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8302U - 薄膜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薄膜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8302U
CN216928302U CN202090000507.6U CN202090000507U CN216928302U CN 216928302 U CN216928302 U CN 216928302U CN 202090000507 U CN202090000507 U CN 202090000507U CN 216928302 U CN216928302 U CN 216928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tal layer
gap
laminate
extern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5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真岛亮
菊池公明
市川智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8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8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52Terminals the terminals being coated on the capaci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及设置在层叠体的端面上的外部电极,层叠体中的电介质膜包含第1电介质膜及第2电介质膜,金属层包含第1金属层及第2金属层,外部电极包含第1外部电极及第2外部电极,金属化膜包含第1金属化膜,在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存在:在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的区域;及在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的区域,第1间隙的层叠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2电介质膜及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第2间隙的层叠方向上的宽度为第2电介质膜及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以下,第1外部电极在第1间隙处比在第2间隙处更向第2外部电极侧进入,且不与第2金属层及第2外部电极连接。

Description

薄膜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电容器的一种,已知有如下构造的薄膜电容器,即,将具有可挠性的树脂膜用作电介质,并且配置了夹着树脂膜相互对置的第1金属层以及第2金属层。这样的薄膜电容器例如通过将形成了第1金属层的树脂膜和形成了第2金属层的树脂膜卷绕或层叠来制作。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其具备将至少在单侧的表面形成了金属膜的第1膜构件和第2膜构件重叠而构成的金属化膜,并将金属化膜进行卷绕而形成,且在卷绕的金属化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各自连接了电极构件,在该薄膜电容器中,构成为在将第1膜构件配置为相对于第2膜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突出而被卷绕的金属化膜中,第1突出端和第1没入端在层叠方向上重复,并构成为金属膜在第1突出端的从第1没入端向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露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91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薄膜电容器中,能够在不对第1膜构件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使金属化膜和电极构件的接触部分的机械强度提高。像这样要求提高金属化膜和电极构件的接触部分的机械强度的理由是因为,若该接触部分的电接合由于热冲击等而变弱,则会导致等效串联电阻(ESR)增加。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薄膜电容器中,在提高金属化膜和电极构件的接触部分的机械强度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的层叠体和外部电极的接合强度高的薄膜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在层叠方向上层叠了包含金属化膜的膜,所述金属化膜在电介质膜的主面上设置了金属层;以及外部电极,设置在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层叠体的端面上,并与上述金属层连接,上述电介质膜包含:第1电介质膜,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以及第2电介质膜,具有相互对置的第3主面以及第4主面,上述金属层包含:第1金属层,设置在上述第1电介质膜的上述第1主面上;以及第2金属层,设置在上述第1电介质膜的上述第2主面以及上述第2电介质膜的上述第3主面中的一方的主面上,上述外部电极包含:第1外部电极,设置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上,并与上述第1金属层连接;以及第2外部电极,设置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上,上述金属化膜包含:第1金属化膜,在上述第1电介质膜的上述第1主面上设置了上述第1金属层,在上述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存在:在上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的区域;以及在上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的区域,上述第1间隙的上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述第2电介质膜以及上述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上述第2间隙的上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为上述第2电介质膜以及上述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以下,上述第1外部电极在上述第1间隙处比在上述第2间隙处更向上述第2外部电极侧进入,且不与上述第2金属层以及上述第2外部电极连接。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膜的层叠体和外部电极的接合强度高的薄膜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与图1中的线段A1-A2对应的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从宽度方向对图2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左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从宽度方向对图2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右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示出以往的薄膜电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从宽度方向对图5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左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从宽度方向对图5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右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结构,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此外,将以下记载的各个优选的结构组合了多个而得到的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
