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9617U -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9617U
CN216959617U CN202220443797.2U CN202220443797U CN216959617U CN 216959617 U CN216959617 U CN 216959617U CN 202220443797 U CN202220443797 U CN 202220443797U CN 216959617 U CN216959617 U CN 216959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ire winding
wire
electric telescopic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37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昆
张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Naisit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Naisit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Naisit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Naisit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37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9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9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9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绕线支撑板,所述绕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接入机构,所述绕线接入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靠近绕线支撑板的一侧中心位置并与其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自身的转动下使线圈成型在绕线机构的外部,再加上能通过控制绕线接入机构的相对高度控制铜丝在绕线机构上缠绕的状态,使在线圈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线圈快速成型,不需要对线圈本身的位置进行盖板,增加线圈缠绕效率,提高装置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电机绕组线采用无氧铜丝为导体,德国进口聚氯乙烯(PVC),高压聚乙烯等原料制成,(韧度高,含非污染抗氧剂),以无氧铜丝作为导体,包覆绝缘层与护套,以满足各种电机运作的绝缘要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在对缠绕组件进行支撑时,通常采用固定支撑的结构,这使得在进行线圈缠绕时需要不停的对线圈本身的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线圈缠绕的效果,效率不高,且线圈缠绕完成后不易与线圈固定机构脱离,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生产用支撑装置在对缠绕组件进行支撑时,通常采用固定支撑的结构,这使得在进行线圈缠绕时需要不停的对线圈本身的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线圈缠绕的效果,效率不高,且线圈缠绕完成后不易与线圈固定机构脱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包括绕线支撑板,所述绕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接入机构,所述绕线接入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靠近绕线支撑板的一侧中心位置并与其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均通过转轴设置有接线滑轮,所述绕线支撑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轴杆底座,所述轴杆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轴杆,所述绕线轴杆的一端与轴杆底座的内部转轴相互垂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绕线轴杆的外表壁中心处设置有中位控制板,所述中位控制板的外表壁两侧均垂直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侧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绕线撑板,两个所述绕线撑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下位限制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线圈被缠绕在绕线撑板上,下位限制圈对线圈的底部位置进行限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接线滑轮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卡合凹槽,两个所述卡合凹槽的内表壁之间设置有卡合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卡合杆将绕线接入机构的顶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位连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顶位连杆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增加绕线接入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绕线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绕线支撑板和轴杆底座与绕线轴杆的轴心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电机支撑架对传动电机进行支撑,传动电机为绕线轴杆的自转提供动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绕线支撑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绕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轴杆支撑架,所述轴杆支撑架的中心通孔与绕线轴杆的外表壁相互接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轴杆支撑架对绕线轴杆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增加装置中绕线机构的运转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铜丝从通过绕线接入机构与绕线机构连接在绕线机构上进行缠绕,在绕线机构自身的转动下使线圈成型在绕线机构的外部,再加上能通过控制绕线接入机构的相对高度控制铜丝在绕线机构上缠绕的状态,使在线圈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线圈快速成型,不需要对线圈本身的位置进行盖板,增加线圈缠绕效率,提高装置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装置中当线圈制备完毕后通过收缩中位控制板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使两个绕线撑板之间的相对间距被缩短,从而使线圈与绕线撑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移除,使线圈能直接与绕线撑板脱离,增加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的前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的绕线接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绕线支撑板;2、绕线接入机构;3、绕线机构;4、传动电机;11、轴杆底座;12、电机支撑架;13、支撑腿;14、轴杆支撑架;21、第一电动伸缩杆;22、接线滑轮;23、卡合凹槽;24、卡合杆;25、顶位连杆;31、绕线轴杆;32、中位控制板;33、第二电动伸缩杆;34、绕线撑板;35、下位限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包括绕线支撑板1,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接入机构2,绕线接入机构2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21,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数量为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一端分别靠近绕线支撑板1的一侧中心位置并与其垂直连接,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顶部均通过转轴设置有接线滑轮22,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轴杆底座11,轴杆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机构3,绕线机构3包括绕线轴杆31,绕线轴杆31的一端与轴杆底座11的内部转轴相互垂直连接,绕线轴杆31的外表壁中心处设置有中位控制板32,中位控制板32的外表壁两侧均垂直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两侧第二电动伸缩杆33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绕线撑板34,两个绕线撑板34的底部均设置有下位限制圈3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绕线支撑板1对绕线接入机构2和绕线机构3进行支撑,铜丝从通过绕线接入机构2与绕线机构3连接在绕线机构3上进行缠绕,在绕线机构3自身的转动下使线圈成型在绕线机构3的外部,再加上能通过控制绕线接入机构2的相对高度控制铜丝在绕线机构3上缠绕的状态,使在线圈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线圈快速成型,不需要对线圈本身的位置进行盖板,增加线圈缠绕效率,提高装置实用性,且装置中当线圈制备完毕后通过收缩中位控制板32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3,使两个绕线撑板34之间的相对间距被缩短,从而使线圈与绕线撑板3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移除,使线圈能直接与绕线撑板34脱离,增加装置实用性,下位限制圈35对线圈的下部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线圈与绕线撑板34脱离。