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0813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00813U CN220800813U CN202322630063.2U CN202322630063U CN220800813U CN 220800813 U CN220800813 U CN 220800813U CN 202322630063 U CN202322630063 U CN 202322630063U CN 220800813 U CN220800813 U CN 220800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device
- heating
- cooking cavity
- assembly
- air fr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081 micro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26 magnetic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设有容纳腔和锅具组件,锅具组件设于容纳腔内,锅具组件包括烹饪腔;第一加热装置,设于器具本体,用于加热烹饪腔;第二加热装置,设于器具本体,并与第一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的两侧,第二加热装置用于使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热。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盘,第一电磁线圈盘与锅具组件相对设置,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空气炸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空气炸锅在对食材进行烹饪时,食材的不同位置易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导致空炸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设有容纳腔和锅具组件,锅具组件设于容纳腔内,锅具组件包括烹饪腔;第一加热装置,设于器具本体,用于加热烹饪腔;第二加热装置,设于器具本体,并与第一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的两侧,第二加热装置用于使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包括器具本体、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具体而言,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器具本体上,且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可以位于烹饪腔相对的两侧,当然,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还可以位于烹饪腔相邻的两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食材进行加热时,将待加热的食材放入烹饪腔,通过在烹饪腔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即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还有利于缩短食材的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从而实现食材的快速加热。
器具本体包括容纳腔和锅具组件,其中,锅具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锅具组件设置有烹饪腔。进一步地,第二加热装置能够使锅具组件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加热。也就是说,第二加热装置是通过使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热,并与第一加热装置一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空炸,从而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炸效果。
而且,由于锅具组件自身能够发热,因而,可通过空气炸锅的锅具组件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空气炸锅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器具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并围合形成容纳腔。具体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开合连接,即第一壳体为盖体,第二壳体为底座。
第一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管加热件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第二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管加热件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炸锅,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盘,第一电磁线圈盘与锅具组件相对设置,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磁线圈,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且锅具组件与第一电磁线圈盘相对设置。具体地,当第一电磁线圈盘在通电时,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加热。
此外,由于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也就是说,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处设有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能够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导磁性的锅具组件会产生热量。通过第一电磁线圈盘和具有导磁性的锅具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锅具组件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而且,在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锅体组件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的锅具组件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空气炸锅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板,具体地,电源板与第一电磁线圈盘电连接,从而为第一电磁线圈盘供电。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锅具组件包括锅体,锅体设有烹饪腔;其中,锅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锅具组件包括锅体,具体而言,锅体设置有烹饪腔,用于食材的空炸。进一步地,锅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当第一电磁线圈盘在通电时,锅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加热。
此外,由于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也就是说,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处设有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能够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导磁性的锅体会产生热量。通过第一电磁线圈盘和具有导磁性的锅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锅体的至少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而且,在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锅体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的锅体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功能,使得空气炸锅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锅体包括锅底壁和锅侧壁,其中,锅侧壁与锅底壁相连;锅底壁和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磁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锅体包括锅底壁和锅侧壁,具体而言,锅侧壁与锅底壁相连,且锅底壁与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磁件。具体地,锅底壁为导磁件,或者锅侧壁为导磁件,或者锅底壁和锅侧壁均为导磁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由于锅底壁和/或锅侧壁为导磁件,从而在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锅底壁和/或锅侧壁能够发热,从而使锅体的至少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而且,由于锅体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的锅体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功能,使得空气炸锅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值得说明的是,导磁件可为铁质材料等可利用电磁进行加热的材料。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锅具组件还包括炸篮,炸篮设于锅体,并位于烹饪腔内;其中,炸篮为导磁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锅具组件还包括炸篮,具体而言,炸篮设置在锅体上,且炸篮位于烹饪腔内。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将待加热的食材放置在炸篮上进行空炸。具体地,炸篮与锅体可拆卸相连,从而便于对炸篮进行拆卸清洗。