[薄膜电容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个例子,以下对所谓的卷绕型薄膜电容器进行说明,该薄膜电容器是将包含在电介质膜的至少一方的主面上设置了金属层的金属化膜的膜以层叠的状态进行卷绕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也可以是将上述膜层叠而成的、所谓的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示出与图1中的线段A1-A2对应的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从宽度方向对图2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左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从宽度方向对图2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右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与图3以及图4中的线段B1-B2对应的剖面。
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将薄膜电容器中的层叠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分别设为用箭头T以及箭头W确定的方向。另外,在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中,也可以说层叠方向存在多个,但是在本说明书中,设为用箭头T确定的方向。在此,层叠方向T和宽度方向W相互正交。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薄膜电容器1具有层叠体10、设置在宽度方向W上的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上的第1外部电极51、以及设置在宽度方向W上的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上的第2外部电极52。在此,层叠体10的两个端面在宽度方向W上相互对置。
如图2所示,层叠体10是将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进行了卷绕的卷绕体。薄膜电容器1是具有也作为这样的卷绕体的层叠体10的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另外,虽然在图2中主要示出了图1中的薄膜电容器1的层叠方向T上的上半部分的剖面,但是对于下半部分的剖面也是同样的。
在薄膜电容器1中,从薄膜电容器1的低高度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层叠体10的剖面形状压制为椭圆或长圆那样的扁平形状,从而设为比层叠体10的剖面形状为正圆时厚度更小的形状。
薄膜电容器1也可以具有圆柱状的卷绕轴。卷绕轴配置在卷绕状态的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的中心轴上,成为对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进行卷绕时的卷轴。
第1金属化膜21是在第1电介质膜31的第1主面31A上设置了第1金属层41而成的。
第1金属层41设置为在宽度方向W上到达第1金属化膜21的一方的侧缘,且不到达第1金属化膜21的另一方的侧缘。
第2金属化膜22是在第2电介质膜32的第3主面32A上设置了第2金属层42而成的。
第2金属层42设置为在宽度方向W上不到达第2金属化膜22的一方的侧缘,且到达第2金属化膜22的另一方的侧缘。
在层叠体10中,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在宽度方向W上错开,使得第1金属层41中的到达第1金属化膜21的侧缘的一侧的端部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露出,第2金属层42中的到达第2金属化膜22的侧缘的一侧的端部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露出。
层叠体10是将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进行卷绕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是将第1金属层41、第1电介质膜31、第2金属层42、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以在层叠方向T上依次层叠的状态进行了卷绕的卷绕体。
在层叠体10中,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被卷绕,使得第1电介质膜31的第1主面31A和第2电介质膜32的第4主面32B对置,第1电介质膜31的第2主面31B和第2电介质膜32的第3主面32A对置。也就是说,在层叠体10中,第1金属化膜21以及第2金属化膜2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被卷绕,使得第1金属化膜21成为第2金属化膜22的内侧,第1金属层41成为第1电介质膜31的内侧,第2金属层42成为第2电介质膜32的内侧。
第2金属层42也可以不设置在第2电介质膜32的第3主面32A上,而设置在第1电介质膜31的第2主面31B上。在该情况下,在层叠体10中,金属化膜和第2电介质膜3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被卷绕,其中,金属化膜在第1电介质膜31的第1主面31A上设置有第1金属层41,且在第2主面31B上设置有第2金属层42。
优选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分别含有固化性树脂来作为主成分。在此,所谓主成分,意味着重量百分率最大的成分,优选地,意味着重量百分率大于50重量%的成分。
固化性树脂可以是热固化性树脂,也可以是光固化性树脂。所谓热固化性树脂,意味着能够通过热进行固化的树脂,并不限定固化方法。因此,只要是能够通过热进行固化的树脂,通过热以外的方法(例如,光、电子束等)进行了固化的树脂也包含于热固化性树脂。此外,根据材料,存在通过材料自身具有的反应性开始反应的情况,对于固化不一定要从外部提供热或光等而进展的固化性树脂,也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对于光固化性树脂也是同样的,只要是能够通过光进行固化的树脂,就不限定固化方法。
固化性树脂可以具有氨酯键以及脲键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不具有氨酯键以及脲键这两者。另外,关于氨酯键和/或脲键的存在,能够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进行确认。
