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4885U - 温感模块 - Google Patents

温感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4885U
CN216954885U CN202123299841.1U CN202123299841U CN216954885U CN 216954885 U CN216954885 U CN 216954885U CN 202123299841 U CN202123299841 U CN 202123299841U CN 216954885 U CN216954885 U CN 216954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heat
flat cable
conducting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98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继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i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i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i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i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998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4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4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4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感模块,包括:绝缘导热件、NTC热敏电阻、导热壳体以及排线,所述排线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且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所述导热壳体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并可与一温控模块电连接。该温感模块通过使排线不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电接触,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与所述导热壳体之间的初步绝缘,通过所述绝缘导热件的绝缘密封,从而起到二次绝缘作用,从而避免电路干扰,增加温度感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温感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感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感模块。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对于用作感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则广泛应用于转换电源、开关电源、UPS电源、各类电加热器、电子节能灯、电子镇流器、各种电子装置电源电路保护领域;制成温度补偿、控制与测量型产品,用于家用电器如空调、微波炉、电风扇、电暖炉等小家电的温度控制与检测、办公自动化设备。
然而,现有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使用时比较麻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且实用性较差,较难有效感测物体的实际温度,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感模块,通过使排线不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电接触,同时通过绝缘导热件的绝缘密封,达到有效感测实际温度的目的。
一种温感模块,包括绝缘导热件、NTC热敏电阻、导热壳体以及排线,所述排线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且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
所述导热壳体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并可与一温控模块电连接。
上述温感模块,在安装时,先将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之后,将所述排线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并使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电接触,最后,将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并使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之间的温度传递,同时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或所述排线与所述导热壳体之间的绝缘。该温感模块进行温度感测时,仅需将导热壳体与待测物体安装或接触即可,使用方便快捷,可较快实现待测物体的温度感测,保证温度感测的准确性。此外,该温感模块通过使排线不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电接触,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与所述导热壳体之间的初步绝缘,通过所述绝缘导热件的绝缘密封,从而起到二次绝缘作用,从而避免电路干扰,增加温度感测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壳体包括导热端子以及导热盖板,所述导热盖板安装在所述导热端子上,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导热端子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所述导热端子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端子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端子包括导热接触部以及与所述导热接触部相接的导热连接部,所述导热盖板安装在所述导热连接部上,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导热连接部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所述导热接触部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连接部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导热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连接部朝向所述导热盖板的一侧形成有凸起,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凸起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排线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端子为镍片端子,所述导热盖板为镍片上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相互绝缘,所述绝缘层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露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均不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
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TC热敏电阻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以及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件为绝缘导热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第一导体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导热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导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绝缘导热件;
2-NTC热敏电阻;
3-导热壳体;31-导热端子;311-导热接触部;312-导热连接部;3121-底板;3122-第一侧板;3123-第二侧板;3124-凸起;313-第一卡接部;3131-第一卡接块;3132-第二卡接块;32-导热盖板;321-第二卡接部;3211-第一卡接孔;3212-第二卡接孔;322-顶板;323-第三侧板;324-第四侧板;
4-排线;41-第一导体;42-第二导体;43-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温感模块,包括:绝缘导热件1、NTC热敏电阻2、导热壳体3以及排线4,所述排线4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3上,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3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3接触,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1包覆在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上,且所述绝缘导热件1与所述导热壳体3接触。
