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5787U -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5787U
CN216945787U CN202123163388.1U CN202123163388U CN216945787U CN 216945787 U CN216945787 U CN 216945787U CN 202123163388 U CN202123163388 U CN 202123163388U CN 216945787 U CN216945787 U CN 216945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ghtening
counterweight
frame boundary
beams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33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寅
赵亚南
李海超
王亮
简显科
伍显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olid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oli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olid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oli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33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5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5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5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涉及电梯领域,包括两个框架边梁,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下端部分之间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承重下梁,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上端部分前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返绳上梁,每个所述返绳上梁下侧设置有连接梁,本实用新型通过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与所述下预紧螺栓的松紧来对安装中的平衡装置引入了轴向弹性预紧力,巧妙的引入了弹性预紧结构,以达到在原材料消耗使较少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成本的对重块占据平衡装置的需求质量,最终保证平衡装置在能满足系统曳引力需求的前提下,其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具有方便调整、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平衡装置(平衡重)主体由对重框架和对重块组成,作为曳引式电梯配重部件,一般采用η=0.4-0.5的平衡系数,也即轿厢自重加上η×额定载重,因此平衡重可占据整个电梯系统质量的30%以上,对于大载重甚至超大载重货梯,对重框架需要相当规格的型钢材料才能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力,确保其能托起足量的对重块,进而满足电梯的平衡曳引要求;
随着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终端制造厂家的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以至于目前制造企业对节能降本的呼声比以往都要强烈;
而节能降本可以从设计,制造,安装甚至运输环节进行操作,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对设备或装置结构本身直接进行设计改进或优化显然是最为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包括两个框架边梁,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下端部分之间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承重下梁,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上端部分前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返绳上梁,每个所述返绳上梁下侧设置有连接梁,每个所述连接梁均与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边梁之间设置有预紧组件,所述预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返绳上梁靠近所述框架边梁中心线方向端面上的上预紧梁,两个所述连接梁靠近所述框架边梁中心线方向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中预紧梁,两个所述承重下梁靠近所述框架边梁中心线方向端面固定连接有下预紧梁,所述上预紧梁下端面与所述中预紧梁上端面分别固设有上预紧连接板,两个所述上预紧连接板之间通过两个所述上预紧螺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预紧螺栓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中预紧梁下端面与所述下预紧梁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预紧连接板,两个所述下预紧连接板之间通过两个所述下预紧螺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预紧螺栓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连接梁下侧设置有两个对重块压杆,每个所述对重块压杆一端与所述框架边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预紧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框架边梁下端面与两个所述承重下梁下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下导靴组件,每个所述框架边梁上端面与两个所述返绳上梁上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上导靴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上预紧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返绳轮,两个所述返绳轮关于所述上预紧梁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绳件,每个所述挡绳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返绳轮下侧。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承重下梁上端面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对重块压杆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对重块,每个所述对重块左右端均嵌入对应的所述框架边梁凹槽与所述下预紧梁凹槽中,通过所述对重块压杆对所述对重块进行限位压紧,提高了所述对重块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对重块在进行安装前,所述返绳上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承重下梁均处于水平位置,其中在随着所述对重块的不断叠加时,需要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与所述下预紧螺栓的松紧,来保证所述对重块的稳定性,使得所述对重块安装完后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返绳上梁与每个所述承重下梁的水平度≤1/100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与所述下预紧螺栓的松紧来对安装中的平衡装置引入了轴向弹性预紧力,从而相比于传统的电梯平衡装置,巧妙的引入了弹性预紧结构,使得在对重块安装过程中适时引入轴向弹性预紧力,以达到在原材料消耗使较少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成本的对重块占据平衡装置的需求质量,最终保证平衡装置在能满足系统曳引力需求的前提下,其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具有方便调整、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预紧组件1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框架边梁;11、对重块;12、承重下梁;13、预紧组件;14、对重块压杆;15、返绳轮;16、返绳上梁;17、连接梁;18、上导靴组件;19、挡绳件;20、上预紧梁;21、上预紧螺栓;22、上预紧连接板;23、中预紧梁;24、下预紧连接板;25、下预紧螺栓;26、下预紧梁;27、下导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包括两个框架边梁10,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下端部分之间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承重下梁12,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上端部分前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返绳上梁16,每个所述返绳上梁16下侧设置有连接梁17,每个所述连接梁17均与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之间设置有预紧组件13,所述预紧组件13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返绳上梁16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上的上预紧梁20,两个所述连接梁17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中预紧梁23,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固定连接有下预紧梁26,所述上预紧梁20下端面与所述中预紧梁23上端面分别固设有上预紧连接板22,两个所述上预紧连接板22之间通过两个所述上预紧螺栓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预紧螺栓21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中预紧梁23下端面与所述下预紧梁26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预紧连接板24,两个所述下预紧连接板24之间通过两个所述下预紧螺栓2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预紧螺栓25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连接梁17下侧设置有两个对重块压杆14,每个所述对重块压杆14一端与所述框架边梁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预紧梁26固定连接。