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9515U -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9515U
CN216949515U CN202220144037.1U CN202220144037U CN216949515U CN 216949515 U CN216949515 U CN 216949515U CN 202220144037 U CN202220144037 U CN 202220144037U CN 216949515 U CN216949515 U CN 216949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wood
support
supporting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40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孟祥军
胡小威
杨晓雷
田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Zhongwang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Zhongwang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Zhongwang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Zhongwang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40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9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9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9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包括模板系统与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体系,设置在木模板体系下侧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设置在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下侧的定型铝包木;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下侧的半铝早拆支撑头、补强支撑头以及独立支撑管。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和拆卸两种体系模板时可以做到互相之间不干涉,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能发挥不同体系模板的优势,相关配件均可重复利用;连接方式更牢靠且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解决目前铝木结合件、早拆件独立使用无法形成系统;合理优化不同体系模板在工程中使用量,发挥两种体系模板的优势,经济合理,快捷高效,节省人工。

Description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铝模与木模分别指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环保、回收价值高,以及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筑领域对于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的迫切需求,铝合金模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另一方面铝合金模板在地下室、公建项目等无法达到理想的标准率,且铝合金材质模板材料与加工成本较高,需重复循环利用才能摊薄成本,这也导致铝模板应用领域受限。木模板相较于铝合金模板加工成本低,缺点是重复利用次数相对较少,在处理非标层和异型结构时加工相对容易。综上所述,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施工,可使两种材质模板最大化的发挥各自优势,更好的解决施工方对于成本与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合理平衡点,铝木结合体系、早拆系统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因此,铝木结合体系、早拆系统将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原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以下为现有技术的不足:
1)在现有铝合金模板只能应用于标准层数较多且异型结构相对于简单的房建领域,无法解决铝模与木模在变层、地下室、公建项目应用。
2)现市场仅有铝木结合件、早拆支撑,但都没有形成系统。
3)现有施工技术对于两种体系模板存在加固不牢靠、且均存在混凝土成型有错台、浇筑质量不符合工程要求等情况,后期需进行二次返修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4)现有铝木结合施工的配件种类多、且标准层与变层件无法通用,增加成本。
5)现有铝木结合及早拆无法解决较难实现木模早拆与主次龙骨的加固问题。
6)现有铝木结合及早拆件缺少交接位置的铝模独立支设,现场木工与铝模安装人员存在工作干涉,互相之间影响拆装工序造成工期拖延。
7)现有铝木结合中铝模循环利用率低,导致空缺位置均大面积填补木模板,导致木模板使用量激增,最终导致木材资源大大浪费。
8)现有铝木结合及早拆中,因无可靠的连接和支撑件,往往导致木模板使用次数急剧降低,无法满足施工方对于一套模板完成整个工程的基本要求。
9)现有木模板体系中的木龙骨使用寿命较低、精度差,主要原因在于龙骨无外套件加固和连接频繁,无法满足施工方整个项目周期对于木龙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解决铝木连接件、早拆件等无法形成系统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包括模板系统与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体系,设置在木模板体系下侧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设置在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下侧的定型铝包木;
