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790U -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0790U
CN216980790U CN202122871110.3U CN202122871110U CN216980790U CN 216980790 U CN216980790 U CN 216980790U CN 202122871110 U CN202122871110 U CN 202122871110U CN 216980790 U CN216980790 U CN 216980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sulating
piece
hole
electric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1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南
冯立臣
林学业
马宇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udi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udi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udi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udi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1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0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导电组件包括:电导接件、绝缘底座、绝缘固定件、连接件和绝缘套;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导电凸起;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且所述导电凸起伸出所述绝缘套;所述电导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绝缘固定件盖设于所述电导接件上,且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绝缘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固定件背离所述绝缘底座的一侧,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绝缘固定件,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可以提高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的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凸显,电动汽车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相比普通汽车大大降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电动汽车中,电池包是实现整车各大电气部件的电能分配的装置,当前主流的电池包高压引出时需要绝缘处理,普遍采用螺栓将连接件与铜排或者铝排电导接件固定后,用绝缘件进行绝缘。但是在取下绝缘件,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的拆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还是有可能会触碰到高压带电部件,存在触电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提高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的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组件,包括:电导接件、绝缘底座、绝缘固定件、连接件和绝缘套;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导电凸起;
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且所述导电凸起伸出所述绝缘套;
所述电导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绝缘固定件盖设于所述电导接件上,且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绝缘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固定件背离所述绝缘底座的一侧,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绝缘固定件,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主体和通槽,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所述绝缘座包括安装槽,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电导接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绝缘固定件将所述电导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电导接件电接触。
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二面设有插槽,所述电导接件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覆盖所述电导接件背向所述绝缘座的一侧以及外边缘。
其中,所述绝缘套包括收容槽和滑槽,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侧壁,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且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收容槽深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所述绝缘套的收容槽内,所述导电凸起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伸出所述绝缘套外部。
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接段连接的第二导接段,第二导接段上设有外接结构;所述外接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件与外界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上除了所述导电凸起和所述外接结构所在区域外,其余区域的表面均设有绝缘膜。
其中,所述绝缘固定件的第二面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以将所述绝缘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上。
其中,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绝缘螺栓,所述电导接件还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绝缘底座的设有第一固定孔,每个所述绝缘固定件还包括螺栓通孔,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
所述绝缘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绝缘固定件的所述螺栓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且该所述绝缘螺栓的杆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
其中,所述电导接件包括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固定件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套设有所述绝缘套;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导接段及凸设于所述第三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二导电凸起;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另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三导接段上;
