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8405U -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8405U
CN217068405U CN202220246491.8U CN202220246491U CN217068405U CN 217068405 U CN217068405 U CN 217068405U CN 202220246491 U CN202220246491 U CN 202220246491U CN 217068405 U CN217068405 U CN 217068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s
flow guide
hole
depth filter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64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范雷
刘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64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8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8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8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包括外壳和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多个深层过滤元件,深层过滤元件包括至少两层深层过滤介质及设于深层过滤介质间的导流元件,进液口和出液口靠近外壳相对侧的边缘设置,且通孔也位于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深层过滤元件内部的导流元件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筋和多条间隔设置的导流筋,导流筋以第一连接筋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滤液从位于进液口相对侧的出液口排出,给流体提供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提高布液的均匀性和深层过滤介质的利用率,导流元件的导流筋也对流体的流动起到引导作用。本申请还提供该深层过滤组件构成的过滤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153220U公开一种高强度快装滤芯过滤膜堆,包括若干膜片组件、一体式卡扣中心杆、卡扣式压盖、隔板和密封垫;膜片组件包括膜片和膜片固定包边,膜片组件安装在一体式卡扣中心杆上,卡扣式压盖与一体式卡扣中心杆连接在一起,隔板设置在膜片组件与膜片组件的中间且固定在一体式卡扣中心杆上,密封垫安装在卡扣式压盖和一体式中心杆上。
过滤前,如图15和图16所示,卡扣式压盖和一体式中心杆的端部二者之一封闭后,将深层过滤膜堆305安装于外壳内部、形成过滤器300,其中外壳包括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的底座301和筒体302,并且,底座301包括入口303 和出口304,将卡扣式压盖和一体式中心杆的端部二者中开放的一个与出口304 密封连接。由于该过滤膜堆305中,一体式中心杆插在膜片组件的中心处,也就是说,出口304也与膜片组件的中心处正对,而入口303则位于膜片组件的外周一侧。
过滤过程中,待过滤流体由入口303流入外壳内部,经各膜片组件过滤后,洁净滤液到达一体式中心内部,然后由出口304排出。由于入口303位于膜片组件的外周一侧,也位于出口304外周一侧,从而待过滤流体由入口303流入后,更多地透过膜片组件与入口303距离更近的区域例如与入口303正对的区域,而膜片组件背离或者远离入口303的区域的部分只有少量的待过滤流体通过,即膜片组件的整个表面的利用率不均匀或者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区域利用率较高,其他区域利用率较低,从而过滤速率也不稳定。
因此,需要改进该现有过滤器的结构,以解决现有过滤膜堆中,过滤介质的利用率不均匀或者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过滤速率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层过滤组件,以解决现有过滤膜堆中,过滤介质的利用率不均匀或者未得到充分利用,及过滤速率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包括外壳和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多个深层过滤元件;
所述外壳包括形成密封连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具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半壳包括具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位置正对、形成外壳的进液口,所述第二过孔和第四过孔位置正对、形成外壳的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的上游侧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的下游侧连通,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至少两层深层过滤介质及设于深层过滤介质间的导流元件,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具有与进液口或出液口正对且连通的通孔、并于外周密封;
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于靠近外壳的相对侧的边缘处,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所述导流元件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筋和多条间隔设置的导流筋,所述第一连接筋与通孔对位设置,所述导流筋以第一连接筋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其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
本申请提供的深层过滤组件中,进液口和出液口靠近外壳相对侧的边缘设置,且通孔也位于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滤液从位于进液口相对侧的出液口排出,相当于给流体提供一个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并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即提高布液的均匀性和深层过滤介质的利用率。深层过滤元件内部,深层过滤介质之间设有导流元件,其具有与通孔对位的第一连接筋,该第一连接筋为环状,以其为中心辐射状延伸形成多条导流筋,导流筋的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相邻导流筋之间形成流道。
