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2777U - 诊断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诊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2777U
CN217532777U CN202221173836.8U CN202221173836U CN217532777U CN 217532777 U CN217532777 U CN 217532777U CN 202221173836 U CN202221173836 U CN 202221173836U CN 217532777 U CN217532777 U CN 217532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iagnostic
socket
diagnosis
recep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38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
郑中庆
胡定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konglichu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konglichu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konglichu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konglichu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38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2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2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2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诊断设备,涉及汽车诊断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诊断设备包括接头插座和诊断接头;所述接头插座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诊断接头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诊断接头与接头插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磁吸连接,所述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诊断设备中无法兼顾诊断接头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诊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汽车电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汽车中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需要经常对汽车当前运行情况进行诊断,以及时发现汽车出现的问题。因此,对于用于实现对汽车的诊断功能的汽车诊断产品,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现有汽车诊断设备通常包括诊断接头和主机两个部分,诊断接头用于接入汽车的车载诊断新系统,将数据回传给主机,进行汽车性能和故障诊断,因此与主机连接诊断接头需要频繁地进行插拔。现有诊断接头与主机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插槽和插头的方式实现卡接,以便于诊断接头的频繁插拔,但是在进行手动插拔的过程中,若插槽和插头之间连接过于紧密,则不便于诊断接头的拔出;频繁地插拔后,插槽与插头之间的连接因磨损等变得松弛,诊断接头的拔出虽然变得容易,但是也容易造成诊断接头的自行脱落,诊断接头和主机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变差。即现有现有诊断设备存在无法兼顾诊断接头的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诊断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诊断设备中无法兼顾诊断接头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诊断设备,包括:
接头插座,所述接头插座设有第一连接件;以及
诊断接头,所述诊断接头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诊断接头与接头插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磁吸连接,所述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为磁铁,另一者为金属片,所述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通过所述磁铁和金属片实现磁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诊断接头靠近所述接头插座的一侧,所述接头插座朝向所述诊断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诊断接头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诊断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诊断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的卡接部,所述连接槽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诊断接头上设有插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有敞口朝向接头插座的空腔,插接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接头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接组件相对应的插槽,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插接组件插入所述插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板和设于所述插接板两侧的插针,所述插针平行于所述插接板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诊断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接头插座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诊断接头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接头插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插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丝孔,所述接头插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连接于所述上盖的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处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内侧面设有周向连通的安装槽,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壳体外周时,所述壳体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接头插座上增设第一连接件,以及在诊断接头上增设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通过磁力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接头插座和诊断接头之间的磁吸连接。接头插座和诊断接头的连接变为磁吸连接后,不影响诊断接头插拔的便捷性,同时,诊断接头的频繁插拔也不存在卡接的磨损问题,也即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不会受到破坏,实现了诊断接头的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的兼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诊断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诊断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诊断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诊断设备中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诊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接头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诊断设备 100 接头插座
110 第一连接件 120 连接槽
130 卡接槽 140 插槽
150 固定板 151 螺丝孔
200 诊断接头 210 第二连接件
220 接头本体 230 卡接部
240 插接组件 241 插接板
242 插针 250 空腔