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框架边梁10下端面与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下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下导靴组件27,每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上端面与两个所述返绳上梁16上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上导靴组件18。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预紧梁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返绳轮15,两个所述返绳轮15关于所述上预紧梁20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梁17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绳件19,每个所述挡绳件19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返绳轮15下侧。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上端面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对重块压杆14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对重块11,每个所述对重块11左右端均嵌入对应的所述框架边梁10凹槽与所述下预紧梁26凹槽中,通过所述对重块压杆14对所述对重块11进行限位压紧,提高了所述对重块11的稳定性。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对重块11在进行安装前,所述返绳上梁16、所述连接梁17与所述承重下梁12均处于水平位置,其中在随着所述对重块11的不断叠加时,需要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21与所述下预紧螺栓25的松紧,来保证所述对重块11的稳定性,使得所述对重块11安装完后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返绳上梁16与每个所述承重下梁12的水平度≤1/1000。
具体实施时,通过将所述对重块11叠加安装在所述承重下梁12与所述对重块压杆14之间,再通过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21与所述下预紧螺栓25的松紧来对安装中的所述对重块11引入轴向弹性预紧力,来保证其稳定性,通过在电梯的平衡装置中巧妙引入预紧结构,在其安装过程中适时引入轴向弹性预紧力,以达到在原材料消耗使较少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成本的对重块占据平衡装置的需求质量,最终保证平衡装置在能满足系统曳引力需求的前提下,其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具有方便调整、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包括两个框架边梁(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下端部分之间前后对称分别固定连接有承重下梁(12),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上端部分前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返绳上梁(16),每个所述返绳上梁(16)下侧设置有连接梁(17),每个所述连接梁(17)均与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边梁(10)之间设置有预紧组件(13),所述预紧组件(13)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返绳上梁(16)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上的上预紧梁(20),两个所述连接梁(17)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中预紧梁(23),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靠近所述框架边梁(10)中心线方向端面固定连接有下预紧梁(26),所述上预紧梁(20)下端面与所述中预紧梁(23)上端面分别固设有上预紧连接板(22),两个所述上预紧连接板(22)之间通过两个上预紧螺栓(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预紧螺栓(21)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中预紧梁(23)下端面与所述下预紧梁(26)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下预紧连接板(24),两个所述下预紧连接板(24)之间通过两个下预紧螺栓(2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预紧螺栓(25)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连接梁(17)下侧设置有两个对重块压杆(14),每个所述对重块压杆(14)一端与所述框架边梁(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预紧梁(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框架边梁(10)下端面与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下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下导靴组件(27),每个所述框架边梁(10)上端面与两个所述返绳上梁(16)上端面齐平且固设有上导靴组件(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紧梁(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返绳轮(15),两个所述返绳轮(15)关于所述上预紧梁(20)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梁(17)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绳件(19),每个所述挡绳件(19)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返绳轮(15)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重下梁(12)上端面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对重块压杆(14)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对重块(11),每个所述对重块(11)左右端均嵌入对应的所述框架边梁(10)凹槽与所述下预紧梁(26)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块(11)在进行安装前,所述返绳上梁(16)、所述连接梁(17)与所述承重下梁(12)均处于水平位置,其中在随着所述对重块(11)的不断叠加时,需要适时调节所述上预紧螺栓(21)与所述下预紧螺栓(25)的松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返绳上梁(16)与每个所述承重下梁(12)的水平度≤1/1000。
CN202123163388.1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Active CN216945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3388.1U CN21694578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3388.1U CN21694578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5787U true CN21694578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3388.1U Active CN21694578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5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9654B (zh) 一种新型大载重电梯轿架
CN209906145U (zh) 一种曳引式电梯背包架结构
CN201161862Y (zh) 电梯轿厢
CN216945787U (zh) 一种预紧式大载重电梯平衡装置
CN212559059U (zh) 一种高曳引比条件下超大载重货梯用对重装置
CN203855282U (zh) 电梯的轿架结构
CN210854896U (zh) 一种大吨位载货电梯
CN202465199U (zh) 一种前移式叉车门架
CN209974060U (zh) 一种电梯轿架
CN210103256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组合
CN216512279U (zh) 一种重载货梯轿厢架结构
CN217350329U (zh) 一种大吨位载货电梯底板
CN213976567U (zh) 一种利用销轴应变片输出电信号调速的双笼施工升降机
CN211056495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6:1单排对重架结构
CN218950749U (zh) 一种用于平台电梯的背包架
CN216945776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主机底座的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CN201678344U (zh) 一种电梯上曳引机的布置结构
CN210683002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端梁装置
CN217808181U (zh) 一种双层块式可拼接货梯轿厢底结构
CN218950746U (zh) 一种高强度前后悬吊三龙门架结构
CN218708420U (zh) 一种一体式双模块货梯承重机构
CN220449477U (zh) 一种大吨位载货电梯菱形轿架结构
CN220351434U (zh) 一种大载重轿架结构
CN216272590U (zh) 增强型载货电梯下梁
CN219430991U (zh) 一种抗冲击力强的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