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3533U - 内框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框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3533U
CN217073533U CN202220052046.8U CN202220052046U CN217073533U CN 217073533 U CN217073533 U CN 217073533U CN 202220052046 U CN202220052046 U CN 202220052046U CN 217073533 U CN217073533 U CN 217073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frame
box body
inside casing
press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20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纯军
黄正烈
张双印
罗星
鄢泽华
安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520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3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3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3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框装配装置,包括压迫机构,用于将内框下压至盒体中;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用于对所述夹持板进行挤压的动力件,所述夹持板用于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动力件通过挤压所述夹持板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挤压,使内框的侧壁内凹变形,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便于对内框进行夹持转移,并且通过夹持机构上设置的动力件,能够对内框的四角进行挤压使得内框内凹变形,从而方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Description

内框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框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包装盒的天盖和盒体卡合时,一般是在盒体中设置凸出于盒体口部的内框,形成卡合的台阶面,通过台阶面的结构对卡合的天盖进行定位。而内框的设置同时也增加了包装盒的整体强度。而内框的安装首先是在盒体的内表面上胶,之后将内框压入盒体的内部,再经过压泡处理以增加盒体与内框的结合牢靠性。
而内框压入盒体时,由于内框的外表面贴合盒体,现有工艺中的装配机构精准性不佳,使得内框压入盒体内的操作难度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将内框压入盒体的装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框装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装配机构精准性不佳,内框压入盒体内的操作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框装配装置,包括:
压迫机构,用于将内框下压至盒体中;
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用于对所述夹持板进行挤压的动力件,所述夹持板用于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动力件通过挤压所述夹持板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挤压,使内框的侧壁内凹变形,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件可调节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在移动模组上并跟随移动模组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内框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端的顶起机构;当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将内框输送至顶起机构上时,移动模组带动安装座移动至顶起机构的上方,通过顶起机构将内框顶起,夹持板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盒体进行输送的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盒体输送至压迫机构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压机构,设置在压迫机构的下方,所述滚压机构用于挤压下行中所述内框的侧壁;使所述内框侧壁受压变形内凹,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滚压机构包括滚动头、安装所述滚动头的支架;所述支架与位移模组连接,所述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支架移动以调节所述滚动头的工作状态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机构的压迫部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压迫部下行时让位所述滚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内框顶起送至夹持机构的夹持工作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内框进行推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用于将内框推动至升降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内框送至推动机构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盒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将盒体送至压迫机构的正下方,便于在盒体中安装内框。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进行压泡的压泡机构,所述压泡机构包括:
夹持转运机构;所述夹持转运机构用于将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转运至压泡机构的正下方;
外模,设在所述夹持转运机构的下方,所述外模用于夹持固定安装内框后的盒体;
内模,设在所述外模上方,所述内模的压泡部与所述内框的内周壁贴合,所述内模进入盒体内部用于对内框和盒体的连接进行压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便于对内框进行夹持转移,并且通过夹持机构上设置的动力件,能够对内框的四角进行挤压使得内框内凹变形,从而方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压机构,在压入的过程中,通过滚压机构对内框进行挤压,方便内框进入盒体内,解决了内框不便于进入盒体以及在内框进入盒体时容易造成盒体损坏的缺陷,对于内框压入盒体内的操作难度较低,提高了内框压入盒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迫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夹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夹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压迫机构和滚压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迫机构;11、压迫板;12、第一动力机构;2、夹持机构;21、夹持板;22、动力件;23、移动模组;24、安装座;25、双向丝杆;26、滑轨;27、滑块;28、连接板;29、第二动力机构;30、限位机构;301、固定杆;302、移动杆;3、第一传送机构;31、顶起机构;311、第三动力机构;312、顶起板;4、滚压机构;41、滚动头;42、支架;43、位移模组;13、让位槽;5、升降机构;51、推动机构;52、第二输送机构;53、第一输送机构;54、上胶机构;6、压泡机构;61、夹持转运机构;62、外模;63、内模;64、第四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内框装配装置,包括:
压迫机构1,所述压迫机构1包括压迫板11和用于带动所述压迫板11进行纵向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12,所述压迫板11用于将内框下压至盒体中;
夹持机构2,设置在移动模组23上,包括夹持板21和用于对所述夹持板21进行挤压的动力件22,所述夹持板21设置在所述动力件22的输出端上并通过所述动力件22对所述夹持板21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夹持板21用于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动力件22通过挤压所述夹持板21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挤压,使内框的侧壁内凹变形,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力件22可调节设置在安装座24上,所述安装座24的底部设置有双向丝杆25,所述动力件22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双向丝杆25进行调节,所述安装座24设置在移动模组23上并跟随移动模组23进行水平移动。这样设计,通过设置双向丝杆25,便于通过对动力件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实际内框的尺寸对夹持板2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24上设置有滑轨26,所述动力件22通过滑块27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6上,用于对所述动力件22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这样设计,通过设置滑块27与滑轨26的配合,能够对动力件22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动力件22进行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24通过连接板28设置在移动模组23上,所述连接板28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安装座24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第二动力机构29。这样设计,通过设置第二动力机构29,能够对安装座24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夹持板21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安装座24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30,所述限位机构30包括固定杆301和移动杆302,所述固定杆301内部中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8上,所述移动杆30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4上并插设在所述固定杆301内。这样设计,能够对安装座24竖直方向轨迹进行定位,避免安装座24两端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用于对内框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一端的顶起机构31,所述顶起机构31包括第三动力机构311和顶起板312;当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将内框输送至顶起机构31上时,移动模组23带动安装座24移动至顶起机构31的上方,通过顶起机构31将内框顶起,夹持板21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这样设计,便于将内框顶起,从而方便夹持板21对内框进行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用于对盒体进行输送的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盒体输送至压迫机构1的正下方。这样设计,通过设置第二传送机构,便于将盒体移送至压迫机构1的正下方,从而方便将内框压入盒体的内部。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内框装配装置,包括上述的压迫机构1和夹持机构2;还包括滚压机构4,设置在压迫机构1的下方,所述滚压机构4用于挤压下行中所述内框的侧壁;使所述内框侧壁受压变形内凹,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这样设计,通过设置滚压机构4,能够在内框下压的过程中,对内框的四周侧壁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内框侧壁受压变形内凹,方便将内框压入盒体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滚压机构4包括滚动头41、安装所述滚动头41的支架42;所述支架42与位移模组43连接,所述位移模组43用于带动所述支架42移动以调节所述滚动头41的工作状态位置。这样设计,通过设置滚动头41,可以在内框下压的过程中,对内框进行挤压,从而方便将内框压入下方的盒体内,通过设置位移模组43,便于根据内框的尺寸对滚动头41411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内框进行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迫机构1的压迫板11上设有让位槽13,所述让位槽13用于压迫板11下行时让位所述滚压机构4。这样设计,能够保证压迫板11将内框压入盒体内,且避免了在压迫板11对内框进行下压的过程中滚压机构4对压迫板11造成阻挡,方便了压迫板11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持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用于将内框顶起送至夹持机构2的夹持工作位置。这样设计,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便于将内框送入夹持机构2之间,方便对内框进行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内框进行推动的推动机构51,所述推动机构51用于将内框推动至升降机构5上。这样设计,能够将内框送至升降机构5上,从而方便升降机构5带动内框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推动机构51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52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用于将内框送至推动机构51处。这样设计,第二输送机构52将内框送至推动机构51处,便于推动机构51将内框推送至升降机构5上。
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用于对盒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机构5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3将盒体送至压迫机构1的正下方,便于在盒体中安装内框。这样设计,通过便于将盒体送至压迫机构1的正下方,从而方便安装内框。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3上设置有用于对盒体内侧壁进行涂胶的上胶机构54,所述上胶机构54包括但不限于辊筒上胶、丝印上胶或喷胶的方式。这样设计,通过在盒体内侧壁上进行涂胶,从而便于在内框安装在盒体内后,内框与盒体进行粘接,使得内框与盒体连接牢靠。
