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3401U -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3401U
CN217013401U CN202220086543.XU CN202220086543U CN217013401U CN 217013401 U CN217013401 U CN 217013401U CN 202220086543 U CN202220086543 U CN 202220086543U CN 217013401 U CN217013401 U CN 217013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fixed
drive
top surfa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65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坤
孟晓炜
赵亮亮
李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inzhu Mode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inzhu Mode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inzhu Mode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Pinzhu Mode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65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3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3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3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模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面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组件,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一号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一号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侧设有二号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二号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从而通过驱动机构的转动电机控制转轴转动,从而控制一号主动轮与二号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一号传动带与二号传动带控制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转动机构转动,从而控制建筑模型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观察模型,且提高了展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背景技术
机械模型就是关于机械的模型,比如建筑中的建筑模型、规划设计中的规划模型、机械设计中的机械模型、人体模型、动物模型、工业模型、产品模型等等。模型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实物的构造、方位,例如建筑模型,在使用时通常安置在展示台上,使得人们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建筑的布局或构造,但是一般的建筑模型的展示台通常是静止的,即建筑模型通常是固定放置在展示台上的,要观察建筑模型的整体布局及构造需要不停走动调整观察位置,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具有方便操控、便于观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面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组件,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一号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一号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侧设有二号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二号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主体的内侧底面,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卡合在主体的内侧顶面,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一号主动轮,所述一号主动轮的下方设有二号主动轮,所述一号主动轮上套接设有一号传动带,所述一号传动带的一端套接在一号传动机构上,所述二号主动轮上套接设有二号传动带,所述二号传动带套接在二号传动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顶面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转轴的上端卡合在限位环的内侧,所述框架的顶面一侧开设有一号转动口,所述一号传动机构的上端贯穿一号转动口,所述框架的顶面另一侧开设有二号转动口,所述二号传动机构的上端贯穿二号转动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框架的顶面一侧,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固定设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上电性连接设有一号控制线,所述一号控制线的末端电性连接在转动电机上,所述控制端上电性连接设有二号控制线,所述二号控制线上电性连接设有三号控制线,所述三号控制线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一号传动机构上,所述二号控制线上电性连接设有四号控制线,所述四号控制线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二号传动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传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框架的内侧底面,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套接设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的上端外侧卡合设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上端固定在框架的内侧顶面,所述从动组件的顶部设有建筑模型,所述一号传动带的一端套接在从动组件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固定在框架的内侧底面,所述垫块的顶面固定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末端固定设有卡环,所述从动组件的下端卡合在卡环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杆,所述从动杆贯穿一号转动口,所述建筑模型固定在从动杆的顶面,所述从动杆的底面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卡合在卡环的内侧,所述从动杆的中部固定设有传动环,所述传动环的外侧卡合设有从动轮,所述一号传动带的一端套接在从动轮的外侧,所述从动轮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筒的下端卡合在限位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传动机构与一号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方位