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3559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3559U
CN217013559U CN202220623142.3U CN202220623142U CN217013559U CN 217013559 U CN217013559 U CN 217013559U CN 202220623142 U CN202220623142 U CN 202220623142U CN 217013559 U CN217013559 U CN 217013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cavity
electromagnetic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31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威
陆祖安
曲绍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31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3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3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3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厨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机体、电磁加热组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机体包括构造出蒸箱腔体的第一胆体和构造出烤箱腔体的第二胆体;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蒸箱腔体和所述烤箱腔体之间;所述第一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蒸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所述第二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烤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本申请能够实现蒸和烤一体,即在同一机体内可以同时实现蒸和烤,有效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蒸和烤同时进行烹饪,烹饪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蒸烤一体机是结合蒸箱和烤箱二合一的一种产品,具有蒸、烤、嫩烤等多种烹饪功能。相关技术中,蒸烤一体机通过电加热管通电变热,使腔体内的空气变热升温,继而对腔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烤至熟,同时也可以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对腔内的食物烹至熟。
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蒸烤一体机中蒸箱和烤箱共用一个烹饪空间,烹饪空间只能够同时进行蒸或者同时进行烤,烹饪效率较低,用户体验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烹饪器具,能够实现蒸和烤一体,有效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耗,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
机体,包括构造出蒸箱腔体的第一胆体和构造出烤箱腔体的第二胆体;
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蒸箱腔体和所述烤箱腔体之间;
第一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蒸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
第二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烤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机体内设置电磁加热组件,在机体内蒸箱腔体和烤箱腔体之间设置电磁加热组件,以及适于设置在蒸箱腔体和烤箱腔体内的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两个加热件适于感应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使蒸箱腔体和烤箱腔体能够同时进行烹饪,或者使蒸箱腔体和烤箱腔体其中的一个进行烹饪,实现蒸和烤一体,即在同一机体内可以同时实现蒸和烤,能够有效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蒸和烤同时进行烹饪,烹饪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箱腔体位于所述烤箱腔体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胆体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预设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加热件的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插接所述第一加热件的第一槽体;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加热件的面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胆体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二预设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部为适于搭接所述第二加热件的第二支架;或者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适于插接所述第二加热件的第二槽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胆体设置有蒸架,所述蒸架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上方;
所述第二胆体设置有烤架和风机,所述烤架位于所述第二加热件的下方,所述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胆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体连接有绝热机构,所述绝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胆体和所述第二胆体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绝热机构连接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适于在加热状态与非加热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热机构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伸缩支架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所述伸缩支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滑轮组件和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和所述滑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柔性件的一端,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组件,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方向运动;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导向件和滑块,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导向件并适于沿所述导向件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第一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绝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绝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机体;11、蒸箱腔体;111、蒸架;112、第一支撑部;12、烤箱腔体;121、烤架;122、第二支撑部;2、电磁加热组件;3、第一加热件;31、盘腔;32、盘缘;4、第二加热件;5、风机;6、绝热机构;61、伸缩支架;62、滑轮;63、滑轮支架;64、柔性件;65、转动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不仅适于用蒸烤一体机,还适应于微蒸烤一体机等烹饪器具。
