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8722U -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8722U
CN216968722U CN202220092491.7U CN202220092491U CN216968722U CN 216968722 U CN216968722 U CN 216968722U CN 202220092491 U CN202220092491 U CN 202220092491U CN 216968722 U CN216968722 U CN 216968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dhesive tape
attaching
clamping device
mai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24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he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he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he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he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24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8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8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8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贴附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贴附机构在空间范围内移动;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支架、夹紧装置以及第一夹紧驱动组件,所述贴附支架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贴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持胶条,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夹紧装置绕W轴方向旋转对所述胶条进行拉紧,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贴附支架带动所述夹紧装置移动将所述胶条的粘接面抵持于工件的表面,通过上述结构对胶条实现扭力和压力转换的同时能够将胶条贴附于工件上并且够防止所述胶条粘接在工件上时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产品、电器或者仪器设备上会设置相应的显示屏,显示屏的显示模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侧边的位置包覆遮光胶条,该遮光胶条一般呈黑色,其中一侧面具有粘性粘接层,用于粘附在显示模组的侧边,用于对显示模组进行遮光以及对显示模组的侧边进行保护。因为胶条与工件贴合的面为粘接面,一旦该粘接面接触工件即可与工件进行粘接,目前现有的包边设备无法改变胶条粘接在工件某一面上时的张紧力,无法对胶条进行展平,使得胶条在对工件包边贴附时容易褶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能够再对胶条贴附在工件上之前对胶条进行拉紧展平,防止贴附在工件上的胶条出现褶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贴附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贴附机构在空间范围内移动;
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支架、夹紧装置以及第一夹紧驱动组件,所述贴附支架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贴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持胶条,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夹紧装置绕W轴方向旋转对所述胶条进行拉紧,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贴附支架带动所述夹紧装置移动将所述胶条的粘接面抵持于工件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贴附支架带动所述夹紧装置至少在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主支撑体、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贴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主支撑体转动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配合对胶条进行夹紧,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主支撑体驱动所述夹紧装置在W轴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夹紧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主支撑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硅胶条,所述硅胶条的端部设置有圆角,所述胶条可绕所述圆角弯曲,所述第一夹板可通过所述硅胶条抵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不粘层,所述第二夹板接触胶条接触所述胶条的粘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体上设置有真空吸附件,所述真空吸附件内设置有真空发生孔,所述真空吸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孔的吸附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夹紧电机和第一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一夹紧电机与所述贴附支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递结构驱动所述主支撑体绕所述W轴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紧电机和第二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电机与所述贴附支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第一夹板绕W轴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当所述夹紧装置夹持胶条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旋转拉动所述胶条,并且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配合下对所述胶条进行展平,然后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夹紧装置下降将所述胶条抵持在工件上通过粘接面粘接,进而能够防止所述胶条粘接在工件上时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贴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贴附机构在一个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贴附机构在另一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夹紧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贴附机构在对工件进行包边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图8为贴附机构在对工件进行包边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图9为贴附机构在对工件进行包边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图10为贴附机构在对工件进行包边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贴附装置;10、驱动机构;20、贴附机构;21、贴附支架;22、夹紧装置;221、第一夹板;2211、安装槽;2212、凸起部;222、第二夹板;223、主支撑体;2231、安装凸起;2232、凹槽部;224、硅胶条;2241、圆角;225、真空吸附件;2251、吸附孔;2252、真空发生孔;226、胶垫;23、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1、第一夹紧电机;232、第一传动皮带;233、第一皮带轮;234、第一驱动轮;235、第一张力调整轮;24、第二夹紧驱动组件;241、第二夹紧电机;242、第二传动皮带;243、第二皮带轮;244、二驱动轮;245、第二张力调整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100,包括驱动机构10和贴附机构20,所述驱动机构10与所述贴附机构20配合能够对将胶条贴附于工件上,实现对工件某一侧边的包边处理。