两个所述绝缘固定件分别盖设于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上的所述第一电导接件和所述第二电导接件上,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一导电凸起穿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二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两组上述任一项的导电组件,两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绝缘底座位于所述电池包内,其中一组所述电导接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与之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导接件与外接元件的正极连接;另一组所述电导接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与之对应的所述电导接件用于将所述导接件与外接元件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套分别套设于连接件的一端,绝缘固定件盖设于电导接件上且绝缘固定件与绝缘底座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件上导电凸起,将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电性连接。提高了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的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组件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绝缘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绝缘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绝缘套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绝缘套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分别与绝缘套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导电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电组件,其包括:电导接件、绝缘底座、绝缘固定件、连接件和绝缘套;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导电凸起;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且所述导电凸起伸出所述绝缘套。
所述电导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绝缘固定件盖设于所述电导接件上,且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绝缘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固定件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绝缘底座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所述连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固定件背离所述绝缘底座的一侧,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绝缘固定件,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本申请的导电组件通过连接件和电导接件的电性连接实现两个电器元件的电性连接,而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导接段上套有所述绝缘套,所述绝缘固定件盖设于所述电导接件,在拆卸过程中,绝缘套和绝缘固定件均起到绝缘作用,可以防止触碰到连接件或者电导接件而发生触电的危险,提高安全稳定性。
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导接件包括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固定件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套设有所述绝缘套。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导接段及凸设于所述第三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二导电凸起;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另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三导接段上。
两个所述绝缘固定件分别盖设于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上的所述第一电导接件和所述第二电导接件上,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一导电凸起穿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二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
下面以导电组件用于电池包为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其中所述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分别为正极电导接件和负极电导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以便与电池包的正极和负极对应。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200及应用于电池包200的导电组件100,在一种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00用于电连接电池包200的正极、负极与电池高压插接件210。电导接件有两个,分别为正极电导接件10和负极电导接件20,绝缘固定件40有两个,连接件有两个,分别为正极连接件50和负极连接件60,绝缘套有两个,螺栓有两个。
导电组件100通过正极电导接件10与正极连接件50电连接电池包200的正极和电池高压插接件210,通过负极电导接件20与负极连接件60电连接电池包200的负极和电池高压插接件210;且导电组装件与电池包200正极、负极以及和电池高压插接件拆装过程中可以实现绝缘,保证安全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00包括正极电导接件10、负极电导接件20、绝缘底座30、两个绝缘固定件40、正极连接件50、负极连接件60、两个绝缘套70和两个绝缘螺栓80。正极电导接件10用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电连接,用于将电池包的电源正极引出。负极电导接件20用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电连接。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将正极电导接件1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将负极电导接件2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用于将电池包的电源负极引出。两个绝缘套70分别套在正极连接件50的导电区域和负极连接件60的导电区域;两个绝缘螺栓80分别将套有绝缘套70的正极连接件50和负极连接件6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且正极连接件50的导电区域与正极电导接件10电性连接,负极连接件60的导电区域与负极电导接件2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3,正极电导接件10包括正极本体15及设于正极本体15的相对两端的正极引入端11和正极引出端12,正极引入端11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正极引出端12包括正极引出片13,正极引出片13用于将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端12与绝缘底座30连接。
本实施例中,正极电导接件10为长条形薄片,其材料为但不限于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等导电材料,正极电导接件10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正极引入端11位于正极本体段15一端相对正极本体15弯折设置。正极引出端12大致为L形片体,正极引出端12与正极本体段15成夹角连接,且正极引出端12远离正极本体段15平行且远离正极本体段15延伸,形成正极引出片13。
