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633U -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633U
CN217089633U CN202220190028.6U CN202220190028U CN217089633U CN 217089633 U CN217089633 U CN 217089633U CN 202220190028 U CN202220190028 U CN 202220190028U CN 217089633 U CN217089633 U CN 217089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body
atomizing
heat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00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霏
周宏明
李波
张耀华
龙继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00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芯和电子雾化装置,雾化芯包括:基体,用于缓存液态雾化介质;第一发热体,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及第二发热体,第二发热体与第一发热体串联,第二发热体用于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第二发热体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体的发热功率。如此使得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吸收温度相对较低的第一发热体的热量而雾化。且另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能够吸收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二发热体的热量而同时抵达至各自的雾化温度。雾化芯可以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同时有效雾化,而固态雾化介质将雾化形成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气溶胶,有效提高气溶胶的抽吸口感。

Description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芯及包含该雾化芯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和雾化芯,电源对雾化芯供电,雾化芯将电能转化为热量,从而使得雾化介质吸收雾化芯上的热量,进而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对于传统的雾化芯,通常只能对单一的液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或者只能对单一的固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但是,形态单一的雾化介质雾化所形成气溶胶的成分和口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抽吸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雾化芯同时对液态和固态的雾化介质进行有效雾化。
一种雾化芯,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用于缓存液态雾化介质;
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及
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与所述第一发热体串联,所述第二发热体用于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发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发热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发热体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的厚度均为10μm至80μm,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宽度为0.5mm至3mm,所述第二发热体宽度为所述一发热体宽度的0.25至0.75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体包括锥形段和矩形段,所述锥形段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矩形段连接在两个所述锥形段之间,沿所述锥形段指向所述矩形段的方向,所述锥形段的宽度减少,所述矩形段的宽度保持恒定并小于或等于所述锥形段的最小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发热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发热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具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和连通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容与所述第二发热体接触的固态雾化介质,所述连通孔用于排放气溶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均为膜片状或线条状;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沿直线排列;
所述基体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与所述第一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二发热体的端部电性连接。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电源跟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或所述第二发热体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鉴于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相互串联,第二发热体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体的发热功率,液态雾化介质的雾化温度相对固态雾化介质的雾化温度相对较低,第一发热体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第二发热体用于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如此使得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吸收温度相对较低的第一发热体的热量而雾化,防止液态雾化介质因雾化温度过高而过度雾化。且另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能够吸收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二发热体的热量而同时抵达至各自的雾化温度,防止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因热量吸收不够而无法雾化的现象。因此,雾化芯可以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同时有效雾化,而固态雾化介质将雾化形成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气溶胶,从而丰富了气溶胶的成分,有效提高气溶胶的抽吸口感,最终使得电子雾化装置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芯沿第二发热体宽度方向上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进行雾化。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芯10和电源,电源与雾化芯10电性连接,电源用于对雾化芯10供电,雾化芯10将电能转化为热量,从而使得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吸收雾化芯10上的热量,进而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雾化芯10包括基体100、第一发热体210、第二发热体220、电极体300和安装罩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0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故基体100内存在大量的微孔而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孔隙率可以定义为物体中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该基体100的孔隙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70%,例如其具体取值为30%、40%、50%或70%等。基体100中微孔的平均孔径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μm~50μm,例如其具体取值为10μm、20μm、30μm或50μm。鉴于基体100存在孔隙率,基体100将能够产生毛细作用,使得液态雾化介质通过微孔渗入至基体100内,故基体100对液态雾化介质具有传输和缓存功能。液体在基体100中渗透时的流动阻力与基体100的孔隙率、微孔的平均孔径均成反比,即基体100的孔隙率和微孔的平均孔径愈高,基体100对液体所产生的流动阻力愈小。同时,多孔陶瓷材料制成的基体100具有很好的耐高温特性,缓存在基体100中的液态雾化介质不会在高温条件下与基体100产生化学反应,一方面防止液态雾化介质因参与不必要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浪费,另一方面避免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基体100可以大致为长方体状,基体100具有安装面110,该安装面110呈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均设置在基体100的安装面110上,如此可以简化雾化芯10的制造工艺,从而降低其制造成本。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均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形成串联电路,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上的电流相同,第二发热体220的电阻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电阻,故第二发热体220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发热功率。第一发热体210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第二发热体220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进行雾化。当基体100中的液态雾化介质抵达至安装面110时,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可以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雾化,并且,第二发热体220还可以对固态雾化介质20进行雾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也可以分别位于基体100不同的平面上。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只要确保第二发热体220的电阻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电阻即可。
