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5877U -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5877U
CN217075877U CN202220699520.6U CN202220699520U CN217075877U CN 217075877 U CN217075877 U CN 217075877U CN 202220699520 U CN202220699520 U CN 202220699520U CN 217075877 U CN217075877 U CN 217075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line
cylinder
conveying
roll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9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青
陈曲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9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5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5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5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s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方位输送线,包括滚筒传送线,所述滚筒传送线上设有双向移载机位和单向推送机位,所述双向移载机位包括一个双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在滚筒传送线与下料设备之间往复传送;所述单向推送机位包括一个单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在滚筒传送线的转向位置进行换向。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适用于多中应用场景,满足各种角度的换向运输需求,结构简单、运输速度快,灵活性高。并且和传统的带有滚轮式移载机的输送线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满足工业规模化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物流输送领域,皮带传送线或滚筒传送线的转弯位置通常采用转弯机、滚轮式移载机或者机械手等进行转向输送。
利用转弯机进行转向输送的优点是载重大,但缺点是转弯机结构复杂,需要额外设置转弯机与转向前、后段传送线之间的速度配比,否则容易造成在转弯处物品堆积或追车等问题。而利用滚轮式移载机的优点是变向角度范围大、体积小、载重大,但缺点是驱动结构复杂,成本高,常规90°转弯位置处设置滚轮式移载机,所能发挥的效用不大,导致成本偏高。
此外,不论是转弯机还是滚轮式移载机,灵活性较低,都无法在短周期内实现快速地双向输送,因此其应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方位输送线,满足能够快速换向的、多角度传输的输送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解决成本、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包括滚筒传送线,所述滚筒传送线上设有双向移载机位和单向推送机位,所述双向移载机位包括一个双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在滚筒传送线与下料设备之间往复传送;所述单向推送机位包括一个单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在滚筒传送线的转向位置进行换向。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双向移载机位的结构包括:双向驱动组件和导轨;
所述导轨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的传送方向设置;
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的滑板;
第一气缸安装在滚筒传送线的底部,且推杆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的传送方向设置;
所述滑板的上表面沿滚筒传送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从构成所述滚筒传送线的相邻两个滚筒体之间伸出;
滑板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导轨的结构包括:两组滚轮件,所述滚轮件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滚筒传送线的侧板、下料设备的外壳连接。
所述双向移载机位的结构还包括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滑动装配有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的底面。
所述单向推送机位的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和单向驱动组件;
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处于上、下游的两条滚筒传送线对接,传动带机构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同步带表面与滚筒传送线表面齐平;所述单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的推板、驱动第二气缸升降的升降气缸;
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之间的间隔处,并由升降气缸驱动形成高低两个工作位。
第二气缸处于低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高度低于滚筒传送线表面,第二气缸处于高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高度高于滚筒传送线表面。
第二气缸底部固定连接一支撑板,支撑板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板还与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杆滑动配合。
传送带机构的出口端下游位置还设有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的旋转方向与同步带的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处于上、下游的两条滚筒传送线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30°-1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适用于多中应用场景,满足各种角度的换向运输需求,结构简单、运输速度快,灵活性高。并且和传统的带有滚轮式移载机的输送线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满足工业规模化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移载机位可用于多种需要实现双向快速往复输送的场景,例如沿主传送线输送的物流包裹需要在沿途进行复核称重的场景下,利用双向移载机位将包括包裹从主输送线推至复核称重机位,称重结束后再将包裹推回至主输送线继续输送。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移载机位可用于多种需要实现单向换向输送的场景,适用于多种角度的换向过渡连接,与传统的移载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移载机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料箱运行至双向移载机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推送机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推送机位结构主视图。