正极引出片13上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用于与其中一个绝缘螺栓80相配合,将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端12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
请继续参阅图3,负极电导接件20包括负极本体25及设于负极本体25的相对两端的负极引入端21和负极引出端22,负极引入端21与电池包的总负极相连接;负极引出端22包括负极引出片23,负极引出片23用于将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端22与绝缘底座30连接。
本实施例中,负极电导接件20为长条形薄片,其材料为但不限于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等导电材料,负极电导接件20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型。负极引入端21位于负极本体段25一端相对负极本体25弯折设置。负极引出端22大致为L形片体,负极引出端22与负极本体段25成夹角连接,且负极引出端22远离负极本体段25平行且远离负极本体段25延伸,形成负极引出片23。
负极引出片23上设有第二通孔24,第二通孔24用于与其中一个绝缘螺栓80相配合,用于将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端22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
请参阅图3-图4,绝缘底座30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底座30大致为中空的长方体,包括固定板31、安装板32、两个支撑板33及两个侧板34,固定板31和安装板32间隔相对,侧板34连接于固定板31、安装板32之间,两个支撑板33连接固定板31、安装板32及侧板34。固定板31与电池包200(如电池包壳体)固定连接,用于将绝缘底座30固定于在电池包200上,进而将导电组件100装于电池包200上。
安装板32包括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相邻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33的端部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延伸壁331;第一延伸壁331凸出安装板32的相对两端,安装板32上凸设有两个第二延伸壁323,两个第二延伸壁323位于两个第一延伸壁331之间且平行设置。一个第一延伸壁331与第二延伸壁323之间为正极安装槽321,且正极安装槽321内的安装板32部为正极安装槽321的槽底壁;另一个第一延伸壁331与第二延伸壁323之间为负极安装槽322,负极安装槽322内的安装板32部为负极安装槽322的槽底壁。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分别用于收容两个绝缘固定件40;其中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位于绝缘固定件40和正极安装槽321之间,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位于绝缘固定件40和负极安装槽32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延伸壁331可以是安装板32自身延伸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板32有一定厚度,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是凹设于安装板32上的。可以理解,第二延伸壁323也可以是两个间隔设置,分别与两个第一延伸壁331形成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正极安装槽321用于承载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以将正极电导接件1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负极安装槽322用于承载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以将负极电导接件2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
本实施例中,正极安装槽321设有第一固定孔35,第一固定孔35贯穿安装板32,即贯穿正极安装槽321的槽底壁。负极安装槽322设有第二固定孔36,第二固定孔36贯穿安装板32,即贯穿负极安装槽322的槽底壁。具体的,第一固定孔35和第二固定孔36孔壁有内螺纹。第一固定孔35的位置与正极引出片13上的第一通孔14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固定孔36的位置与负极引出片23上的第二通孔24的位置相对应,在正极电导接件10和负极电导接件20装于绝缘座30上时,第一固定孔35和第二固定孔36分别用于两个绝缘螺栓80穿过,以使两个绝缘螺栓80与第一固定孔35和第二固定孔36螺接固定。
正极安装槽321上还设有第二卡持部,具体的,第二卡持部为两个第一卡槽37,两个第一卡槽37用于与绝缘固定件40卡持固定;负极安装槽322上还设有第二卡持部,具体的,第二卡持部为两个第二卡槽38,两个第二卡槽38用于与绝缘固定件40卡持固定。
请参阅图5,每个绝缘固定件40为绝缘材料制成,两个绝缘固定件40分别装于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内,将正极电导接件10和负极电导接件20分别限定在对应的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内。本实施例中,每个绝缘固定件40包括主体41设于主体41的第一卡持部和两个通槽44,具体的,第一卡持部为两个卡钩42。具体的,主体41包括第一面411和与第一面411相对设置的第二面412。主体41还包括螺栓通孔45。每一通槽44为条形槽体,两个通槽44及螺栓通孔45设于主体41上,且均贯穿所述第一面412和第二面412;螺栓通孔45位于两个通槽44之间,螺栓通孔45用于绝缘螺栓80穿过,两个通槽44用于正极连接件50的导电区域和负极连接件60的导电区域。本实施例中,主体41为矩形板体,第一面411和第二面412为矩形板体面积最大的两表面。
第二面412上凸出设有侧壁413,侧壁413沿着第二面412三个相连接边缘延伸,侧壁413与第二面412围成所述的插槽43。该插槽43位于主体41一侧设有开口,两个绝缘固定件40的插槽43分别用于正极引出端12和负极引出端22的插入。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槽43可以直接开设于主体41的第二面上。
两个卡钩42凸设于侧壁413远离第二表面412的端面,两个卡钩42位于插槽43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定位正极电导接件10的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卡钩分别与绝缘底座30上的两个第一卡槽37卡持;定位负极电导接件20的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卡钩42分别与绝缘底座30上的两个第二卡槽38卡持,并同时将正极电导接件10和负极电导接件20卡持在绝缘固定件40和绝缘底座30之间,以实现正极电导接件10和负极电导接件20在绝缘底座30上的定位。
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插入绝缘固定件40插槽43内,插槽43覆盖正极引出片13背向绝缘座30的一侧以及外边缘,进而绝缘固定件40盖设于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上;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插入插槽43内,插槽43覆盖负极引出片23背向绝缘座30的一侧以及外边缘,进而绝缘固定件40盖设于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上。由于绝缘固定件40为绝缘材料制成,进而实现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和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的绝缘,提高电池包正极电导接件10与正极连接件50和负极电导接件20与负极连接件60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请参阅图3和图6,正极连接件50大致为L型板状,其包括第一导接段51和第二导接段52。第一导接段51和第二导接段52呈夹角连接。第一导接段51上设有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和第三通孔54。正极连接件50具有导电性能。