炸篮为导磁件,也就是说,在第一电磁线圈盘通电时,炸篮能够发热,从而使炸篮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尤其是提高食材背离第一加热装置处,即食材背面的受热情况,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和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炸篮为导磁件时,锅体可为导磁件或非导磁件。具体地,当炸篮为导磁件时,锅体可为非金属耐温、不阻磁的材料,例如玻璃材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空气炸锅还包括分隔件,分隔件设于器具本体,并位于锅具组件和第一电磁线圈盘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空气炸锅还包括分隔件,具体而言,分隔件设置在锅具组件和第一电磁线圈盘之间。具体地,分隔件设置在器具本体上,且分隔件与器具本体围合形成腔体,第一电磁线圈盘设于腔体内,当电源板为第一电磁线圈盘供电时,第一电磁线圈盘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热,且在第一加热装置的共同加热下,提高食材在烹饪腔内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通过在锅具组件与第一电磁线圈盘之间设置分隔件,能够有效减少锅具组件自身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电磁线圈盘,进而影响第一电磁线圈盘性能的问题,确保第一电磁线圈盘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分隔件可以为微晶板,可以理解的是,微晶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锅具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电磁线圈盘,确保第一电磁线圈盘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空气炸锅的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二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相对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二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相对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盖体上,即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烹饪腔的顶部,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即第二加热装置位于烹饪腔的底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仅在空气炸锅的盖体上设置热风装置进行空炸而言,能够有效提高位于烹饪腔内食材背面的加热效果,进而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加热件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为电热管加热件,也就是说,第一加热装置是利用发热管发热,并通过热风风扇将热气流带入烹饪腔,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空炸。
或者第一加热装置为电磁线圈加热件,也就是说,第一加热装置利用电磁线圈在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在导磁材料上,使导磁材料发热,从而产生热气流在烹饪腔内循环往复传递,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空炸。
或者,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加热件和电磁线圈加热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电磁线圈加热件包括驱动部、叶片组件和第二电磁线圈盘,其中,叶片组件与驱动部相连,并位于烹饪腔内,叶片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第二电磁线圈盘与叶片组件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加热装置为电磁线圈加热件,具体地,电磁线圈加热件包括驱动部、叶片组件和第二电磁线圈盘,其中,驱动部与叶片组件连接,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叶片组件能够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包括电机和传动轴,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叶片组件相连,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轴能够带动叶片组件转动。
第二电磁线圈盘与叶片组件相对设置,且叶片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电磁线圈盘通电时,由于叶片组件具有导磁性,从而使得叶片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进而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同时,在驱动部的带动下,叶片组件能够转动,从而使周围被加热的空气形成热气流,将热量散出,实现空气炸锅利用热气流对食材的空炸。
可以理解的是,叶片组件位于烹饪腔内,当第二电磁线圈盘通电时,叶片组件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同时,在驱动部的带动下,叶片组件在烹饪腔内旋转,从而在叶片组件外围产生自上而下的空气流动,进而将热量向下传递到烹饪腔内,同时,在叶片组件靠近中心的区域产生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得热量在烹饪腔内的循环往复传递,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空炸。同时,电磁线圈加热件与第二加热装置一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受热的均匀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器具本体还设有发热腔,发热腔与烹饪腔连通;电热管加热件包括发热管和热风风扇,其中,发热管设于发热腔内,热风风扇设于发热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加热装置为电热管加热件。具体地,电热管加热件包括发热管和热风风扇,其中,发热管和热风风扇均位于发热腔内。当电热管加热件开始工作时,发热管通电进行发热,同时,热风风扇转动,将产生的热气流流入烹饪腔内,以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空炸。
同时,电热管加热件与第二加热装置一起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受热的均匀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器具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温控器,其中,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并与第一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一加热装置设于第一壳体,第二加热装置设于第二壳体,温控器与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烹饪腔内的温度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器具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温控器,具体而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并围合形成容纳腔。具体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开合连接,即第一壳体为盖体,第二壳体为底座。
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即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盖体上,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即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即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烹饪腔内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
此外,将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将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从而可以优化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在器具本体上的布局,充分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而优化空气炸锅的结构,实现食材空炸时受热均匀性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空气炸锅的小型化。
温控器设置在器具本体上,具体地,温控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温控器能够测量烹饪腔内的温度。
温控器与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电连接,具体地,温控器与第一加热装置电连接,或者温控器与第二加热装置电连接,或者温控器与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电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器具本体上设置了两个加热装置对烹饪腔进行加热,易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过高,导致食材出现焦糊的情况。