固化性树脂优选由第1有机材料和第2有机材料的固化物构成。作为这样的固化物,例如,可列举第1有机材料具有的羟基(OH基)和第2有机材料具有的异氰酸酯基(NCO基)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固化物等。在通过这样的反应而得到固化物的情况下,存在起始材料的未固化部分残留在电介质膜中的情况。例如,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也可以分别含有羟基以及异氰酸酯基中的至少一者。在该情况下,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可以分别含有羟基以及异氰酸酯基中的一者,也可以含有羟基以及异氰酸酯基这两者。另外,对于羟基和/或异氰酸酯基的存在,能够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进行确认。
第1有机材料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作为多元醇,例如,可列举聚乙烯醇乙酰缩醛等聚乙烯醇缩醛、苯氧基树脂等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作为第1有机材料,也可以并用多种有机材料。
第2有机材料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多个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作为第2有机材料,也可以并用多种有机材料。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等。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以是这些多异氰酸酯的改性体,例如,也可以是具有碳二亚胺或氨基甲酸乙酯等的改性体。
作为环氧树脂,只要是具有环氧环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双酚A型环氧树脂、联苯骨架环氧树脂、环戊二烯骨架环氧树脂、萘骨架环氧树脂等。
作为三聚氰胺树脂,只要是在构造的中心具有三嗪环并在其周边具有三个氨基的有机氮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烷基化三聚氰胺树脂等。作为三聚氰胺树脂,也可以是三聚氰胺的改性体。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优选通过如下方式来制作,即,在将包含第1有机材料以及第2有机材料的树脂溶液成型为膜状后,进行热处理并使其固化。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也可以含有蒸镀聚合膜作为主成分。蒸镀聚合膜可以具有氨酯键以及脲键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不具有氨酯键以及脲键这两者。另外,蒸镀聚合膜是指通过蒸镀聚合法进行了成膜的膜,基本上包含于固化性树脂。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也可以分别含有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聚丙烯、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芳酯等。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分别也可以含有例如硅酮树脂、第1有机材料以及第2有机材料等起始材料的未固化部分等作为主成分以外的成分。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也可以分别含有用于附加各种功能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用于赋予平滑性的流平剂等。添加剂优选具有与羟基和/或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官能团,并形成固化物的交联构造的一部分。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具有选自包含羟基、环氧基、硅烷醇基、以及羧基的组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树脂等。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的组成也可以彼此不同,但是优选彼此相同。
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的厚度分别优选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的厚度也可以彼此不同,但是优选彼此相同。
关于第1电介质膜31以及第2电介质膜32的厚度,能够使用光学式膜厚计进行测定。
作为第1金属层41以及第2金属层42的构成材料,分别可列举例如铝、锌、钛、镁、锡、镍等金属。
第1金属层41以及第2金属层42的组成也可以彼此不同,但是优选彼此相同。
第1金属层41以及第2金属层42的厚度分别优选为5nm以上且40nm以下。
关于第1金属层41的厚度,能够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第1金属化膜21的厚度方向上的切断面进行观察来确定。对于第2金属层42的厚度也能够同样地确定。
第1外部电极51设置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上,并通过与第1金属层41的露出端部接触而与第1金属层41连接。
从第1金属层41和第1外部电极51的连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第1金属化膜21相对于第2金属化膜22在宽度方向W上突出。
第2外部电极52设置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上,并通过与第2金属层42的露出端部接触而与第2金属层42连接。
从第2金属层42和第2外部电极52的连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第2金属化膜22相对于第1金属化膜21在宽度方向W上突出。
作为第1外部电极51以及第2外部电极52的构成材料,分别可列举例如锌、铝、锡、锌-铝合金等金属。优选地,第1外部电极51以及第2外部电极52分别通过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上以及另一方的端面上喷镀上述那样的金属而形成。
第1外部电极51以及第2外部电极52的组成也可以彼此不同,但是优选彼此相同。
层叠体10的结构电可以与图2所示的那样的结构不同。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在第1金属化膜21中,第1金属层41在宽度方向W上被分割为两个金属层,一方的金属层到达第1金属化膜21的一方的侧缘,另一方的金属层到达第1金属化膜21的另一方的侧缘。在该情况下,若设置为在第1金属层41中,一方的金属层与第1外部电极51连接,且另一方的金属层与第2外部电极52连接,并且第2金属层42不与第1外部电极51以及第2外部电极52的双方连接,则能够在第1金属层41与第2金属层42之间构成电容器。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存在: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61的区域;以及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62的区域。
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大于第2电介质膜32以及第2金属层42的合计厚度。此外,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第2间隙62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M1为第2电介质膜32以及第2金属层42的合计厚度以下。因而,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大于第2间隙62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M1,因此在形成第1外部电极51时,例如,若喷镀金属,则该金属变得容易进入到第1间隙61。其结果是,如图2所示,第1外部电极51在第1间隙61处比在第2间隙62处更向第2外部电极52侧进入,且不与第2金属层42以及第2外部电极52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第1间隙61,层叠体10和第1外部电极51的接合强度提高。
