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3165U -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3165U
CN217073165U CN202220509207.1U CN202220509207U CN217073165U CN 217073165 U CN217073165 U CN 217073165U CN 202220509207 U CN202220509207 U CN 202220509207U CN 217073165 U CN217073165 U CN 217073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orming
fixing
groov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92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旭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Shangq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Shang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Shangq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Shang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92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3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3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3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件、嵌于所述第一固定模块的成型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有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成型部件包括有第一成型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块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包括有第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成型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的第一孔、穿接于所述第一孔的第一弹簧。通过成型部件的设置,解决了上料压力大易导致模具变形的问题,实现了有效缓冲上料压力,有效防止模具变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生产不良率,减少产品损坏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生产底壳的模具在上料过程中,存在上料压力大,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模具变型,大大缩减模具使用寿命,导致产品成型质量偏差,增大产品生产不良率,增大产品损坏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通过成型部件的设置,解决了上料压力大易导致模具变形的问题,实现了有效缓冲上料压力,有效防止模具变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生产不良率,减少产品损坏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件、嵌于所述第一固定模块的成型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有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成型部件包括有第一成型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块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成型块、设于所述第一成型块和所述第二成型块下端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成型块包括有第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成型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的第一孔、穿接于所述第一孔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成型块包括有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一侧的第二成型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中部位置的第二孔、穿接于所述第二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构成成型腔。
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料过程中,原料注入成型腔中,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在成型腔内受到上料的力,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缓冲吸收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受到的力,当完成上料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将成型块复位成初始位置,进而进行产品成型作业。通过该设置,有效缓冲成型块中成型腔内所受的冲力,有效防止成型腔的形状变形,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产品不良率,减少产品的损坏率。通过弹簧穿接于孔内,保证结构分布合理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有效发挥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40-55度。通过该设置,可有效缓冲各个角度的冲力,提高缓冲能力,保证成型腔内受力稳定,减少成型腔的损坏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块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一孔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成型块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二孔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成型块和所述第二成型块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滑动的滑块。
通过上述成型块和限位块设置,上料过程中,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在受到冲击力时可通过弹簧缓冲,使得成型块下移,微微移出第一限位槽,并向第一支撑块方向移动,第一滑槽和滑块在成型块受力缓冲过程中可配合成型块缓冲而相应移动,有效缓冲成型块所受到的冲击力,保证成型块的使用寿命。且设置成型块嵌于限位槽中,有效保证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压力,保证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产品良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上端的第二固定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下端的第一支撑部件、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上料部件。其中,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部件底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块的上端。通过该设置,各部件分布合理,结构设计紧凑规整,便于维护管理。且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现有定位销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端的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上端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下端设有第四孔。所述上料部件包括有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上料罐、与所述上料罐下端相通设置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成型腔相通连接。
通过上述第二固定部件和上料部件的设置,有效将上料部件通过第二固定部件固定,有效保证上料部件的稳定上料,且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上料罐进行固定,提高固定块对上料罐的稳定固定,保证上料的持续稳定,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下端的第二支撑块、对称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中线设置的第三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之间的第四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下端的第五支撑块。通过该设置,有效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平稳性,提高产品生产成型均匀性,保证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四支撑块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有第三弹簧。通过该设置,有效减缓模具运作所产生的震动,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成型部件的设置,解决了上料压力大易导致模具变形的问题,实现了有效缓冲上料压力,有效防止模具变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生产不良率,减少产品损坏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除第一固定部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成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成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第一固定部件1,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槽111,第二限位块12,第二限位槽121,滑块122;成型部件2,第一成型块21,第一本体211,第一成型槽212,第一孔213,第一弹簧214,第一滑槽215,第二成型块22,第二本体221,第二成型槽222,第二孔223,第二弹簧224,第二滑槽225,第一支撑块23;第二固定部件3,第一固定块31,第三孔311,第二固定块32,第四孔321;第一支撑部件4,第二支撑块41,第三支撑块42,第四支撑块43,第五支撑块44,第三弹簧45;上料部件5,上料罐51,出料管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件1、嵌于所述第一固定模块的成型部件2;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包括有第一限位块1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下端的第二限位块12;所述成型部件2包括有第一成型块21、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块21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成型块22、设于所述第一成型块21和所述第二成型块22下端的第一支撑块23;所述第一成型块21包括有第一本体211、设于所述第一本体211一侧的第一成型槽212、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本体211的中部位置的第一孔213、穿接于所述第一孔213的第一弹簧214;所述第二成型块22包括有第二本体221、设于所述第二本体221一侧的第二成型槽222、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本体221的中部位置的第二孔223、穿接于所述第二孔223的第二弹簧224;所述第一成型槽212和所述第二成型槽222构成成型腔。
