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7987U - 真空吸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7987U
CN216957987U CN202220242559.5U CN202220242559U CN216957987U CN 216957987 U CN216957987 U CN 216957987U CN 202220242559 U CN202220242559 U CN 202220242559U CN 216957987 U CN216957987 U CN 216957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sleeve
guide rod
nozzle structur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25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建忠
凌万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sh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sh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sh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sh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25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7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7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7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嘴结构,包括导气杆、吸附件、基准套和弹性件;导气杆内部设置有导气通道;吸附件连接于导气杆一端,吸附件包括有柔性吸盘,柔性吸盘与导气通道连通;基准套可沿轴向滑动地连接在导气杆上,柔性吸盘部分露出至基准套外侧,基准套靠近柔性吸盘的一端设有基准面;弹性件连接基准套和导气杆,弹性件用于驱动基准套自动复位至相对远离导气杆的位置;其中,柔性吸盘工作时产生的真空吸附力能够始终大于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力,柔性吸盘在导气杆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基准套的可滑动行程。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嘴结构,其能够在吸附工件时保证工件的姿态,同时还可以避免工件因吸附力过大而在表面留下压痕。

Description

真空吸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真空吸嘴,其包括有导气用的杆件和设置于杆件一端的柔性吸盘,杆件设置有导气通道用于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和柔性吸盘,从而使得柔性吸盘内部产生真空进而吸取工件,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轻松地实现工件的取放,因此应用广泛;但是这种真空吸嘴由于其是通过柔性吸盘吸取工件的,柔性吸盘的内部产生真空时,柔性吸盘自身将在外界气压下产生变形,而且变形的方向和程度难以控制,因此通过这种真空吸嘴吸取的工件通常难以保证其被吸附时的姿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吸嘴结构,其能够在吸附工件时保证工件的姿态,同时还可以避免工件因吸附力过大而在表面留下压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包括导气杆、吸附件、基准套和弹性件;导气杆内部设置有导气通道;吸附件连接于导气杆一端,吸附件包括有柔性吸盘,柔性吸盘与导气通道连通;基准套可沿轴向滑动地连接在导气杆上,柔性吸盘部分露出至基准套外侧,基准套靠近柔性吸盘的一端设有基准面;弹性件连接基准套和导气杆,弹性件用于驱动基准套自动复位至相对远离导气杆的位置;其中,柔性吸盘工作时产生的真空吸附力能够始终大于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力,柔性吸盘在导气杆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基准套的可滑动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在吸附工件的过程中,柔性吸盘由于其内部产生真空,柔性吸盘将在外部大气压力下产生收缩变形,变形过程中会带动工件向靠近导气杆的一侧移动,移动过程中工件将与基准套的基准面接触并贴合,并且由于基准套是只能沿导向杆的轴向滑动设置地,因此当工件与基准面贴合后,工件的姿态角度将被基准面所定位,由于柔性吸盘产生的真空吸附力将大于驱动基准套复位的弹性力,且柔性吸盘在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基准套的可滑动行程,因此基准套将在工件的接触推动下沿导向杆轴向滑动,并直至柔性吸盘完全变形,此时基准面与工件之间的挤压接触力将由弹性件的弹性力决定,弹性力是小于吸附力的,因此在工件与基准套接触的位置上也不会因挤压力过大而出现压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还包括有导气座,导气杆可转动地穿设于导气座,导气座与导气杆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导气槽,导气座设置有连通导气槽的导气接头,导气杆的中心设置有与柔性吸盘连通的中心孔,导气杆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中心孔和导气槽的通气孔,导气通道包括有中心孔和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导气杆包括有转轴和连接杆,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导气座,转轴设置有通气孔及中心孔,连接杆中空设置且连接转轴和吸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导气座与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导气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导气座的内部两端安装有轴承,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导气座,第一密封圈设置于轴承与导气槽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导气杆包括有连接套,连接套连接于转轴靠近吸附件的一端,基准套可滑动地连接在连接套上,弹性件设置于基准套和连接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连接套和转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