当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作为上游侧,即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连通时,原料液由进液口经通孔流入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进入到达第一连接筋所围区域内,然后被导流筋分成多股进入相邻导流筋间的流道内,同时,在多条导流筋的引导作用下进一步分散至深层过滤元件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内表面,即导流筋对原料液的流动起到进一步的引导作用,从而第一连接筋内的原料液快速分散至过滤介质的整个内表面,深层过滤介质的所有区域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过滤速率也相应加快。
当深层过滤元件的外表面作为上游侧时,进入其内部的洁净滤液,滤液位于内部各处,在导流筋的引导作用下可快速汇入第一连接筋所围区域内,并进一步通过通孔流出深层过滤元件。
总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深层过滤组件中,一方面通过将进液口和出液口设于外壳相对侧的边缘处,并在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设置通孔,以在过滤过程中,给流体形成一个额外的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跨过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另一方面,还在深层过滤元件内部设置导流元件,其导流筋进一步起到将第一连接筋内的原料液快速引导、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内表面,或者将深层过滤元件内部各处的洁净滤液快速汇入第一连接筋内,即导流元件通过其与通孔对位设置的第一连接筋及多条导流筋,进一步对流体的流动起到引导和分散作用;两方面作用结合,大幅提高深层过滤介质的利用率,并加快过滤速率,且过滤速率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对应通孔的第一区、位于第一区相对侧的第二区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区,所述第二区靠近导流元件的边缘处,所述导流筋在第一区和第二区内的间隔密度大于其在过渡区内的间隔密度。
导流元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在外侧,过渡区在二者之间,过渡区靠近导流元件的中心区域,该区域内导流筋的间隔密度小,即相邻导流筋间距大,可提高导流元件的中心区域的柔软度,避免导流元件的中心区域拱起或翘曲,改善整个导流元件的平整度,有利于导流元件在过滤元件内部平整铺开,从而更好地起到引导和分散原料液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或者更好地将滤液汇入第一连接筋及通孔内;在第一区和第二区内,导流筋的间隔密度大,即相邻导流筋间距小,也改善导流元件对流体的引导和分散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元件还包括多条弧形的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围绕设置于第一连接筋外侧;所述导流元件靠近第一连接筋一侧的边缘形成第一区的外边界,与第一连接筋的间距小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1/5处的第二连接筋形成第一区的内边界;所述导流元件相对的侧边缘形成第二区的外边界,与第一连接筋的间距大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2/5处的第二连接筋形成第二区的内边界。
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上述位置的内边界的设置,使得第一区的宽度接近导流元件的宽度的1/5,过渡区的宽度大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2/5,从而对应大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2/5的中心区域内,导流筋的间隔密度较小,即相邻导流筋的间距大,可降低导流元件的中心区域拱起或翘曲的程度,提高导流元件整体的平整度,利于其在深层过滤元件内部平整铺开,以便快速引导流体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厚度为0.5-1.2mm,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筋在多处断开。
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上述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导流元件整体的柔软度,也能降低导流元件的中心区域拱起或翘曲的程度,提高导流元件整体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筋包括第一导流筋和第二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由其与第一连接筋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筋由其与第二连接筋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
导流元件中,当所有导流筋的起始端在同一圆环或圆弧对应的区域附近时,该区域比导流元件的其他区域硬度大,即导流元件整体的柔软度不均匀,并且,导流筋的起始端附近的区域容易拱起,导致导流元件不平整,导流效果变差。因此,本申请中,将第一导流筋和第二导流筋的起始端错开,相应地,导流元件整体的柔软度变得更均匀,平整度提高,有利于导流元件在过滤元件内部平整铺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数量为1,其穿插、形成于导流筋的起始端部内,相邻导流筋的起始端部和第一连接筋围设形成引导流道;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数量为2,并间隔形成于导流筋的起始端部的两端面上,相邻导流筋的起始端部与位于其两端面的第一连接筋围设形成引导流道。
相邻导流筋的起始端和第一连接筋围设形成上述引导流道,该引导流道与第一连接筋内部直接连通,可快速将第一连接筋内部的原料液引导、分散出去,或者可快速将洁净滤液汇入第一连接筋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元件还具有外边框,所述导流筋的末端与外边框相连,所述外边框的厚度小于导流筋的厚度、并在多处断开。