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可以采用镍铬、铁铬铝、钛合金等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可以直接附着在安装面110上,或者,安装面110上可以开设有凹槽,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均跟该凹槽配合,即两者嵌设在基体100中,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位于凹槽之外的表面可以跟安装面110相互平齐,也可以相对安装面110凸出一定的高度。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可以一体成型,两者可以为膜片状或线条状等。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可以采用印刷、物理气相沉积或喷涂等方式固定在安装面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鉴于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且第二发热体220的电阻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电阻,如此可以使得第二发热体220的横截面小于第一发热体210的横截面,第二发热体220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发热体210的长度,第二发热体220的宽度小于第一发热体210的宽度,第一发热体210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发热体220的厚度。例如,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的厚度均为10μm至80μm,其具体取值可以为10μm、20μm、50μm或80μm等。第一发热体210的宽度可以为0.5mm至3mm,第一发热体210宽度的具体取值可以为0.5μm、1μm、2.5μm或3μm等。第二发热体220宽度为第一发热体210宽度的0.25至0.75倍,倍数的具体取值可以为0.25、0.5、0.6或0.7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沿直线排列,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发热体2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二发热体22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发热体220连接在两个第一发热体210之间。即第二发热体2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连接,第二发热体220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连接。第二发热体220可以包括锥形段221和矩形段222,锥形段221的数量为两个,锥形段221的宽度不均匀;矩形段222的数量为一个,矩形段222的宽度是均匀的。矩形段222连接在两个锥形段221之间,即矩形段22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锥形段221连接,矩形段222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锥形段221连接。其中一个锥形段221与其中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连接,另外一个锥形段221与另外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连接,也可以理解为锥形段221连接在第一发热体210和矩形段222之间。对于两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锥形段221和矩形段222,沿锥形段221指向矩形段222的方向,锥形段221的宽度可以减少,例如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矩形段222的宽度保持恒定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体300包括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第一电极310可以作为正极使用,第二电极320可以作为负极使用。第一电极310与其中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远离第二发热体220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极320与另外一个第一发热体210远离第二发热体220的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可以与第一电极310电性连接,电源的负极可以与第二电极320电性连接,使得电源跟第一发热体210电性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的数量均为一个时,第一电极310可以与第一发热体210连接,而第二电极320与第二发热体220连接,使得电源跟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电性连接。例如当第一发热体21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发热体220的数量为两个,而第一发热体210连接在两个第二发热体220之间时,第一电极310与其中一个第二发热体220远离第一发热体210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极320与另外一个第二发热体220远离第一发热体210的一端连接,使得电源跟第二发热体220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罩400与基体100可拆卸连接,例如两者可以形成卡扣连接的关系。安装罩400可以覆盖至少部分第二发热体220,例如安装罩400可覆盖全部的第二发热体220。安装罩400开设有容置腔410和连通孔,在安装罩400独立存在的情况下,连通孔连通外界和容置腔410。当安装罩400与基体100连接时,固态雾化介质20可以收容在该容置腔410中,固态雾化介质20可以为颗粒状或丝线状等,故容置腔410可以对固态雾化介质20起到收容和成型作用。对于收容在容置腔410的固态雾化介质20,该固态雾化介质20将与第二发热体220相互接触,使得第二发热体22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被固态雾化介质20吸收,以便固态雾化介质20吸收热量并达到雾化温度,从而以加热不燃烧的方式雾化形成气溶胶,位于容置腔410中的气溶胶将通过连通孔排放至容置腔410之外。
当电子雾化装置工作时,电源对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供电,第二发热体220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发热功率,第二发热体220的温度将高于第一发热体210的温度。第一发热体210将对抵达至安装面110的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而液态雾化介质的雾化温度相对较低,故温度相对较低的第一发热体210可以有效防止该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因高于雾化温度而产生过度雾化,继而防止因过度雾化而产生具有焦味的气溶胶。并且,第二发热体220同时对另一部分液态雾化介质和容置腔410内的固态雾化介质20进行雾化,而第二发热体220的温度相对较高,可以确保被第二发热体220雾化的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而各自抵达雾化温度,避免因吸收热量不足而无法雾化的现象,最终确保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吸收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二发热体220的热量而有效雾化。
因此,通过设置相互串联的第一发热体210和第二发热体220,并使第二发热体220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体210的发热功率,在第一发热体210确保一部分液体雾化介质进行有效雾化的同时,第二发热体220也可以使得另一部分液体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20进行有效雾化。鉴于固态雾化介质20的存在,固态雾化介质20将雾化形成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气溶胶,从而丰富了气溶胶的成分,有效提高气溶胶的抽吸口感,最终使得电子雾化装置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抽吸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用于缓存液态雾化介质;
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用于对液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及
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与所述第一发热体串联,所述第二发热体用于同时对液态雾化介质和固态雾化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发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发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发热体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的厚度均为10μm至80μm,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宽度为0.5mm至3mm,所述第二发热体宽度为所述第一发热体宽度的0.25至0.7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体包括锥形段和矩形段,所述锥形段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矩形段连接在两个所述锥形段之间,沿所述锥形段指向所述矩形段的方向,所述锥形段的宽度减少,所述矩形段的宽度保持恒定并小于或等于所述锥形段的最小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发热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发热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和连通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容与所述第二发热体接触的固态雾化介质,所述连通孔用于排放气溶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均为膜片状或线条状;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沿直线排列;
所述基体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发热体两者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与所述第一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二发热体的端部电性连接。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电源跟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或所述第二发热体电性连接。
CN202220190028.6U 2022-01-24 2022-01-24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089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0028.6U CN2170896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0028.6U CN2170896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633U true CN217089633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0028.6U Active CN2170896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4208B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07801375B (zh)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器组件
US20220304117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ing Assembly and Atomizing Element Thereof
CN111182804B (zh) 用于吸入器、尤其用于电子香烟产品的蒸发器单元
US11058152B2 (en) Vaporizer assembly having a vaporizer and a matrix
EP3484315B1 (en) Fluid permeable heater assembly and cartomizer cartridge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CN110403245B (zh) 用于吸入器的蒸发器插件、蒸发器-罐单元、吸入器以及用于制作的方法
KR20190017907A (ko) 향미 흡인기용 카트리지 및 그 향미 흡인기용 카트리지를 가지는 향미 흡인기
CN110731544A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0765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41678A (zh) 发热体的制造方法
US11206870B1 (en) Non-combustion suction device
CN217089633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89632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92032U (zh) 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1672461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53106A1 (ja) 霧化器用の加熱ヒータ、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霧化器、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
CN21795873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89216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1011992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46704U (zh) 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185120U (zh) 发热体组件、电子雾化装置
CN21454717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11470A (zh)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CN116406825A (zh) 多孔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