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393U -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2393U
CN217082393U CN202220997953.XU CN202220997953U CN217082393U CN 217082393 U CN217082393 U CN 217082393U CN 202220997953 U CN202220997953 U CN 202220997953U CN 217082393 U CN217082393 U CN 217082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transmitting element
shielding structure
len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7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萌
陈兆禹
祝贺
桑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97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2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2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2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本申请的透镜装置包括透镜支架、第一透光元件、多个第二透光元件及遮挡结构;其中,透镜支架上设有透光孔;第一透光元件设于透光孔上;多个第二透光元件设于透镜支架上,且第二透光元件位于第一透光元件上下方向上的两侧;遮挡结构设于透镜支架后部;遮挡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当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光线同时经第一透光元件及第二透光元件射出;当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仅经第二透光元件射出。本申请在透镜装置上设置遮挡结构及第二透光元件,使远光灯兼具昼间行驶灯功能,极大地减小了前照车灯的体积,使车灯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照车灯系统通常由近光灯、远光灯、前位灯、前转向灯及昼间行驶灯等组成。其中,近光灯及远光灯是汽车前照灯系统的主体部分;位置灯、转向灯及昼间行驶灯是关乎车辆安全的信号灯,起到指示作用。随着车灯造型设计愈加多样化,近光灯、远光灯及信号灯在车灯中的相对位置也愈加多样化。
现有技术中,汽车前照灯系统中远光灯与昼间行驶灯分别由两个独立的模块实现。远光灯主要由远光模组组成;其中,远光模组可以包括反射镜或聚光器等。昼间行驶灯主要由昼间灯模组组成;其中,昼间灯模组可以包括反射镜或光导结构。
然而,昼间行驶灯与远光灯独立存在时,会占据更多前照车灯的空间,因此,增大了汽车前照车灯的体积,使前照车灯无法满足小型化和多样化的设计需求,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使远光灯兼具昼间行驶灯功能,极大地减小了前照车灯的体积。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镜装置,包括透镜支架、第一透光元件、多个第二透光元件及遮挡结构;其中,透镜支架上设有透光孔;第一透光元件设于透光孔上;多个第二透光元件设于透镜支架上,且第二透光元件位于第一透光元件上下方向上的两侧;遮挡结构设于透镜支架后部;遮挡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当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光线同时经第一透光元件及第二透光元件射出;当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仅经第二透光元件射出。
于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透光元件的尺寸。
于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包括两个固定件及两个转动件;其中,两个固定件分别设于透镜支架后部的左右两侧;任意一个转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与其对应的固定件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另一个转动件的端部闭合。
于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包括两个固定件及两个遮挡门;其中,两个固定件设于透镜支架上;两个遮挡门能移动地与固定件连接,两个遮挡门能够闭合。
于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为电控调光玻璃。
于一实施例中,透镜支架后侧面设有翻边,遮挡结构通过翻边设于透镜支架上。
于一实施例中,透镜支架内壁设有反射层,以使光线经由反射层反射至第二透光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上设有反射结构,以使当遮挡结构关闭时,原经第一透光元件的光线反射至第二透光元件。
于一实施例中,透镜支架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位于透光孔上下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透光元件位于凹槽内。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元件与第一透光元件一体连接,第二透光元件及第一透光元件均设于透光孔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灯模组,包括透镜装置、光源及反射镜;其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镜反射后进入透镜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灯,包括多个车灯模组。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多个车灯。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通过在透镜装置上设置遮挡结构及第二透光元件,使远光灯兼具昼间行驶灯功能,极大地减小了前照车灯的体积,使车灯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右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后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
图标:
1-车辆;10-车体;20-车灯;30-车灯模组;100-透镜装置;110-透镜支架;111-透光孔;112-凹槽;120-第一透光元件;130-第二透光元件;140-遮挡结构;141-固定件;142-转动件;143-遮挡门;150-翻边;200-反射镜;30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车辆1包括车体10及至少一个车灯20,车灯20设于车体10上。车辆1可以为人工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
本实施例中,车灯20为前照车灯。更具体的,车灯20为远光灯。车灯20可以安装在车体10头部两侧。车灯20具有照明及位置提醒等功能。
请参照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车灯20包括至少一个车灯模组30。车灯模组30可以通过固定支架等结构固定在车灯20内。
车灯模组30包括至少一个透镜装置100、反射镜200及光源300。光源300可以为LED光源,LED光源的发光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发光角度可以为120°。反射镜200位于光源300光线的传输方向上。透镜装置100位于经反射镜200反射后的光线的传输方向上。透镜装置100包括第一透光元件120。
于一操作过程中,光源300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镜200及透镜装置100,最终由透镜装置100的第一透光元件120射出。
现有技术中,当车灯20开启时,光源300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经过反射镜200反射后进入透镜装置100,并经由透镜装置中的第一透光元件120射出,形成远光。但也存在着部分光线未经反射镜200反射直接从第一透光元件120上方射出,或者部分光线经反射镜200反射后,直接从第一透光元件120下方射出,这些光线没有被充分利用到远光照明中,可将这些光线称为无效光。