导流元件的外边框与导流筋的末端相连,以使得导流元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将其装入相邻深层过滤介质之间;外边框的厚度小于导流筋的厚度、并在多处断开,以增大导流元件的柔软度,避免导流元件在外边缘拱起,以便导流元件在过滤元件内部平整铺开。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框包括呈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部,所述上部靠近第一连接筋一侧设置;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上边缘也呈圆弧状向下延伸,所述上边缘靠近所述通孔。
当深层过滤组件侧向安装,并且,流体流向为内进外出时,外边框的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部、深层过滤介质的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边缘均可引导原料液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向下流动,快速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内表面,进而加快过滤速率。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深层过滤元件之间还设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具有位置与通孔对应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对深层过滤介质位于通孔外周的区域产生挤压作用,以使得相邻深层过滤元件的通孔的内部连通、外周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元件还具有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流筋,所述第三导流筋由支撑环外周辐射状向外延伸。
上述第三导流筋一方面将相邻深层过滤元件的外表面间隔开,减小外表面侧的流动阻力,另一方面,还起到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两方面作用的结果都是加快过滤速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过滤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相邻深层过滤组件的进液口密封连接、形成进液流路,相邻深层过滤组件的出液口密封连接、形成出液流路。
至少两个深层过滤组件构成过滤系统,可根据需要提供各种过滤面积,方便放大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深层过滤组件竖直安装,以使得所述进液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所述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连通。
深层过滤组件竖直安装,使得进液口高于出液口,从而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后,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向下流动,分散至深层介质的整个表面的速率更快,经过滤介质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再由下方的出液口快速排出,即重力作用给流体提供一个额外的动力,可提高过滤速率。
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连通,从而过滤时,原料液进入过滤元件内部,经过滤后,滤液到达过滤元件外部,即流体流向为内进外出。由于过滤元件内部空间小,内进外出的流体流动路径,可减小原料液的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均包括竖直延伸的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框体,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通过框体的末端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深层过滤元件的内腔,所述主体的内壁均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多条第四导流筋。
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主体的内壁均设有多条第四导流筋,该第四导流筋竖直向下延伸,以引导滤液快速向下流动,到达外壳的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壁还具有与第四导流筋相连的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端面倾斜向下延伸。
加强筋一方面提高主体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其倾斜向下延伸的上端面进一步引导滤液向下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内壁均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包括位于主体内壁的第一凸筋和位于框体内壁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分别用于对深层过滤元件的表面和侧壁形成定位。
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分别用于对深层过滤元件的表面和侧壁形成定位,方便快速、准确地将多个深层过滤元件安装于外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层过滤组件中,进液口和出液口靠近外壳相对侧的边缘设置,且通孔也位于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滤液从位于进液口相对侧的出液口排出,相当于给流体提供一个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并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即提高布液的均匀性和深层过滤介质的利用率。深层过滤元件内部,深层过滤介质之间设有导流元件,其具有与通孔对位的第一连接筋,该第一连接筋为环状,以其为中心辐射状延伸形成多条导流筋,导流筋的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相邻导流筋之间形成流道。