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3529U -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3529U
CN217073529U CN202220593583.3U CN202220593583U CN217073529U CN 217073529 U CN217073529 U CN 217073529U CN 202220593583 U CN202220593583 U CN 202220593583U CN 217073529 U CN217073529 U CN 217073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aper
station
double
upp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35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纯军
黄正烈
张双印
鄢泽华
董阳
施红星
周劲
瞿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Tiangong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Tiangong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Tiangong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Tiangong Gu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935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3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3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3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包括:限位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进行位置限定;送料工位,用于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送入所述送料工位中;贴纸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的底面输送内连接纸;折边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上的内连接纸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与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先确定盒体的位置,然后将内连接转移至盒体的粘贴位置处,与盒体进行粘贴”的目的,连接纸的粘贴质量高,适用于新型的粘贴内连接纸工艺的生产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双层包装盒包括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在双层包装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上、下两层盒体之间粘贴内连接纸,该内连接纸分别贴设在上层盒体的外底面以及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见图8和图9)。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用盒体去定位内连接纸的方式使盒体与内连接纸粘贴在一起。即,先确定内连接纸的位置,然后将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同步转移至内连接纸上,与内连接纸粘贴在一起。然而使用这种方式,在转移过程中因两个盒体尚未连接在一起,同步转移后的精度低,容易与内连接纸错位粘贴,粘贴误差大,影响产品质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采用新型的贴内连接纸的工艺,采用内连接纸去定位盒体的方式使盒体与内连接纸粘贴在一起。即,先确定盒体的位置,然后将内连接转移至盒体的粘贴位置处,与盒体进行粘贴。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款适用于该新型工艺的生产线,因此发明人特开发出本生产线以适用于该新型的粘贴内连接纸的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旨在适用于新型的贴内连接纸的工艺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包括:
限位工位,用于对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进行位置限定;
送料工位,设置在所述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送入所述送料工位中;
贴纸工位,设置在所述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对上层盒体的底面输送内连接纸;
折边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上的内连接纸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与上层盒体的底面以及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工位上设有:
限位平台,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
第一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限位平台上,用于对所述限位平台上的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进行整理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工位上还设有:
支撑内模,设置在所述限位平台上,上层盒体套设在所述支撑内模上,用于对上层盒体的底面形成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工位上设有:
承接平台,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
移动提取机构,用于将所述承接平台上的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移送至所述限位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承接平台上,用于对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进行位置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第二整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承接平台上,所述移动提取机构还可将所述定位机构中的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机构中,所述第二整理机构用于对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进行拍打整理,形成精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翻转机构,用于对上层盒体或下层盒体进行翻转,使上层盒体或下层盒体的开口朝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角度调整机构,用于对未翻转的下层盒体或上层盒体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贴纸工位上设有送纸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
胶辊,所述胶辊上具有粘贴胶;
取料单元,用于取放内连接纸;
移动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取料单元将内连接纸的粘贴面与所述胶辊的表面相接触,对内连接纸的粘贴面上胶,然后将上胶后的内连接纸移送至上层盒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工位上设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包括:
折边块,用于与内连接纸伸出上层盒体的部分接触,使该部分内连接纸弯折并与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第一移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折边块移动,使折边块与内连接纸接触,对内连接纸进行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机构还包括:
抵接块,用于抵接在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使下层盒体的连接侧与上层盒体的连接侧齐平贴合;
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抵接块移动,使抵接块抵接在下层盒体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机构还包括:
压板,用于压紧上层盒体底面的内连接纸;
第二移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板移动,使所述压板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机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用于压紧上层盒体底面的内连接纸,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部件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中设置有加热单元,用于提高所述压板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工位将盒体送入送料工位中,利用限位工位对盒体进行位置限定,然后利用贴纸工位将内连接纸移送至盒体上,最后利用折边工位对内连接纸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与盒体进行粘贴,实现了“先确定盒体的位置,然后将内连接转移至盒体的粘贴位置处,与盒体进行粘贴”的目的,连接纸的粘贴质量高,适用于新型的粘贴内连接纸工艺的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略去送纸机构和移动提取机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整理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接平台和的移动提取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接平台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送纸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折边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盒体叠加在一起的结构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盒体翻开的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层盒体,2-下层盒体,21-内连接纸,3-限位平台,31-支撑内模,32-第一整理机构,321-第一直线驱动器,322-第一拍板,4-承接平台,41-定位机构,411-对接槽体,412-第一开口,413-第二开口,414-隔板,42-第二整理机构,421-第二直线驱动器,422-第二拍板,5-移动提取机构,6-翻转机构,7-角度调整机构,8-送纸机构,81-胶辊,82-取料单元,83-移动模组,9-折边机构,91-折边块,92-第一移动部件,93-抵接块,94-移动组件,95-压板,96-第二移动部件,97-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9。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包括:
限位工位,用于对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进行位置限定;
送料工位,设置在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送入送料工位中;
贴纸工位,设置在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对上层盒体2的底面输送内连接纸21;
折边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2上的内连接纸21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的底面以及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具体实施中,通过送料工位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送入送料工位中。然后通过限位工位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位置限定,使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位置固定下来,防止在后续的操作中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发生位移,且有利于后续的操作中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定位。之后,贴纸工位将内连接纸21输送至上层盒体2的底面,最后折边工位对内连接纸21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的底面以及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工位将盒体送入送料工位中,利用限位工位对盒体进行位置限定,然后利用贴纸工位将内连接纸移送至盒体上,最后利用折边工位对内连接纸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与盒体进行粘贴,实现了“先确定盒体的位置,然后将内连接转移至盒体的粘贴位置处,与盒体进行粘贴”的目的,连接纸的粘贴质量高,适用于新型的粘贴内连接纸工艺的生产需要。
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工位上设有:
限位平台3,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
第一整理机构32,设置在限位平台3上,用于对限位平台3上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整理定位。
其中,限位平台3上还设有支撑内模31,上层盒体2套设在支撑内模31上,用于对上层盒体2的底面形成支撑。
具体的,第一整理机构32包括设置在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周侧的多个第一推边定位组件,第一推边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321以及与第一直线驱动器321连接的第一拍板322。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321带动第一拍板322拍打推挤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侧,使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边齐平,并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侧进行限位,防止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提高内连接纸21的定位精度。
优选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21可以为气动伸缩元件、液压伸缩元件或电动伸缩元件等常见伸缩元件。
具体实施中,送料工位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套设在支撑内模31上,对上层盒体2的底面形成支撑,在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的底面进行粘贴时,上层盒体2的底面不会因受力而产生较大形变,降低了误差值,提高了上层盒体2的支撑强度。利用第一整理机构32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整理定位,防止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提高内连接纸21的定位精度。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送料工位上设有:
承接平台4,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
移动提取机构5,用于将承接平台4上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送至限位工位;