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驱动机构、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将建筑模型放置在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传动机构的顶部,通过驱动机构上的一号传动带将驱动机构的一号主动轮与一号传动机构的从动轮套接;通过驱动机构上的二号传动带将驱动机构的二号主动轮与二号传动机构套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的转动电机控制转轴转动,从而控制一号主动轮与二号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一号传动带与二号传动带控制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转动机构转动,从而控制建筑模型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观察模型,且提高了展示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当需要建筑模型静止以便仔细观察时,可通过控制组件上的控制面板操控,通过控制端上的一号控制线控制驱动机构的运转,从而控制全部建筑模型的转动与停止,通过二号控制线上的三号控制线与四号控制线,可具体对其中一个建筑模型进行控制,例如通过三号控制线可操控一号传动机构上的升降电机启动带动升降杆升降,从而将从动组件的从动杆进行抬升,从而使得从动杆上的传动环脱离从动轮,从而使得从动杆带动顶部的建筑模型停止转动,当需要转动时控制升降杆下降,从而使得传动环再次进入从动轮的内侧,从而通过一号传动带再次传动转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传动机构与二号传动机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框架;12、限位环;13、一号转动口;14、二号转动口;2、控制组件;21、控制面板;22、控制端;23、一号控制线;24、二号控制线;25、三号控制线;26、四号控制线;3、驱动机构;31、转动电机;32、转轴;33、一号主动轮;34、二号主动轮;35、一号传动带;36、二号传动带;4、一号传动机构;41、升降组件;411、垫块;412、升降电机;413、升降杆;414、卡环;42、从动组件;421、从动杆;422、卡板;423、传动环;424、从动轮;425、限位槽;43、限位筒;44、建筑模型;5、二号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面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组件2,主体1的内侧固定设有驱动机构3,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有一号传动机构4,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一号传动机构4,驱动机构3的另一侧设有二号传动机构5,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二号传动机构5,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一号传动机构4与二号传动机构5;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1,转动电机31固定在主体1的内侧底面,转动电机31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转轴32,转轴32的上端卡合在主体1的内侧顶面,转轴32上固定设有一号主动轮33,一号主动轮33的下方设有二号主动轮34,一号主动轮33上套接设有一号传动带35,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一号传动机构4上,二号主动轮34上套接设有二号传动带36,二号传动带36套接在二号传动机构5上。
参照图2、图3与图5所示,具体的,主体1包括框架11,框架11的内侧顶面固定设有限位环12,转轴32的上端卡合在限位环12的内侧,框架11的顶面一侧开设有一号转动口13,一号传动机构4的上端贯穿一号转动口13,框架11的顶面另一侧开设有二号转动口14,二号传动机构5的上端贯穿二号转动口14;控制组件2包括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固定在框架11的顶面一侧,控制面板21的底面固定设有控制端22,控制端22上电性连接设有一号控制线23,一号控制线23的末端电性连接在转动电机31上,控制端22上电性连接设有二号控制线24,二号控制线24上电性连接设有三号控制线25,三号控制线25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一号传动机构4上,二号控制线24上电性连接设有四号控制线26,四号控制线26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二号传动机构5上;通过控制端22上的一号控制线23控制驱动机构3的运转,从而控制全部建筑模型44的转动与停止,通过二号控制线24上的三号控制线25与四号控制线26,可具体对其中一个建筑模型44进行控制,例如通过三号控制线25可操控一号传动机构4上的升降电机412启动带动升降杆413升降,从而将从动组件42的从动杆421进行抬升,从而使得从动杆421上的传动环423脱离从动轮424,从而使得从动杆421带动顶部的建筑模型44停止转动,当需要转动时控制升降杆413下降,从而使得传动环423再次进入从动轮424的内侧,从而通过一号传动带35再次传动转动。
参照图3、图4、图5与图6所示,具体的,一号传动机构4包括升降组件41,升降组件41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底面,升降组件41的上端套接设有从动组件42,从动组件42的上端外侧卡合设有限位筒43,限位筒43的上端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顶面,从动组件42的顶部设有建筑模型44,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从动组件42的外侧;升降组件41包括垫块411,垫块411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底面,垫块411的顶面固定设有升降电机412,升降电机412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升降杆413,升降杆413的末端固定设有卡环414,从动组件42的下端卡合在卡环414的内侧;从动组件42包括从动杆421,从动杆421贯穿一号转动口13,建筑模型44固定在从动杆421的顶面,从动杆421的底面固定设有卡板422,卡板422卡合在卡环414的内侧,从动杆421的中部固定设有传动环423,传动环423的外侧卡合设有从动轮424,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从动轮424的外侧,从动轮424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425,限位筒43的下端卡合在限位槽425的内侧;二号传动机构5与一号传动机构4的结构相同,方位不同;通过驱动机构3上的一号传动带35将驱动机构3的一号主动轮33与一号传动机构4的从动轮424套接;通过驱动机构3上的二号传动带36将驱动机构3的二号主动轮34与二号传动机构5套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3的转动电机31控制转轴32转动,从而控制一号主动轮33与二号主动轮34转动,从而通过一号传动带35与二号传动带36控制一号传动机构4与二号传动机构5转动,从而控制建筑模型44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观察模型,且提高了展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驱动机构3的一号传动带35套接在一号主动轮33与一号传动机构4上的从动轮424外侧,将二号传动带36套接在二号主动轮34与二号传动机构5的外侧,随后将建筑模型44放置在一号传动机构4与二号传动机构5的顶部,随后通过控制组件2的一号控制线23控制驱动机构3启动,从而通过转动电机31启动带动转轴32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2上的一号主动轮33与二号主动轮34转动,一号主动轮33转动从而使得一号传动带35带动一号传动机构4的从动轮424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环423转动,从而带动从动杆421顶部的建筑模型44转动,同理二号主动轮34转动带动二号传动带36转动,从而带