图中:1、滚筒传送线;2、双向移载机位;3、单向推送机位;4、接料箱;5、下料设备;6、第一气缸;7、挡板;8、滚轮件;9、安装板;10、第一导杆;11、滑板;12、同步带;13、第二气缸;14、支撑板;15、推板;16、升降气缸;17、第二导杆;18、过渡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方位输送线,包括滚筒传送线1,滚筒传送线1上设有双向移载机位2和单向推送机位3,双向移载机位2包括一个双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4在滚筒传送线1与下料设备5之间往复传送;单向推送机位3包括一个单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4在滚筒传送线1的转向位置进行换向。
如图2所示,双向移载机位2的结构包括:双向驱动组件和导轨;
导轨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1的传送方向设置;
双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6、与第一气缸6的输出端相连的滑板11;
第一气缸6安装在滚筒传送线1的底部,且推杆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1的传送方向设置;
滑板11的上表面沿滚筒传送线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7,挡板7顶部从构成滚筒传送线1的相邻两个滚筒体之间伸出;
滑板11与导轨滑动配合。
导轨的结构包括:两组滚轮件8,滚轮件8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安装板9的内侧,安装板9的两端分别与滚筒传送线1的侧板、下料设备5的外壳连接。
双向移载机位2的结构还包括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上滑动装配有滑块组件,滑块组件固定连接于滑板11的底面。
当接料箱4沿滚筒传送线1输送双向移载机位2,双向移载机位2将接料箱4输送至下料设备5的出料口下方,接料完成后,双向移载机位2再将接料箱4输送回滚筒传送线1,使接料箱4继续沿滚筒传送线1输送。
双向移载机位2的工作流程为:
如图3所示,当接料箱4沿滚筒传送线1输送至双向移载机位2,接料箱4的位于滑板11的上表面两端的挡板7之间,此时第一气缸6向右驱动滑板11,接料箱4受左端挡板7的推动作用随滑板11向右滑动,滑板11滑动过程中两侧与如图2所示的滚轮件8配合,运动到下料设备5的下料口下方,接料完成之后,第一气缸6向左驱动滑板11,接料箱4受右端挡板7的推动作用随滑板11向左滑动,滑板11滑动过程中两侧与滚轮件8配合,接料箱4被推动到滚筒传送线1上,沿滚筒传送线1继续输送。
滑板11运动过程中,其底部通过滑块组件与第一导杆10滑动配合,保证滑板11运动沿直线方向,避免晃动和偏转。
如图4所示,单向推送机位3的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和单向驱动组件;
传送带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滚筒传送线1对接,两条滚筒传送线1之间呈90°夹角,传动带机构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12,同步带12表面与滚筒传送线1表面齐平;
单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13、设置在第二气缸13输出端的推板15、驱动第二气缸13升降的升降气缸16;
第二气缸13设置在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12之间的间隔处,并由升降气缸16驱动形成高低两个工作位。
第二气缸13底部固定连接一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升降气缸16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板14还与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杆17滑动配合,保证升降过程中方向稳定不晃动。
如图5所示,第二气缸13处于低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15高度低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第二气缸13处于高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15高度高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
单向推送机位3的工作流程为:
如图4所示,当接料箱4沿上游的滚筒传送线1(沿图中箭头方向)输送至单向推送机位3的传送带机构,此时第二气缸13处于低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15高度低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避免干扰接料箱4在同步带12上运动,当接料箱4运动至同步带12的下游端,运动受阻,第二气缸13在升降气缸16的驱动下升起到高工作位,此时第二气缸13及其输出端的推板15高度高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然后第二气缸13向前(图中箭头方向)将推板15推出,将接料箱4推至下游的滚筒传送线1,沿下游的滚筒传送线1继续输送,完成90°转向。
其中,单向推送机位3的传送带机构的出口端下游位置还设有过渡滚筒18,过渡滚筒18的旋转方向与同步带12的输送方向一致。过渡滚筒18在接料箱4受推板15推动作用的同时,进一步为接料箱4提供向前输送力。使接料箱4快速到达下游滚筒传送线1。
其中,处于单向推送机位3的传送带机构两端上、下游的两条滚筒传送线1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30°-180°。
如图1所示,双向移载机位2、单向推送机位3在滚筒传送线1上设有多个,双向移载机位2根据需要设置滚筒传送线1与下料设备5之间,单向推送机位3根据需要设置在滚筒传送线190°转弯位置处。
其中,当双向移载机位2驱动接料箱4从滚筒传送线1输送至下料设备5下方后,后续其他的接料箱4可继续沿着滚筒传送线1输送,可实现各接料箱4到相应的下料设备5下方承接不同物料,完成如中药饮片调剂等物料的调配。
本申请的双向移载机位还可用于多种需要实现双向快速往复输送的场景,例如沿主传送线输送的物流包裹需要在沿途进行复核称重的场景下,利用双向移载机位将包括包裹从主输送线推至复核称重机位,称重结束后再将包裹推回至主输送线继续输送。