具体的,第一导接段51包括第一正面511和第一背面512,第二导接段52位于第一正面511的一侧与第一导接段51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接段51和第二导接段52一体成型。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间隔设置于第一背面512。本实施例的正极导电凸起53为条形的凸块,其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正极导电凸起53的外周面均导电,并且正极导电凸起53与第一导接段51导通。第三通孔54贯穿第一正面511和第一背面512,并且位于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之间。正极导电凸起53穿过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通槽45,用于正极导电凸起53与正极电导接件10电连接,以实现正极连接件50与正极电导接件10之间的电连接。第三通孔54与绝缘底座30的第一固定孔35、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相匹配,用于通过绝缘螺栓80将正极连接件50、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和正极电导接件1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
第二导接段52上设有正极外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正极外接结构为正极插接孔55,正极插接孔55的孔壁具有导电性,用于与高压插接件210插接实现正极连接件50与高压插接件210的电连接。第二导接段52的一侧设有第一凸部56,第一凸部56为弧形,用于与高压插接件210的正极形状相匹配,第二导接段52上位于第一凸部56位置设有所述的正极插接孔55,正极插接孔55可以完全位于第一凸部56上也可还是部分位于第一凸部56上,只要贯通第二导接段52就可以。在一实施例中,正极插接孔55通过螺栓与高压插接件210的正极相连接。
正极连接件50为导电材质制成,正极连接件50的材料为但不限于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等导电材料。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一导接段51和第二导接段52表面设有绝缘涂层。需要说明的是,正极连接件50上,除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和正极外接结构区域外,其余区域的表面均设有绝缘膜(图未示),绝缘膜(图未示)的材料为但不限于聚酰亚胺,用于提高电池包正极电导接件10与正极连接件50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经过正极导电凸起53的电流经过第一导接段51和第二导接段52内部进行传输,再经正极插接孔55的孔壁与高压插接件210实现电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6,负极连接件60大致为L型板状,其包括第三导接段61和第四导接段62。第三导接段61和第四导接段62呈夹角连接。第三导接段61上设有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和第四通孔64。负极连接件60具有导电性能。
具体的,第三导接段61包括第二正面611和第二背面612,第三导接段62位于第二正面611的一侧与第三导接段61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三导接段61和第四导接段62一体成型。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间隔设置于第二背面612。本实施例的负极导电凸起63为条形的凸块,其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负极导电凸起63的外周面均导电,并且负极导电凸起63与第三导接段61导通。第四通孔64贯穿第二正面611和第二背面612,并且位于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之间。负极导电凸起63可穿过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通槽45,用于负极导电凸起63与负极电导接件20电连接,以实现负极连接件60与负极电导接件20之间的电连接。第四通孔64与绝缘底座30的第二固定孔36、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相匹配,用于通过绝缘螺栓80将负极连接件60、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和负极电导接件20固定在绝缘底座30上。
第四导接段62上设有负极外接结构,本实施例中,负极外接结构为负极插接孔65,负极插接孔65的孔壁具有导电性,用于与高压插接件210插接实现负极连接件60与高压插接件210的电连接。第四导接段62的一侧设有第二凸部66,第二凸部66为弧形,用于与高压插接件210的负极形状相匹配,第四导接段62上位于第二凸部66位置设有所述的负极插接孔65,负极插接孔65可以完全位于第二凸部66上也可还是部分位于第二凸部66上,只要贯通第四导接段62就可以。在一实施例中,负极插接孔65通过螺栓与高压插接件210的负极相连接。
负极连接件60为导电材质制成,负极连接件60的材料为但不限于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等导电材料。负极连接件60的第三导接段61和第四导接段62表面设有绝缘图层,需要说明的是,负极连接件60上,除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和负极外接结构区域外,其余区域的表面均设有绝缘膜(图未示),绝缘膜(图未示)的材料为但不限于聚酰亚胺,用于提高电池包负极电导接件20与负极连接件60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经过负极导电凸起63的电流经过第三导接段61和第四导接段62内部进行传输,再经负极插接孔65的孔壁与高压插接件210实现电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每个绝缘套70为绝缘材料制成,每个绝缘套70套设在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一导接段51以及负极连接件60的第三导接段61。用于第一导接段51和第三导接段61的绝缘。每个绝缘套70包括收容槽71、两个滑槽72以及用于与绝缘螺栓80配合的第五通孔73。
本实施例中,绝缘套70为绝缘塑胶材料制成,其大致为矩形中空块体结构,其包括端面701。所述收容槽71开设于与绝缘套70内部,且收容槽71的槽口位于绝缘套70长度方向的一端位置,即收容槽71的槽口贯穿端面701,便于正极连接件50、负极连接件60的插入。收容槽71具有第一侧壁711和与第一侧壁711相对的第二侧壁712,两个滑槽72间隔开设于第一侧壁711上并惯穿第一侧壁711与收容槽71连通;两个滑槽72的长度方向与收容槽71的深度方向(收容槽71槽口到槽底壁的方向)相同,且两个滑槽72的入口贯穿端面701,两个滑槽72入口和收容槽71的槽口连通。
第五通孔73包括第一子通孔731和第二子通孔732,第一子通孔731贯穿第一侧壁711且与收容槽71连通,第二子通孔732贯穿第二侧壁712且与收容槽71连通,且第一子通孔731和第二子通孔732沿着绝缘套70的厚度方向同轴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二子通孔732的孔径大于第一子通孔731。
请参阅图6-图9,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一导接段51从收容槽71的槽口插入其中一个绝缘套70,同时第一导接段51上的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滑入滑槽72内并伸出滑槽72并伸出滑槽72,露出第一侧壁711外部。负极连接件60的第三导接段61从收容槽71的槽口插入另一个绝缘套70,同时第三导接段61上的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滑入滑槽内72并伸出滑槽72,露出第一侧壁711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正极连接件50的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伸出滑槽72足够长的距离,以使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伸出两个滑槽72的部分可以穿过两个通槽44与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连接;负极连接件60的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伸出滑槽72足够长的距离,以使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伸出两个滑槽72的部分可以穿过两个通槽44与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连接。即每个正极导电凸起53伸出滑槽72的部分的长度,不小于每个通槽44的深度;每个负极导电凸起63伸出滑槽72的部分的长度,不小于每个通槽44的深度。