温控器能够根据烹饪腔内的温度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当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时,表明此时,烹饪腔内的温度过高,可通过温控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以防止烹饪腔过热。
或者,当烹饪腔内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表明此时烹饪腔内的温度较低,可通过温控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或第二加热装置启动工作,以确保空气炸锅的空炸效果。具体的控制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气炸锅,110器具本体,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20容纳腔,130锅具组件,131烹饪腔,132锅体,1321锅底壁,1322锅侧壁,133炸篮,140第一加热装置,150第二加热装置,151第一电磁线圈盘,160分隔件,170电磁线圈加热件,171驱动部,172叶片组件,173第二电磁线圈盘,180发热腔,190温控器,210电热管加热件,211发热管,212热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100,空气炸锅100包括:器具本体110,器具本体110设有容纳腔120和锅具组件130,锅具组件130设于容纳腔120内,锅具组件130包括烹饪腔131;第一加热装置140,设于器具本体110,用于加热烹饪腔131;第二加热装置150,设于器具本体110,并与第一加热装置140位于烹饪腔131的两侧,第二加热装置150用于使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发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包括器具本体110、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具体而言,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设置在器具本体110上,且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位于烹饪腔131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可以位于烹饪腔131相对的两侧,当然,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还可以位于烹饪腔131相邻的两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食材进行加热时,将待加热的食材放入烹饪腔131,通过在烹饪腔13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即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还有利于缩短食材的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从而实现食材的快速加热。
器具本体110包括容纳腔120和锅具组件130,其中,锅具组件130设置在容纳腔120内,且锅具组件130设置有烹饪腔131。进一步地,第二加热装置150能够使锅具组件130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加热。也就是说,第二加热装置150是通过使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发热,并与第一加热装置140一起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空炸,从而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炸效果。
而且,由于锅具组件130自身能够发热,因而,可通过空气炸锅100的锅具组件130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100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空气炸锅100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器具本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相连,并围合形成容纳腔120。具体地,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可开合连接,即第一壳体111为盖体,第二壳体112为底座。
第一加热装置140可以为电热管加热件210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170。第二加热装置150可以为电热管加热件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加热装置150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与锅具组件130相对设置,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加热装置150包括第一电磁线圈,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且锅具组件130与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相对设置。具体地,当第一电磁线圈盘151在通电时,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加热。
此外,由于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也就是说,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处设有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能够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导磁性的锅具组件130会产生热量。通过第一电磁线圈盘151和具有导磁性的锅具组件130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锅具组件130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
而且,在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锅体132组件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100的锅具组件130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100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空气炸锅100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加热装置150还包括电源板,具体地,电源板与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电连接,从而为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供电。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锅具组件130包括锅体132,锅体132设有烹饪腔131;其中,锅体13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锅具组件130包括锅体132,具体而言,锅体132设置有烹饪腔131,用于食材的空炸。进一步地,锅体13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当第一电磁线圈盘151在通电时,锅体13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加热。
此外,由于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也就是说,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处设有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能够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导磁性的锅体132会产生热量。通过第一电磁线圈盘151和具有导磁性的锅体132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锅体132的至少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
而且,在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锅体132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100的锅体132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100的使用功能,使得空气炸锅100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锅体132包括锅底壁1321和锅侧壁1322,其中,锅侧壁1322与锅底壁1321相连;锅底壁1321和锅侧壁1322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磁件。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锅体132包括锅底壁1321和锅侧壁1322,具体而言,锅侧壁1322与锅底壁1321相连,且锅底壁1321与锅侧壁1322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磁件。具体地,锅底壁1321为导磁件,或者锅侧壁1322为导磁件,或者锅底壁1321和锅侧壁1322均为导磁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由于锅底壁1321和/或锅侧壁1322为导磁件,从而在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锅底壁1321和/或锅侧壁1322能够发热,从而使锅体132的至少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
而且,由于锅体132自身能够发热,从而可以通过空气炸锅100的锅体132进行炒菜、煎烤等,拓宽了空气炸锅100的使用功能,使得空气炸锅100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