总体而言,该深层过滤组件中,一方面通过将进液口和出液口设于外壳相对侧的边缘处,并在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设置通孔,以在过滤过程中,给流体形成一个额外的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跨过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另一方面,还在深层过滤元件内部设置导流元件,其导流筋进一步起到将第一连接筋内的原料液快速引导、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的整个内表面,或者将深层过滤元件内部各处的洁净滤液快速汇入与第一连接筋内,即导流元件通过其与通孔对位设置的第一连接筋及多条导流筋,进一步对流体的流动起到引导和分散作用;两方面作用结合,大幅提高深层过滤介质的利用率,并加快过滤速率,且过滤速率更均匀。同时,还提供至少两个该深层过滤组件构成的过滤系统,方便根据需要提供各种规格的过滤面积,便于放大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层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层过滤组件沿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和图5为图3中的第一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图3中第二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多个过滤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的导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A和图9B分别为图9中A处和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为第二种导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的支撑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系统沿图13中B-B面的剖视图;
图15和图16为实用新型专利CN207153220U提供的深层过滤膜堆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00-深层过滤组件,1-外壳,11-第一半壳,111-第一过孔,112-第二过孔,113-第五过孔,12-第二半壳,121-第三过孔,122-第四过孔,123-第六过孔,13-主体,131-第四导流筋,132-加强筋,14-框体,15-定位筋,151-第一凸筋,152-第二凸筋,161-插入件,162-限位槽,17-把手,18-第一支架,19-第二支架,2-深层过滤元件,21-深层过滤介质,210-通孔,22-导流元件,22A-第一区,22B-第二区,22C-过渡区,23-导流筋,231-第一导流筋,232-第二导流筋, 233-引导流道,241-第一连接筋,242-第二连接筋,25-外边框,250-上部,26- 支撑元件,260-支撑环,261-第三导流筋,27-按压环,3-密封圈,200-过滤系统,201-进液流道,202-出液流道,300-过滤器,301-底座,302-筒体,303-入口, 304-出口,305-过滤膜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的深层过滤组件100,其包括外壳1和密封固定于外壳1内部的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
如图4-7所示,外壳1包括形成密封连接的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该第一半壳11具有第一过孔111和第二过孔112及第五过孔113,第二半壳12包括具有第三过孔121和第四过孔122及第六过孔123。其中,第一过孔111和第三过孔121位置正对、形成外壳1的进液口,第二过孔112和第四过孔122位置正对、形成外壳1的出液口,第五过孔113和第六过孔123位置正对、形成外壳1的排气口。上述进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2的上游侧连通,出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2的下游侧连通。
深层过滤元件2包括至少两层深层过滤介质21及设于深层过滤介质间的导流元件22,深层过滤介质21具有与进液口或出液口正对且连通的通孔210、并于外周密封。通常,深层过滤元件2外周通过熔融塑料包边密封。
上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于靠近外壳1的相对侧的边缘处,即第一过孔 111、第二过孔112位于第一半壳11相对侧的边缘处,第三过孔121、第四过孔 122位于第二半壳12相对侧的边缘处,且通孔210也靠近深层过滤介质21的边缘处;导流元件22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筋241和多条间隔设置的导流筋23,其中,第一连接筋241与通孔210对位设置,导流筋23以第一连接筋241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其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21的外边缘。
该深层过滤组件100中,进液口和出液口靠近外壳1相对侧的边缘设置,且通孔210也位于深层过滤介质21的边缘处,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滤液从位于进液口相对侧的出液口排出,相当于给流体提供一个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并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表面,即提高布液的均匀性和深层过滤介质21的利用率。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深层过滤介质21之间设有导流元件22,其具有与通孔210对位的第一连接筋241,该第一连接筋241为环状,以其为中心辐射状延伸形成多条导流筋23,导流筋23的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21的外边缘,相邻导流筋23之间形成流道。
当深层过滤元件2的进液口与通孔210正对且连通时,即第一过孔111和第三过孔121构成的进液口通过通孔210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连通,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作为上游侧,原料液由进液口经进液口、通孔210流入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进入到达第一连接筋241所围区域内,然后分成多股进入相邻导流筋23间的流道内,同时,在多条导流筋23的引导作用下进一步分散至深层过滤元件2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即导流筋23对原料液的流动起到进一步的引导作用,从而第一连接筋241内的原料液快速分散至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深层过滤介质21的所有区域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过滤速率也相应加快。滤液到达深层过滤元件2的外表面,并由第二过孔112和第四过孔122构成的出液口排出,此时,第五过孔113和第六过孔123构成外壳1 的下游排气口。