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用于对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进行压泡的压泡机构6,所述压泡机构6包括:
夹持转运机构61;所述夹持转运机构61用于将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转运至压泡机构6的正下方;
外模62,设在所述夹持转运机构61的下方,所述外模62用于夹持固定安装内框后的盒体;
内模63,设在所述外模62上方,所述内模63的压泡部与所述内框的内周壁贴合,所述内模63进入盒体内部用于对内框和盒体的连接进行压泡。
这样设计,通过设置夹持转运机构61,方便将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转运至压泡机构6的正下方,通过设置内模63与外模62的配合,方便对盒体进行有效的压泡,从而使得盒体内侧壁上的胶水分布均匀,提高盒体与内框之间的粘接牢固程度。
优选的,所述内模63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内模63进行竖直方向运动的第四动力机构64。这样设计,便于带动内模63进行竖直方向运动,方便对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进行压泡。
优选的,所述动力件22、所述移动模组23、所述位移模组43、所述第一动力机构12、所述第二动力机构29、所述第三动力机构311和所述第四动力机构64包括但不限于直线导轨、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这样设计,方便所述动力件22、所述移动模组23、所述位移模组43、所述第一动力机构12、所述第二动力机构29、所述第三动力机构311和所述第四动力机构64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所述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3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传送平台,故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迫机构(1),用于将内框下压至盒体中;
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板(21)和用于对所述夹持板(21)进行挤压的动力件(22),所述夹持板(21)用于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动力件(22)通过挤压所述夹持板(21)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挤压,使内框的侧壁内凹变形,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22)可调节设置在安装座(24)上,所述安装座(24)设置在移动模组(23)上并跟随移动模组(23)进行水平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内框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一端的顶起机构(31);当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将内框输送至顶起机构(31)上时,移动模组(23)带动安装座(24)移动至顶起机构(31)的上方,通过顶起机构(31)将内框顶起,夹持板(21)对内框的四角边缘进行夹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压机构(4),设置在压迫机构(1)的下方,所述滚压机构(4)用于挤压下行中所述内框的侧壁;使所述内框侧壁受压变形内凹,以便将内框压入盒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机构(4)包括滚动头(41)、安装所述滚动头(41)的支架(42);所述支架(42)与位移模组(43)连接,所述位移模组(43)用于带动所述支架(42)移动以调节所述滚动头(41)的工作状态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机构(1)的压迫部设有让位槽(13),所述让位槽(13)用于压迫部下行时让位所述滚压机构(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用于将内框顶起送至夹持机构(2)的夹持工作位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进行压泡的压泡机构(6),所述压泡机构(6)包括:
夹持转运机构(61);所述夹持转运机构(61)用于将安装内框后的盒体转运至压泡机构(6)的正下方;
外模(62),设在所述夹持转运机构(61)的下方,所述外模(62)用于夹持固定安装内框后的盒体;
内模(63),设在所述外模(62)上方,所述内模(63)的压泡部与所述内框的内周壁贴合,所述内模(63)进入盒体内部用于对内框和盒体的连接进行压泡。
CN202220052046.8U 2022-01-10 2022-01-10 内框装配装置 Active CN217073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2046.8U CN217073533U (zh) 2022-01-10 2022-01-10 内框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2046.8U CN217073533U (zh) 2022-01-10 2022-01-10 内框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3533U true CN21707353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2046.8U Active CN217073533U (zh) 2022-01-10 2022-01-10 内框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3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4215B (zh) 一种辅料组装自动化撕膜机
CN109592109B (zh) 一种曲面屏自动贴膜装置
CN110092236B (zh) 一种键盘胶铝箔片转贴装置
CN110757782A (zh) 一种真空贴合设备
CN217073533U (zh) 内框装配装置
CN212634790U (zh) 一种可自动更换压具的焊接装置
CN113306267A (zh) 多镂空金属片的正背面自动贴膜机及贴膜方法
CN114055907A (zh) 一种柔性板贴合装置
CN114536868B (zh) 向盒体内装围框的方法及围框装配工艺
CN114043732B (zh) 大面积镂空金属片表面的覆膜工艺
CN214280045U (zh) 一种用于贴附工件的折边包覆机构
CN211971025U (zh) 一种视觉定位传输机
CN215397558U (zh) 一种泡沫底模自动剥离机构
CN210081973U (zh) 压机顶料装置及压机
CN211138120U (zh) 一种真空贴合设备
CN211090156U (zh) 一种fpc柔性线路板侧推下压上顶压合结构
CN210484300U (zh) 一种显示器贴合设备
CN216176278U (zh) 一种梯子用墩挤设备的自动墩挤结构
CN220785213U (zh) 一种防褶皱的纸张覆膜成型装置
CN215967608U (zh) 一种印刷模具机加工夹持装置
CN219325579U (zh) 一种连体盒内侧贴纸设备
CN213861218U (zh) 一种膜料贴合装置
CN210309219U (zh) 包装纸箱上胶装置
CN116794865B (zh) 一种lcm封装胶封装机构
CN113878076A (zh) 一种梯子用墩挤设备的自动墩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