定位机构41,设置在承接平台4上,用于接收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并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位置限定;
第二整理机构42,设置在承接平台4上,移动提取机构5还可将定位机构41中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至第二整理机构42中,第二整理机构42用于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拍打整理,形成精定位;
翻转机构6,设置在定位机构41之前,用于对进入定位机构41之前的上层盒体2或下层盒体1进行翻转,使上层盒体2或下层盒体1的开口朝向相反;
角度调整机构7,设置在定位机构41之前,用于对未翻转的下层盒体1或上层盒体2进行旋转。
具体的,第二整理机构42包括设置在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周侧的多个第二推边定位组件,第二推边定位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421以及与第二直线驱动器421连接的第二拍板422。通过第二直线驱动器421带动第二拍板422拍打推挤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侧,使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边齐平,并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周侧进行限位,防止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该第二直线驱动器421可以为气动伸缩元件、液压伸缩元件或电动伸缩元件等常见伸缩元件。
具体实施中,因通常情况下,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大小尺寸相同,所以单个盒体的加工通常都是采用同一设备加工而成的,因此初步加工而成的盒体其输出的姿态也是一致的,都是开口向上的。通过设置翻转机构6对其中一个盒体进行翻转,使其成为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
因有时在粘贴内连接纸21之前,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除用来粘贴内连接纸21的的一面,其余面都已经粘贴了面纸。因此,通过角度调整机构7对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进行角度的调整,使下层盒体1的用于粘贴内连接纸21的侧面靠近上层盒体2,使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粘贴内连接纸21的要求。
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在进入定位机构41后,定位机构41对其位置进行初次限定,然后利用移动提取机构5将定位机构41中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至第二整理机构42中,第二整理机构42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拍打整理,形成二次定位。二次定位后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其所处位置的精确可控,便于移动提取机构5的提取,提高了移动提取机构5将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放置在限位工位上的位置精度。
其中,移动提取机构5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提取机构,如采用工业中常用的取件机器人,或者采用技术中的吸盘组件,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吸附提取。翻转机构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盒体翻转装置实现,也可以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角度调整机构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对盒体进行旋转的装置实现,也可以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
优选的,定位机构41包括对接槽体411,对接槽体411的侧部开设有第一开口412和第二开口413,上层盒体2从第一开口412进入对接槽体411内,下层盒体1从第二开口413进入对接槽体411内。更优选的,对接槽体411内设有用于隔开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的隔板414。这样设计,可以避免进入对接槽体内的上层盒体和下层盒体之间发生干涉,使两个盒体无法顺利的进入对接槽体中。
如图2和图6所示,贴纸工位上设有送纸机构8,送纸机构8包括:
胶辊81,胶辊81上具有粘贴胶;
取料单元82,用于取放内连接纸21;
移动模组83,用于带动取料单元82将内连接纸21的粘贴面与胶辊81的表面相接触,对内连接纸21的粘贴面上胶,然后将上胶后的内连接纸21移送至上层盒体2的底面。
具体实施中,取料单元8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机构对内连接纸21进行吸取,利用移动模组83带动取料单元82和内连接纸21移动,并使内连接纸21从胶辊81上蹭过对内连接纸21进行上胶,并最终将上胶后的内连接纸21移送至上层盒体2的底面。其中,移动模组8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可上下前后移动的常规移动模组83实现。
如图2和图7所示,折边工位上设有折边机构9,折边机构9包括:
折边块91,用于与内连接纸21伸出上层盒体2的部分接触,使该部分内连接纸21弯折并与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第一移动部件92,用于带动折边块91移动,使折边块91与内连接纸21接触,对内连接纸21进行弯折;
抵接块93,用于抵接在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使下层盒体1的连接侧与上层盒体2的连接侧齐平贴合;
移动组件94,用于带动抵接块93移动,使抵接块93抵接在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
压板95,用于压紧上层盒体2底面的内连接纸21;
第二移动部件96,用于带动压板95移动,使压板95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2。
其中,压板95中设置有加热单元97,用于提高压板95的温度。
具体实施中,折边机构9工作时,第二移动部件96带动压板95移动,使压板95压紧上层盒体2底面的内连接纸21,使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之间不易产生位移,同时利用压板95的温度融化内连接纸21上的胶,使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之间的粘贴质量更高。
与此同时或在此之后,移动组件94带动抵接块93移动,使抵接块93抵接在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使下层盒体1的连接侧与上层盒体2的连接侧齐平贴合,以免下层盒体1的连接侧产生形变,影响粘贴质量。
之后,第一移动部件92带动折边块91移动,对内连接纸21进行弯折,使之与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最后第一移动部件92、第二移动部件96以及移动组件94复位,完成内连接纸21的粘贴。
优选的,第一移动部件92和第二移动部件9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动伸缩元件、液压伸缩元件或电动伸缩元件等常见伸缩元件。移动组件94可为一个伸缩元件构成,也可以是两个移动方向不同的伸缩元件组合而成。
优选的,加热单元97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加热丝或加热棒。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省去了第二移动部件96的设置,压板95通过第一移动部件92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2。这样设计,第一移动部件在移动时会同步带动折边块和压板进行移动,省去了第二移动部件的设置,降低成本,同时,压板按压上层盒体底部的内连接纸,提高内连接纸与上层盒体之间的粘贴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更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工位,用于对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进行位置限定;