孔,且连接套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基准套的一端插装于连接套内,基准套的侧面设置有凸轴,连接套设置有与凸轴配合的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台阶面,基准套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弹性件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一端与台阶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吸附件包括有中空的吸嘴管,吸嘴管的一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吸嘴管的另一端连接柔性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准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导气座510、转轴520、中心孔521、通气孔522、从动齿轮523、导气槽524、第一定位柱525、第二定位柱526、第二环形凸台527、柔性吸盘531、吸嘴管532、第一密封圈540、轴承550、连接杆560、插接部561、第二密封圈562、第一环形凸台563、第一定位孔564、第一磁铁565、连接套570、滑槽571、第二磁铁572、第二定位孔573、基准套580、凸轴581、基准面58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结构,包括导气杆、吸附件、基准套580和弹性件590;导气杆内部设置有导气通道;吸附件连接于导气杆一端,吸附件包括有柔性吸盘531,柔性吸盘531与导气通道连通;基准套580可沿轴向滑动地连接在导气杆上,柔性吸盘531部分露出至基准套580外侧,基准套580靠近柔性吸盘531的一端设有基准面582;弹性件590连接基准套580和导气杆,弹性件590用于驱动基准套580自动复位至相对远离导气杆的位置;其中,柔性吸盘531工作时产生的真空吸附力能够始终大于弹性件590所产生的弹性力,柔性吸盘531在导气杆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基准套580的可滑动行程。
在吸附工件的过程中,柔性吸盘531由于其内部产生真空,柔性吸盘531将在外部大气压力下产生收缩变形,变形过程中会带动工件向靠近导气杆的一侧移动,移动过程中工件将与基准套580的基准面582接触并贴合,并且由于基准套580是只能沿导向杆的轴向滑动设置地,因此当工件与基准面582贴合后,工件的姿态角度将被基准面582所定位,由于柔性吸盘531产生的真空吸附力将大于驱动基准套580复位的弹性力,且柔性吸盘531在导气杆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基准套580的可滑动行程,因此基准套580将在工件的接触推动下沿导向杆轴向滑动,并直至柔性吸盘531完全变形,此时基准面582与工件之间的挤压接触力将由弹性件590的弹性力决定,弹性力是小于吸附力的,因此在工件与基准套580接触的位置上也不会因挤压力过大而出现压痕。
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吸盘531可以选择采用软胶制成,并且为了保证柔性吸盘531在轴向上的变形量能够小于基准套580的可滑动行程,柔性吸盘531在轴向上的整体高度可以设置成小于基准套580的可滑动行程。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90可以选择采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基准套580抵接,另一端与导气杆抵接,并且压缩弹簧的主要功能在于,吸附工件的过程中基准面582能够时刻保持与工件贴合的状态,并决定基准面582与工件的挤压接触力大小,因此弹性件590的刚度及弹性系数不易过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吸附的工件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需要理解的是,压缩弹簧的数量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设置多个的情况下,也应当要保证所有压缩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之和小于柔性吸盘531能够对工件所产生的吸附力,确保基准套580能够跟随柔性吸盘531的变形而被工件所推动。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通过真空吸嘴结构带动工件一起进行自转,以使得工件能够处于不同的角度姿态上,真空吸嘴结构还包括有导气座510,导气杆可转动地穿设于导气座510,导气座510与导气杆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导气槽524,导气座510设置有连通导气槽524的导气接头,导气杆的中心设置有与柔性吸盘531连通的中心孔521,导气杆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中心孔521和导气槽524的通气孔522,导气通道包括有中心孔521和通气孔522。导气座510可通过固定安装地形式设置于需要搭载真空吸嘴结构的设备上,并且导气座510通过导气接头以及外部导气管道连接至真空发生装置上;在携带工件进行自转的过程中,由于导气座510和导气接头相对固定,因此连接至真空发生装置的导气管道不会出现缠绕的问题,而借助导气座510与导气杆之间的环形的导气槽524,导气杆上的通气孔522在自转的过程中将能够始终与导气槽524连通,从而使得吸附件在自转过程中能够始终产生真空吸附力以吸附工件。
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自动携带工件进行自转,导气杆背离吸附件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523,以便于通过从动齿轮523与外部驱动部件之间传动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的电机,并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523之间的啮合,以使电机带动导气杆旋转等。
参照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导气杆可以选择采用分段式设计即采用多段杆件连接而成,或者可以选择采用一体式设计;为了能够适配不同类型及大小的工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段式设计的形式,并且具体地,导气杆包括有转轴520和连接杆560,转轴520可转动地连接于导气座510,转轴520设置有通气孔522及中心孔521,连接杆560中空设置且连接转轴520和吸附件;并且,连接杆560与转轴520可拆卸连接,吸附件与连接杆560同样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从而便于根据工件的类型和大小来更换合适长度及大小的连接杆560和吸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560与转轴520通过磁力吸附连接的形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连接杆560与转轴5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565,转轴520采用铁磁材料制成,其能够被连接杆560上设置的第一磁铁565所吸附。