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下侧的半铝早拆支撑头、补强支撑头以及独立支撑管。
可选的,木模板体系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中间区域设置有100mm宽度胶合板条,该100mm宽度胶合板条下侧是半铝早拆支撑头,半铝早拆支撑头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边肋连接;定型铝包木在悬臂端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下侧,并配合定型铝包木共同完成悬臂端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链接。
可选的,100mm宽度胶合板条与半铝补强支撑头属于木模板体系中的早拆结合部分,补强支撑头属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支撑部分。
可选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由若干平面模板、阴角模板、转角模板、龙骨模板、支撑头模板组合而成,其中在顶板位置的平面模板之间通过销钉组成平面大块平面板,中间放置龙骨模板与支撑头。
可选的,木模板体系包括依据图纸进行裁切的胶合板,铺设在胶合板下的次龙骨,铺设在次龙骨下侧的主龙骨,以及设置在最下面的若干U托支撑,次龙骨和主龙骨垂直布置。
可选的,定型铝包木包括进行长圆孔与圆孔冲切加工的定型化铝型材,挤压入型材箱体内的后木方,设置在定型化铝型材侧边的连接螺栓预留孔,以及设置在定型化铝型材上的定型长圆孔。
可选的,补强支撑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撑上拖角、支撑下拖座与第一支撑主杆,支撑下拖座底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支撑主杆固定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下方在第一支撑主杆上还设置有限位环;
可选的,支撑下拖座包括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设置在该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上的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承接板,该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的两侧设有补强支撑头下拖座侧档,中部位置在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承接板下方开设有补强支撑头下拖座定位孔。
可选的,半铝早拆支撑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支撑上拖座、铝合金下拖座以及第二支撑主杆;第二支撑主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限位螺母与下限位螺母。
可选的,铝合金下拖座包括早拆支撑下拖座限位筋、早拆支撑下拖座侧档、早拆支撑下拖座升降孔与早拆支撑下拖座竖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在安装和拆卸两种体系模板时可以做到互相之间不干涉,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并且上述的支撑与加固体系均可实现早拆,能发挥不同体系模板的优势,相关配件均可重复利用;可助推铝合金模板应用范围,拓宽铝合金模板应用地下室和公建项目;连接方式更牢靠且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解决目前铝木结合件、早拆件独立使用无法形成系统;材质更环保,研发产品多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本身就具备防腐性能;不仅可以用于铝模与木模结合施工,还可推广其他不同体系模板的配合施工;合理优化不同体系模板在工程中使用量,发挥两种体系模板的优势,经济合理,快捷高效,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顶板俯视配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木模板体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顶板布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定型铝包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补强支撑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支撑下拖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早拆支撑头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铝合金下拖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铝木结合配模与施工路线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的两种体系模板流水周转编码规则图。
附图标记:木模板体系1、胶合板11、次龙骨12、主龙骨13、U托支撑14、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平面模板21、阴角模板22、龙骨模板23、支撑头模板24、转角模板25、定型铝包木3、定型化冲孔铝合金型材31、定型化木方32、连接螺栓预留孔33、定型长圆孔34、独立支撑管4、补强支撑头5、支撑上拖角51、第一支撑主杆52、支撑下拖座53、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承接板531、补强支撑头下拖座侧档532、补强支撑头下拖座定位孔533、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534、加强筋板54、限位环55、半铝早拆支撑头6、支撑上拖座61、第二支撑主杆62、铝合金下拖座63、早拆支撑下拖座限位筋631、早拆支撑下拖座侧档632、早拆支撑下拖座升降孔633、早拆支撑下拖座竖筋634、上限位螺母64、下限位螺母65、100mm宽度胶合板7、墙体结构8、梁结构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包含有两种模板体系,分别是图中下侧为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和木模板体系1,而定型铝包木3根据相对使用位置的不同隶属不同体系,而100mm宽度胶合板条7属于木模板体系1中的早拆结合部分。