也可以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存在: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22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61的区域;以及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22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62的区域。
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大于第2电介质膜32以及第2金属层42的合计厚度。此外,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第2间隙62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M1为第2电介质膜32以及第2金属层42的合计厚度以下。因而,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大于第2间隙62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M1,因此在形成第2外部电极52时,例如,若喷镀金属,则该金属变得容易进入到第1间隙61。其结果是,如图2所示,第2外部电极52在第1间隙61处比在第2间隙62处更向第1外部电极51侧进入,且不与第1金属层41以及第1外部电极51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第1间隙61处,层叠体10和第2外部电极52的接合强度提高。
设置有第1间隙61的区域优选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地存在于层叠体10的两个端面。
与如图2所示的结构不同,存在如下情况,即,在层叠体10中,第1金属化膜和第2电介质膜3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被卷绕,其中,第1金属化膜在第1电介质膜31的第1主面31A上设置有第1金属层41,且在第2主面31B上设置有第2金属层42。在该情况下,变得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存在: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61的区域;以及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62的区域。
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优选为30μm以上且90μm以下。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在图2所示的层叠体10的剖面中像以下那样确定。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由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的层叠方向T上的最大距离来确定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此外,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由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22之间的层叠方向T上的最大距离来确定第1间隙61的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L1
第1间隙61的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L2优选为0.8mm以上且1.3mm以下。第1间隙61的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L2在图2所示的层叠体10的剖面中像以下那样确定。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的区域,由第1金属化膜21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与第2金属化膜2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之间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距离来确定第1间隙61的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L2。此外,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22之间的区域,由第2金属化膜2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与第1金属化膜21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之间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距离来确定第1间隙61的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L2
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确认第1间隙61的存在,即,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如图2所示的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层叠体10的切断面进行观察。具体地,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确认,即,在层叠体10的一方的端面附近,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的间隙中,存在第1外部电极51比在其它间隙(例如,第2间隙62)处更向第2外部电极52侧进入的间隙。或者,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确认,即,在层叠体10的另一方的端面附近,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22之间的间隙中,存在第2外部电极52比在其它间隙(例如,第2间隙62)处更向第1外部电极51侧进入的间隙。
如图2所示,第1间隙61优选不在宽度方向W上贯通层叠体10。在第1间隙61在宽度方向W上贯通层叠体10的情况下,在形成第1外部电极51或第2外部电极52时,例如,若喷镀金属,则该金属变得容易通过第1间隙61而到达层叠体10的两个端面。相对于此,通过使第1间隙61不在宽度方向W上贯通层叠体10,从而能够适当地防止第1外部电极51与第2外部电极52短路。
优选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中的第1外部电极51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弯曲,以使得设置第1间隙61。具体地,可以是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中的第1外部电极51侧的两个端部中的一方弯曲,也可以是双方弯曲,以使得设置第1间隙61。在该情况下,第1金属化膜21的端部可以曲折,也可以折弯。像这样,通过第1金属化膜21的端部弯曲,从而能够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21之间适当地设置第1间隙61。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例如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制造。
<制作金属化膜的工序>