所述导热壳体3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排线4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3并可与一温控模块电连接。
该温感模块,在安装时,先将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电连接,之后,将所述排线4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3上,并使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3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3导电接触,最后,将所述绝缘导热件1包覆在所述排线4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上,并使所述绝缘导热件1与所述导热壳体3接触,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2、所述绝缘导热件1与所述导热壳体3之间的温度传递,同时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2或所述排线4与所述导热壳体3之间的绝缘。
该温感模块进行温度感测时,仅需将导热壳体3与待测物体安装或接触即可,使用方便快捷,可较快实现待测物体的温度感测,保证温度感测的准确性。此外,该温感模块通过使排线4不与所述导热壳体3导电接触,实现所述NTC热敏电阻2与所述导热壳体3之间的初步绝缘,通过所述绝缘导热件1的绝缘密封,从而起到二次绝缘作用,从而避免电路干扰,增加温度感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块可适用于需对温度监控的电子设备或汽车电池的实时温度监控,还可适用于各类金属电气件的温度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导热壳体3包括导热端子31以及导热盖板32,所述导热盖板32安装在所述导热端子31上,所述排线4可夹持在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以实现所述排线4的安装。
所述导热端子31可与待测物体接触,从而将待测物体的温度传递至所述导热端子31。所述绝缘导热件1与所述导热端子31接触,从而将所述导热端子31接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绝缘导热件1,再通过所述绝缘导热件1传递至所述NTC热敏电阻2,由所述NTC热敏电阻2进行温度检测,检测信号最终经所述排线4传递至外部温控模块或温控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导热端子31包括导热接触部311以及与所述导热接触部311相接的导热连接部312,所述导热盖板32安装在所述导热连接部312上,所述排线4可夹持在所述导热连接部312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实现所述排线4的安装。
所述导热接触部311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绝缘导热件1与所述导热连接部312接触,实现热量传递。可以理解的,待测物体的热量将依次经所述导热接触部311、所述导热连接部312及所述绝缘导热件1传递至所述NTC热敏电阻2,由所述NTC热敏电阻2进行温度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导热连接部31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3,所述导热盖板3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21,所述第一卡接部313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21卡接,从而实现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的安装连接,同时可使所述排线4夹持于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导热连接部312包括底板3121、第一侧板3122以及第二侧板3123,所述底板3121与所述导电接触部311相接,所述第一侧板3121与所述第二侧板3123分别与所述底板3121的相对两侧进行连接,以形成所述导热端子31的导热连接部312。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3122与所述第二侧板3123分别于所述底板3121垂直,也即,所述第一侧板3122与所述第二侧板3123平行,以便于使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相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31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3122上的第一卡接块3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3123上的第二卡接块3132。
所述导热盖板32包括顶板322、第三侧板323以及第四侧板324,所述第三侧板323与所述第四侧板324分别与所述顶板322的相对两侧进行连接,以形成所述导热盖板32。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323与所述第四侧板324分别于所述顶板322垂直,也即,所述第三侧板323与所述第四侧板324平行,以便于使所述导热盖板32与所述导热端子31相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部32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323上的第一卡接孔32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324上的第二卡接孔3212。
所述第一卡接块3131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3211内,所述第二卡接块3132可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孔3212内,从而使所述第一侧板3122与所述第三侧板323卡接,所述第二侧板3123与所述第四侧板324卡接,以从两侧对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进行连接,增强二者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因连接不稳导致所述排线4脱出于所述导热壳体3,即避免所述排线4脱离所述导热端子31或导热盖板3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板3122、所述第二侧板3123、所述第三侧板323与所述第四侧板324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均与所述排线4的延伸方向一致,以在垂直于所述排线4的方向对所述排线4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块3131及所述第二卡接块3132可设置有多个,对应所述第一卡接孔3211及所述第二卡接孔3212也可设置有多个。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孔3211的个数应与所述第一卡接块3131的个数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孔3212的个数应与所述第二卡接块3132的个数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卡接块、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3132、多个第一卡接孔3211及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孔3212,从而增强所述导热端子31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导热连接部312朝向所述导热盖板32的一侧形成有凸起3124,所述排线4可夹持在所述凸起3124与所述导热盖板32之间。具体地,所述凸起3124可设于所述底板3121朝向所述导热盖板32的一侧。
利用所述凸起3124的设置,物理将所述排线4抬高,使所述排线4与所述导热端子31之间留出间隙,从而起到NTC热敏电阻2与所述导热端子31的初步绝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凸起3124靠近所述导热盖板32的一侧形成有水平顶面,所述水平顶面可与所述排线4接触,从而使所述排线4更加平稳,同时保证所述排线4与所述导热端子31之间的间隙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124上还形成有与所述水平顶面相接且位于所述水平顶面背向所述导热盖板32一侧的弧形侧面,所述弧形侧面与所述水平顶面相接的位置形成弧形连接面,通过在所述水平顶面的周沿形成所述弧形连接面,以减小所述凸起3124与所述排线4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