300 壳体 310 容纳腔
320 上盖 330 下盖
400 保护套 410 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汽车诊断设备通常包括诊断接头和主机两个部分,诊断接头用于接入汽车的车载诊断新系统,将数据回传给主机,进行汽车性能和故障诊断,因此与主机连接诊断接头需要频繁地进行插拔。现有诊断接头与主机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插槽和插头的方式实现卡接,以便于诊断接头的频繁插拔,但是在进行手动插拔的过程中,若插槽和插头之间连接过于紧密,则不便于诊断接头的拔出;频繁地插拔后,插槽与插头之间的连接因磨损等变得松弛,诊断接头的拔出虽然变得容易,但是也容易造成诊断接头的自行脱落,诊断接头和主机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变差。即现有现有诊断设备存在无法兼顾诊断接头的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诊断设备。
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诊断设备10包括接头插座100和诊断接头200;其中,所述接头插座100设有第一连接件110,所述诊断接头200设有第二连接件210,所述诊断接头200与接头插座1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实现磁吸连接,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诊断设备10通过在所述接头插座100上增设第一连接件110,以及在所述诊断接头200上增设第二连接件210,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之间可通过磁力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所述接头插座100和诊断接头200之间的磁吸连接。所述接头插座100和诊断接头200的连接变为磁吸连接后,不影响所述诊断接头200插拔的便捷性,同时,所述诊断接头200的频繁插拔也不存在卡接的磨损问题,也即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不会受到破坏,实现了所述诊断接头200的便捷插拔和稳固连接的兼顾。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可以是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件210可以是金属片,所述磁铁和金属片可以通过磁力进行连接,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可以通过所述磁铁和金属片实现磁吸连接。同理,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可以是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件210可以是磁铁,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可以通过所述磁铁和金属片实现磁吸连接。除此之外,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可以是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件210也可以是磁铁,所述磁铁之间可以通过磁力进行连接,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通过所述磁铁实现磁吸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10设于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所述接头插座100朝向所述诊断接头20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诊断接头200相适配的连接槽120,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于所述连接槽120内,所述诊断接头200插入所述连接槽120时,所述诊断接头2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固定在所述连接槽120内。
所述接头插座100上设置于所述诊断接头200相适配的连接槽120,所述诊断接头200与接头插座100连接时,除了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之间的磁吸连接外,还有所述诊断接头200与所述连接槽120之间的卡接配合,进一步增强了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所述第二连接件210设于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于所述连接槽120内,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10可以设于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的外周,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相应地设于所述连接槽120的内侧壁,当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插入所述连接槽120内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靠近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实现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210可以设于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的端面,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相应地设于所述连接槽120的内底壁,当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插入所述连接槽120内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210靠近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实现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的固定连接。
相应的,当所述第二连接件210设于所述诊断接头200靠近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一侧的端面时,所述第二连接可以直接增设在所述诊断接头200端面的外表面,也可以嵌设在所述诊断接头200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诊断接头200端面,可以增强所述诊断接头200的硬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所述第二连接件210脱落于所述诊断接头200。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诊断接头200包括接头本体220和设于所述接头本体220上的卡接部230,所述连接槽120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接部230相适配的卡接槽130,所述诊断接头200插入所述连接槽120时,所述卡接部230卡接于所述卡接槽130内。
所述卡接部230可以为所述接头本体220外侧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不做限制,所述卡接槽130与所述卡接部230的形状相适配,当所述诊断接头200插入所述连接槽120时,所述卡接部230与所述卡接槽130之间的卡接配合可以限制所述诊断接头200在所述连接槽120内的晃动,在不影响所述诊断接头200插拔便捷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诊断接头200上设有插接组件240,所述金属片形成有敞口朝向接头插座100的空腔250,插接组件240位于所述空腔250内,所述接头插座100上设有与所述插接组件240相对应的插槽140,所述诊断接头200插入所述连接槽120时,所述插接组件240插入所述插槽140内。
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通过所述插接组件240和插槽140的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所述插接组件240和插槽140的卡接配合也进一步增强所述诊断接头200和接头插座100的连接稳固性。具体的,所述插接组件240包括插接板241和设于所述插接板241两侧的插针242,所述插针242平行于所述插接板241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诊断设备10还包括壳体300,所述接头插座100连接于所述壳体300。所述接头插接可以连接于所述壳体300的外表面,可以更加方便地对所述诊断接头200进行插拔,但是所述接头插座100也暴露在外接空气中,容易因为磕碰以及灰尘杂质进入所述接头插座100内等影响,缩短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00形成有一侧敞口的容纳腔310,所述接头插座100设于所述容纳腔310内,所述诊断接头200伸入所述容纳腔310内与所述接头插座100连接。所述接头插座100设置在所述壳体300内,所述壳体300可起保护作用,在无需所述诊断接头200与接头插座100连接时,可将所述容纳腔310的敞口封闭,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所述容纳腔310内。
