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4000U -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4000U
CN216994000U CN202123181974.9U CN202123181974U CN216994000U CN 216994000 U CN216994000 U CN 216994000U CN 202123181974 U CN202123181974 U CN 202123181974U CN 216994000 U CN216994000 U CN 216994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
inner recess
rotating shaft
plate bod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819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曹军
崔龙镇
胡增辉
郦光威
张凯
张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aihong Stamping Workpie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aihong Stamping Workpie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aihong Stamping Workpie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aihong Stamping Workpie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819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4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4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4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包括板体、内凹和座椅靠背转轴,所述的板体中部设置有内凹,所述的内凹的下底面呈水平状,所述的内凹的下底面中部竖直安装有座椅靠背转轴,所述的内凹的左右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结构强度、增加结构匹配度、方便装配、不易变形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椅背转轴连接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背景技术
座椅背靠转轴连接板总成位于汽车后排座椅背靠位置,用于固定座椅背靠转轴,座椅靠背在调节过程中,会使座椅背靠转轴受力,所以座椅背靠转轴连接板总成在强度是它的关键,为了加强其结构强度,需要对该部进行结构改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具有提高结构强度、增加结构匹配度、方便装配、不易变形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包括板体、内凹和座椅靠背转轴,所述的板体中部设置有内凹,所述的内凹的下底面呈水平状,所述的内凹的下底面中部竖直安装有座椅靠背转轴,所述的内凹的左右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板体中部设置有内凹加强筋。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内凹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弧形过渡。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内凹的左右侧壁的根部处设置有呈弧形的下部过渡部。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对接头,所述的对接头呈扁圆状结构,其下端采用球头端。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上端通过铆接端与内凹对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通过设置内凹使得安装板的板体发生形变,且内凹呈截面为三角形的形状,使得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同时通过设置座椅靠背转轴,从而确保转轴的布置,方便转轴与座椅靠背对接,通过设置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使得产品的中部结构得以加强,具有提高结构强度、增加结构匹配度、方便装配、不易变形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的结构视图。
图示:1、板体,2、内凹,3、座椅靠背转轴,4、对接头,5、弧形过渡,6、下部过渡部,7、铆接端,8、内凹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如图1—2所示,包括板体1、内凹2和座椅靠背转轴3,所述的板体1中部设置有内凹2,所述的内凹2的下底面呈水平状,所述的内凹2的下底面中部竖直安装有座椅靠背转轴3,所述的内凹2的左右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内凹2使得安装板的板体1发生形变,且内凹呈截面为三角形的形状,使得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同时通过设置座椅靠背转轴3,从而确保转轴的布置,方便转轴与座椅靠背对接,通过设置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使得产品的中部结构得以加强。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板体1中部设置有内凹加强筋8。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内凹加强筋8,用来确保产品整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内凹2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弧形过渡5。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弧形过渡5,从而使得内凹2上部的结构过渡更加圆滑,提高该部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内凹2的左右侧壁的根部处设置有呈弧形的下部过渡部6。
通过设置呈弧形的下部过渡部6从而提高该部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3的下端设置有对接头4,所述的对接头4呈扁圆状结构,其下端采用球头端。
通过设置对接头4,方便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转轴3对接,使得该部对接时插接准确。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3上端通过铆接端7与内凹2对接。
通过设置铆接端7,方便座椅靠背转轴3的固定安装。
实施例
本产品进行生产的时候,通过薄板进行冲压,使得板体1的中部形成内凹2,之后通过整形模具对内凹2结构进行多次冲压整形,使得内凹2形成如图1所述的构造,之后将座椅靠背转轴插入到内凹2内,并通过铆接枪对铆接端7进行铆合固定,从而形成产品,产品的内凹2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使得板体1的结构强度增加,同时板体1上设置有内凹加强筋8,使得板体1形成形变,提高板体的纵向方向的结构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内凹(2)和座椅靠背转轴(3),所述的板体(1)中部设置有内凹(2),所述的内凹(2)的下底面呈水平状,所述的内凹(2)的下底面中部竖直安装有座椅靠背转轴(3),所述的内凹(2)的左右两侧壁内凹形成弧面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中部设置有内凹加强筋(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2)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弧形过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2)的左右侧壁的根部处设置有呈弧形的下部过渡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3)的下端设置有对接头(4),所述的对接头(4)呈扁圆状结构,其下端采用球头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靠背转轴(3)上端通过铆接端(7)与内凹(2)对接。
CN202123181974.9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Active CN216994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1974.9U CN2169940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1974.9U CN2169940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4000U true CN21699400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81974.9U Active CN2169940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4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94000U (zh) 一种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CN2577651Y (zh) 一种旅行箱包
CN106393515A (zh) 复合材料平直尾翼双梁盒段整体共固化成型用工装
CN110155175A (zh) 车架及车辆
CN216994564U (zh) 一种汽车驾驶舱前底板
CN202115303U (zh) 变截面车辆纵臂构件
CN209989709U (zh) 一种立柱翻转胎架装置
CN216994528U (zh) 一种a柱下内板
CN208698502U (zh) 车辆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978767U (zh) 窗框饰板
CN219019478U (zh) 一种拖拉机上拉杆支座焊接结构
CN206317898U (zh) 车辆门槛加强装置以及车辆门槛
CN112453163A (zh) 一种拉型模通用上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16202U (zh) 一种用于对车辆仪表板横梁进行定位的装置
CN205952084U (zh) 一种汽车外轮罩处的加强连接结构
CN216993984U (zh) 一种后排座椅锁扣安装板总成
CN216684824U (zh) 一种飞机用防变形铝合金连接件
CN220500420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汽车控制臂
CN207360012U (zh) 一种成本低结构好重量轻的新型钢板弹簧支座
CN219655047U (zh) 一种铆后可调节的铆钉
CN220164020U (zh) 车身连接结构
CN206664717U (zh) 一种汽车车身后裙外板
CN214151786U (zh) 一种迅速摆正产品的结构
CN217969202U (zh) 一种车门防撞梁
CN221091208U (zh) 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