其中一个绝缘套70将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一导接段51除露出的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外的区域包覆,另一个绝缘套70将负极连接件60的第三导接段61除露出的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外的区域包覆,即正极连接件50的导电部分只有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露在外部,负极连接件60的导电部分只有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露在外部,提高绝缘效果。由于两个绝缘套70为绝缘材料制成,进而保证电池包正极电导接件10与正极连接件50、负极电导接件20与负极连接件60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两个绝缘套70的第五通孔73分别与第三通孔54和第四通孔64对应,用于绝缘螺栓80的穿过,将套有绝缘套70的正极连接件50和套有绝缘套70的负极连接件60固定于装有绝缘固定件40的绝缘底座30。
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绝缘套70还包括绝缘凸部74,绝缘凸部74位于第二侧壁712的外表面并围绕第二子通孔732设置,用于收容绝缘螺栓80的头部,在一实施例中,绝缘凸部74为圆形,用于电池包正极电导接件10、负极电导接件20分别与正极连接件50、负极连接件60的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绝缘螺栓80为的头部为绝缘材料制成,以提高正极电导接件10、负极电导接件20分别与正极连接件50、负极连接件60的拆装过程中的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一实施例中,绝缘螺栓80的杆部为金属材料制成,以提高其强度并减小蠕变。
请一并参阅图10,在导电组件100安装时,首先将通过两个绝缘固定件40分别将正极电导接件10、负极电导接件20定位于绝缘底座30上。具体的,将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出片13置于绝缘底座30的正极安装槽321内、将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片23置于绝缘底座30的负极安装槽322内;之后,将两个绝缘固定件40分别盖于正极安装槽321和负极安装槽322上,正极安装槽321内的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卡钩42与正极安装槽321的两个第一卡槽37卡持,以实现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将正极电导接件10定位于绝缘底座30上,并使得第一通孔14、第一固定孔35、该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同轴对应,以便于后续绝缘螺栓80的安装。
负极安装槽322内的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卡钩42与负极安装槽322的两个第二卡槽38卡持,以实现该绝缘固定件40将负极电导接件20定位于绝缘底座30上,并使得第二通孔24、第二固定孔36、该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同轴对应,以便于后续绝缘螺栓80的安装。
然后,将其中一个绝缘套70套装于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一导接段51,使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滑入滑槽72内并从第一背面512伸出滑槽72,露出第一侧壁711外部。将另一个绝缘套70套装于负极连接件60的第三导接段61,使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滑入滑槽72内并伸出两个滑槽72,露出第一侧壁711外部。
再将装有绝缘套70的正极连接件50和负极连接件60分别装于两个绝缘固定件40的411上,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由绝缘固定件40的411方向伸入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通槽44,正极导电凸起53的端部与正极电导接件10的表面接触,以使得正极连接件50与正极电导接件10电连接。两个负极导电凸起63由绝缘固定件40的411方向伸入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两个通槽44,负极导电凸起63的端部与负极电导接件20的表面接触,以使得负极连接件60与负极电导接件20电连接。
最后,将其中一个绝缘螺栓80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绝缘套70的第二子通孔732、正极连接件50的第三通孔54、其中一个绝缘套70的第一子通孔731、其中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正极电导接件10的第一通孔14,最终绝缘螺栓80的杆部与绝缘底座30的第一固定孔35螺纹配合;另一个绝缘螺栓80依次穿过另一个绝缘套70的第二子通孔732、负极连接件60的第四通孔64、另一个绝缘套70的第一子通孔731、另一个绝缘固定件40的螺栓通孔45、负极电导接件20的第二通孔24,最终绝缘螺栓80的杆部与绝缘底座30的第二固定孔36螺纹配合,以实现导电组件100的整体安装。
电流从电池包的正极通过正极电导接件10的正极引入端11,流过正极电导接件10,通过正极引出端12流至正极连接件50的两个正极导电凸起53,流过正极连接件50,通过正极插接孔55最终流至高压插接件的正极;在电流流入电池包时,电流从高压插接件的负极,通过负极连接件60的负极插接孔66,流过负极连接件60,通过两个负极导电凸部63,流至负极电导接件20的负极引出端22,流过负极电导接件20,通过过负极引入端21最终流入电池包的总负极。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200及应用于电池包200的导电组件100,导电组件100用于电连接电池包200正极、负极与电池高压插接件210。导电组件100通过正极电导接件10与正极连接件50电连接电池包200的正极和电池高压插接件210,通过负极电导接件20与负极连接件60电连接电池包200的负极和电池高压插接件210;且导电组装件与电池包200正极、负极以及和电池高压插接件拆装过程中可以实现绝缘,保证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组件1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池包2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可以在操作人员拆装连接件与电导接件的过程中,提高绝缘性能,进而提高安全性能,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导接件、绝缘底座、绝缘固定件、连接件和绝缘套;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导电凸起;
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且所述导电凸起伸出所述绝缘套;