半铝补强支撑头6属于木模板体系的早拆结合部分,补强支撑头5属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的支撑部分。图中上侧为木模板体系1,下侧是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两者结合的中间区域为100mm宽度胶合板条7。100mm宽度胶合板条7下侧是半铝早拆支撑头6,半铝早拆拆支撑6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边肋连接。而定型铝包木3在悬臂端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中的下侧,并配合定型铝包木3共同完成悬臂端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的链接。补强支撑头5一侧通过螺栓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2的边肋连接,并配合定型铝包木3共同完成铝模结合位置的早拆支设。
如图2所示,两种体系模板在地下室顶板支模支模完毕后的示意图,其中填充方格区域为木模板体系1,其余区域是组合式铝合金体系2,图中填充的结构为混凝土墙体结构8,其余是梁结构9,在施工中两种体系模板在顶板中任意位置或与相邻结构无论是墙体结构8或梁结构9,均可使用目前的体系进行有效加固和实现早拆。
如图3~4所示,示例列举了木模板体系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顶板布排的示意图,地下室木模板体系1是由胶合板11依据图纸进行裁切,下侧铺设次龙骨12,次龙骨下侧铺设主龙骨13,最下面是若干U托支撑14共同组成木模板体系,所述次龙骨和主龙骨垂直布置;
组合式铝合金模板2是有若干平面模板21、阴角模板22、转角模板25、龙骨模板23、支撑头24组成的组合式模板系统。其中在顶板位置平面模板21之间通过销钉组成平面大块平面板,中间放置龙骨模板23与支撑头24,所述模板与支撑均为构成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图5所示,示例举例说明了定型铝包木示意图,该定型铝包木用于代替传统木模板下部龙骨使用,本次研发的定型铝包木3具有诸多优点,具体表现定型化冲孔铝合金型材31具有质量轻,长圆孔34此处具备两个作用:一是降低型材整体质量,二是空缺的位置后期可以和木板组合加固使用。链接螺栓余留孔33是批量模数化的圆孔,定型化木方32在预留孔33同样也有对应圆孔,以便螺栓后期安装使用,本产品的研发既充分利用了铝合金型材轻质高强、耐腐等,也相应增强了传统木龙骨使用寿命短,无法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先进性。
如图6所示,示例列举了补强支撑头结构图,于说明早拆支撑头的工作原理。用其中首先支撑上拖角51是支撑组合式铝合金模板边肋2,支撑主杆52用于与支撑下拖座53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加强筋板54主要用于增强下拖座53传递下来的力,限位环55主要用于增大与独立支撑管4的接触面积。
如图7所示,示意举例说明补强支撑头下拖座的结构形式,并说明这些结构的主要作用。补强支撑头下拖座53中,下拖座承接板531是为支撑上拖角51共同焊接成为整体用于承接模板的受力;下拖座侧档532用于限位木模区域的铝包木3;下拖座定位孔533主要与支撑主杆52焊接的预留孔;下拖座托板534主要为了支撑铝包木3传递下来的力。
如图8所示,示意列举了早拆支撑头结构图,说明早拆支撑头的工作原理。用其中首先支撑上拖座61是支撑木胶合板1,支撑主杆62带有螺纹,铝合金下拖座63是用于支撑木模铝包木3和铝合金模板2的边肋,上限位螺母64主要用于铝合金支撑下拖座63传递下来的力,下位螺母65主要用于微调早拆支撑伸出独立支撑管4的长度尺寸。
如图9所示,示意举例说明早拆支撑铝合金下拖座的结构形式,并说明这些结构的主要作用。拆支撑铝合金下拖座63中,下拖座限位筋631是为支撑上拖座61配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移动;下拖座侧档632用于限位木模区域的铝包木3;下拖座升降孔633主要为实现在支撑主杆62上实现上下活动的预留孔;下拖座竖筋634主要为了增加铝合金下拖座的刚度和减轻重量。
如图10所示,示意举例说明铝木结合中配模与施工路线图,旨在介绍两者的异同,施工路线均为自下而上、自地下室施工至顶层的路线;而本发明中涉及的铝木结合中,配模路线则是由标准层向地下室流水配模,最后进行顶层配模的路线,选择本路线的好处在于同一个工程中,标准层的层数相较于地下室与顶层数量多,优先选择标准层为首要配模目标层,可最大化保证工程施工的速度与模板的整体性。
如图11所示,示意举例说明了铝模与木模结合体系、早拆系统模板循环利用编码原理,根据编码规则,木模板与铝模板在构件类型、模板类型、层数等指标变化下的详细信息,实现循环使用次数的提升。使用本编码规则可实现不同体系模板在同一工程的有序周转,可有效解决传统铝木结合模板的周转问题,而有序的模板编码规则也提升了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的循环使用标准率,传统木模板周转中频繁裁切和无序流转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和物料损耗,传统铝合金模板循环利用率在52%左右,而使用了本发明的编码规则,可实现铝合金模板循环利用率90%,周转次数也增加一倍;相应的木模板也实现了有序的周转提升35%,解决了传统铝木结合体系中,木模板频繁裁切改制、铝合金模板利用率低,让两种不同体系的模板可以有序流水周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系统与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体系,设置在木模板体系下侧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设置在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下侧的定型铝包木;