具体地,连接杆560的一端形成有插接部561,插接部561插入到转轴520的中心孔521内部,并且在插接部561与中心孔521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62,以避免插接部561与转轴520之间出现漏气的问题;并且,为了便于安装第二密封圈562,插接部56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圈562安装在第二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限定连接杆560与转轴520之间的周向位置,避免连接杆560与转轴520之间出现周向转动,进而保证工件被吸附后能够保持角度姿态不变,连接杆560和转轴520之间还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柱525和第一定位孔564;具体地,在连接杆56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563,转轴520的一端端面与第一环形凸台563相对,第一定位柱525设置于转轴520上,第一定位孔564设置于第一环形凸台563上;并且,具体地,第一环形凸台563上安装有第一磁铁565,以通过第一磁铁565对转轴520的磁吸力,以使得连接杆560保持连接于转轴520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上述将第一磁铁565和第一定位孔564设置于连接杆560的形式之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将第一磁铁565和第一定位孔564设置于转轴520朝向第一环形凸台563的端面上,而将连接杆560设置成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材料,并将第一定位柱525设置于第一环形凸台563上。
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吸附件包括有中空的吸嘴管532,吸嘴管532的一端与连接杆560螺纹连接,吸嘴管532的另一端连接柔性吸盘531,从而借助吸嘴管532与连接杆560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便于吸附件在导气杆上的安装及拆卸,进而便于根据工件的类型和大小来更换合适的吸附件。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导气槽524的加工成型,具体地,转轴520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气槽,环形气槽与通气孔522连通,环形气槽与导气座510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气槽524;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导气座510的内壁开设环形气槽的形式,或者在转轴520外表面及导气座510的内壁同时开设环形气槽的形式以形成导气槽524。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转轴520转动过程的气密性,导气座510与转轴52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40,并且导气槽52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40;具体地,转轴520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分布在导气槽524的两侧,以避免出现从导气座510和转轴520之间的缝隙进气而影响真空吸附的问题。并且,具体地,为了实现转轴520与导气座510之间的转动连接,导气座510的内部两端安装有轴承550,转轴520通过轴承550可转动地连接于导气座510,第一密封圈540设置于轴承550与导气槽524之间。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基准套580可沿轴向滑动地连接在导气杆上,导气杆包括有连接套570,连接套570连接于转轴520靠近吸附件的一端,基准套580可滑动地连接在连接套570上,弹性件590设置于基准套580和连接套570之间。并且,为了避免连接套570与转轴520之间出现周向转动,进而保证基准套580的角度姿态不会出现改变而影响对工件的定位,连接套570和转轴520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526和第二定位孔573;具体地,转轴520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527,连接套570套接于转轴520的一端,并且连接套570的一端端面与第二环形凸台527相抵接,第二定位柱526设置于第二环形凸台527上,而第二定位孔573则设置于连接套570的端面上。
同时,为了实现连接套570的快速可拆卸连接,连接套570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转轴520;具体地,连接套570与第二环形凸台527相对的端面设置有第二磁铁572,以通过第二磁铁572对转轴520的磁吸力,以使连接套570保持与转轴520连接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上述将第二磁铁572和第二定位孔573设置于连接套570的形式之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将第二磁铁572和第二定位孔573设置于第二环形凸台527,而将连接套570设置成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材料,并将第二定位柱526设置于连接套570上。
参照图1、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基准套580与导气杆之间的轴向滑动连接,基准套580的一端插装于连接套570内,且基准套580的侧面设置有凸轴581,连接套570设置有与凸轴581配合的滑槽571;具体地,滑槽571沿轴向延伸设置,并且滑槽571的长度可以设置成大于凸轴581的直径与柔性吸盘531在轴向的高度尺寸之和,以确保基准套580的可滑动行程大于柔性吸盘531在轴向的变形量。并且,为了能够方便弹性件590的安装,连接套570的内侧设置有台阶面,基准套580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弹性件590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一端与台阶面抵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气杆,内部设置有导气通道;
吸附件,连接于所述导气杆一端,所述吸附件包括有柔性吸盘,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导气通道连通;
基准套,可沿轴向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导气杆上,所述柔性吸盘部分露出至所述基准套外侧,所述基准套靠近所述柔性吸盘的一端设有基准面;
