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0249U -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0249U
CN217050249U CN202220323675.XU CN202220323675U CN217050249U CN 217050249 U CN217050249 U CN 217050249U CN 202220323675 U CN202220323675 U CN 202220323675U CN 217050249 U CN217050249 U CN 21705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frame body
conveying
rotating shaft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36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anlong Yih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anlong Yi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anlong Yih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anlong Yi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36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注塑件与输送平台的接触部位冷却气流吹不到,导致注塑件冷却程度不一致的问题。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轴,主架体中部阵列设置有侧转轴,主架体中部转动设置有下转轴,下转轴上部转动设置有上转轴,上转轴两端与主架体转动连接,驱动轴驱动输送带循环转动,输送带沿侧转轴向下弯曲,侧转轴与输送带底部转动连接,下转轴与输送带顶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注塑零件与输送带产生间隙,出风口吹动注塑零件底部进行冷却,注塑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质量更加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背景技术
注塑件是通过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注塑件广泛应用在汽车零部件中,汽车零部件的内饰件和外部包围件很多都采用注塑件,注塑件具有成本低和生产快速等优势。
基于上述,注塑件在制造完成后,注塑件温度较高,注塑件会随着输送平台一边输送一边进行冷却,注塑件与输送平台的接触部位冷却气流吹不到,导致注塑件冷却程度不一致,影响注塑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通过滑杆向上抬起注塑零件产生间隙,出风口气流对注塑零件与输送平台的接触部位进行冷却,使注塑零件的整体的冷却更加均匀,避免冷却死角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主架体中部阵列设置有侧转轴,主架体中部转动设置有下转轴,下转轴上部转动设置有上转轴,上转轴两端与主架体转动连接,驱动轴驱动输送带循环转动,输送带沿侧转轴向下弯曲,侧转轴与输送带底部转动连接,下转轴与输送带顶部转动连接,输送带沿侧转轴和下转轴弯曲形成凹字形的转折凹槽,上转轴顶部与输送带顶部齐平,下圆轴中部与输送带顶部转动连接,下圆轴两端与主架体转动连接,下圆轴首端齿轮与上圆轴首端齿轮啮合,上圆轴两端与主架体转动连接,下圆轴两侧设置有侧转轴,输送带沿侧转轴和下圆轴凹字形弯曲,上圆轴的顶部和处于最低状态的滑杆的顶部均与输送带顶部齐平,下圆轴首尾两端固定设置有凸轮齿,凸轮齿为扇形结构,凸轮齿与滑杆下部滑动连接;所述主架体中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主架体侧面固定设置有风机,风机上部设置有出风口,风机处于输送带的侧面,出风口处于输送带的上部位置;所述主架体中部设置有滑杆,滑杆顶部滑柱与上连接架垂直滑动连接,滑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弹件,支撑弹件底部与上连接架固定连接,上连接架尾端与主架体上部固定连接,滑杆和上圆轴处于输送带下凹的转折凹槽内,输送带沿下圆轴向下转轴一侧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杆的上下移动,滑杆向上抬起注塑零件,注塑零件与输送带产生间隙,出风口吹动注塑零件底部进行冷却,注塑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质量更加一致,避免出现注塑零件和输送带接触部位冷却无法顾及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杆向上抬起注塑零件,注塑零件不随输送带移动,延长注塑零件之间的间距,方便后续人员检测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架体;101、驱动轴;102、侧转轴;103、下转轴;104、上转轴;105、下圆轴;106、凸轮齿;107、上圆轴;2、输送带;3、风机;301、出风口;4、滑杆;401、支撑弹件;402、上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包括主架体1;主架体1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轴101,驱动轴101由电机驱动转动,主架体1中部阵列设置有侧转轴102,主架体1中部转动设置有下转轴103,下转轴103上部转动设置有上转轴104,上转轴104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驱动轴101驱动输送带2循环转动,输送带2沿侧转轴102向下弯曲,侧转轴102与输送带2底部转动连接,下转轴103与输送带2顶部转动连接,输送带2沿侧转轴102和下转轴103弯曲形成凹字形的转折凹槽,上转轴104顶部与输送带2顶部齐平,下圆轴105中部与输送带2顶部转动连接,下圆轴105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下圆轴105首端齿轮与上圆轴107首端齿轮啮合,上圆轴107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下圆轴105两侧设置有侧转轴102,输送带2沿侧转轴102和下圆轴105凹字形弯曲,上圆轴107的顶部和处于最低状态的滑杆4的顶部均与输送带2顶部齐平,侧转轴102和下转轴103和下圆轴105组合使得输送带2形成凹字形转折凹槽,滑杆4处于此凹槽内,此凹槽使的输送带2运输的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脱离接触,方便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的接触部位的冷却,注塑零件冷却更加均匀,下圆轴105首尾两端固定设置有凸轮齿106,凸轮齿106为扇形结构,凸轮齿106与滑杆4下部滑动连接,凸轮齿106通过与滑杆4的接触,使得滑杆4间歇上下垂直移动;主架体1中部设置有输送带2;主架体1侧面固定设置有风机3,风机3上部设置有出风口301,风机3处于输送带2的侧面,出风口301处于输送带2的上部位置,风机3的出风口301出风吹动注塑零件上部和底部进行冷却;主架体1中部设置有滑杆4。