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下侧的半铝早拆支撑头、补强支撑头以及独立支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体系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中间区域设置有100mm宽度胶合板条,该100mm宽度胶合板条下侧是半铝早拆支撑头,半铝早拆支撑头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边肋连接;定型铝包木在悬臂端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下侧,并配合定型铝包木共同完成悬臂端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100mm宽度胶合板条与半铝补强支撑头属于木模板体系中的早拆结合部分,补强支撑头属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支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组合式铝合金模板由若干平面模板、阴角模板、转角模板、龙骨模板、支撑头模板组合而成,其中在顶板位置的平面模板之间通过销钉组成平面大块平面板,中间放置龙骨模板与支撑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体系包括依据图纸进行裁切的胶合板,铺设在胶合板下的次龙骨,铺设在次龙骨下侧的主龙骨,以及设置在最下面的若干U托支撑,次龙骨和主龙骨垂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定型铝包木包括进行长圆孔与圆孔冲切加工的定型化铝型材,挤压入型材箱体内的后木方,设置在定型化铝型材侧边的连接螺栓预留孔,以及设置在定型化铝型材上的定型长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补强支撑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撑上拖角、支撑下拖座与第一支撑主杆,支撑下拖座底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支撑主杆固定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下方在第一支撑主杆上还设置有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下拖座包括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设置在该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上的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承接板,该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托板的两侧设有补强支撑头下拖座侧档,中部位置在补强支撑头下拖座承接板下方开设有补强支撑头下拖座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半铝早拆支撑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支撑上拖座、铝合金下拖座以及第二支撑主杆;第二支撑主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限位螺母与下限位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铝合金下拖座包括早拆支撑下拖座限位筋、早拆支撑下拖座侧档、早拆支撑下拖座升降孔与早拆支撑下拖座竖筋。
CN202220144037.1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Active CN216949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4037.1U CN216949515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4037.1U CN216949515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9515U true CN216949515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4037.1U Active CN216949515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9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43545U (zh) 一种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08589767B (zh) 一种花篮螺丝单面立模斜抛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82779A (zh) 一种采用可拆卸木模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楼板施工的施工方法
CN106836600A (zh) 一种用于变电工程的钢筋组合楼板
CN216949515U (zh) 一种铝、木结合建筑模板体系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CN210563368U (zh) 一种铝制薄模板
CN105442737B (zh) 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81060B (zh)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刚架梁
CN209794065U (zh) 一种套筒剪力墙专用模具
CN2161092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216106Y (zh) 轻钢自锁模板
CN212561114U (zh) 一种钢桥面板、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结构
CN109518861A (zh) 一种与现浇墙体组合使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05677237U (zh) 方形劲性柱装配式截面可调模板体系
CN113152810A (zh) 一种轻钢楼承式叠合楼梯及施工方法
CN212642113U (zh) 模板支撑系统和施工结构
CN210685149U (zh) 三角钢筋桁架焊接式混凝土预制底板
CN208396300U (zh) 木模板与钢模板交接支模
CN210288825U (zh) 一种装配式、现浇组合梁板结构
CN209723341U (zh) 一种密拼缝连接的双向叠合板底板
CN102359265A (zh) 一种建筑用模板
CN203603461U (zh) 一种楼板铝模板拼接支模结构体系
CN207959532U (zh) 一种墙板与连梁连接的结构
CN208309947U (zh) 一种空心楼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