弹性件,连接所述基准套和所述导气杆,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基准套自动复位至相对远离所述导气杆的位置;其中,
所述柔性吸盘工作时产生的真空吸附力能够始终大于所述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力,所述柔性吸盘在所述导气杆轴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小于所述基准套的可滑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气座,所述导气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导气座,所述导气座与所述导气杆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导气槽,所述导气座设置有连通所述导气槽的导气接头,所述导气杆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柔性吸盘连通的中心孔,所述导气杆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中心孔和导气槽的通气孔,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有所述中心孔和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杆包括有转轴和连接杆,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导气座,所述转轴设置有所述通气孔及中心孔,所述连接杆中空设置且连接所述转轴和吸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座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导气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座的内部两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导气座,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导气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杆包括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吸附件的一端,所述基准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套上,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基准套和连接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和所述转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孔,且所述连接套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所述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套的一端插装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基准套的侧面设置有凸轴,所述连接套设置有与所述凸轴配合的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基准套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一端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包括有中空的吸嘴管,所述吸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吸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吸盘。
CN202220242559.5U 2022-01-28 2022-01-28 真空吸嘴结构 Active CN216957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559.5U CN2169579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真空吸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559.5U CN2169579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真空吸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7987U true CN21695798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2559.5U Active CN2169579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真空吸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7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65037U (zh) 吸附结构及芯片检测设备
US20120115403A1 (en) Pad conditioner head for conditioning a polishing pad
US20200368888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feeding and mounting o-rings
JP6518643B2 (ja) 吸着緩衝装置
CN104325282A (zh) 一种锁螺丝机械装置及其锁螺丝驱动控制方法
CN216742869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6957987U (zh) 真空吸嘴结构
CN113074881A (zh) 一种泄漏检测装置
CN113400349A (zh) 一种机械臂执行器快换装置
CN109915678B (zh) 一种快速夹紧螺纹气嘴的通气接头
JP6949893B2 (ja) 吸着緩衝装置
CN217043790U (zh) 一种便于调节流量的吹尘枪
CN215950119U (zh) 一种轴承检测仪用轴承
CN210537257U (zh) 吸嘴组件和具有其的贴装机
CN217942451U (zh) 自吸附式堵盖压装装置及水泵总装设备
CN219666393U (zh) 一种旋转吸嘴装置
CN210143231U (zh) 一种应用于贴片头的新型花键结构
CN219337750U (zh) 密封吸头装置及具有它的吸料机械手
CN219216739U (zh) 一种微压力真空吸取装置
JP3235263B2 (ja) ネジ締め装置
JP2021178386A (ja) 吸着保持装置
JP4256582B2 (ja) 吸着パッドホルダ
CN214733717U (zh) 一种电驱吸盘
CN209937817U (zh) 旋转预压装置
CN213923109U (zh) 一种缓冲吸盘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