所述驱动机构10带动所述贴附机构20至少在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在本申请中,所述驱动机构10为XYZ三轴驱动模组,可带动所述贴附机构20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实现对所述贴附机构20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驱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贴附机构20包括贴附支架21、夹紧装置22以及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所述贴附支架21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可通过所述贴附支架21驱动所述贴附机构20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所述夹紧装置22与所述贴附支架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可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相对所述贴附支架21绕W轴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夹紧装置22夹持所述胶条,然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绕所述W轴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所述胶条同时移动、折弯,此时所述驱动机构10可带动所述贴附支架21移动,进而对所述胶条进行拉紧展平,然后所述驱动机构10通过所述贴附支架21带动夹紧装置22沿Z轴方向移动,将所述胶条抵持于工件的一个侧面上,使得胶条与工件粘接,然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不再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或者对所述夹紧装置22输出的动力减小,以及所述夹紧装置22不再夹持所述胶条或者对所述胶条的夹紧力减小,使得所述胶条可相对所述夹紧装置22移动,然后所述驱动机构10通过所述贴附支架21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沿Y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夹紧装置22在将所述胶条抵持在工件上的同时可将剩余的所述胶条贴附于所述工件上,完成对所述工件的包边。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22包括主支撑体223、第一夹板221以及第二夹板222,所述主支撑体2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贴附支架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221与所述主支撑体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222与所述主支撑体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222相对所述主支撑体223转动可与所述第一夹板221配合对所述胶条进行夹紧或者松开。
请继续参看图5和图6,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夹板221上设置有安装槽2211,所述主支撑体223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2211配合的安装凸起2231,所述安装凸起2231伸进所述安装槽2211内实现对所述第一夹板221与所述主支撑体223的定位,然后通过螺丝将所述第一夹板221固定在所述主支撑体223上。所述安装槽2211内设置有凸起部2212,所述安装凸起2231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2212配个的凹槽部2232,使得所述安装凸起2231只能从所述安装槽2211的一侧进入或者离开到所述安装槽2211。
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支架21上还设置有第二夹紧驱动组件24,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24可驱动所述第二夹板222相对所述主支撑体223在W轴方向转动。具体的,当需要通过所述夹紧装置22对胶条进行夹紧时,并且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通过所述主支撑体223带动所述第一夹板221旋转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24可带动所述第二夹板222与所述第一夹板221配合对胶条进行夹紧。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221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体22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硅胶条224,所述硅胶条224较软,所述夹紧装置22可通过所述硅胶条224抵持所述胶条。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条224的端部设置有圆角2241,所述胶条可绕所述圆角2241弯曲,所述硅胶条224通过所述圆角2241抵持所述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222的外表面设置有不粘层,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夹板221与所述胶条的非粘接面接触,所述第二夹板222与所述胶条的粘接面接触,在所述第二夹板222的外表面设置不粘层,防止所述第二夹板222与所述胶条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体223上设置有真空吸附件225,所述真空吸附件225内设置有真空发生孔2252,所述真空吸附件225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孔2252的吸附孔2251,所述真空发生孔2252连接真空发送装置,所述真空发送装置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孔2252对所述吸附孔2251吸气,将工件吸附在所述真空吸附件225具有吸附孔2251的侧面上,再通过所述驱动机构10的作用下对产品进行搬运。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吸附件225具有所述吸附孔2251的侧面上贴附有胶垫226,所述吸附孔2251穿过所述胶垫226。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夹紧电机231和第一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一夹紧电机231与所述贴附支架21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递结构驱动所述主支撑体223绕所述W轴方向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一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皮带232、第一皮带轮233以及第一张力调整轮235,所述第一传动皮带232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轮233设置于所述贴附支架21上,所述主支撑体22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232配合的第一驱动轮234,所述第一夹紧电机231通过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皮带轮233转动进而能够驱动所述主支撑体223绕W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张力调整轮235与所述贴附支架21转动连接并且抵持所述第一传动皮带232,当所述第一张力调整轮235相对所述贴附支架21移动时,改变所述第一传动皮带232的张紧力。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24包括第二夹紧电机241和第二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电机241与所述贴附支架21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夹板222相对所述第一夹板221绕W轴方向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二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传动皮带242,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2通过第二皮带轮243与所述贴附支架21连接,所述第二夹板2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2配合的第二驱动轮244,所述第二夹紧电机241通过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皮带轮243旋转来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2驱动所述第二夹板222相对所述第一夹板221转动。所述贴附支架21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张力调整轮245,所述第二张力调整轮245抵持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2,当所述第二张力调整轮245相对所述贴附支架21滑动时可调整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2的张紧力。