优选地,所述凸起3124可以为凸点式结构,也可为凸块式结构。可以理解地,所述凸起3124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其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凸起312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3124沿所述排线4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凸起3124,从而使所述排线4更加平稳,保证所述排线4与所述导热端子31之间的间隙宽度稳定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导热端子31为镍片端子,所述导热盖板32为镍片上盖,所述绝缘导热件1为绝缘导热胶。通过采用镍制的端子及盖板,同时通过采用绝缘导热胶进行进一步绝缘密封,以提高保温性,使温度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排线4包括第一导体41、第二导体42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41与所述第二导体42上的绝缘层43,所述第一导体41与所述第二导体42相互绝缘,所述绝缘层43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33上,所述第一导体41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42的第一端露出于所述导热壳体3且均不与所述导热壳体3接触。
所述第一导体41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4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1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4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体42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上,实现所述绝缘导热件1对所述排线4与所述NTC热敏电阻2的包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NTC热敏电阻2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以及第二电连接端,在对所述NTC热敏电阻2与所述排线4进行电连接时,可使所述第一导体41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42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以构成完整的温度感测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结构的用途如下:
(1)排线4:将NTC热敏电阻2感应温度的对应电流传回温控模块(如控制单元或控制器)。
(2)导热盖板32(镍片上盖):与导热端子31(镍片端子)配合固定排线4位置。
(3)NTC热敏电阻2:采集导热端子31实时温度并通过排线4传回温控模块。
(4)绝缘导热件:对NTC热敏电阻2及排线4部分进行绝缘。
(5)导热端子31(镍片端子):与被测物体进行接触及固定连接,进而利用镍片高导热性传递热量至NTC热敏电阻2。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导热件、NTC热敏电阻、导热壳体以及排线,所述排线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不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电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且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
所述导热壳体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排线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导热壳体并可与一温控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包括导热端子以及导热盖板,所述导热盖板安装在所述导热端子上,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导热端子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所述导热端子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端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端子包括导热接触部以及与所述导热接触部相接的导热连接部,所述导热盖板安装在所述导热连接部上,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导热连接部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所述导热接触部可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绝缘导热件与所述导热连接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导热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部朝向所述导热盖板的一侧形成有凸起,所述排线可夹持在所述凸起与所述导热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排线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端子为镍片端子,所述导热盖板为镍片上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相互绝缘,所述绝缘层安装在所述导热壳体上,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露出于所述导热壳体且均不与所述导热壳体接触;
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绝缘导热件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热敏电阻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以及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件为绝缘导热胶。
CN202123299841.1U 2021-12-24 2021-12-24 温感模块 Active CN216954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841.1U CN21695488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温感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841.1U CN21695488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温感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4885U true CN216954885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9841.1U Active CN21695488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温感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4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3332U (zh) 测温组件、电器组件、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汽车电池包
WO2020259144A1 (zh) 电池模组及装置
KR20120059951A (ko) 배터리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팩
CN211740441U (zh) 电池温度采集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CN111082183B (zh) 电池模块
CN210071161U (zh) 接触端子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充电插座
CN216954885U (zh) 温感模块
CN114295241A (zh) 温感模块
CN219161479U (zh) 一种端子测温结构及一种连接器
EP0305027A2 (en) Temperature probe
CN201355723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1531340U (zh) 电子发热板及其温控系统
CN101689685B (zh) 用于测量可再充电的供电装置的温度的测量装置
CN107749453B (zh) 电池结构
CN212323351U (zh) 电子设备
CN218388326U (zh) 一种温控定时一体式控制器
CN221150462U (zh) 一种充电插座的温控导热结构
CN220652275U (zh) 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集成母排和电池模组
CN218732195U (zh) 一种集成测温的交流充电插座
CN210015882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4123972U (zh) 一种加热膜、电池包及汽车
CN219977600U (zh) 温度采样系统、并联igbt模块和功率模组
CN211453738U (zh) 接线端子组件及其电表
CN220191244U (zh) 一种温控盒组件
CN216925840U (zh) 温度采集结构及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