请参阅图4,所述接头插座100设于所述容纳腔310内时,需要将所述接头插座100的位置进行固定,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等。例如,所述接头插座100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固定板150,所述固定板150上设有螺丝孔151,所述接头插座1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300。使用螺栓或螺丝等穿过所述螺丝孔151,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300的内壁,实现所述接头插座100与壳体300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需要对所述接头插座100进行检测更换时,可以将所述螺栓或螺丝拆卸,实现对所述接头插座100的拆卸。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所述壳体300内的零部件的安装,所述可以设置为包括上盖320和连接于所述上盖320的下盖330。先将内部的零部件装置等在上盖320和/或下盖330上安装连接完成后,再将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连接,实现对所述壳体300内零部件装置的密封保护。具体的,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既能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又能方便地对两者进行拆卸。
同时,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连接处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400,进一步增强了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连接的稳固性,同时对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之间的缝隙起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所述壳体300内。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所述壳体300和保护套400之间的便捷连接,所述保护套400内侧面设有周向连通的安装槽410,所述保护套400套设于所述壳体300外时,所述上盖320和下盖330卡接于所述安装槽410内。
在将所述保护套400套设于所述壳体300外时,利用所述保护套400自身的形变能力,通过外力将所述壳体300挤入所述第二安装槽410内,实现所述壳体300卡接于所述保护套400,不需要增加其他的连接零部件,简化了安装步骤,节省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插座,所述接头插座设有第一连接件;以及
诊断接头,所述诊断接头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诊断接头与接头插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磁吸连接,所述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为磁铁,另一者为金属片,所述诊断接头和接头插座通过所述磁铁和金属片实现磁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诊断接头靠近所述接头插座的一侧,所述接头插座朝向所述诊断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诊断接头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诊断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的卡接部,所述连接槽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接头上设有插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有敞口朝向接头插座的空腔,插接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接头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接组件相对应的插槽,所述诊断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时,所述插接组件插入所述插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板和设于所述插接板两侧的插针,所述插针平行于所述插接板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接头插座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诊断接头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接头插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插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丝孔,所述接头插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连接于所述上盖的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处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内侧面设有周向连通的安装槽,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壳体外周时,所述壳体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2221173836.8U 2022-05-16 2022-05-16 诊断设备 Active CN217532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3836.8U CN217532777U (zh) 2022-05-16 2022-05-16 诊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3836.8U CN217532777U (zh) 2022-05-16 2022-05-16 诊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2777U true CN21753277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3836.8U Active CN217532777U (zh) 2022-05-16 2022-05-16 诊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2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450B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KR101495912B1 (ko) 범용 직렬 버스 표준 인터페이스 접속부
US6652289B2 (en) Vehicle door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160099529A1 (en) Connector
US20200266612A1 (en) Method for a flexible connection scheme and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s for the chassis of a junction box or charge switch unit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217532777U (zh) 诊断设备
CN103797654A (zh) 连接器,特别是电连接器
CN210122039U (zh) 显示模块组件及空调器
CN217562937U (zh) 一种新能源换电连接器及电气设备
CN217036189U (zh) 一种射频公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2201999A (zh) 电连接器
CN214957487U (zh) 电连接器
CN106921070B (zh) 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CN216312152U (zh) 壳体及插座
CN216834235U (zh) 水下推进器和推进器装置
CN216436235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及其防护结构
CN218867509U (zh) 连接器
CN217444724U (zh) 穿缸以太网连接器、集成逆变器和汽车
CN216913900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中转盒
CN209860636U (zh) 一种可供手机直接充电的电源适配器
CN220672956U (zh) 一种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214957511U (zh) 插头组件、插头机构及电连接器
CN217036086U (zh) 一种射频母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7405787U (zh) 用于连接器组件的尾壳、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CN217934269U (zh) 一种用于通讯设备上的新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