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1118U -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1118U
CN217021118U CN202220183047.6U CN202220183047U CN217021118U CN 217021118 U CN217021118 U CN 217021118U CN 202220183047 U CN202220183047 U CN 202220183047U CN 217021118 U CN217021118 U CN 217021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block
ejector
sliding
ejec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830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振开
龙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a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a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a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a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830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1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1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1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中间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顶针板和位于第一顶针板之上的第二顶针板,第二顶针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连接扣的成型组件,第一顶针板设置有多根顶针,第一顶针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第一滑块上设置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第二顶杆,第一滑块外侧设置有挡块,第二顶杆一端抵接挡块,另一端抵接第一顶杆。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脱模,脱模过程不干涉,能提高塑胶产品质量等优点。

Description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用于成型各式各样的塑胶产品。部分塑胶产品为了方便连接设置有许多的连接扣,而由于连接扣的形状复杂。现有的模具在脱开连接扣时容易干涉,从而破坏连接扣的结构,继而影响整个塑胶产品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脱模时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提高塑胶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间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顶针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之上的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二顶针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连接扣的成型组件,所述第一顶针板设置有多根顶针,所述第一顶针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一滑块外侧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二顶杆一端抵接所述挡块,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顶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底座、第一连接块和成型杆,所述成型杆倾斜设置,所述成型杆上端设置有卡扣成型部,所述成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内并可沿第二滑动槽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两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斜导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出部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挡块下表面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滑块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通过螺丝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数量均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通过设置挡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顶住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当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滑动时,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是保持不动,成型组件会慢慢脱离塑胶产品上的连接扣,脱模过程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提高塑胶产品的成型质量。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第一滑块设置有两个凸出部,凸出部上设置有斜导孔。模具的斜导杆穿过斜导孔,模具的前模和后模分离时,斜导杆便可带动第一滑块脱模,无需另外设置动力件,使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成型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滑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滑块100,通槽110,连接槽120,第二连接块130,连接部131,凸出部140,斜导孔141,第二滑块200,容置空间210,第二滑动槽220,第一主体230,第二主体240,第一顶针板300,顶针310,第二顶针板400,成型组件410,底座411,第一滑动槽4111,第一连接块412,成型杆413,卡扣成型部4131,第一顶杆500,第二顶杆600,挡块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要理解,单数形式“一”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规定。从而,例如,对“一组件表面”的提及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提及。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
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包括第一滑块100和第二滑块200,第一滑块100与第二滑块200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00的中间设置有容置空间210,容置空间210内设置有第一顶针板300和位于第一顶针板300之上的第二顶针板400,第二顶针板4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连接扣的成型组件410,第一顶针板300设置有多根顶针310,第一顶针板3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500,第一滑块100上设置通槽110,通槽110内设置有第二顶杆600,第一滑块100外侧设置有挡块700,第二顶杆600一端抵接挡块700,另一端抵接第一顶杆50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当第一滑块100脱膜时,第一滑块100会带动第二滑块200脱膜,但由于第一滑块100外侧设置有挡块700,挡块700顶住了第二顶杆600和第一顶杆500,所述第一滑块100在脱模时,第一顶针板300和第二顶针板400是保持不动的,由于第二滑块200移动,而第一顶针板300和第二顶针板400不动,则成型组件410会慢慢脱离塑胶产品上的连接扣,整个脱模过程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提高塑胶产品的成型质量。
