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4531U -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4531U
CN217024531U CN202220195815.XU CN202220195815U CN217024531U CN 217024531 U CN217024531 U CN 217024531U CN 202220195815 U CN202220195815 U CN 202220195815U CN 217024531 U CN217024531 U CN 217024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ort
communicated
in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58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祥玉
苗鹏
崔名双
邢文朝
贾楠
赵天晨
孙虓汉
刘鹏中
延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di Suna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58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4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4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4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所述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料斗、输料管和第一输气管,所述料斗具有料腔以及与所述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输料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输料管具有料管进口和料管出口,所述料管进口设在所述输料管的外周壁上且设在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料管出口设在所述第二端,所述料管进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具有用于与气源连通的第一端口和与所述输料管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具有耗能低、物料流化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在脱硫系统中,石灰输送装置主要是为脱硫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氧化钙物料,但是由于氧化钙的流动性差,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受潮且粘附在输送装置上,造成输送装置的堵塞,导致输送工作无法连续进行,影响脱硫工作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物料输送系统,该物料输送系统可以增强物料的流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包括:
料斗,所述料斗具有料腔以及与所述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在所述料斗的上端部,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料斗的下端部;
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输料管具有料管进口和料管出口,所述料管进口设在所述输料管的外周壁上,所述料管出口设在所述第二端,所述料管进口设在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料管进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输料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具有耗能低、物料流化效果好、输送物料的效率高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端口更邻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气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输气管沿所述输料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与气源连通,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五端口设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五端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料管进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倾斜设置,所述第六端口在所述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五端口更邻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阀进口和阀出口,所述阀体的上端与所述料斗相连,所述阀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阀出口与所述第五端口连通;和
阀芯,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进口和所述阀出口之间,以便所述第五端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硫系统包括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物料输送系统为根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用于输送氧化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硫系统具有耗能低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物料输送系统100;
料斗1;进料口11;出料口12;
输料管2;料管进口21;料管出口22;
第一输气管3;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
第二输气管4;第三端口41;第四端口42;
连接管5;第五端口51;第六端口52;
控制阀6;法兰盘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物料”意指散状的物料,既可以包括食用品,例如谷物、面粉、砂糖等,也包括工业用品,例如煤粉、氧化钙等,以及其他的散状物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硫系统包括物料输送系统100,物料输送系统100用于输送氧化钙。
下面参考图1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100包括料斗1、输料管2和第一输气管3。
料斗1具有料腔以及与料腔连通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进料口11设在料斗1的上端部,出料口12设在料斗1的下端部。
输料管2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高于第二端设置,输料管2具有料管进口21和料管出口22,料管进口21设在输料管2的外周壁上,料管出口22设在第二端,料管进口21设在出料口12下方,料管进口21能够与出料口12连通。
第一输气管3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第一端口31用于与气源连通,第二端口32与输料管2连通,第一输气管3的中心线和输料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容易被理解,下面以料斗1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以输料管2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