详细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机体1、电磁加热组件2、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机体1包括构造出蒸箱腔体11的第一胆体和构造出烤箱腔体12的第二胆体,电磁加热组件2设置在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之间,第一加热件3适于设置在蒸箱腔体11,适于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第二加热件4适于设置在烤箱腔体12,适于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机体1内设置电磁加热组件2,在机体1内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之间设置电磁加热组件2,以及适于设置在蒸箱腔体11内的第一加热件3和适于设置在烤箱腔体12内的第二加热件4,两个加热件适于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使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能够同时进行烹饪,或者使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其中的一个进行烹饪。实现蒸和烤一体,即在同一机体1内可以同时实现蒸和烤,能够有效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蒸和烤同时进行烹饪,烹饪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机体1、电磁加热组件2、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
在机体1上可开合设置有门体(图中未示出),第一胆体和第二胆体可以一体形成内胆,内胆设置在机体1内,具有开口,包括五个胆壁,门体可开合设置在开口处,五个胆壁和门体共同构成烹饪空间。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2可以直接安装在内胆的至少两个胆壁上,将烹饪空间分隔为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2具有壳体,壳体固定安装在内胆中,将烹饪空间分隔为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机体1内构造安装腔体,安装腔体位于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之间,电磁加热组件2设置在该安装腔体内,安装腔体可以与内胆一体成型。
第一加热件3可以设置在蒸箱腔体11内,以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从而对蒸箱腔体11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第二加热件4可以设置在烤箱腔体12内,以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从而对烤箱腔体12内的食物进行烹饪。该加热过程可以选择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同时处于加热状态,分别对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进行加热,也可以选择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其中的一个处于加热状态,对蒸箱腔体11或烤箱腔体12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胆体和第二胆体也可以是独立的结构。即第一胆体构造出蒸箱腔体11,第二胆体构造出烤箱腔体12,蒸箱腔体11位于烤箱腔体12的上方,适于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3应用在蒸箱腔体11内,位于电磁加热组件2的上方,可以为盛水盘,其具有盘腔31和盘缘32,盘腔31用于盛水,盘缘32用于和第一胆体连接。并在第一胆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2,第一加热件3通过第一支撑部112设置在第一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为,第一预设位置是指第一加热件3能够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并在第一加热件3上产生涡流,令第一加热件3迅速发热,达到加热或烹饪食物的目的。
也即,在第一预设位置,第一加热件3能够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产生的磁力线穿过,可以在第一加热件3的底部产生涡流。如果第一加热件3不在第一预设位置,则第一加热件3无法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产生的磁力线穿过,因此在第一加热件3的底部不会产生涡流令第一加热件3发热,即第一加热件3无法实现加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胆体的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胆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2,盘缘32可以直接搭接在第一支撑部112上,或者直接插接在第一支撑部112上,第一支撑部112与电磁加热组件2之间存在间隙,以使搭接或插接在第一支撑部112上的第一加热件3位于第一预设位置。
如图1所示,当盘缘32直接搭接在第一支撑部112上时,第一支撑部112可以为适于搭接盘缘32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可以与内胆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当盘缘32直接插接在第一支撑部112上时,第一支撑部112为适于插接盘缘32的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可以为环绕包覆在盘缘32的凹槽,以使第一加热件3的安装更稳定。第一槽体可以与内胆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件构造形成。
第一加热件3除了使用第一支撑部112支撑外,还可以是设置在电磁加热组件2上方且与电磁加热组件2相平行的微晶面板或云母瓷板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及耐候性和耐磨性的面板,第一加热件3可以直接放置在微晶面板或云母瓷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件3可以为铁质盘或不锈钢盘等盘具,能够导磁或者导磁效果较好(即磁导率大),以使盘具放置在电磁加热组件2上,其底部能形成涡流,令盘具迅速发热的任意形式的盘具均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4应用在烤箱腔体12内,位于电磁加热组件2的下方,可以为发热盘,发热盘为平板结构,并在烤箱腔体12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22,第二加热件4通过第二支撑部122设置在第二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为,第二预设位置是指第二加热件4能够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并在第二加热件4上产生涡流,令第二加热件4迅速发热,达到加热或烹饪食物的目的。
也即,在第二预设位置,第二加热件4能够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产生的磁力线穿过,可以在第二加热件4的底部产生涡流。如果第二加热件4不在第二预设位置,则第二加热件4无法感应到电磁加热组件2产生的磁力线穿过,因此在第二加热件4的底部不会产生涡流令第二加热件4发热,即第二加热件4无法实现加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胆体的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胆壁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22,第二加热件4可以直接搭接在第二支撑部122上,或者直接插接在第二支撑部122上。第二支撑部122与电磁加热组件2之间存在间隙,以使搭接或插接在第二支撑部122上的第二加热件4位于第二预设位置。
第二支撑部122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一支撑部112的设置方式相同,即:
如图1所示,当发热盘直接搭接在第二支撑部122上时,第二支撑部122可以为适于搭接发热盘的第二支架。
如图2和图4所示,当发热盘直接插接在第二支撑部122上时,第二支撑部122为适于插接发热盘的第二槽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箱腔体11内设有蒸架111,用于放置蒸盘或者待蒸的食物,蒸架111位于第一加热件3的上方。
烤箱腔体12内设有烤架121和风机5,烤架121用于放置烤盘或待烤制的食物,烤架121位于第二加热件4的下方。风机5靠近第二加热件4设置在胆壁上,以使烤箱腔体12内的气体循环加热,对烤架121上的食物进行烤制。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盘可以为铁质盘或不锈钢盘等盘具,能够导磁或者导磁效果较好(即磁导率大),以使发热盘位于电磁加热组件2的第二预设位置上,其底部能形成涡流,令加热件迅速发热的任意形式的盘具均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2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盘,以及用于连接电源为线圈盘供电的若干导线,线圈盘可以为单线圈,螺线管(空心线圈)、亥姆霍兹线圈、组合式亥姆霍兹线圈、无矩线圈、麦克斯韦线圈、电磁铁、多极电磁铁等磁场线圈。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在工作过程中,当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同时使用时,给第一加热件3加入自来水,并将第一加热件3放置在第一支撑部112上,将第二加热件4放置在第二支撑部122上。