另外,电磁加热具有升温快的特点,能够满足锅的快速蓄热,缩短烹饪时间;对于一些适于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热量的食物,这种锅具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由于无需导热,这种加热方式避免了热量在传导过程中的损耗,提升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导磁件可为铁质材料等可利用电磁进行加热的材料。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锅具组件130还包括炸篮133,炸篮133设于锅体132,并位于烹饪腔131内;其中,炸篮133为导磁件。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锅具组件130还包括炸篮133,具体而言,炸篮133设置在锅体132上,且炸篮133位于烹饪腔131内。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将待加热的食材放置在炸篮133上进行空炸。具体地,炸篮133与锅体132可拆卸相连,从而便于对炸篮133进行拆卸清洗。
炸篮133为导磁件,也就是说,在第一电磁线圈盘151通电时,炸篮133能够发热,从而使炸篮133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均匀性的同时,尤其是提高食材背离第一加热装置140处,即食材背面的受热情况,缩短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和空炸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炸篮133为导磁件时,锅体132可为导磁件或非导磁件。具体地,当炸篮133为导磁件时,锅体132可为非金属耐温、不阻磁的材料,例如玻璃材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空气炸锅100还包括分隔件160,分隔件160设于器具本体110,并位于锅具组件130和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空气炸锅100还包括分隔件160,具体而言,分隔件160设置在锅具组件130和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之间。具体地,分隔件160设置在器具本体110上,且分隔件160与器具本体110围合形成腔体,第一电磁线圈盘151设于腔体内,当电源板为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供电时,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发热,且在第一加热装置140的共同加热下,提高食材在烹饪腔131内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通过在锅具组件130与第一电磁线圈盘151之间设置分隔件160,能够有效减少锅具组件130自身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电磁线圈盘151,进而影响第一电磁线圈盘151性能的问题,确保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分隔件160可以为微晶板,可以理解的是,微晶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锅具组件13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确保第一电磁线圈盘151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空气炸锅100的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加热装置140与第二加热装置150位于烹饪腔131相对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140与第二加热装置150位于烹饪腔131相对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140设置在盖体上,即第一加热装置140设置在烹饪腔131的顶部,第二加热装置150设置在底座上,即第二加热装置150位于烹饪腔131的底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仅在空气炸锅100的盖体上设置热风装置进行空炸而言,能够有效提高位于烹饪腔131内食材背面的加热效果,进而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加热装置140包括电热管加热件210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170。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140为电热管加热件210,也就是说,第一加热装置140是利用发热管211发热,并通过热风风扇212将热气流带入烹饪腔131,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空炸。
或者第一加热装置140为电磁线圈加热件170,也就是说,第一加热装置140利用电磁线圈在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在导磁材料上,使导磁材料发热,从而产生热气流在烹饪腔131内循环往复传递,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空炸。
或者,第一加热装置140包括电热管加热件210和电磁线圈加热件170,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磁线圈加热件170包括驱动部171、叶片组件172和第二电磁线圈盘173,其中,叶片组件172与驱动部171相连,并位于烹饪腔131内,叶片组件17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第二电磁线圈盘173与叶片组件172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加热装置140为电磁线圈加热件170,具体地,电磁线圈加热件170包括驱动部171、叶片组件172和第二电磁线圈盘173,其中,驱动部171与叶片组件172连接,在驱动部171的驱动下,叶片组件172能够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171包括电机和传动轴,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叶片组件172相连,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轴能够带动叶片组件172转动。
第二电磁线圈盘173与叶片组件172相对设置,且叶片组件17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电磁线圈盘173通电时,由于叶片组件172具有导磁性,从而使得叶片组件17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热,进而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同时,在驱动部171的带动下,叶片组件172能够转动,从而使周围被加热的空气形成热气流,将热量散出,实现空气炸锅100利用热气流对食材的空炸。
可以理解的是,叶片组件172位于烹饪腔131内,当第二电磁线圈盘173通电时,叶片组件172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同时,在驱动部171的带动下,叶片组件172在烹饪腔131内旋转,从而在叶片组件172外围产生自上而下的空气流动,进而将热量向下传递到烹饪腔131内,同时,在叶片组件172靠近中心的区域产生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得热量在烹饪腔131内的循环往复传递,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空炸。同时,电磁线圈加热件170与第二加热装置150一起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受热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器具本体110还设有发热腔180,发热腔180与烹饪腔131连通;电热管加热件210包括发热管211和热风风扇212,其中,发热管211设于发热腔180内,热风风扇212设于发热腔180内。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加热装置140为电热管加热件210。具体地,电热管加热件210包括发热管211和热风风扇212,其中,发热管211和热风风扇212均位于发热腔180内。当电热管加热件210开始工作时,发热管211通电进行发热,同时,热风风扇212转动,将产生的热气流流入烹饪腔131内,以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空炸。
同时,电热管加热件210与第二加热装置150一起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受热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器具本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和温控器190,其中,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相连,并与第一壳体111围合形成容纳腔120,第一加热装置140设于第一壳体111,第二加热装置150设于第二壳体112,温控器190与第一加热装置140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0电连接,用于根据烹饪腔131内的温度控制第一加热装置140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0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器具本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和温控器190,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相连,并围合形成容纳腔120。具体地,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可开合连接,即第一壳体111为盖体,第二壳体112为底座。