当深层过滤元件2的出液口与通孔210正对且连通时,即第二过孔112和第四过孔122构成的出液口通过通孔210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连通,其外表面作为上游侧,第一过孔111和第三过孔121构成的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2 的外表面连通,原料液由进液口流入后,到达外壳1的内部和深层过滤元件2 的外表面间的空腔内,经深层过滤介质过滤后,洁净滤液进入深层过滤元件2 的内部,并分布于其内部各处,在导流筋23的引导作用下可快速汇入第一连接筋241所围区域内,并进一步通过通孔210流向由第二过孔112和第四过孔122 构成的出液口,排出过滤组件100,此时,第五过孔113和第六过孔123构成外壳1的上游排气口。
总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深层过滤组件100中,一方面通过将进液口和出液口设于外壳1相对侧的边缘处,并在深层过滤介质21的边缘处设置通孔210,因此,在过滤过程中,给流体形成一个额外的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动、跨过过滤介质21的整个表面;另一方面,还在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设置导流元件22,其导流筋23进一步起到将第一连接筋241内的原料液快速引导、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或者将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各处的洁净滤液快速汇入与第一连接筋241内,即导流元件22通过其与通孔210对位设置的第一连接筋 241及多条导流筋23,进一步对流体的流动起到引导和分散作用;两方面作用结合,大幅提高深层过滤介质21的利用率,并加快过滤速率,且过滤速率更均匀。
其中,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可通过以下方式密封固定于外壳1内部:
在第一半壳11的内表面侧,从第一过孔111的外周延伸形成第一支架18,第二半壳12的内表面侧,从第三过孔121的外周延伸形成第二支架19,各深层过滤元件2通过通孔210依次套装在第一支架18的外周;
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之间还设置如图11所示的支撑元件26,各支撑元件 26均具有支撑环260和由支撑环260的外周向外辐射延伸形成的第三导流筋261,该支撑环260的位置与通孔210对应,各支撑环260对深层过滤介质21 位于通孔210外周的区域产生挤压作用,即支撑环260正好按压在深层过滤介质21的通孔210外周,以使得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的通孔210的内部连通、外周形成密封,第三导流筋261将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间隔开,并起到引导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间的流体流动的作用;
与外壳1即第一半壳11或第二半壳12相邻的深层过滤元件2与外壳1的内表面间还设有按压环27和密封圈3,其中,按压环27挤压在与外壳1相邻的深层过滤元件2的通孔210外周的深层过滤介质21的表面上,密封圈3设于外壳1的内表面和按压环27之间;
第二半壳12从第一半壳11的相对侧与其密封连接,第二支架19也插入通孔210内,与第一支架18形成卡接,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对密封圈3、按压环27、通孔210外周的深层过滤介质21及支撑环260形成轴向按压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过孔111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通孔210之间、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 的通孔210之间,及第三过孔121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通孔21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当然,也可以如图8所示,先将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套装在一个中心支架外周,同样地,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之间也设置如上所述的支撑元件26,各支撑元件26均具有支撑环260,各支撑环260正好按压在通孔210外周的深层过滤介质21的表面上,中心支架的两端分别卡接一个按压环27,两个按压环27 对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和支撑环260形成相向挤压作用,使得相邻深层过滤元件2的通孔210形成密封连接,且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支撑元件26通过中心支架和按压环27装配形成一个整体。后续安装时,只需将这个整体一体装入外壳1内部,相应地,两个按压环27也分别通过密封圈3与第一过孔111和第三过孔121形成密封。
如图9所示,导流元件22具有对应通孔210的第一区22A、位于第一区22A 相对侧的第二区22B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区22C,第一区22A和第二区22B 均靠近导流元件22的边缘处,导流筋23在第一区22A和第二区22B内的间隔密度大于其在过渡区22C内的间隔密度,即导流元件22中,靠近深层过滤介质 21的通孔210的区域为第一区22A,第二区22B位于第一区22A的相对侧,两者之间的区域形成过渡区22C,第一区22A和第二区22B在外侧,过渡区22C 在二者之间,过渡区22C靠近导流元件22的中心区域,该区域内导流筋23的间隔密度小、相邻导流筋23间距大,可提高导流元件22的中心区域的柔软度,改善整个导流元件22的平整度,避免导流元件22的中间区域拱起或翘曲,有利于导流元件22在过滤元件2内部平整铺开,从而更好地起到引导和分散原料液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或更好地将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各处的滤液引导、汇入第一连接筋241内,进而起到加快过滤速率的作用;在第一区22A 和第二区22B内,导流筋23的间隔密度大,即相邻导流筋23间距小,也改善了导流元件22对应于该两个区域内对流体的引导和分散效果。
