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2764U -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2764U
CN217062764U CN202123142253.7U CN202123142253U CN217062764U CN 217062764 U CN217062764 U CN 217062764U CN 202123142253 U CN202123142253 U CN 202123142253U CN 217062764 U CN217062764 U CN 217062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type
plug
sock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2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2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2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2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2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数据线转接头包括屏蔽组件、电路板和接口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内支撑件和外罩,内支撑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有限位筋,外罩套设在内支撑件外周,外罩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限位筋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限位筋之间;电路板设于内支撑件内;接口组件包括插接座和插接头,插接座和插接头与电路板连接,插接座设于内支撑件内,插接头由内支撑件伸出;其中,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和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不相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线可插接类型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各类电子产品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一般会用到数据线,然而不同种类的电子产品所采用的数据插接端口类型不尽相同。为满足各类电子产品的不同数据插接端口类型,现有数据线将插接头相应地设计为不同类型。但是,每一种插接头类型的数据线只能供相应类型插接端口的电子产品使用,造成了很多由于插接端口类型不通用而引起的数据线无法使用的问题。为此,这样用户不得不购买多条不同种类的数据线来供不同电子产品使用,不仅需要更多的费用,而且收纳携带也极为不便。即现有技术数据线存在可插接类型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旨在解决现有数据线可插接类型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包括屏蔽组件、电路板和接口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内支撑件和外罩,所述内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有限位筋,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所述外罩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限位筋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限位筋之间;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插接座和插接头,所述插接座和插接头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插接座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插接头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其中,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和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不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端面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立设于所述支撑端面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端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臂末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连接臂上设有卡接口,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时,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朝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侧延伸的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臂末端设有朝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侧凹陷的弧片,所述卡接凸起沿所述弧片的外侧滑入所述卡接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端口的内壁分别设有朝另一端口方向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时,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座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端面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对应的插接口,所述支撑端面内侧沿所述插接口周向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插接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端面时,所述插接座卡接于所述限位凸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容纳槽,所述插接座两侧连接有卡扣,所述容纳槽两侧设有相应的卡扣槽,所述插接座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扣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和限位部,所述插接部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时,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内支撑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端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基座和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插接头连接时,所述电路板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环状挡片,所述环状挡片分别密封所述外罩两侧的限位段,其中一所述环状挡片设于所述插接头外周,另一所述环状挡片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对应的插接孔。
在一实施例中,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为USB A型、USB B型、 USB C型、HDMI-TYPE-A型、HDMI-TYPE-B型、HDMI-TYPE-C型或HDMI-TYPE-D型;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为USB A型、USB B型、USB C型、 HDMI-TYPE-A型、HDMI-TYPE-B型、HDMI-TYPE-C型或HDMI-TYPE-D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数据线本体、数据线接头以及至少一个如上文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与所述数据线本体或数据线接头连接,所述数据线接头与所述数据线转接头的插接座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由上文所述的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包括屏蔽组件、接口组件和电路板,所述屏蔽组件中的内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卡接。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有限位筋,当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时,所述外罩限位于所述限位筋之间,避免了外加胶体连接所述外罩和所述内支撑件的情况,通过所述屏蔽组件自身的机械结构完成稳定连接。通过电路板完成接口组件中插接座和插接头在内支撑件之中的连接。实现所述数据线转接头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的功能。其中,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和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不相同,因此,将所述数据线转接头插接于与之相配的数据线接头上,就可以改变数据线所能插接的端口类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转接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数据线转接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数据线转接头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数据线转接头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数据线转接头的接口组件和内支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数据线转接头的接口组件和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数据线转接头 100 屏蔽组件