首先,例如通过混合上述的第1有机材料以及第2有机材料、添加剂等,从而制备树脂溶液。然后,在将得到的树脂溶液成型为膜状之后,进行热处理并使其固化,由此制作第1电介质膜以及第2电介质膜。
然后,在第1电介质膜的第1主面上蒸镀例如铝、锌、钛、镁、锡、镍等金属而形成第1金属层,由此制作第1金属化膜。此时,将第1金属层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到达第1金属化膜的一方的侧缘,且不到达第1金属化膜的另一方的侧缘。
此外,在第2电介质膜的第3主面上蒸镀例如铝、锌、钛、镁、锡、镍等金属而形成第2金属层,由此制作第2金属化膜。此时,将第2金属层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不到达第2金属化膜的一方的侧缘,且到达第2金属化膜的另一方的侧缘。
关于第2金属层,也可以不形成在第2电介质膜的第3主面上,而形成在第1电介质膜的第2主面上。在该情况下,在本工序中,将制作如下的金属化膜,即,在第1电介质膜的第1主面上设置有第1金属层,且在第2主面上设置有第2金属层。此时,也可以将第1金属层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到达金属化膜的一方的侧缘,且不到达金属化膜的另一方的侧缘,且将第2金属层形成为不到达金属化膜的一方的侧缘,且到达金属化膜的另一方的侧缘。
<制作层叠体的工序>
将第1金属化膜以及第2金属化膜以在宽度方向上错开给定的距离的状态进行重叠,然后进行卷绕,由此制作层叠体(卷绕体)。
此时,若在对第1金属化膜以及第2金属化膜施加高的张力的同时进行卷绕,则第1金属化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变得容易弯曲。其结果是,在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之间被设置第1间隙。或者,第2金属化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变得容易弯曲,其结果是,在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之间设置第1间隙。或者,在层叠体的两个端面设置上述那样的第1间隙。从设置这样的第1间隙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卷绕第1金属化膜以及第2金属化膜时的张力设为0.12MPa以上且0.20MPa以下。
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与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夹住得到的层叠体并压制为椭圆圆筒形状。
<形成外部电极的工序>
在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上,喷镀例如锌、铝、锡、锌-铝合金等金属,由此将第1外部电极形成为与第1金属层连接。
此外,在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上喷镀例如锌、铝、锡、锌-铝合金等金属,由此将第2外部电极形成为与第2金属层连接。
通过以上,可制造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容器的比较对象,以下对以往的薄膜电容器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以往的薄膜电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从宽度方向对图5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左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从宽度方向对图5中的用点线包围的右侧的区域所示的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的一部分进行观察时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图6以及图7中的线段C1-C2所对应的剖面。
如图5所示,薄膜电容器101具有层叠体110、设置在宽度方向W上的层叠体110的一方的端面上的第1外部电极151、以及设置在宽度方向W上的层叠体110的另一方的端面上的第2外部电极152。
如图5所示,层叠体110是将第1金属化膜121以及第2金属化膜122以在层叠方向T上层叠的状态进行了卷绕的卷绕体。
第1金属化膜121是在第1电介质膜131的一方的主面上设置第1金属层141而成的。
第1金属层141设置为在宽度方向W上到达第1金属化膜121的一方的侧缘,且不到达第1金属化膜121的另一方的侧缘。
第2金属化膜122是在第2电介质膜132的一方的主面上设置第2金属层142而成的。
第2金属层142设置为在宽度方向W上不到达第2金属化膜122的一方的侧缘,且到达第2金属化膜122的另一方的侧缘。
在层叠体110中,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121以及第2金属化膜122在宽度方向W上错开,使得第1金属层141中的到达第1金属化膜121的侧缘的一侧的端部在层叠体110的一方的端面露出,第2金属层142中的到达第2金属化膜122的侧缘的一侧的端部在层叠体110的另一方的端面露出。
第1外部电极151设置在层叠体110的一方的端面上,并通过与第1金属层141的露出端部接触而与第1金属层141连接。
第2外部电极152设置在层叠体110的另一方的端面上,并通过与第2金属层142的露出端部接触而与第2金属层142连接。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层叠体110的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121之间未设置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大于第2电介质膜132以及第2金属层142的合计厚度的间隙。也就是说,在层叠体110的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121之间仅设置有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为第2电介质膜132以及第2金属层142的合计厚度以下的间隙。因而,在形成第1外部电极151时,例如,即使喷镀金属,该金属也难以进入到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1金属化膜121之间,其结果是,难以提高层叠体110和第1外部电极151的接合强度。
如图5以及图7所示,在层叠体110的另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122之间未设置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大于第1电介质膜131以及第1金属层141的合计厚度的间隙。也就是说,在层叠体110的另一方的端面,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122之间仅设置有层叠方向T上的宽度为第1电介质膜131以及第1金属层141的合计厚度以下的间隙。因而,在形成第2外部电极152时,例如,即使喷镀金属,该金属也难以进入到在层叠方向T上相邻的第2金属化膜122之间,其结果是,难以提高层叠体110和第2外部电极152的接合强度。
层叠体110通过如下方式来制作,即,将第1金属化膜121以及第2金属化膜122以在宽度方向上错开给定的距离的状态进行重叠,然后进行卷绕。此时,第1金属化膜121以及第2金属化膜122的卷绕时的张力例如低至0.10MPa以下。
附图标记说明
1、101:薄膜电容器;
10、110:层叠体;
21、121:第1金属化膜;
22、122:第2金属化膜;
31、131:第1电介质膜;
31A:第1主面;
31B:第2主面;
32、132:第2电介质膜;
32A:第3主面;
32B:第4主面;
41、141:第1金属层;
42、142:第2金属层;
51、151:第1外部电极;
52、152:第2外部电极;
61:第1间隙;
62:第2间隙;
L1:第1间隙的层叠方向上的宽度;