工作时,所述胶条的一侧先于所述工件进行粘接,所述胶条的另一侧伸出所述工件,在本申请中,所述胶条先与所述工件的底面粘接。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到预设位置,所述驱动机构10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移动到所述工件的一侧并且通过所述夹紧装置22夹持所述胶条。所述夹紧装置22夹持所述胶条时,可通过相应的识别结构识别所述胶条的位置,保证所述夹紧装置22夹持所述胶条的准确性。如图8所示,接着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同时所述驱动机构10同时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在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胶条折弯,可以与工件呈90度,或者旋转大于90度,此时可对所述工件的侧边进行粘接包覆,如图9所示,接着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可以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以及同时所述驱动机构10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移动,可对所述胶条折弯,并拉紧所述胶条,提升所述胶条的张力,防止其褶皱。此时所述胶条绕所述硅胶条224的圆角2241折弯,所述硅胶条224通过所述圆角2241抵持所述胶条,如图10所示,此时所述驱动机构10继续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沿Z轴下降,直至所述硅胶条224抵持所述工件,使所述胶条的粘接面与所述工件接触,此时所述胶条未被夹持的位置均与所述工件粘接,此时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不再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绕W轴方向转动,或者减小对其的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一夹板221或者所述第二夹板222不再夹持所述胶条或者减小对其的加持力,使得所述胶条可相对所述夹紧装置22滑动,接着,在所述硅胶条224将所述胶条抵持在所述工件上表面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10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2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所述硅胶条224沿所述工件滑动,使得所述胶条未与所述工件的粘接的位置与所述工件粘接在一起,并且能够防止发生褶皱,至此贴附完成。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通过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带动所述胶条折弯,并且在驱动机构10的配合下增加对所述胶条的张紧力,使其展平,然后通过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沿Z轴下降直至通过所述硅胶条224将所述胶条抵持在工件上,使得胶条与工件粘接,接着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23不再带动所述夹紧装置22旋转,通过对所述胶条扭力转压力的转换,将胶条贴附于所述工件上的同时能够保证所述胶条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和贴附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贴附机构在空间范围内移动;
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支架、夹紧装置以及第一夹紧驱动组件,所述贴附支架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贴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持胶条,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夹紧装置绕W轴方向旋转对所述胶条进行拉紧,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贴附支架带动所述夹紧装置移动将所述胶条的粘接面抵持于工件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贴附支架带动所述夹紧装置至少在Y轴以及Z轴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主支撑体、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贴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主支撑体转动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配合对胶条进行夹紧,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主支撑体驱动所述夹紧装置在W轴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夹紧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主支撑体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硅胶条,所述硅胶条的端部设置有圆角,所述胶条可绕所述圆角弯曲,所述第一夹板可通过所述硅胶条抵持胶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不粘层,所述第二夹板接触胶条接触所述胶条的粘接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上设置有真空吸附件,所述真空吸附件内设置有真空发生孔,所述真空吸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孔的吸附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夹紧电机和第一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一夹紧电机与所述贴附支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递结构驱动所述主支撑体绕所述W轴方向转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紧电机和第二皮带传动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电机与所述贴附支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第一夹板绕W轴方向转动。
CN202220092491.7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Active CN216968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2491.7U CN216968722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2491.7U CN216968722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8722U true CN216968722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2491.7U Active CN216968722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87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705A (zh) * 2022-01-13 2022-04-12 千禾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包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705A (zh) * 2022-01-13 2022-04-12 千禾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包覆设备
CN114311705B (zh) * 2022-01-13 2023-09-29 千禾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包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0622A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216968722U (zh) 一种扭力转压力贴附装置
CN110154496A (zh) 显示屏贴合设备
CN108282963B (zh) 贴附治具
CN111862799A (zh) 贴合设备及其承载膜
CN110722867A (zh) 一种辊粘式自动撕膜装置
CN212311943U (zh) 一种汽车中控支架组装治具
CN210456891U (zh) 显示模组的包边治具
CN114311705A (zh) 一种非接触式包覆设备
CN211222427U (zh) 一种辊粘式自动撕膜装置
CN216443091U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216852560U (zh) Fpc反折拉力自动调整结构
CN217148065U (zh) 一种全自动胶带贴附机
CN210823173U (zh) 一种胶带贴附撕膜装置
CN112098051A (zh) 褶皱测试治具及褶皱测试方法
CN112505958A (zh) 高精度超长辅料贴合的校准机构和自动贴胶设备
CN215896942U (zh) 一种扣排线装置
CN218590955U (zh) 一种点胶固化装置及镜头组装设备
CN220702932U (zh) 一种胶带黏贴装置
CN112011277B (zh) 一种胶带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216563665U (zh) 一种连接器吸取结构及生产装置
CN220254774U (zh) 一种电路板补强贴合的定位夹具
CN212013192U (zh) 一种fpc电路板贴合治具
CN213871819U (zh) 一种视觉检测设备用调节装置
CN112930034B (zh) 一种柔性fpc自动对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