110 内支撑件 111 第一支撑架
111a 卡接部 111a' 卡接凸起
112 第二支撑架 112a 卡接口
112b 插接口 112c 限位凸起
112d 弧片 112d' 变形缝
113 限位筋 114 支撑端面
115 支撑臂 120 外罩
121 限位槽 200 接口组件
210 插接座 211 插接槽
212 卡扣 220 插接头
221 插接部 222 限位部
222a 基座 222b 卡接板
222b' 卡接槽 300 电路板
310 容纳槽 320 卡扣槽
400 环状挡片 410 插接孔
500 胶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满足各类电子产品的不同数据插接端口类型,现有数据线将插接头相应地设计为不同类型。但是,每一种插接头类型的数据线只能供相应类型插接端口的电子产品使用,造成了很多由于插接端口类型不通用而引起的数据线无法使用的问题。为此,这样用户不得不购买多条不同种类的数据线来供不同电子产品使用,不仅需要更多的费用,而且收纳携带也极为不便。即现有技术数据线存在可插接类型单一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提出了一种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包括屏蔽组件100、电路板300和接口组件200。所述屏蔽组件100包括内支撑件和外罩120,所述内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 111和第二支撑架112,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有限位筋113,所述外罩120套设在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所述外罩120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限位筋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限位筋113之间。所述电路板 300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接口组件200包括插接座210和插接头220,且所述插接座210和插接头220连接于所述电路板300,所述插接座210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插接头220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
将所述屏蔽组件100设为包括内支撑件和外罩120,并将所述内支撑件分为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完成所述第一支撑架 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连接,再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第二支撑架112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的限位筋113,来限制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的所述外罩120的移动,实现了内支撑件与外罩120的整体连接,避免了通过胶体来实现所述内支撑件和所述外罩120的连接。同时,与螺钉连接、磁吸连接等方式不同,通过所述内支撑件和外罩120自身的机械结构完成卡接,在保证了连接稳定的同时,还不用外加螺钉、磁铁等额外的零部件,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还优化了安装装配时的工艺步骤。安装时,分别将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各自远离所述限位筋113的一端从所述外罩120的两侧插入所述外罩120内,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完成卡接后,所述外罩120同时也限位于所述限位筋113之间,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罩120整体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电路板300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接口组件200中的插接座210 和插接头220分别连接所述电路板300,其中,所述插接座210用于和与之相匹配的其他设备的接头连接,所述插接头220用于与其他设备的接座连接。在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的插接座210的型号与数据线接头的型号相同的情况下,只需要将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的插接头220设计为不同型号,就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使用;或在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的插接头220与某一电子设备的插接口适配时,将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的插接座210的型号设计为不同类型,就可以所述电子设备适配不同类型的数据线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方便。
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数据线接头类型的转换,在不更换其他类型数据线的情况下,满足不同型号接口的电子设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中所述插接座210的型号与所述插接头 220的型号不相同,除此之外,所述插接座210的型号与所述插接头220的型号可选的类型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A型、USB B型、USB C型、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TYPE-A型、HDMI-TYPE-B型、HDMI-TYPE-C型或 HDMI-TYPE-D型等。
现有技术中的数据线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会对端口插拔的条件有一定要求,热插拔即通电时插拔端口接头有可能会导致端口接头被烧坏,尤其为HDIM类型数据线时,进行的是高速的数字化数据传输,在热插拔时更容易发生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300上设置有保护电路,可以在热插拔时对端口接头进行保护,即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在使用时可以随意插拔,且不会对所述插接头220及外接设备的插接端口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3和图4,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包括支撑端面114和支撑臂115,所述支撑臂115立设于所述支撑端面114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端面114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支撑臂115末端设有卡接部111a,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连接臂上设有卡接口112a,所述第一支撑架11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2连接时,所述卡接部111a卡接于所述卡接口112a内。所述卡接部111a包括卡接凸起 111a',所述卡接凸起111a'可以为朝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外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11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安装连接时,所述卡接凸起111a'先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内壁面,此时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支撑臂115 向内收缩,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外扩张。接着所述卡接凸起111a' 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的内壁面朝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端面114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卡接凸起111a'全部进入所述卡接口112a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所述卡接凸起 111a'卡接于所述卡接口112a。