如图7所示,将烹饪器具通过插座与电网相连,获取220V的工频市电,即线圈盘的能量来源,烹饪器具将市电经桥式整流电路变换为直流电,再经电压谐振变换器将直流电变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通过在圆形平面上绕制的线圈盘建立高频磁场,线圈盘向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加热件3和第第二加热件4传输功率。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第一加热件3(盛水盘)加热,并产生蒸汽加热蒸箱腔体11内的食物,同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第二加热件4(发热盘)发热,风机5加快对流传热,通过热风烤熟烤箱腔体12内的食物。
当只使用蒸箱腔体11时,只需手动拿出烤箱腔体12内的第二加热件4即可,然后启动电磁加热组件2,只有第一加热件3感应电磁而发热,并产生蒸汽烹饪蒸箱腔体11内的食物。此时,由于烤箱腔体12内没有第二加热件4,因此无法通过电磁感应使烤箱腔体12内部产生热风进行食物烤制。
当只使用烤箱腔体12时,只需手动拿出蒸箱腔体11内的第一加热件3即可,然后启动电磁加热组件2,只有第二加热件4感应电磁而发热,在风机5的作用下,使烤箱腔体12内的食物烤熟。此时,由于蒸箱腔体11没有第一加热件3,因此无法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蒸汽。
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在同一烹饪空间内能够同时进行蒸或者同时进行烤,或者只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烹饪,能够有效提高烹饪效率。同时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共用同一线圈盘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当线圈盘中流过交变高频电流时,沿线圈盘半径方向会产生闭合的磁力线,磁力线经线圈与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构成的磁回路在加热件底部形成涡流而发热,加热第一加热件3内的水,或者使第二加热件4发热。
或者,磁力线经线圈与第一加热件3的磁回路穿透微晶面板或云母瓷板耦合作用于加热件底部,在加热件底部形成涡流而发热,加热第一加热件3内的水。
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加热管进行加热,电磁感应加热,由于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因此热启动较快,平均预热时间比加热管加热的预热时间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电磁感应加热比加热管加热节电30—70%,能够成倍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由于电磁感应加热时,线圈本身不会产生热量,不仅能解决机体1的散热问题,使热量充分利用,热损耗低,加热时间短。而且能延长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检修、维护和更换成本,用户体验较佳。
由于电磁感应加热时,线圈盘表面温度能够实现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使用安全可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机体1连接有绝热机构6,绝热机构6设置于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中的至少一个内,绝热机构连接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以驱动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运动,使得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适于在加热状态与非加热状态之间切换。
当绝热机构6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处于加热状态时,即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感应到线圈盘的交变磁场,而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的底部产生涡流,进而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发热。
当绝热机构6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处于非加热状态,即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感应不到线圈盘的交变磁场,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的底部不会产生涡流,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热机构6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形式,绝热机构6包括伸缩支架61,伸缩支架61的一侧连接于机体1,伸缩支架61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伸缩支架61适于带动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远离电磁加热组件2。
伸缩支架61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均设置有限位件,以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在加热状态或非加热状态均能够进行限位,保持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的位置不动。
伸缩支架61可以采用手动方式进行伸缩运动,也可以采用气缸等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伸缩运动。
以第一加热件3的移动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当伸缩支架61采用手动方式进行运动时,向上(即机体1顶部方向)拉动伸缩支架61,第一加热件3可以从加热状态切换至非加热状态,并通过限位件保持第一加热件3在加热状态。反之,向下(即机体1底部方向)按压伸缩支架61,当第一加热件3从非加热状态切换至加热状态,通过限位件保持第一加热件3在加热状态。
当伸缩支架61采用气缸等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运动时,气缸伸出,可以使伸缩支架61展开,第一加热件3可以从加热状态切换至非加热状态;气缸收回,可以使伸缩支架61折叠,第一加热件3从非加热状态切换至加热状态。第二加热件4的设置以及移动过程,可以参考第一加热件3的设置和移动过程中。
第二种形式,绝热机构6包括滑轮组件和转动驱动件65,转动驱动件65和滑轮组件均安装于机体1;转动驱动件65连接柔性件64的一端,柔性件64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与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连接,转动驱动件65适于驱动柔性件64的另一端向远离电磁加热组件2的方向运动。
其中,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滑轮62和滑轮支架63,滑轮支架63安装在胆壁或支撑部,滑轮62连接在滑轮支架63上,柔性件64一端连接在转动驱动件65上,另一端绕过各滑轮62,与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连接,通过转动驱动件65收缩,使柔性件64在滑轮62上滑动,从而拉动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在加热状态和非加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转动驱动件65可以为卷扬机,柔性件64可以为绳、钢索、链条等柔索。
第三种形式,绝热机构6包括导向件和滑块,导向件设于机体1,滑块连接在导向件并适于沿导向件远离电磁加热组件2,且滑块与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连接。
绝热机构6除了以上设置形式以外,还可以为其他的设置形式,只要能够使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与电磁加热组件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保证第一加热件3或第二加热件4能够在加热状态和非加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任意升降结构均可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机体1内设置电磁加热组件2,在机体1内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之间设置电磁加热组件2,以及适于设置在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内的第一加热件3和第二加热件4,两个加热件适于感应电磁加热组件2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使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能够同时进行烹饪,或者使蒸箱腔体11和烤箱腔体12其中的一个进行烹饪。实现蒸和烤一体,即在同一机体1内可以同时实现蒸和烤,能够有效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蒸和烤同时进行烹饪,烹饪效率低的问题。
