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2763U -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2763U
CN216922763U CN202220760431.8U CN202220760431U CN216922763U CN 216922763 U CN216922763 U CN 216922763U CN 202220760431 U CN202220760431 U CN 202220760431U CN 216922763 U CN216922763 U CN 216922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linkage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04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张新建
李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haoshen Automobile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haoshen Automobile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haoshen Automobile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haoshen Automobile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04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2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2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2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包括抬升机构、联动机构与接触机构,所述抬升机构顶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接触机构;所述抬升机构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自动抬升;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实现支撑结构联动展开。本实用新型中,并且滑动柱底部加装的卡簧会使卡簧始终顶触内顶板,将拼装的内顶板支撑住,从而可以等待内顶板之间的黏胶凝固,实现对不同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使该组双向转动杆对应的另一组固定滑板也通过两组固定滑块在中心固定架另一侧方向上的限制滑轨上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组接触机构的同时展开,方便人员操作。

Description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的内饰板多采用黏贴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的内侧面上。这种通过黏贴方式固定在车身上的内饰板,在黏胶固化之前,需要在车身内安装内饰板支撑架,通过内饰板支撑架上的伸缩顶杆顶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现有的对内饰顶板进行支撑结构中,需要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安装固定,并要覆盖每一块拼装的内饰顶板,而现有车辆生产中,有着数量庞大的内饰顶板需要安装,就会产生大量的劳动力以及时间成本,内顶饰板在安装时会存在一定的不规则不平整的拼装形状,如果不能根据不规则的内饰板进行支撑,会造成拼装的变形,达不到安装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包括抬升机构、联动机构与接触机构,
所述抬升机构顶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接触机构;
所述抬升机构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自动抬升;
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实现支撑结构联动展开;
所述接触机构用于实现对汽车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中心固定架、中心固定板、固定轴承、转动轴柱、联动转板、双向转动杆、限制滑轨、固定滑块与固定滑板,所述中心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六边形柱底端,所述中心固定架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中心固定板,所述中心固定板内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内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柱,所述中心固定板通过固定轴承转动连接转动轴柱,所述转动轴柱顶端固定连接联动转板,所述联动转板顶部两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双向转动杆,两组所述双向转动杆另一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固定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底座箱、电机、固定柱、六边形槽、驱动螺杆、六边形柱、内螺纹槽,所述底座箱内部固定连接电机,所述底座箱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部设置有六边形槽,所述固定柱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驱动螺杆,所述电机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六边形槽,所述固定柱内部通过六边形槽纵向滑动连接六边形柱,所述六边形柱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心固定架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两组前后排列的限制滑轨,四组所述限制滑轨分别滑动连接一组固定滑块,左右两部所述固定滑块顶部均固定连接一组固定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触机构包括联动滑架、固定筒、纵向滑槽、卡簧与滑动柱,所述联动滑架顶部固定连接多组多组均匀矩形阵列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均设置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内部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簧,所述固定筒分别通过纵向滑槽上下滑动连接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卡簧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螺杆纵向贯穿固定柱底壁并在延伸至六边形槽内部,所述六边形柱通过内螺纹槽螺纹连接驱动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固定滑板顶端均固定连接一组接触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联动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一组固定滑板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联动滑架之间为左右对称关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手动移动一组接触机构包括的联动滑架,当该组联动滑架底部固定的一组固定滑板利用两组固定滑块在中心固定架一侧的限制滑轨上滑动后,该组固定滑板会带动其对应转动加装的双向转动杆向外侧方向旋转展该组双向转动杆的旋转展开,会带动其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联动转板沿着转动轴柱在加装了固定轴承的中心固定板上旋转,而联动转板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双向转动杆也随着联动转板的旋转后发生转动展开,使该组双向转动杆对应的另一组固定滑板也通过两组固定滑块在中心固定架另一侧方向上的限制滑轨上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组接触机构的同时展开,方便人员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