所述电导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绝缘固定件盖设于所述电导接件上,且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绝缘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装于所述绝缘固定件背离所述绝缘底座的一侧,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绝缘固定件,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主体和通槽,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所述绝缘底座包括安装槽,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电导接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绝缘固定件将所述电导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导电凸起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电导接件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第二面设有插槽,所述电导接件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覆盖所述电导接件背向所述绝缘底座的一侧以及外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包括收容槽和滑槽,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侧壁,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且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收容槽深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所述绝缘套的收容槽内,所述导电凸起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伸出所述绝缘套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接段连接的第二导接段,第二导接段上设有外接结构;所述外接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件与外界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除了所述导电凸起和所述外接结构所在区域外,其余区域的表面均设有绝缘膜。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件的第二面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以将所述绝缘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绝缘螺栓,所述电导接件还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绝缘底座的设有第一固定孔,每个所述绝缘固定件还包括螺栓通孔,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
所述绝缘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绝缘固定件的所述螺栓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且该所述绝缘螺栓的杆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接件包括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固定件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电导接件和第二电导接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套设有所述绝缘套;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接段及凸设于第一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导接段及凸设于所述第三导接段的一表面的第二导电凸起;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一导接段上,另一个所述绝缘套套在所述第三导接段上;
两个所述绝缘固定件分别盖设于位于所述绝缘底座上的所述第一电导接件和所述第二电导接件上,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一导电凸起穿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伸出所述绝缘套的所述第二导电凸起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绝缘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电导接件接触且电性连接。
10.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正极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两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组件,两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绝缘底座位于所述电池包内,其中一组所述电导接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与之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导接件与外接元件的正极连接;另一组所述电导接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与之对应的所述电导接件用于将所述导接件与外接元件的负极连接。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
CN202122871110.3U 2021-11-22 2021-11-22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6980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110.3U CN216980790U (zh) 2021-11-22 2021-11-22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110.3U CN216980790U (zh) 2021-11-22 2021-11-22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0790U true CN216980790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1110.3U Active CN216980790U (zh) 2021-11-22 2021-11-22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0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803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multiple cases
US20210066700A1 (en)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2376931A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US11489272B2 (en)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a battery
KR20140111883A (ko) 전지 모듈
US20240154176A1 (en) Batter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123353A1 (en) Position assurance apparatus, connector assembly,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KR101731318B1 (ko) 절연성이 향상된 배터리 모듈
CN216980790U (zh) 导电组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09390805B (zh) 电连接器
KR101405808B1 (ko) 연료전지스택의 노출충전부 절연 장치
CN218385456U (zh) 电池盖板组件和电池
CN216015621U (zh) 动力电池及其连接片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组件
CN215955430U (zh) 一种电池
US11588263B2 (en) Battery product
CN212571265U (zh) 电流传输组件和电池
CN220306455U (zh) 电池和电池包
CN21738757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连接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461943U (zh) 电池模组及适用于电池模组的线束板及线束板组合
CN215220845U (zh) 电池及其顶盖组件
CN218827693U (zh) 电池包
CN218242031U (zh) 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116093528B (zh) 一种电池包
CN220341462U (zh) 引脚结构、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415129U (zh) 一种超薄型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