L2:第1间隙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M1:第2间隙的层叠方向上的宽度;
T:层叠方向;
W:宽度方向。

Claims (5)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叠体,在层叠方向上层叠了包含金属化膜的膜,所述金属化膜在电介质膜的主面上设置了金属层;以及
外部电极,设置在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层叠体的端面上,并与所述金属层连接,
所述电介质膜包含:
第1电介质膜,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以及
第2电介质膜,具有相互对置的第3主面以及第4主面,
所述金属层包含:
第1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1电介质膜的所述第1主面上;以及
第2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1电介质膜的所述第2主面以及所述第2电介质膜的所述第3主面中的一方的主面上,
所述外部电极包含:
第1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上,与所述第1金属层连接;以及
第2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层叠体的另一方的端面上,
所述金属化膜包含:
第1金属化膜,在所述第1电介质膜的所述第1主面上设置有所述第1金属层,
在所述层叠体的一方的端面,存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的区域;以及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金属化膜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的区域,
所述第1间隙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2电介质膜以及所述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
所述第2间隙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第2电介质膜以及所述第2金属层的合计厚度以下,
所述第1外部电极在所述第1间隙处比在所述第2间隙处更向所述第2外部电极侧进入,且不与所述第2金属层以及所述第2外部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间隙不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层叠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金属化膜中的所述第1外部电极侧的端部的至少一方弯曲,以使得设置所述第1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是将所述膜以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层叠的状态进行了卷绕的卷绕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是将所述膜以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层叠的状态进行了卷绕的卷绕体。
CN202090000507.6U 2019-08-29 2020-05-11 薄膜电容器 Active CN2169283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7103A JP7428493B2 (ja) 2019-08-29 2019-08-29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2019-157103 2019-08-29
PCT/JP2020/018772 WO2021038973A1 (ja) 2019-08-29 2020-05-11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8302U true CN216928302U (zh) 2022-07-08

Family

ID=7467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507.6U Active CN216928302U (zh) 2019-08-29 2020-05-11 薄膜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28493B2 (zh)
CN (1) CN216928302U (zh)
WO (1) WO20210389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3207A (ja) * 1987-11-27 1989-06-05 Nissin Electric Co Ltd 樹脂含浸コンデンサ
JP2008140798A (ja) 2006-11-29 2008-06-19 Toray Ind Inc 金属化フィルム及び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2009277866A (ja) 2008-05-14 2009-11-26 Daikin Ind Ltd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07031B2 (ja) 2010-05-31 2014-02-05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2013004916A (ja) 2011-06-21 2013-01-07 Daikin Ind Ltd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6620830B2 (ja) 2018-03-22 2019-12-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素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8493B2 (ja) 2024-02-06
JP2021034694A (ja) 2021-03-01
WO2021038973A1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4161B2 (ja)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及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US11295898B2 (en) Film capacitor, film for film capacitor, method of producing film for fil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ilm capacitor
JP6923171B2 (ja)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111344824B (zh) 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
US20210358693A1 (en) Film capacitor
US11476054B2 (en) Film capacitor and metallized film
CN216928302U (zh) 薄膜电容器
CN111670482B (zh) 薄膜电容器
JP7404377B2 (ja)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217134211U (zh) 薄膜电容器
CN217507111U (zh) 薄膜电容器
CN217157969U (zh) 薄膜电容器
WO2024014111A1 (ja) コンデンサ
US20230230769A1 (en) Film capaci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