第一加热装置140设置在第一壳体111上,即第一加热装置140设置在盖体上,第二加热装置150设置在第二壳体112上,即第二加热装置150设置在底座上。即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热源,从而可提高食材在烹饪腔131内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此外,将第一加热装置140设置在第一壳体111上,将第二加热装置150设置在第二壳体112上,从而可以优化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在器具本体110上的布局,充分利用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的内部空间,进而优化空气炸锅100的结构,实现食材空炸时受热均匀性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空气炸锅100的小型化。
此外,第二加热装置150能够使锅具组件130发热,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31内食材的加热。也就是说,第二加热装置150是通过使锅具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发热,并与第一加热装置140一起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空炸,从而提高食材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提升空炸效果。
而且,由于锅具组件130自身能够发热,因而,可通过空气炸锅100的锅具组件130进行炒菜等,拓宽了空气炸锅100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空气炸锅100能够应用于厨房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温控器190设置在器具本体110上,具体地,温控器19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12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温控器190能够测量烹饪腔131内的温度。
温控器190与第一加热装置140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0电连接,具体地,温控器190与第一加热装置140电连接,或者温控器190与第二加热装置150电连接,或者温控器190与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电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器具本体110上设置了两个加热装置对烹饪腔131进行加热,易使得烹饪腔131内的温度过高,导致食材出现焦糊的情况。
温控器190能够根据烹饪腔131内的温度控制第一加热装置140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当烹饪腔131内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时,表明此时,烹饪腔131内的温度过高,可通过温控器190控制第一加热装置140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0停止工作,以防止烹饪腔131过热。
或者,当烹饪腔131内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表明此时烹饪腔131内的温度较低,可通过温控器190控制第一加热装置140或第二加热装置150启动工作,以确保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具体的控制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食材进行加热时,将待加热的食材放入烹饪腔131,通过在烹饪腔13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即在食材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从而可提高食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炸锅100的空炸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40和第二加热装置150对烹饪腔1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还有利于缩短食材的烹饪时间,提升空气炸锅100的烹饪效率,从而实现食材的快速加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设有容纳腔和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锅具组件包括烹饪腔;
第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器具本体,用于加热所述烹饪腔;
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器具本体,并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两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使所述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盘,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盘与所述锅具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锅具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设有所述烹饪腔;
其中,所述锅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
锅底壁;
锅侧壁,与所述锅底壁相连;
其中,所述锅底壁和所述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为导磁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还包括:
炸篮,设于所述锅体,并位于所述烹饪腔内;
其中,所述炸篮为导磁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隔件,设于所述器具本体,并位于所述锅具组件和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烹饪腔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加热件和/或电磁线圈加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加热件包括:
驱动部;
叶片组件,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位于所述烹饪腔内,所述叶片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导磁性;
第二电磁线圈盘,与所述叶片组件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本体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温控器,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0063.2U CN220800813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空气炸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0063.2U CN220800813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空气炸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00813U true CN220800813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71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30063.2U Active CN220800813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空气炸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00813U (zh) |
-
2023
- 2023-09-27 CN CN202322630063.2U patent/CN2208008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64000B (zh) | 一种空气压力锅 | |
JP3156398U (ja) | 誘導電器 | |
CN107019411B (zh) | 多功能炒菜机 | |
CN213371512U (zh) | 烹饪器具 | |
JP2011243320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JPH05326126A (ja) |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10227842U (zh) | 一种可通蒸汽的食物加工机 | |
CN21291293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128061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210493785U (zh) | 一种厚膜加热的食物处理机 | |
CN220800813U (zh) | 空气炸锅 | |
CN219088972U (zh) | 一种多用式空气炸锅 | |
CN214017167U (zh) | 空气炸锅底部辅助加热装置 | |
CN214231017U (zh) |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5016025U (zh) | 烹饪设备 | |
CN210520827U (zh) | 一种具有辅助加热的食物加工机 | |
JPH07318080A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215650655U (zh) | 多功能烹饪料理机 | |
CN216984585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110393430A (zh) | 一种组合锅具及采用其的烹饪装置 | |
CN214180158U (zh) |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6020597U (zh) | 烹饪器具及热风烹饪器具 | |
CN21522685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19103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50657U (zh) | 多功能烹饪料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