本申请的单向移载机位还可用于多种需要实现单向换向输送的场景,适用于多种角度的换向过渡连接,与传统的移载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传送线(1),所述滚筒传送线(1)上设有双向移载机位(2)和单向推送机位(3),所述双向移载机位(2)包括一个双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4)在滚筒传送线(1)与下料设备(5)之间往复传送;所述单向推送机位(3)包括一个单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接料箱(4)在滚筒传送线(1)的转向位置进行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移载机位(2)的结构包括:双向驱动组件和导轨;
所述导轨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1)的传送方向设置;
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6)、与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端相连的滑板(11);
第一气缸(6)安装在滚筒传送线(1)的底部,且推杆沿垂直于滚筒传送线(1)的传送方向设置;
所述滑板(11)的上表面沿滚筒传送线(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顶部从构成所述滚筒传送线(1)的相邻两个滚筒体之间伸出;
滑板(11)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结构包括:两组滚轮件(8),所述滚轮件(8)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安装板(9)的内侧,所述安装板(9)的两端分别与滚筒传送线(1)的侧板、下料设备(5)的外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移载机位(2)的结构还包括第一导杆(10),所述第一导杆(10)上滑动装配有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11)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推送机位(3)的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和单向驱动组件;
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处于上、下游的两条滚筒传送线(1)对接,传动带机构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12),同步带(12)表面与滚筒传送线(1)表面齐平;
所述单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13)、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13)输出端的推板(15)、驱动第二气缸(13)升降的升降气缸(16);第二气缸(13)设置在所述两组间隔设置的同步带(12)之间的间隔处,并由升降气缸(16)驱动形成高低两个工作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第二气缸(13)处于低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15)高度低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第二气缸(13)处于高工作位时,其高度及推板(15)高度高于滚筒传送线(1)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第二气缸(13)底部固定连接一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升降气缸(16)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板(14)还与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杆(17)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传送带机构的出口端下游位置还设有过渡滚筒(18),所述过渡滚筒(18)的旋转方向与同步带(12)的输送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上、下游的两条滚筒传送线(1)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30°-180°。
CN202220699520.6U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Active CN217075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520.6U CN217075877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520.6U CN217075877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5877U true CN217075877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3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9520.6U Active CN217075877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5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39245U (zh) 一种智能堆垛装置
CN207712821U (zh) 多工位运输组件
KR101271654B1 (ko) 리프트형 판유리 이송장치
CN111591922B (zh) 一种仓储物流中心货物自动化搬运输送装置
CN109821750B (zh) 一种物流交叉带分拣装置
CN210236494U (zh) 一种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机
CN112124927A (zh) 一种具有自动拨正功能的高速理瓶机
CN217075877U (zh) 一种多方位输送线
CN214494458U (zh) 一种物料上下料输送设备
CN218706723U (zh) 载具输送生产线
CN218950330U (zh) 一种铁路集装传送运输装置
CN208182114U (zh) 一种新型托盘移载装置
CN212558294U (zh) 一种输送线体转换装置
CN213264116U (zh) 快速送板式板材输送装置
CN114538133A (zh) 一种电子商务商品物流自动化输送装车装置
CN210312364U (zh) 一种袋装物料多通道并行派送机构
CN111942842A (zh) 一种快运托盘分拣装置
CN220950012U (zh) 一种物流线体转运装置
CN219859284U (zh) 一种可提升的双层分拣输送线
CN111301947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盒机
CN218618936U (zh) 一种输送设备用物料转向机构
CN219708317U (zh) 全周可精定位式回型夹具输送线
CN215556994U (zh) 物料传输设备及机械制造系统
CN220011448U (zh) 一种物品运输装置
CN113979101B (zh) 一种用于实现货物四向分道运输的分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100 No. 21, Yanxin Road, Yanqiao street,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00 No. 21, Yanxin Road, Yanqiao street,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