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两个接线滑轮22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卡合凹槽23,两个卡合凹槽23的内表壁之间设置有卡合杆24,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位连杆25,绕线支撑板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12,电机支撑架12顶部设置有传动电机4,传动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绕线支撑板1和轴杆底座11与绕线轴杆31的轴心相互连接,绕线支撑板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支撑腿13,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轴杆支撑架14,轴杆支撑架14的中心通孔与绕线轴杆31的外表壁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杆24通过卡合凹槽23连接两个接线滑轮22,接线滑轮22被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1上是与接入的铜丝直接接触的结构,卡合杆24与卡合凹槽23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使拆卸便捷,顶位连杆25连接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1,增加绕线接入机构2的结构稳定性,支撑腿13对绕线支撑板1进行支撑,电机支撑架12随传动电机4进行支撑,传动电机4为通过轴杆底座11为绕线轴杆31提供旋转动力,轴杆支撑架14对绕线轴杆3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绕线支撑板1对绕线接入机构2和绕线机构3进行支撑,铜丝从通过绕线接入机构2与绕线机构3连接在绕线机构3上进行缠绕,在绕线机构3自身的转动下使线圈成型在绕线机构3的外部,装置中当线圈制备完毕后通过收缩中位控制板32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3,使两个绕线撑板34之间的相对间距被缩短,从而使线圈与绕线撑板3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移除,使线圈能直接与绕线撑板34脱离,下位限制圈35对线圈的下部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线圈与绕线撑板34脱离,卡合杆24通过卡合凹槽23连接两个接线滑轮22,接线滑轮22被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1上是与接入的铜丝直接接触的结构,卡合杆24与卡合凹槽23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顶位连杆25连接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1,支撑腿13对绕线支撑板1进行支撑,电机支撑架12随传动电机4进行支撑,传动电机4为通过轴杆底座11为绕线轴杆31提供旋转动力,轴杆支撑架14对绕线轴杆3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包括绕线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接入机构(2),所述绕线接入机构(2)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2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一端分别靠近绕线支撑板(1)的一侧中心位置并与其垂直连接,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顶部均通过转轴设置有接线滑轮(22),所述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轴杆底座(11),所述轴杆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机构(3),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绕线轴杆(31),所述绕线轴杆(31)的一端与轴杆底座(11)的内部转轴相互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杆(31)的外表壁中心处设置有中位控制板(32),所述中位控制板(32)的外表壁两侧均垂直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两侧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绕线撑板(34),两个所述绕线撑板(34)的底部均设置有下位限制圈(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线滑轮(22)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卡合凹槽(23),两个所述卡合凹槽(23)的内表壁之间设置有卡合杆(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位连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撑板(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12),所述电机支撑架(12)顶部设置有传动电机(4),所述传动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绕线支撑板(1)和轴杆底座(11)与绕线轴杆(31)的轴心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撑板(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支撑腿(13),所述绕线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轴杆支撑架(14),所述轴杆支撑架(14)的中心通孔与绕线轴杆(31)的外表壁相互接触。
CN202220443797.2U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959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3797.2U CN2169596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3797.2U CN2169596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9617U true CN21695961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3797.2U Active CN2169596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9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3146U (zh) 预绞丝绞合成型机
CN110660534A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成缆绞合机
CN112660922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6959617U (zh) 一种潜水电机绕组线生产用支撑装置
CN211034655U (zh) 一种电缆放线盘用支撑装置
CN210286282U (zh) 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CN212402934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电缆放线切割装置
CN212162298U (zh) 一种同轴电缆组件的组装对心夹具
CN210442554U (zh) 一种通信光缆的接线辅助设备
CN211277698U (zh) 一种pvc电力管打磨装置
CN211126789U (zh)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CN210326821U (zh) 一种配电房工程电缆支撑装置
CN218826379U (zh) 一种电线电缆搅拌式过油机
CN220922101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制造用的装夹机构
CN211351496U (zh) 一种带转角功能的电缆铺设装置
CN216335790U (zh) 一种用于线束的放线装置
CN214024391U (zh) 一种具有双压杆的伺服压装机
CN219448828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0986051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支撑装置
CN218829274U (zh) 一种单齿分块拼接的分段式绕线式集中绕组定子
CN21621577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力输送装置
CN216698085U (zh) 一种单头双工位立绕机
CN219497563U (zh) 一种电容器端子
CN213971142U (zh) 一种金属扁丝加工用放置架
CN213415802U (zh) 一种电力电缆架设用新型放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