另外,导流元件22还包括多条弧形的第二连接筋242,该第二连接筋242 围绕设置于第一连接筋241外侧。该第一连接筋241和第二连接筋242的厚度为0.5-1.2mm,并且,如图9A所示,部分第二连接筋242在多处断开,其余部分的第二连接筋242是一体连续的,两方面特征结合以提高导流元件22整体的柔软度,降低导流元件22的中心区域拱起或翘曲的程度,提高导流元件22整体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导流元件22靠近第一连接筋241一侧的边缘形成第一区22A的外边界,与该第一连接筋241的间距小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1/5处的第二连接筋242形成第一区22A的内边界,上述外边界和内边界所围区域即为第一区22A。
导流元件22相对的侧边缘形成第二区22B的外边界,与第一连接筋241的间距大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2/5处的第二连接筋242形成第二区22B的内边界,该外边界和内边界所围区域即为第二区22B。
导流元件22的宽度指的是其靠近第一连接筋241的一侧边缘与其相对侧边缘间的平均距离。
由于第一区22A的内边界与第一连接筋241间距小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1/5,第二区22B的内边界与第一连接筋241的间距大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 2/5,第一区22A的内边界和第二区22B的内边界所围区域正好是过渡区22C,第一区22A的宽度接近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1/5,过渡区22C的宽度大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2/5,从而对应大于导流元件22的宽度的2/5的中心区域内,导流筋23的间隔密度较小,即相邻导流筋23的间距大,导流元件22的中心区域拱起或翘曲的程度降低,可提高导流元件22整体的平整度,利于其在深层过滤元件22内部平整铺开,以便引导流体快速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9A所示,导流筋23包括第一导流筋231和第二导流筋232,其中,第一导流筋231由其与第一连接筋241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第二导流筋232由其与第二连接筋242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
因为,导流元件中,当所有导流筋的起始端位于同一半径的圆环或圆弧对应的区域时,该区域比导流元件的其他区域硬度大,即导流元件整体的柔软度不均匀,并且,导流筋的起始端附近的区域容易拱起,导致导流元件不平整,导流效果变差。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流筋231和第二导流筋232的起始端错开,相应地,导流元件22整体的柔软度变得更均匀,平整度提高,有利于导流元件22在过滤元件2内部平整铺开。
或者,第二导流筋232自身的起始端也可以相互错开,进一步提高导流元件22的柔软度。
如图9和图9B所示,第一连接筋241的数量为1,其穿插、形成于导流筋 23即第一导流筋231的起始端部内,相邻导流筋23即第一导流筋231的起始端部和第一连接筋241围设形成引导流道233。
或者,如图10和图10C所示,第一连接筋的数量为2,并间隔形成于导流筋23即第一导流筋231的起始端部的两端面上,即多条第一导流筋231的起始端部的两端面各形成一条环形的第一连接筋241,各第一连接筋241将多条第一导流筋231相连,相邻导流筋23的起始端部即第一导流筋231的起始端部与位于其两端面的第一连接筋241围设形成引导流道233。
上述两种形式的引导流道233与第一连接筋241内部直接连通,可快速将第一连接筋241内部的原料液引导、分散出去,或者可快速将洁净滤液汇入第一连接筋241内。
较优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导流元件22还具有外边框25,导流筋23的末端与外边框25相连,即第一导流筋231和第二导流筋232的末端均与外边框 25相连,该外边框25的厚度小于导流筋23的厚度、并在多处断开,导流元件 22的外边框25与导流筋23的末端相连,以使得导流元件22、尤其是使得多条第一导流筋231和第二导流筋232连成一体,方便将导流元件22置于相邻深层过滤介质21之间,且外边框25的厚度小于导流筋23即第一导流筋231和第二导流筋231的厚度、并在多处断开,避免因为外边框25的设置,而过度增大导流元件22的硬度,并避免导流元件22在外边缘处拱起,以便导流元件22在过滤元件2内部平整铺开。
进一步的,该外边框25包括呈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部250,该上部250靠近第一连接筋241一侧设置。
相应地,深层过滤介质21的上边缘也呈圆弧状向下延伸,该上边缘靠近通孔210。如图8所示,由于深层过滤介质21的上边缘呈圆弧状向下延伸,该深层过滤介质21和导流元件22密封包边形成的深层过滤元件2上侧边缘也呈圆弧状向下延伸。
当深层过滤组件100侧向安装,并且,流体流向为内进外出时,外边框25 的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部250、深层过滤介质21的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边缘均可引导原料液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向下流动,快速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进而加快过滤速率。或者,即使深层过滤组件100水平安装,外边框25的上部250、深层过滤介质21的上边缘均呈圆弧状延伸时,二者和与之相邻的边缘相连接处的连接更光滑,可消除流体流经上述连接处附近的流动死角。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2-1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过滤系统200,其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100,相邻深层过滤组件100的进液口密封连接、形成进液流路201,相邻深层过滤组件100的出液口密封连接、形成出液流路202。该由至少两个深层过滤组件100构成过滤系统200,可根据需要提供各种过滤面积,方便放大生产。多个深层过滤组件100堆叠,在相邻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气口外周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末端的深层过滤组件100的末端面的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气口堵住,然后开始通入原料液,原料液经进液流路201流入各深层过滤组件100内,过滤后,滤液经出液流路202汇集、排出。