输料管2接近料斗1的一端高于输料管2的另一端布置。例如,输料管2的第一端是输料管2的左端,输料管2的第二端是输料管2的右端,输料管2的左端高于输料管2的右端设置,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向右移动。
料管进口21设在输料管2左端的外周壁上,料管进口21位于料斗1的出料口12下方以便与出料口12连通,料斗1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流入输料管2内。料管出口22设在输料管2的右端。
当输料管2堵塞时,第一端口31与气源连通,以便向输料管2内通入高压气体。当输料管2不堵塞时,第一端口31可以与气源连通,也可以与气源断开。第一输气管3的中心线和输料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当物料堵塞输料管2的时候以便向输料管2内输送高压气体。例如,第一输气管3沿着从图1中的左下角至右上角的方向延伸,或者第一输气管3沿着从图1中的右下角至左上角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100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输料管2内的物料没有堵塞输料管2,则第一输气管3不工作,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料斗1进入输料管2内并沿着输料管2向右移动,物料在流动过程中不需要动力推动,物料输送系统100的耗能低。
如果输料管2内的物料堵塞输料管2,则利用第一输气管3向输料管2内通入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吹扫物料堵塞区域,从而提高促进物料流动,进而增加物料的流化效果。而且,第一输气管3的中心线和输料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呈锐角布置,便于减少高压气体的能量损失,方便高压气体沿着输料管2的延伸方向吹扫物料堵塞区域,提高能量利用率,从而提高物料输送系统100输送物料的效率,进而提高物料输送系统100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100具有耗能低、物料流化效果好、输送物料的效率高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硫系统具有耗能低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可选地,第一输气管3的第一端口31处设有快速接头,从而方便第一输气管3与气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口32在输料管2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述的左右方向)上相对第一端口31更邻近第二端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输气管3沿着从图1中的左下角至右上角的方向延伸,由此,高压气体的喷射方向与物料的流动方向一致,不仅可以疏通物料堵塞区域,而且可以提高物料的流动速率,从而增加物料的流化效果。
在相关技术中,输料管2采用钢管制成,由于钢管是不透明的,从外界无法确定输料管2内堵塞的区域在什么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气管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输气管3沿输料管2的延伸方向(如图1所述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输气管3可以将输料管2分成多段,每个第一输气管3负责疏通其邻近的一段输料管2,由此,当输料管2内出现堵塞时,利用多个第一输气管3同时向输料管2内通入高压气体,不需要确定疏通区域的位置,即可疏通输料管2,从而提高疏通的效率。此外,当输料管2内多个地方均出现堵塞时,利用多个第一输气管3,可以同时疏通多个堵塞区域,从而提高疏通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料管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15度-20度。例如,输料管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15度、18度、20度等。如果该夹角过小,物料的流动速度较慢,物料的流化效果较差,在输料管2内容易堵塞。如果该夹角过大,则物料流动的速度过快,物料容易堆积在输料管2的右端,从而造成输料管2堵塞。由此,该夹角为40度-50度时,物料的流动速度适中,流化效果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气管3的中心线和输料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0°-50°。例如,第一输气管3的中心线和输料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0度、45度、50度等。由此,在该范围内,利用第一输气管3输送的高压气体的冲击效果好,便于疏通输料管2。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100还包括第二输气管4,第二输气管4具有第三端口41和第四端口42,第三端口41用于与气源连通,第四端口42与第一端连通。
如图1所示,第二输气管4的第四端口42设在输料管2的左端面上,第二输气管4与输料管2的左端连通。由此,当输料管2的左端出现堵塞时,特别是出料口12与输料管2的连接处出现堵塞时,利用第二输气管4,从输料管2的左端面上向输料管2内通入高压气体,从而便于疏通输料管2的左端区域,进而提高物料输送系统100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输气管的左端设有法兰盘,第二输气管4与法兰盘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二输气管4的第三端口41处设有快速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输气管4的中心线平行于输料管2的中心线。换言之,第二输气管4通入的高压气体的气流方向与物料的流动方向一致,由此,利用第二输气管4可以将物料向输料管2的右端吹扫,物料在流动时与输料管2的管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物料向输料管2右端流动,从而便于疏通输料管2,进而提高物料输送系统100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100还包括连接管5,连接管5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五端口51和第六端口52,第五端口51设在出料口12的下方,第五端口51能够与出料口12连通,第六端口52与料管进口21连通。
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管5的上端是第五端口51,连接管5的下端是第六端口52,连接管5用于连通料斗1和输料管2。由此,利用连接管5便于连接料斗1和输料管2。
可选地,连接管5的上端与料斗1的形状适配,例如,连接管5的上端是倒锥形的。连接管5的下端与出料口12的形状适配,例如,连接管5的下端是圆柱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5倾斜设置,第六端口52在输料管2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五端口更邻近第二端设置。
例如,在左右方向上,第六端口52设在五端口的右边,即连接管5从图1所示的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设置。由此,利用连接管5逐渐改变物料的流动角度,将物料从上到下的流动角度逐渐过渡成从左至右的方向,避免物料在出料口12处堆积,从而堵塞输料管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5为弧形管,弧形管的上端开口与出料口12相对,弧形管的下端向右侧弯曲设置且与输料管2连通。由此,利用弧形管便于改变物料的流动方向,从而避免物料在出料口12处堵塞,提高物料的运输速率,进而提高物料输送系统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100还包括控制阀6,控制阀6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阀进口和阀出口,阀体的上端与料斗1相连,阀进口与出料口12连通,阀体的下端与连接管5相连,阀出口与第五端口51连通。阀芯可移动地设在阀进口和阀出口之间,以便第五端口51能够与出料口12连通或断开。