动二号传动机构5转动;当需要建筑模型44停止转动时,可通过控制组件2上的三号控制线25启动升降电机412,使得升降杆413推动从动杆421抬升,从而使得传动环423脱离从动轮424的内侧,由于从动轮424被限位筒43进行了限位,因此从动轮424不会随着传动环423的升降而移动,当传动环423脱离从动轮424时,建筑模型44停止转动,当需要再次转动时,只需控制升降杆413下降,使得传动环423再次进入从动轮424的内侧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面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组件(2),所述主体(1)的内侧固定设有驱动机构(3),所述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有一号传动机构(4),所述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一号传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3)的另一侧设有二号传动机构(5),所述控制组件(2)电性连接二号传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一号传动机构(4)与二号传动机构(5);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1),所述转动电机(31)固定在主体(1)的内侧底面,所述转动电机(31)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上端卡合在主体(1)的内侧顶面,所述转轴(32)上固定设有一号主动轮(33),所述一号主动轮(33)的下方设有二号主动轮(34),所述一号主动轮(33)上套接设有一号传动带(35),所述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一号传动机构(4)上,所述二号主动轮(34)上套接设有二号传动带(36),所述二号传动带(36)套接在二号传动机构(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框架(11),所述框架(11)的内侧顶面固定设有限位环(12),所述转轴(32)的上端卡合在限位环(12)的内侧,所述框架(11)的顶面一侧开设有一号转动口(13),所述一号传动机构(4)的上端贯穿一号转动口(13),所述框架(11)的顶面另一侧开设有二号转动口(14),所述二号传动机构(5)的上端贯穿二号转动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控制面板(21),所述控制面板(21)固定在框架(11)的顶面一侧,所述控制面板(21)的底面固定设有控制端(22),所述控制端(22)上电性连接设有一号控制线(23),所述一号控制线(23)的末端电性连接在转动电机(31)上,所述控制端(22)上电性连接设有二号控制线(24),所述二号控制线(24)上电性连接设有三号控制线(25),所述三号控制线(25)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一号传动机构(4)上,所述二号控制线(24)上电性连接设有四号控制线(26),所述四号控制线(26)的末端电性连接在二号传动机构(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传动机构(4)包括升降组件(41),所述升降组件(41)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底面,所述升降组件(41)的上端套接设有从动组件(42),所述从动组件(42)的上端外侧卡合设有限位筒(43),所述限位筒(43)的上端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顶面,所述从动组件(42)的顶部设有建筑模型(44),所述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从动组件(4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1)包括垫块(411),所述垫块(411)固定在框架(11)的内侧底面,所述垫块(411)的顶面固定设有升降电机(412),所述升降电机(412)的驱动轴上固定设有升降杆(413),所述升降杆(413)的末端固定设有卡环(414),所述从动组件(42)的下端卡合在卡环(414)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42)包括从动杆(421),所述从动杆(421)贯穿一号转动口(13),所述建筑模型(44)固定在从动杆(421)的顶面,所述从动杆(421)的底面固定设有卡板(422),所述卡板(422)卡合在卡环(414)的内侧,所述从动杆(421)的中部固定设有传动环(423),所述传动环(423)的外侧卡合设有从动轮(424),所述一号传动带(35)的一端套接在从动轮(424)的外侧,所述从动轮(424)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425),所述限位筒(43)的下端卡合在限位槽(425)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传动机构(5)与一号传动机构(4)的结构相同,方位不同。
CN202220086543.X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Active CN217013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543.XU CN217013401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543.XU CN217013401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3401U true CN21701340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5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6543.XU Active CN217013401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3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00001467A (ko) 산업용 로보트
CN206423161U (zh) 一种串型水果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
CN213281309U (zh) 馄饨捏合装置
CN217013401U (zh) 一种应用于皮带轮传动的新型机械模型
CN108942904A (zh) 一种无死角四轴scara机器人
CN112315455A (zh) 一种能自动扫描肢体的三维制造设备
CN208841407U (zh) 一种无死角四轴scara机器人
CN212058107U (zh) 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烘干装置
CN108639998A (zh) 一种用于纺织染料浆泵的稳定性强的吊取装置
CN108772832A (zh) 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取件手臂结构
CN213680777U (zh) 一种转炉裙罩检修平台装置
CN108161942B (zh) 一种进食辅助机器人
CN110236427A (zh) 一种整盘禽蛋蛋壳钻孔机
CN206216674U (zh) 一种轻负载机器人结构
CN208529102U (zh) 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取件手臂结构
CN112493942A (zh) 一种新型幕墙攀爬自动清洗设备
CN212972418U (zh) 一种电动升降摇摆底座
CN107176317B (zh) 一种高效可靠的自动翻转合盖装置
CN212608095U (zh) 一种气动式玻璃自动翻转装置
CN214772074U (zh) 一种智能仿真机器人
CN211491557U (zh) 一种门店欢迎机器人
CN2175952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机铸件外表面粘附杂质自动清洗装置
CN219170886U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器械分类放置架
CN220198948U (zh) 一种仿真陶瓷工艺品
CN216824026U (zh) 平行四边形升降结构及使用该升降结构的医疗影像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