同理,所述卡接凸起111a'也可以朝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内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连接时,所述卡接凸起111a'先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的外壁面,此时所述第一支撑架111 的支撑臂115向外扩张,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向内收缩。接着所述卡接凸起111a'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外壁面朝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端面114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卡接凸起111a'全部进入所述卡接口112a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所述卡接凸起111a'卡接于所述卡接口112a。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形变能力有限,且所述外罩120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之后,所述内支撑件一般只会受到向内挤压的外作用力,即所述卡接凸起111a'不易从所述卡接口112a中脱出,保证了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连接稳定性。较优的,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末端设有朝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内侧凹陷的弧片112d,所述卡接凸起111a'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的外壁面朝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端面114的方向滑动时,先接触向所述第二支撑架112内侧凹陷的弧片112d,再沿着所述弧片112d的滑至所述卡接口112a内,因所述弧片112d口径较小,对所述卡接凸起111a'的滑动有导向作用,更有利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安装连接。所述弧片112d上设有变形缝112d',可以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臂115因形变量过大而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组件100除所述内支撑件外,为保护所述内支撑件内的零部件,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部的外罩120。所述外罩120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后,通过所述内支撑件上设置的限位筋113来限制所述外罩120的移动,但是所述第一支撑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12设有所述限位筋113的端面处于所述外罩120外部,不利于对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罩120 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3至图5,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120端口的内壁分别设有朝另一端口方向凹陷的限位槽121,所述外罩120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时,所述限位筋113与所述限位槽121的底面抵接。此时所述内支撑件设有所述限位筋113的端面处于所述外罩120内部,若在安装完成后,所述内支撑件设有所述限位筋113的端面与所述外罩120之间存在缝隙,只需要对所述限位槽121进行填充,即可密封所述缝隙,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3,所述插接座210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插接座210用于和与之相匹配的其他设备的接头连接,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座210 远离所述电路板300的一端设有插接槽211,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端面 114设有与所述插接槽211相对应的插接口112b,所述支撑端面114内侧沿所述插接口112b周向连接有限位凸起112c,所述插接座210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2的支撑端面114时,所述插接座210卡接于所述限位凸起112c。所述限位凸起112c对所述插接座210的安装起定位作用,所述插接座210卡接于所述限位凸起112c时,所述插接口112b与所述插接槽211对齐叠放,同时,因为所述限位凸起112c周向设置于所述插接口112b,所述插接座210上下左右方向都有相应的所述限位凸起112c对其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凸起112c还对所述插接座210有支撑固定作用。数据线接头与所述插接座210连接时,穿过所述插接口112b,插入所述插接槽211完成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所述插接座210还应与所述电路板300连接,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300设有容纳槽310,所述插接座210两侧连接有卡扣212,所述容纳槽310两侧设有相应的卡扣槽320,所述插接座 210置于所述容纳槽310内时,所述卡扣212插入所述卡扣槽320。所述插接座210与所述容纳槽310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所述卡扣212 和所述卡接槽222b'保证了所述插接座210和所述电路板300的稳定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电路板300还与所述插接头220连接,所述插接头220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所述插接头220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为了保证所述插接头220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的稳定性,需要使所述插接头220 的位置固定,不会产生任何方向的偏移。为达到上述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220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221和限位部222,所述插接部221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时,所述限位部222限位于所述内支撑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的端面抵接。此时只需要使所述限位部222与所述内支撑件端面保持稳定抵接,就可以使得所述插接头220的位置保持稳定。使得所述限位部222与所述内支撑件端面保持抵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螺钉连接、焊接、粘接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所述插接头220的固定方式,通过所述电路板300来保持所述限位部222与所述内支撑件端面的稳定抵接。具体方式为,将所述限位部222设为包括基座222a和卡接板222b,所述卡接板 222b设于所述基座222a靠近所述电路板300的一端,所述卡接板222b上设有卡接槽222b',所述电路板300与所述插接头220连接时,所述电路板300 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22b'内。
所述电路板300与所述插接头220连接时,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22b'内,且与所述卡接部111a端面相抵接,所述电路板300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座210 相连接,通过将所述电路板300设置于所述插接座210和所述插接头220之间,既实现了所述插接座210、电路板300和所述插接头220的限位部222在所述内支撑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又使所述插接座210和所述插接头220实现电连接,满足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的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件内还设有胶块500,所述电路板300设于所述胶块500之间,所述胶块500具有防水防震的功能,当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受到外界的作用力过强或有水渗入所述屏蔽组件100内时,所述胶块500可以减弱外界力对电路板300的作用程度或阻挡外界渗入的水流至电路板300上,破坏电路板300上的预设电路。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还设有环状挡片400,所述环状挡片4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密封所述外罩120两侧的限位段,其中一所述环状挡片400设于所述插接头220外周,另一所述环状挡片 400设有与所述插接槽211相对应的插接孔410。