在深层过滤组件100的外壳1的外表面设有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包括位于其中一个深层过滤组件100的外壳1的一端面的插入件161和位于相邻深层过滤组件100的外壳1的另一端面的限位槽162,上述插入件161插入限位槽162内,以在相邻深层过滤组件100之间形成定位。过滤系统200内,相邻深层过滤组件100之间通过插入件161和限位槽162来定位,方便多个过滤组件100 快速堆叠、安装。
该实施例中,过滤系统200内,深层过滤组件100竖直安装,以使得进液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且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连通,从而原料液从进液口流入后、进入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在重力作用下及导流元件 22的引导作用下,竖直向下流动,快速分散至深层过滤介质21的整个内表面,经过深层滤介质21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到达深层过滤介质21的外表面,再由下方的出液口快速排出,即重力作用给流体提供一个额外的动力,可提高过滤速率。
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部连通,从而过滤时,原料液进入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经过滤后,滤液到达深层过滤元件2外部,即流体流向为内进外出。由于深层过滤元件2内部空间小,内进外出的流体流动路径,可减小原料液的残留。
过滤前,如果将深层过滤组件100水平安装,相应地,外壳1内部的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也大致呈水平状延伸,由于深层过滤元件2的深层过滤介质21 一般是纤维素、硅藻土等混合助滤剂和粘结剂制成,过滤完成后、发现,水平状延伸深层过滤介质21被流体润湿后,容易向下塌陷,甚至破裂。本实施例中,将深层过滤组件100竖直安装后,深层过滤元件2也大致竖直延伸,可缓解深层过滤介质21润湿后沿竖直方向塌陷的问题,延长深层过滤元件2的使用寿命。
更好地,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均包括竖直延伸的主体13和与主体13 相连的框体14,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通过框体14的末端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的内腔,主体13的内壁均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多条第四导流筋131。
由于深层过滤组件100为竖直安装、且流体流向为内进外出,竖直向下延伸的第四导流筋131可以引导深层过滤元件2与第一半壳11或第二半壳12间的滤液快速向下流动,快速到达外壳1的出液口。
另外,主体13的内壁还具有与第四导流筋131相连的多条加强筋132,加强筋132的上端面倾斜向下延伸,加强筋132一方面提高主体13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其倾斜向下延伸的上端面进一步引导滤液快速向下流动。
为了实现多个深层过滤元件2在外壳1内部的快速定位,进一步地,在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1的内壁均设有定位筋15,定位筋15包括位于主体13 内壁的第一凸筋151和位于框体14内壁的第二凸筋152,第一凸筋151和第二凸筋152分别用于对深层过滤元件2的表面和侧壁形成定位。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包括外壳和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多个深层过滤元件;
所述外壳包括形成密封连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具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半壳包括具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位置正对、形成外壳的进液口,所述第二过孔和第四过孔位置正对、形成外壳的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的上游侧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各深层过滤元件的下游侧连通,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至少两层深层过滤介质及设于深层过滤介质间的导流元件,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具有与进液口或出液口正对且连通的通孔、并于外周密封;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于靠近外壳的相对侧的边缘处,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边缘处,所述导流元件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筋和多条间隔设置的导流筋,所述第一连接筋与通孔对位设置,所述导流筋以第一连接筋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其末端靠近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具有对应通孔的第一区、位于第一区相对侧的第二区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区,所述第二区靠近导流元件的边缘处,所述导流筋在第一区和第二区内的间隔密度大于其在过渡区内的间隔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还包括多条弧形的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围绕设置于第一连接筋外侧;所述导流元件靠近第一连接筋一侧的边缘形成第一区的外边界,与第一连接筋的间距小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1/5处的第二连接筋形成第一区的内边界;所述导流元件相对的侧边缘形成第二区的外边界,与第一连接筋的间距大于导流元件的宽度的2/5处的第二连接筋形成第二区的内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厚度为0.5-1.2mm,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筋在多处