例如,如图1所示,阀体设在料斗1和连接管5之间,阀体用于控制出料口12的开合。在物料输送系统100工作时,控制阀6打开,第五端口51能够与出料口12连通,物料向下流动。当物料输送系统100停止工作或者输料管2堵塞时,控制阀6关闭,第五端口51能够与出料口12断开,第一输气管3或第二输气管4开始工作。由此,利用控制阀6可以方便的控制物料流动。
可选地,阀体为插板阀。插板阀为电动驱动或者气动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100还包括第一阀、第二阀、料位计和控制器,料位计设在料斗1内,第一阀设在第一输气管3上,第二阀设在第二输气管4上。第一阀、第二阀、料位计、控制阀6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物料输送系统100输送物料的过程中,若控制器检测到料位计的数值没有出现变化,则控制器判定输料管2出现堵塞,控制器控制控制阀6关闭,第五端口51与出料口12断开,停止运输物料,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阀打开第一输气管3,或者控制第二阀打开第二输气管4,开始对输气管进行吹扫,以疏通堵塞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所述料斗具有料腔以及与所述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在所述料斗的上端部,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料斗的下端部;
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输料管具有料管进口和料管出口,所述料管进口设在所述输料管的外周壁上,所述料管出口设在所述第二端,所述料管进口设在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料管进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输料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端口更邻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输气管沿所述输料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与气源连通,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输料管的中心线。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五端口设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五端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料管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倾斜设置,所述第六端口在所述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五端口更邻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阀进口和阀出口,所述阀体的上端与所述料斗相连,所述阀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阀出口与所述第五端口连通;和
阀芯,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进口和所述阀出口之间,以便所述第五端口能够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或断开。
10.一种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物料输送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用于输送氧化钙。
CN202220195815.XU 2022-01-24 2022-01-24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Active CN217024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815.XU CN217024531U (zh) 2022-01-24 2022-01-24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815.XU CN217024531U (zh) 2022-01-24 2022-01-24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4531U true CN21702453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5815.XU Active CN217024531U (zh) 2022-01-24 2022-01-24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4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0612B (zh) 用于气动式传送不易流动的松散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CN217024531U (zh) 物料输送系统和脱硫系统
CN205294262U (zh) 一种低压粉体连续输送泵
CN214878527U (zh) 煤粉气力输送管及煤粉气力输送系统
CN208249338U (zh)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双料筒气力输送装置以及输灰系统
CN210176014U (zh) 一种改变物料转料方式的系统
CN210681874U (zh) 防止料仓底部粉状物料堵塞的装置
CN207329782U (zh) 一种粉料输送用分料器
CN109230296B (zh) 螺旋输送机
CN216403139U (zh) 窑灰和水泥生料入库系统
CN218809055U (zh) 一种真空送料机的送料口结构
CN215842424U (zh) 脱硫用注料装置
CN113120622B (zh) 一种输送效率高的气力输送系统
CN218402775U (zh) 一种石灰给料系统
CN220482510U (zh) 一种料桶防堵料机构
CN209973704U (zh) 物料输送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214988720U (zh) 一种防止物料沉降的吸料装置
CN217417489U (zh) 一种带有助吹装置的粉罐车
CN211444175U (zh) 一种脱硫脱硝剂输送装置
CN217996028U (zh) 一种螺旋式输送泵
CN220466847U (zh) 秸秆气力输送卸料装置
CN211282230U (zh) 一种底部设置卸料管路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
CN220702596U (zh) 一种用于发送罐输送的出料弯头及发送罐
CN218344661U (zh) 一种多路线进料仓系统
CN214526493U (zh) 一种轻质骨料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600 No.5, Yulong Street, Caiy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aiyu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di Suna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No.5, Yulong Street, Caiy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aiyu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