送料工位,设置在所述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将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送入所述限位工位中;
贴纸工位,设置在所述限位工位的一侧,用于对上层盒体(2)的底面输送内连接纸(21);
折边工位,用于对上层盒体(2)上的内连接纸(21)进行折边,使内连接纸(21)与上层盒体(2)的底面以及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工位上设有:
限位平台(3),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
第一整理机构(32),设置在所述限位平台(3)上,用于对所述限位平台(3)上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整理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工位上还设有:
支撑内模(31),设置在所述限位平台(3)上,上层盒体(2)套设在所述支撑内模(31)上,用于对上层盒体(2)的底面形成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上设有:
承接平台(4),用于接收开口向下的上层盒体(2)和开口向上的下层盒体(1);
移动提取机构(5),用于将所述承接平台(4)上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送至所述限位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定位机构(41),设置在所述承接平台(4)上,用于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位置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第二整理机构(42),设置在所述承接平台(4)上,所述移动提取机构(5)还可将所述定位机构(41)中的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机构(42)中,所述第二整理机构(42)用于对上层盒体(2)和下层盒体(1)进行拍打整理,形成精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翻转机构(6),用于对上层盒体(2)或下层盒体(1)进行翻转,使上层盒体(2)或下层盒体(1)的开口朝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上还设有:
角度调整机构(7),用于对未翻转的下层盒体(1)或上层盒体(2)进行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纸工位上设有送纸机构(8),所述送纸机构(8)包括:
胶辊(81),所述胶辊(81)上具有粘贴胶;
取料单元(82),用于取放内连接纸(21);
移动模组(83),用于带动所述取料单元(82)将内连接纸(21)的粘贴面与所述胶辊(81)的表面相接触,对内连接纸(21)的粘贴面上胶,然后将上胶后的内连接纸(21)移送至上层盒体(2)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工位上设有折边机构(9),所述折边机构(9)包括:
折边块(91),用于与内连接纸(21)伸出上层盒体(2)的部分接触,使该部分内连接纸(21)弯折并与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进行粘贴;
第一移动部件(92),用于带动所述折边块(91)移动,使折边块(91)与内连接纸(21)接触,对内连接纸(21)进行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9)还包括:
抵接块(93),用于抵接在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使下层盒体(1)的连接侧与上层盒体(2)的连接侧齐平贴合;
移动组件(94),用于带动抵接块(93)移动,使抵接块(93)抵接在下层盒体(1)连接侧的内侧面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9)还包括:
压板(95),用于压紧上层盒体(2)底面的内连接纸(21);
第二移动部件(96),用于带动所述压板(95)移动,使所述压板(95)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2)。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9)还包括压板(95),所述压板(95)用于压紧上层盒体(2)底面的内连接纸(21),所述压板(95)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部件(92)靠近和远离上层盒体(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95)中设置有加热单元(97),用于提高所述压板(95)的温度。
CN202220593583.3U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Active CN217073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3583.3U CN217073529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3583.3U CN217073529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3529U true CN21707352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0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3583.3U Active CN217073529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3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562A (zh) * 2022-03-17 2022-05-10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盒体底部连接纸粘贴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562A (zh) * 2022-03-17 2022-05-10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盒体底部连接纸粘贴工艺
CN114454562B (zh) * 2022-03-17 2024-04-23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盒体底部连接纸粘贴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4092B (zh) 开口条盒的生产工艺
CN217073529U (zh) 一种双层盒体贴内连接纸生产线
CN110978618B (zh) 皮壳围框盒型的生产工艺
CN109366968B (zh) 自动贴膜设备
CN109049943B (zh) 一种双面撕膜机
CN112172244B (zh) 一种纸盒生产系统
CN108284975B (zh) 一种玻璃贴膜机
CN110767934A (zh) 五合一全自动贴胶机
CN114043771A (zh) 内衬纸加工装盒工艺
JP2001179859A (ja) 紙製箱の組立方法及び組立装置
CN210778845U (zh) 五合一全自动贴胶机
CN218054220U (zh) 一种底部连接纸粘贴装置
CN113290869A (zh) 锂电池包聚酯薄膜热熔模块
CN109895448B (zh) 纸盒成型装置和方法
CN217729824U (zh) 一种贴包材成型组件及天地盖连接部的贴连接纸装置
CN113851692B (zh) 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设备及贴胶方法
CN114571788A (zh) 一种盒体及双层盒体底部连接纸的粘贴方法
CN113619197A (zh) 贴衬装置
CN111391471A (zh) 一种玻璃贴膜设备
CN220973454U (zh) 一种盒套贴胶成型机
CN220864894U (zh) 一种纸盒侧壁贴纸张组件及向纸盒侧壁贴纸张的装置
CN117465061A (zh) 桶盒桶盖连体面纸组装工艺及装备
CN114454562B (zh) 一种双层盒体底部连接纸粘贴工艺
CN112298655A (zh) 包膜装置
CN209426291U (zh) 纸张拼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