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包括第一导流筋和第二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由其与第一连接筋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筋由其与第二连接筋相连的端部辐射状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数量为1,其穿插、形成于导流筋的起始端部内,相邻导流筋的起始端部和第一连接筋围设形成引导流道;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数量为2,并间隔形成于导流筋的起始端部的两端面上,相邻导流筋的起始端部与位于其两端面的第一连接筋围设形成引导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还具有外边框,所述导流筋的末端与外边框相连,所述外边框的厚度小于导流筋的厚度、并在多处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框包括呈圆弧状向下延伸的上部,所述上部靠近第一连接筋一侧设置;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上边缘也呈圆弧状向下延伸,所述上边缘靠近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深层过滤元件之间还设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具有位置与通孔对应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对深层过滤介质位于通孔外周的区域产生挤压作用,以使得相邻深层过滤元件的通孔的内部连通、外周形成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还具有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流筋,所述第三导流筋由支撑环外周辐射状向外延伸。
11.一种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深层过滤组件,相邻深层过滤组件的进液口密封连接、形成进液流路,相邻深层过滤组件的出液口密封连接、形成出液流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过滤组件竖直安装,以使得所述进液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所述进液口与深层过滤元件的内部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均包括竖直延伸的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框体,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通过框体的末端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深层过滤元件的内腔,所述主体的内壁均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多条第四导流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壁还具有与第四导流筋相连的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端面倾斜向下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内壁均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包括位于主体内壁的第一凸筋和位于框体内壁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分别用于对深层过滤元件的表面和侧壁形成定位。
CN202220246491.8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Active CN217068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491.8U CN21706840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491.8U CN21706840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8405U true CN21706840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6491.8U Active CN21706840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8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7119A (zh) 一种用于去除病毒的过滤器
CN217068405U (zh)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CN105233538A (zh) 压滤机用滤板组件
CN205084469U (zh) 压滤机用滤板组件
CN218539663U (zh) 一体化纳豆激酶的分离提纯装置
CN201020345Y (zh) 浸入式柱状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15539872U (zh) 一种超滤膜组件
CN214075220U (zh) 外带耳朵配套滤板及相应白炭黑压滤机
CN217431012U (zh) 一种深层过滤器
CN217472825U (zh)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
CN210356172U (zh) 微滤膜片过滤板组合装置
CN113413672B (zh) 一种过滤器
CN220257346U (zh) 一种滤芯
CN205461832U (zh) 一种帘式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
CN215691849U (zh) 一种可快速排气的过滤器
CN220125578U (zh) 一种新型进料通道的滤板
CN215822795U (zh) 一种组合式mbr平板膜元件
CN214457555U (zh) 一种板框式过滤加热组件
CN220779243U (zh) 一种隔膜用卧式过滤器芯棒
CN216171417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117658279A (zh) 一种用于ro滤芯的中心管
CN217312789U (zh) 一种过滤组件
CN216440354U (zh) 一种过滤器
CN212594280U (zh) 多芯式高效过滤器
CN219377548U (zh) 一种淋浴过滤器及花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