如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410包括底座411、第一连接块412和成型杆413,成型杆413倾斜设置,成型杆413上端设置有卡扣成型部4131,成型杆413的下端与第一连接块412铰接,底座41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4111,第一连接块412位于第一滑动槽4111内。由于第二滑块200会随第一滑块100滑动而滑动,而第一顶针板300和第二顶针板400不动且成型杆413是倾斜设置的,所以当第二滑块200随第一滑块100滑动时,卡扣成型部4131会逐渐与塑胶产品上的连接扣脱离,等到卡扣成型部4131与连接扣完全脱离后,再整体将塑胶产品顶出。
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100上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槽120,连接槽120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30,第二连接块130上设置有连接部131,第二滑块20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20,连接部131连接在第二滑动槽220内并可沿第二滑动槽220滑动。第一滑块100滑动时,第二连接块130的连接部131会在第二滑动槽220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200。具体地,第二连接块130与第一滑块10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30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滑块100的连接槽120内。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100设置有两个凸出部140,凸出部140上设置有斜导孔141。模具的斜导杆穿过斜导孔141,模具的前模和后模分离时,斜导杆便可带动第一滑块100脱模,无需另外设置动力件,使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出部140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挡块700下表面的高度。从而保证挡块700不阻挡第一滑块100,使第一滑块100可以顺利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200包括第一主体230和第二主体240,第一主体230通过螺丝与第二主体240固定连接。方便将第一顶针板300和第二顶针板400安装在容置空间210内。
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顶杆500和第二顶杆600的数量均为两根。通过两根第一顶杆500和两根第二顶杆600顶住第一顶针板300,防止第一顶针板300在成型组件410脱离塑胶产品上的连接扣的过程中出现移动,从而保证塑胶产品的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8)

1.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块(100)和第二滑块(200),所述第一滑块(100)与所述第二滑块(20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00)的中间设置有容置空间(210),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顶针板(300)和位于所述第一顶针板(300)之上的第二顶针板(400),所述第二顶针板(4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连接扣的成型组件(410),所述第一顶针板(300)设置有多根顶针(310),所述第一顶针板(3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500),所述第一滑块(100)上设置通槽(110),所述通槽(110)内设置有第二顶杆(600),所述第一滑块(100)外侧设置有挡块(700),所述第二顶杆(600)一端抵接所述挡块(700),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顶杆(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410)包括底座(411)、第一连接块(412)和成型杆(413),所述成型杆(413)倾斜设置,所述成型杆(413)上端设置有卡扣成型部(4131),所述成型杆(4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12)铰接,所述底座(41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4111),所述第一连接块(412)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4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00)上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槽(120),所述连接槽(120)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30),所述第二连接块(130)上设置有连接部(131),所述第二滑块(20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20),所述连接部(131)连接在第二滑动槽(220)内并可沿第二滑动槽(220)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0)与所述第一滑块(10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00)设置有两个凸出部(140),所述凸出部(140)上设置有斜导孔(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40)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挡块(700)下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00)包括第一主体(230)和第二主体(240),所述第一主体(230)通过螺丝与第二主体(24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500)和第二顶杆(600)的数量均为两根。
CN202220183047.6U 2022-01-21 2022-01-21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Active CN217021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3047.6U CN217021118U (zh) 2022-01-21 2022-01-21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3047.6U CN217021118U (zh) 2022-01-21 2022-01-21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1118U true CN217021118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83047.6U Active CN217021118U (zh) 2022-01-21 2022-01-21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1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45728U (zh) 一种多模腔的光学镜片注塑模具
CN217021118U (zh) 复杂连接扣模具高效脱模结构
CN213227344U (zh) 一种倒扣脱模机构
CN213166664U (zh) 一种带侧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10911005U (zh) 一种组合式抽芯机构和组合式抽芯模具
CN209320217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的三级顶出机构
CN217047365U (zh) 注塑模具滑块内拉变形脱模机构
CN219311813U (zh) 婴儿玩嘴成型模具
CN219505228U (zh) 带有斜面和倒扣的塑胶件的成型模具
CN214773727U (zh) 多滑块快速脱模模具
CN216683154U (zh) 一出多组合配件成型模具
CN205033515U (zh) 母模滑块斜抽机构
CN217257976U (zh) 注塑件多凹槽高质量脱模结构
CN216544421U (zh) 电子产品外壳成型模具
CN218854522U (zh) 一种具有上下顶针板的模具
CN21460568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491429U (zh) 一种分段延时顶出结构
CN212602832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用可快速连接组装的模具
CN215396660U (zh) 注塑模具
CN217169583U (zh) 注塑模具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18660179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运动机构
CN217196457U (zh) 一种三板式冷流道卧式模具的顶出复位结构
CN219133133U (zh) 电动车前大灯底座模具双向顶出机构
CN217021117U (zh) 大行位与小行位结合可高效脱模的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