本申请中有效利用了上述无效光,具体利用方式为在透镜装置100中设置遮挡结构140及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本申请中的透镜装置100包括透镜支架110、第一透光元件120、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及遮挡结构140。第一透光元件120设于透镜支架110上;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位于第一透光元件120上下方向上的两侧;遮挡结构140设于透镜支架110后部。其中,遮挡结构140具有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当遮挡结构140处于打开状态时,光线同时经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当遮挡结构140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仅经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
于一操作过程中,当驾驶员单独开启远光灯时,遮挡结构140处于打开状态;当驾驶员单独开启昼间行驶灯时,遮挡结构14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光源300发出的原经过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被遮挡结构140遮挡,使得光线只能够从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车灯模组30的设计是在远光模组基础上,实现了昼间行驶灯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的特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可以由耐热性高的具有透光功能的玻璃材质制成,也可以由具有透光功能的塑料材质制成。其中,塑料材质可以是聚碳酸酯(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PC),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种透明的热塑性聚合物,简称PMMA)。遮挡结构140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可以用于近光模组及远近光一体模组中。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利用光源300发出的无效光,使无效光可以被第二透光元件130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同时,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即远光灯可以兼具昼间行驶灯功能,这种功能的复用减小了前照车灯的体积,满足了汽车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请参照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主视图。透镜支架110上设有一透光孔111,第一透光元件120设于透光孔111上。为描述方便,图3中并未示出第一透光元件120。
于一操作过程中,驾驶员开启远光灯时,光源300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镜200反射后进入透镜装置100中,之后光线进入设于透光孔111上的第一透光元件120中,并最终由第一透光元件120射出。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第一透光元件120焊接在透镜支架110上。
请参照图4,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透镜支架110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且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分别位于第一透光元件120上下方向上的两侧。为表述方便,图4中并未示出第一透光元件1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元件13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可以为2个、4个等。
通过将多个第二透光元件130分布在第一透光元件120上下方向上的两侧,可以提高对无效光的利用率。
请参照图5,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透镜支架110上设有多个凹槽112,且凹槽112位于透光孔111上下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透光元件130位于凹槽112内。
在一实施例中,凹槽112为条形槽。
在一实施例中,透镜支架110内壁设有反射层,以使光线经由反射层反射至第二透光元件130。具体的,反射层可以为镀铝层。
在一实施例中,透镜支架110或者反射镜200的支架上设有反射结构,使更多光线反射至第二透光元件130。具体的,反射结构可以为金属层或反射镜。
上述反射层及反射结构可以使射至透镜支架110内壁、透镜支架110或反射镜200上的光线反射至第二透光元件130,使更多的无效光从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提高昼间行驶灯的光线利用率。
于一操作过程中,驾驶员单独开启昼间行驶灯时,光源300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镜200反射后进入透镜装置100中,之后部分光线通过凹槽112进入第二透光元件130中,并最终由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
请参照图6,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元件130设置于第一透光元件120上下方向的两侧,且第二透光元件130与第一透光元件120一体连接。优选地,第二透光元件130与第一透光元件120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一体后的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焊接在透镜支架110上。此时,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均设于透光孔111上。
请参照图7,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右视图。如图7所示,透镜支架110后部设有遮挡结构140。
遮挡结构140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尺寸,以使得遮挡结构140起到更好的遮挡效果。在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140的高度(上下方向)大于或等于第一透光元件120的高度,且遮挡结构140的宽度(左右方向)大于或等于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宽度。
通过尺寸限制,使得当驾驶员单独开启昼间行驶灯时,射至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可以被有效遮挡,而不遮挡经过第二透光元件130的光线。
请参照图8,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透镜支架110后部设有翻边150,遮挡结构140通过翻边150设于透镜支架110上。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140为转轴结构。此时,遮挡结构140包括两个固定件141及两个转动件142。其中,两个固定件141通过翻边150设于透镜支架110上,且两个固定件141分别设于透镜支架110后部的左右两侧;任意一个转动件142的一端能够转动地与其对应的固定件141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另一个转动件142的端部闭合;电机与两个转动件142连接,以控制转动件142的转动,实现遮挡结构140的关闭与打开。
如图8所示,转动件142的转动轴线沿图6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遮挡结构140处于打开状态时,在遮挡结构140由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转动件142向远离透光孔111的方向转动,使转动件142不遮挡进入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进一步的,使得光源300发出的光线同时从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
请参照图9,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请参照图10,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透镜装置的后视图。
遮挡结构140处于关闭状态时,遮挡结构由打开到关闭的过程中,转动件142向靠近透光孔111的方向转动,使转动件142遮挡进入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此时,光源300的光线中射至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被遮挡,光线仅从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件142为平板结构。