具体的,本申请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加热管对食物进行加热,加热速度更快,由于加热件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因此热启动较快,平均预热时间比加热管加热的预热时间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电磁感应加热比加热管加热节电30—70%,能够成倍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具体的,本申请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加热管对食物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短,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由于电磁加热时,线圈本身不会产生热量,不仅能解决机体1的散热问题,还能延长加热件的使用寿命,检修、维护更换成本较低。
具体的,本申请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加热管对食物进行加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损耗低。并且线圈盘表面温度能够实现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使用安全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包括构造出蒸箱腔体的第一胆体和构造出烤箱腔体的第二胆体;
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蒸箱腔体和所述烤箱腔体之间;
第一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蒸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
第二加热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烤箱腔体,适于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并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腔体位于所述烤箱腔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胆体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加热件的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插接所述第一加热件的第一槽体;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加热件的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胆体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加热件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二预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适于搭接所述第二加热件的第二支架;
或者,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适于插接所述第二加热件的第二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胆体设置有蒸架,所述蒸架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上方;
所述第二胆体设置有烤架和风机,所述烤架位于所述第二加热件的下方,所述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胆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连接有绝热机构,所述绝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胆体和所述第二胆体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绝热机构连接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加热件或第二加热件适于在加热状态与非加热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机构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伸缩支架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所述伸缩支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滑轮组件和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和所述滑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柔性件的一端,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组件,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连接,所述转动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方向运动;
所述绝热机构包括导向件和滑块,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导向件并适于沿所述导向件远离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或所述第二加热件连接。
CN202220623142.3U 2022-03-21 2022-03-2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013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142.3U CN217013559U (zh) 2022-03-21 2022-03-2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142.3U CN217013559U (zh) 2022-03-21 2022-03-2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3559U true CN217013559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3142.3U Active CN217013559U (zh) 2022-03-21 2022-03-2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3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5810A (zh) 一种预约煮食机
CN201847449U (zh) 一种预约煮食机
WO2008068850A1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冷却装置
CN213371512U (zh) 烹饪器具
CN217013559U (zh) 烹饪器具
CN211961814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208388457U (zh) 电烤箱
JP5496165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886403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电饭煲
CN216724264U (zh) 一种电磁煎烤馍炉
CN202109544U (zh) 一种可对烹饪容器立体加热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1775513U (zh) 电磁加热烧烤炉
CN20778493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热锅
CN212912934U (zh) 一种电磁煎烤炉
CN220793210U (zh) 一种用于烹饪的电热炉
CN201279073Y (zh) 一种食物烘烤装置
CN216822976U (zh) 一种多功能蒸烤一体箱
CN209883872U (zh) 电烤盘及电磁烤盘器
CN216814257U (zh) 一种设有电陶炉的蒸烤一体箱
CN216494792U (zh) 一种厨房用节能型离心电热锅
CN220800813U (zh) 空气炸锅
CN219206510U (zh) 一种烹饪锅具及与该烹饪锅具配套的灶具
CN100414177C (zh) 具备烤鸡蛋装置的电子微波炉
CN114052530A (zh) 一种电磁煎烤馍炉
CN219222521U (zh) 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