当联动滑架顶部加装的多组滑动柱接触到内顶板后,分别滑进对应的固定筒内,不规则的内顶板会使不同的滑动柱向对应的固定筒内部滑动,并且滑动柱底部加装的卡簧会使卡簧始终顶触内顶板,将拼装的内顶板支撑住,从而可以等待内顶板之间的黏胶凝固,实现对不同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的结构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的上下二等角轴测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的结构展开俯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抬升机构;2、联动机构;3、接触机构;101、底座箱;102、电机;103、固定柱;104、六边形槽;105、驱动螺杆;106、六边形柱;107、内螺纹槽;201、中心固定架;202、中心固定板;203、固定轴承;204、转动轴柱;205、联动转板;206、双向转动杆;207、限制滑轨;208、固定滑块;209、固定滑板;301、联动滑架;302、固定筒;303、纵向滑槽;304、卡簧;305、滑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包括抬升机构(1)、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抬升机构(1)顶部设置有联动机构(2),联动机构(2)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接触机构(3);
抬升机构(1)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自动抬升;
联动机构(2)用于实现支撑结构联动展开;
接触机构(3)用于实现对汽车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
联动机构2包括中心固定架201、中心固定板202、固定轴承203、转动轴柱204、联动转板205、双向转动杆206、限制滑轨207、固定滑块208与固定滑板209,中心固定架201固定连接在六边形柱106底端,中心固定架2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中心固定板202,中心固定板202内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轴承203,固定轴承203内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柱204,中心固定板202通过固定轴承203转动连接转动轴柱204,转动轴柱204顶端固定连接联动转板205,联动转板205顶部两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双向转动杆206,两组双向转动杆206另一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中心固定架20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两组前后排列的限制滑轨207,四组限制滑轨207分别滑动连接一组固定滑块208,左右两部固定滑块208顶部均固定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两组固定滑板209顶端均固定连接一组接触机构3,当该组联动滑架301底部固定的一组固定滑板209利用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一侧的限制滑轨207上滑动后,该组固定滑板209会带动其对应转动加装的双向转动杆206向外侧方向旋转展该组双向转动杆206的旋转展开,会带动其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联动转板205沿着转动轴柱204在加装了固定轴承203的中心固定板202上旋转,而联动转板205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双向转动杆206也随着联动转板205的旋转后发生转动展开,使该组双向转动杆206对应的另一组固定滑板209也通过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另一侧方向上的限制滑轨207上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组接触机构3的同时展开,对内顶板进行支撑加固。
抬升机构1包括底座箱101、电机102、固定柱103、六边形槽104、驱动螺杆105、六边形柱106、内螺纹槽107,底座箱101内部固定连接电机102,底座箱1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柱103,固定柱103内部设置有六边形槽104,固定柱103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驱动螺杆105,电机102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六边形槽104,固定柱103内部通过六边形槽104纵向滑动连接六边形柱106,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107,驱动螺杆105纵向贯穿固定柱103底壁并在延伸至六边形槽104内部,六边形柱106通过内螺纹槽107螺纹连接驱动螺杆105,将该结构移动至车辆内,并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中心,然后通过启动加装的抬升机构1,启动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底座箱101内部的电机102,电机102带动其顶部输出轴固定的驱动螺杆105在固定柱103设置的六边形槽104内,因为驱动螺杆105与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的内螺纹槽107的螺纹连接关系,驱动螺杆105的旋转会带动在六边形槽104内部上下滑动的六边形柱106因为自身形状而向上抬升并将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向上顶升,使联动机构2上设置的两组接触机构3接触到内顶板;接触机构3包括联动滑架301、固定筒302、纵向滑槽303、卡簧304与滑动柱305,联动滑架301顶部固定连接多组多组均匀矩形阵列的固定筒302,固定筒302内部均设置有纵向滑槽303,纵向滑槽303内部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簧304,固定筒302分别通过纵向滑槽303上下滑动连接滑动柱305,滑动柱30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卡簧304顶端,联动滑架301顶部加装的多组滑动柱305接触到内顶板后,分别滑进对应的固定筒302内,不规则的内顶板会使不同的滑动柱305向对应的固定筒302内部滑动,并且滑动柱305底部加装的卡簧304会使卡簧304始终顶触内顶板,将拼装的内顶板支撑住,从而可以等待内顶板之间的黏胶凝固,两组联动滑架3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一组固定滑板209顶部,两组联动滑架301之间为左右对称关系。
工作原理:首先在车辆内部顶壁安装首先拼装内顶板,再利用黏胶填缝每一块内顶板之间的连接,完成拼接后,将该结构移动至车辆内,并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中心,然后通过启动加装的抬升机构1,启动放置在车辆内部底壁底座箱101内部的电机102,电机102带动其顶部输出轴固定的驱动螺杆105在固定柱103设置的六边形槽104内,因为驱动螺杆105与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的内螺纹槽107的螺纹连接关系,驱动螺杆105的旋转会带动在六边形槽104内部上下滑动的六边形柱106因为自身形状而向上抬升并将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向上顶升,使联动机构2上设置的两组接触机构3接触到内顶板,接触机构3接触到内顶板后,手动移动一组接触机构3包括的联动滑架301,当该组联动滑架301底部固定的一组固定滑板209利用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一侧的限制滑轨207上滑动后,该组固定滑板209会带动其对应转动加装的双向转动杆206向外侧方向旋转展该组双向转动杆206的旋转展开,会带动其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联动转板205沿着转动轴柱204在加装了固定轴承203的中心固定板202上旋转,而联动转板205另一侧端转动对接的双向转动杆206也随着联动转板205的旋转后发生转动展开,使该组双向转动杆206对应的另一组固定滑板209也通过两组固定滑块208在中心固定架201另一侧方向上的限制滑轨207上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两组接触机构3的同时展开,对内顶板进行支撑加固,而两组联动滑架301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并就位后,联动滑架301顶部加装的多组滑动柱305接触到内顶板后,分别滑进对应的固定筒302内,不规则的内顶板会使不同的滑动柱305向对应的固定筒302内部滑动,并且滑动柱305底部加装的卡簧304会使卡簧304始终顶触内顶板,将拼装的内顶板支撑住,从而可以等待内顶板之间的黏胶凝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包括抬升机构(1)、联动机构(2)与接触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顶部设置有联动机构(2),所述联动机构(2)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接触机构(3);