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料过程中,原料注入成型腔中,通过第一弹簧214和第二弹簧224的设置,在成型腔内受到上料的力,第一弹簧214和第二弹簧224缓冲吸收第一成型块21、第二成型块22受到的力,当完成上料时,第一弹簧214和第二弹簧224将成型块复位成初始位置,进而进行产品成型作业。通过该设置,有效缓冲成型块中成型腔内所受的冲力,有效防止成型腔的形状变形,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产品不良率,减少产品的损坏率。通过弹簧穿接于孔内,保证结构分布合理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有效发挥缓冲作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214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40-55度。通过该设置,可有效缓冲各个角度的冲力,提高缓冲能力,保证成型腔内受力稳定,减少成型腔的损坏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块21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一孔213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211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一滑槽215;所述第二成型块22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二孔223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211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滑槽225。所述第一限位块11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111,所述第二限位块12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槽121;所述第一成型块21和所述第二成型块22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内,所述第一支撑块23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21内。所述第二限位块12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15和所述第二滑槽225相配合滑动的滑块122。
通过上述成型块和限位块设置,上料过程中,第一成型块21和第二成型块22在受到冲击力时可通过弹簧缓冲,使得成型块下移,微微移出第一限位槽111,并向第一支撑块23方向移动,第一滑槽215和滑块122在成型块受力缓冲过程中可配合成型块缓冲而相应移动,有效缓冲成型块所受到的冲击力,保证成型块的使用寿命。且设置成型块嵌于限位槽中,有效保证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压力,保证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产品良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上端的第二固定部件3、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下端的第一支撑部件4、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3的上料部件5。其中,第一弹簧214和第二弹簧22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部件3底部,第一弹簧214和第二弹簧2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块23的上端。通过该设置,各部件分布合理,结构设计紧凑规整,便于维护管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3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上端的第一固定块3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端的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一固定块31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5上端设有第三孔311;所述第二固定块32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5下端设有第四孔321。所述上料部件5包括有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3的上料罐51、与所述上料罐51下端相通设置的出料管52;所述出料管52的另一端与所述成型腔相通连接。
通过上述第二固定部件3和上料部件5的设置,有效将上料部件5通过第二固定部件3固定,有效保证上料部件5的稳定上料,且通过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对上料罐51进行固定,提高固定块对上料罐51的稳定固定,保证上料的持续稳定,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4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3下端的第二支撑块41、对称于所述第二支撑块41的中线设置的第三支撑块42、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42之间的第四支撑块43、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42下端的第五支撑块44。通过该设置,有效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平稳性,提高产品生产成型均匀性,保证生产质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块41与所述第四支撑块43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有第三弹簧45。通过该设置,有效减缓模具运作所产生的震动,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成型部件2的设置,解决了上料压力大易导致模具变形的问题,实现了有效缓冲上料压力,有效防止模具变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大大减少生产不良率,减少产品损坏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件、嵌于所述第一固定模块的成型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有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成型部件包括有第一成型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块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成型块、设于所述第一成型块和所述第二成型块下端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成型块包括有第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成型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的第一孔、穿接于所述第一孔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成型块包括有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一侧的第二成型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中部位置的第二孔、穿接于所述第二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构成成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40-5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块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一孔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成型块还包括有靠近所述第二孔一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部位置设置的第二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成型块和所述第二成型块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滑动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上端的第二固定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下端的第一支撑部件、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上料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端的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上端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于所述上料部件下端设有第四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包括有嵌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上料罐、与所述上料罐下端相通设置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成型腔相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下端的第二支撑块、对称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中线设置的第三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之间的第四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块下端的第五支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四支撑块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有第三弹簧。
CN202220509207.1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Active CN217073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207.1U CN21707316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207.1U CN21707316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3165U true CN21707316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9207.1U Active CN21707316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3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05753U (zh) 一种1出32的一体成型电感模具
CN217073165U (zh) 一种应用于生产底壳的模具
CN219040477U (zh) 一种to-ll封装引线框架及封装结构
CN209520354U (zh) 一种绝缘子柱式压铸模具
CN209141279U (zh) 一种表晶外壳加工设备
CN211360546U (zh) 一种天线振子高效成型模具
CN211330980U (zh) 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生产用冲压模具
CN109509947A (zh) 一种插针连接式腔体滤波器
CN202259218U (zh) 一体式硅片承载盒
CN217666334U (zh) 一种应用于生产后壳的模具
CN209407125U (zh) 一种用于手机后盖和中框整形的整形装置
CN217877127U (zh) 一种用于铜网烧结的限位治具
CN209379897U (zh) 一种蓄电池生产加工用铸板成型装置
CN210211252U (zh) 一种防尘网模具结构
CN20923886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汽车零部件模具
CN209520267U (zh) 成型模具打料机构及冲压模具
CN220129623U (zh) 一种弹簧脱模的型煤模具
CN215619641U (zh) 一种低压注塑模具尺寸调节机构
CN206551126U (zh) 一种模切加工的模具
CN211074500U (zh) 一种拼接型汽车门板注塑模具
CN217934537U (zh) 一种端子微调折弯结构
CN212948707U (zh) 可变式顶出机构
CN215661597U (zh) 一种防止定模镶块开裂的滑块定位结构
CN214000280U (zh) 发泡模具辅助垫板
CN220923182U (zh) 一种灯座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