请参照图1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请参照图1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透镜装置的俯视图。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140包括两个固定件141及两个遮挡门143;其中,两个固定件141设于透镜支架110上;两个遮挡门143能移动地与固定件141连接,两个遮挡门143能够闭合;电机与两个遮挡门143连接,以控制遮挡门143的移动,实现遮挡结构140的关闭与打开。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门143可以为推拉门或伸缩门等,电机可以通过丝杠、齿轮机构、皮带轮机构或导轨滑块机构等机构与遮挡门143连接,以控制遮挡门143的移动。
于一操作过程中,驾驶员开启远光灯时,电机驱动遮挡门143打开,使遮挡门143不遮挡进入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光线可以同时从第一透光元件120及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驾驶员开启昼间行驶灯时,电机驱动遮挡门143关闭,使遮挡门143遮挡进入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光线仅从第二透光元件130射出。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电控调光玻璃作为遮挡结构140,将电控调光玻璃设于透镜支架110上。当通电时,电控调光玻璃呈现透明状态,允许光线透过;当不通电时,电控调光玻璃呈现雾化状态,光线不完全透过。实际操作时,当驾驶员开启远光灯时,对调光玻璃进行通电;当驾驶员开启昼间行驶灯时,不对调光玻璃进行通电。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结构140可倾斜设置,或者遮挡结构140上设有反射结构。当遮挡结构140处于关闭时,实现对原经由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的遮挡的同时,将原经所述第一透光元件120的光线经由反射结构反射后进入第二透光元件130中,提升光线利用率。其中,反射结构可以通过在遮挡门143上镀铝及在遮挡门143上增加反射镜的方式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取消遮挡结构140,采用电控调光玻璃作为第一透光元件12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包括:
透镜支架,所述透镜支架上设有透光孔;
第一透光元件,设于所述透光孔上;
多个第二透光元件,设于所述透镜支架上,且所述第二透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元件上下方向上的两侧;
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设于所述透镜支架后部;
其中,所述遮挡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当所述遮挡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光线同时经所述第一透光元件及所述第二透光元件射出;当所述遮挡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光线仅经所述第二透光元件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透光元件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包括:
两个固定件,分别设于所述透镜支架后部的左右两侧;
两个转动件,任意一个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另一个所述转动件的端部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包括:
两个固定件,设于所述透镜支架上;
两个遮挡门,能移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两个遮挡门能够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为电控调光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后侧面设有翻边,所述遮挡结构通过所述翻边设于所述透镜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内壁设有反射层,以使光线经由所述反射层反射至所述第二透光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上设有反射结构,以使当遮挡结构关闭时,原经所述第一透光元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透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透光孔上下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透光元件位于所述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元件与所述第一透光元件一体连接,所述第二透光元件及所述第一透光元件均设于所述透光孔上。
11.一种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除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装置外,还包括光源及反射镜;
其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镜反射后进入透镜装置。
12.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灯模组。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灯。
CN202220997953.X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Active CN217082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7953.XU CN21708239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7953.XU CN21708239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2393U true CN21708239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7953.XU Active CN21708239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2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40254U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CN1689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具有多功能致动器块的前照灯装置
US8475022B2 (en) Articulating reflector light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05417342U (zh) 一种车灯远近光切换装置
KR20210016166A (ko) 차량용 조명 장치
CN107499225B (zh) 车灯照明装置、车灯总成及汽车
CN217082393U (zh) 一种透镜装置、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0234793U (zh) 一种远光灯亮度调节装置
CN101725877A (zh) 可补暗区光线的车头灯
KR100832515B1 (ko) 램프 실드 구동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램프 어셈블리
JP2001023415A (ja) 車両用灯具
CN211976788U (zh) 一种会车时自动调节出光的汽车led大灯
CN214119915U (zh) 车灯模组及车辆
CN108730914B (zh) 一种减弱会车时远光灯影响的汽车遮光罩
CN212408546U (zh) 遮光板组件和车灯
CN112856323A (zh) 车灯模组及车辆
KR20210101618A (ko) 차량용 바이펑션 헤드램프
CN110861573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遮光机构及包含其的前照灯
CN212987094U (zh) 遮光器、pes车灯和车辆
CN218453348U (zh) 一种超车灯及其车辆
CN117537298B (zh) 一种基于can通讯实现灯语的车前灯
CN214822883U (zh) 一种车载遥控探索灯
CN214038239U (zh) 可改变照射方向的车灯灯壳
CN209386201U (zh) 自适应远光灯系统及其照明装置、车辆
KR20210101617A (ko) 차량용 바이펑션 헤드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