所述抬升机构(1)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自动抬升;
所述联动机构(2)用于实现支撑结构联动展开;
所述接触机构(3)用于实现对汽车不规则的内顶板进行支撑;
所述联动机构(2)包括中心固定架(201)、中心固定板(202)、固定轴承(203)、转动轴柱(204)、联动转板(205)、双向转动杆(206)、限制滑轨(207)、固定滑块(208)与固定滑板(209),所述中心固定架(201)固定连接在六边形柱(106)底端,所述中心固定架(2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中心固定板(202),所述中心固定板(202)内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轴承(203),所述固定轴承(203)内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柱(204),所述中心固定板(202)通过固定轴承(203)转动连接转动轴柱(204),所述转动轴柱(204)顶端固定连接联动转板(205),所述联动转板(205)顶部两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双向转动杆(206),两组所述双向转动杆(206)另一侧端均转动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包括底座箱(101)、电机(102)、固定柱(103)、六边形槽(104)、驱动螺杆(105)、六边形柱(106)、内螺纹槽(107),所述底座箱(101)内部固定连接电机(102),所述底座箱(1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柱(103),所述固定柱(103)内部设置有六边形槽(104),所述固定柱(103)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驱动螺杆(105),所述电机(102)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六边形槽(104),所述固定柱(103)内部通过六边形槽(104)纵向滑动连接六边形柱(106),所述六边形柱(106)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固定架(20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两组前后排列的限制滑轨(207),四组所述限制滑轨(207)分别滑动连接一组固定滑块(208),左右两部所述固定滑块(208)顶部均固定连接一组固定滑板(2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机构(3)包括联动滑架(301)、固定筒(302)、纵向滑槽(303)、卡簧(304)与滑动柱(305),所述联动滑架(301)顶部固定连接多组多组均匀矩形阵列的固定筒(302),所述固定筒(302)内部均设置有纵向滑槽(303),所述纵向滑槽(303)内部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卡簧(304),所述固定筒(302)分别通过纵向滑槽(303)上下滑动连接滑动柱(305),所述滑动柱(30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卡簧(304)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105)纵向贯穿固定柱(103)底壁并在延伸至六边形槽(104)内部,所述六边形柱(106)通过内螺纹槽(107)螺纹连接驱动螺杆(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滑板(209)顶端均固定连接一组接触机构(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联动滑架(3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一组固定滑板(209)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联动滑架(301)之间为左右对称关系。
CN202220760431.8U 2022-04-01 2022-04-01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Active CN216922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0431.8U CN216922763U (zh) 2022-04-01 2022-04-01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0431.8U CN216922763U (zh) 2022-04-01 2022-04-01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2763U true CN216922763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0431.8U Active CN216922763U (zh) 2022-04-01 2022-04-01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2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375A (zh) * 2022-04-01 2022-08-16 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375A (zh) * 2022-04-01 2022-08-16 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22763U (zh)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
CN110653809A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自动机械手装配装置
CN216991576U (zh) 一种聚氨酯保温板生产用夹持固定装置
CN114909375A (zh) 汽车内顶板用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7800040U (zh) 一种电机车快速安装组立装置
CN108751021B (zh) 一种型材举升装置
CN116084733A (zh) 一种建设工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665909U (zh) 一种上下片台的玻璃升降装置
CN213477807U (zh) 一种斜置停车结构
CN213971251U (zh) 一种用于抓取刹车盘表面清洗装置的机械臂
CN111071951B (zh) 一种便于汽车维修中底盘升降装置
CN215926919U (zh) 一种可折叠式停车装置
CN216264164U (zh) 互联条焊接装置
CN21976799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翻转工装
CN217818655U (zh) 一种可多方位转动的桥梁裂缝检测装置
CN111284851A (zh) 一种大数据信息存储系统
CN211776239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20122826U (zh) 一种便于更换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架
CN219863344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的车载拼接方舱
CN220487001U (zh) 一种门窗幕墙安装辅助调整装置
CN112572689B (zh)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艏货舱舱口角隅结构
CN216512614U (zh) 一种汽车维修保养平台
CN221031754U (zh) 一种筒型高效智能车库
CN21911398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测量固定支架
CN216154931U (zh) 一种加气块装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