh) 清洁组件、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215227314U (zh) 自动抽水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20908588U (zh) 泡沫发生装置及马桶
CN218638051U (zh) 一种颜料盘清理装置
CN220557941U (zh) 配液组件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