所述环状挡片400与所述限位槽121为过盈配合,进一步限制所述内支撑件在所述保护壳内的移动,同时密封所述限位槽121,防止灰尘等杂物透过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罩120的连接缝隙进入所述内支撑件内部,影响所述数据线转接头10的使用寿命。同时,其中一所述环状挡设于所述插接头220的外周,对处于所述限位槽121 内的部分所述插接头220起进一步固定作用,降低伸出所述内支撑件外的所述插接头220晃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数据线,包括数据线本体、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本体的数据线接头以及至少一个如上文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与所述数据线本体或数据线接头连接,所述数据线接头与所述数据线转接头的插接座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由上文所述的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组件,包括内支撑件和外罩,所述内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远离对方的一端侧向分别凸出有限位筋,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所述外罩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限位筋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限位筋之间;
电路板,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以及
接口组件,包括插接座和插接头,所述插接座和插接头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插接座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内,所述插接头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其中,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和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端面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立设于所述支撑端面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端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臂末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连接臂上设有卡接口,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时,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朝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侧延伸的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臂末端设有朝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侧凹陷的弧片,所述卡接凸起沿所述弧片的外侧滑入所述卡接口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端口的内壁分别设有朝另一端口方向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内支撑件外周时,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端面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对应的插接口,所述支撑端面内侧沿所述插接口周向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插接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支撑端面时,所述插接座卡接于所述限位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容纳槽,所述插接座两侧连接有卡扣,所述容纳槽两侧设有相应的卡扣槽,所述插接座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扣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和限位部,所述插接部由所述内支撑件伸出时,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内支撑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端面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基座和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插接头连接时,所述电路板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环状挡片,所述环状挡片分别密封所述外罩两侧的限位段,其中一所述环状挡片设于所述插接头外周,另一所述环状挡片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对应的插接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插接座相适配的接头型号为USB A型、USB B型、USB C型、HDMI-TYPE-A型、HDMI-TYPE-B型、HDMI-TYPE-C型或HDMI-TYPE-D型;所述插接头的型号为USB A型、USB B型、USB C型、HDMI-TYPE-A型、HDMI-TYPE-B型、HDMI-TYPE-C型或HDMI-TYPE-D型。
1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本体、数据线接头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线转接头,所述数据线转接头与所述数据线本体或数据线接头连接,所述数据线接头与所述数据线转接头的插接座相适配。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可由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CN202123142253.7U 2021-12-14 2021-12-14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062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253.7U CN217062764U (zh) 2021-12-14 2021-12-14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253.7U CN217062764U (zh) 2021-12-14 2021-12-14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2764U true CN217062764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2253.7U Active CN217062764U (zh) 2021-12-14 2021-12-14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2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3108B2 (en) Personal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dapter
US7540786B1 (en)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US7223574B2 (en) Portable memory device with protective cap
US85452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TWM508812U (zh) 具有雙向插接功能的插頭連接器
US11515666B2 (en) System for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around charge-adverse time periods
CN100477402C (zh) 电插接件
CN217062764U (zh)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CN210404181U (zh) 电连接器
CN114188784A (zh) 数据线转接头、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TWM580815U (zh) Transf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693283A (zh) 连接器插头、其对接结构及电连接线
WO2017011959A1 (zh) 锁紧式连接器接头
CN215601585U (zh) 电控盒及电器设备
CN21072350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0291189U (zh) 车用插头电连接器及车用插座电连接器
CN215343115U (zh) 一种micro usb刺破式电连接器
CN220042332U (zh) 电连接器组合
JPS6077A (ja) コネクタの結合構造
CN217532777U (zh) 诊断设备
CN216290032U (zh) 接线盒和电动车
CN212968341U (zh) Usb连接器
CN216834235U (zh) 水下推进器和推进器装置
CN219717424U (zh) 电连接器
CN216598086U (zh) 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