如附图2和附图3,滑杆4顶部滑柱与上连接架402垂直滑动连接,滑杆4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弹件401,支撑弹件401底部与上连接架402固定连接,上连接架402尾端与主架体1上部固定连接,滑杆4和上圆轴107处于输送带2下凹的凹槽内,输送带2沿下圆轴105向下转轴103一侧进行转动,凸轮齿106的扇形凸轮与滑杆4下部的横条滑动时,滑杆4压缩支撑弹件401向上移动,滑杆4向上抬起顶部的注塑零件,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产生间隙,风机3的出风口301出风吹动注塑零件上部和底部进行冷却,注塑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2运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如手套箱或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盖板等,输送带2带动下圆轴105转动,下圆轴105和凸轮齿106转动,凸轮齿106的扇形凸轮与滑杆4下部的横条滑动时,滑杆4压缩支撑弹件401向上移动,滑杆4向上抬起顶部的注塑零件,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产生间隙,风机3的出风口301出风吹动注塑零件上部和底部进行冷却,注塑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注塑零件整体的质量更加一致,避免出现注塑零件和输送带2接触部位冷却无法顾及的情况,通过滑杆4向上抬起注塑零件,注塑零件不随输送带2移动,延长注塑零件之间的间距,方便后续人员检测加工,避免注塑零件过多,增加后续检测加工的压力,滑杆4向上抬起注塑零件的工作方式,避免下压式卡住或压坏注塑零件的情况,输送带2通过侧转轴102向下弯折,侧转轴102和下转轴103和下圆轴105组合使得输送带2形成凹字形凹槽,滑杆4处于此凹槽内,此凹槽使的输送带2运输的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脱离接触,方便注塑零件与输送带2的接触部位的冷却,注塑零件冷却更加均匀,上转轴104和上圆轴107和输送带2同步转动,上转轴104和上圆轴107承担注塑零件凹槽处的注塑零件运输任务,避免注塑零件卡在输送带2的凹槽处。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所述主架体(1)中部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主架体(1)侧面固定设置有风机(3);所述主架体(1)中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顶部与上连接架(402)垂直滑动连接,滑杆(4)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弹件(401),支撑弹件(401)底部与上连接架(402)固定连接,上连接架(402)尾端与主架体(1)上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轴(101),主架体(1)中部阵列设置有侧转轴(102),主架体(1)中部转动设置有下转轴(103),下转轴(103)上部转动设置有上转轴(104),上转轴(104)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01)驱动输送带(2)循环转动,输送带(2)沿侧转轴(102)向下弯曲,侧转轴(102)与输送带(2)底部转动连接,下转轴(103)与输送带(2)顶部转动连接,输送带(2)沿侧转轴(102)和下转轴(103)弯曲形成凹字形的转折,上转轴(104)顶部与输送带(2)顶部齐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与下圆轴(105)中部转动连接,下圆轴(105)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下圆轴(105)首端齿轮与上圆轴(107)首端齿轮啮合,上圆轴(107)两端与主架体(1)转动连接,下圆轴(105)两侧设置有侧转轴(1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轴(105)首尾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凸轮齿(106),凸轮齿(106)为扇形结构,凸轮齿(106)与滑杆(4)下部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上部设置有出风口(301),风机(3)处于输送带(2)的侧面,出风口(301)处于输送带(2)的上部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和上圆轴(107)处于输送带(2)下凹的转折内,输送带(2)沿下圆轴(105)向下转轴(103)一侧进行转动。
CN202220323675.X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Active CN21705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3675.XU CN21705024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3675.XU CN21705024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0249U true CN217050249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3675.XU Active CN21705024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0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48029U (zh) 一种具有翻转定位结构的注塑件模具
CN217050249U (zh) 一种输送汽车零部件的注塑件输送平台
CN2081334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清洁机械手
CN206795915U (zh) 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魔芋的熟料切条切段装置
CN106766274B (zh) 反射镜背板的清理装置的清理方法
CN2181189Y (zh) 食用丸子成型机的成型装置
CN216732966U (zh) 一种合模精度高的食品吸塑盘用成型模具
CN210945330U (zh) 用于制瓶机的升降装置
CN218014986U (zh) 一种薄壁电机组件表面快速整形装置
CN217117368U (zh) 一种揉面机
CN212860186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注塑装置
CN216068638U (zh) 一种吸塑机的模台升降装置
CN217316237U (zh) 一种壳体修整装置
CN216745749U (zh) 一种电子雷管芯片脚线铆接装置
CN218699236U (zh) 一种带自动切料功能的挤塑机下料装置
CN212097147U (zh) 一种汽轮机手柄组件快速成型模具
CN219076452U (zh) 一种食品塑料盒生产模具
CN214976327U (zh) 一种机械模具除尘机用振动装置
CN215879980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的钻床
CN219899956U (zh) 一种金属模具用旋转式冷却构造
CN219004238U (zh) 一种基于汽车配件加工的连续性冲压装置
CN217847889U (zh) 一种ic切筋成型机的高速机头
CN219055297U (zh) 一种可替换吸塑形状的吸塑机
CN216327119U (zh) 一种线路板周侧表面打磨装置
CN218656276U (zh) 一种简易模具加工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