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2153U -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2153U
CN216922153U CN202122854536.8U CN202122854536U CN216922153U CN 216922153 U CN216922153 U CN 216922153U CN 202122854536 U CN202122854536 U CN 202122854536U CN 216922153 U CN216922153 U CN 216922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ck
walking
assemblies
tro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45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党荣
郑世强
刘仲伟
邱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HAN JINDA TUNNEL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HAN JINDA TUNNE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HAN JINDA TUNNEL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HAN JINDA TUNNE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45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2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2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2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衬砌台车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包括轨道结构总成、台车门架和门架立柱,所述轨道结构总成的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上均分别设置有轨道牵引组件,所述轨道牵引组件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主从行走组件,所述主从行走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悬挂组件,所述台车门架纵梁下部前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悬臂支腿,所述主从行走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提升组件,所述液压提升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门架立柱,解决了人工铺设轨道的耗时费力、人员需求量多,人工铺设误差大,造成工期延误的问题,可提高台车走行效率,降低人工强度,大大节约工程成本。

Description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衬砌台车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不可或缺的非标产品,隧道衬砌台车通常运行有轨行式和步进式两种,轨行式衬砌台车所用轨道固定在枕木上,台车每衬砌一模就需向前铺设钢轨。
目前,隧道衬砌台车的移动输送全靠人工搬运枕木与轨道,不仅耗时费力、人员需求量多,还常常因为人工铺设误差大而影响台车使用,造成工期延误,而步进式衬砌台车采用水平推进油缸与竖向支撑油缸交替运行,每次走行一个油缸行程,走行速度慢,就位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包括轨道结构总成、台车门架和门架立柱,所述轨道结构总成的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上均分别设置有轨道牵引组件,所述轨道牵引组件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主从行走组件,所述主从行走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悬挂组件,所述台车门架纵梁下部前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悬臂支腿,所述主从行走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提升组件,所述液压提升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门架立柱。
优选的,所述限位悬挂组件包括行走轮悬挂和悬挂滚轮,所述悬挂滚轮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的下部,且所轨道牵引组件的前后和左右共设置有四套主从行走组件,每套所述主从行走组件上均分别安装有四个悬挂滚轮,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四个行走轮悬挂。
优选的,所述轨道牵引组件包括导向链轮、牵引支座、链条、链条支架和牵引电机,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链轮和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链条支架,所述链条支架上铰接有若干个链条,且所述链条上设置有牵引支座。
优选的,所述主从行走组件包括两套主动行走和两套从动行走组件,且所述主动行走和从动行走组件之间通过竖向油缸和滑套与台车门架连接,所述主动行走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
优选的,所述液压提升组件包括液压站、管路和竖向提升油缸,所述液压站固定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上,所述液压站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竖向提升油缸,所述竖向提升油缸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门架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竖向提升油缸的数量共有四套,且四套所述竖向提升油缸设置在台车的前后左右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人工铺设轨道的耗时费力、人员需求量多,还常常因为人工铺设误差大而影响台车使用,造成工期延误的问题,可提高台车走行效率,满足隧道衬砌台车在高海拔、高温度等恶劣环境使用,减少施工人数,降低人工强度,大大节约工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具有铺设简便快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将台车走到位,可广泛使用在各种隧道衬砌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内部顶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牵引组件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悬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从行走组件中主动行走组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从行走组件中主动行走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从行走组件中从动行走组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从行走组件中从动行走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提升组件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结构总成;2、限位悬挂组件;201、行走轮悬挂;202、悬挂滚轮;3、轨道牵引组件;301、导向链轮;302、牵引支座;303、链条; 304、链条支架;305、牵引电机;4、“U”形悬臂支腿;5、主从行走组件; 501、竖向油缸;502、滑套;503、驱动电机;504、减速器;6、液压提升组件;601、液压站;602、管路;603、竖向提升油缸;7、台车门架;8、门架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包括轨道结构总成1、台车门架7和门架立柱8,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数量有两根,轨道结构总成1由H型钢与轨道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刚度及直线度,确保轨道铺设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根据台车长度,单根长度约为18-24米,两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上均分别设置有轨道牵引组件3,所述轨道牵引组件3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主从行走组件5,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悬挂组件2,所述台车门架7纵梁下部前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悬臂支腿4,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提升组件6,所述液压提升组件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门架立柱8。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悬挂组件2包括行走轮悬挂201和悬挂滚轮202,所述悬挂滚轮202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5的下部,且所轨道牵引组件3的前后和左右共设置有四套主从行走组件5,每套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上均分别安装有四个悬挂滚轮202,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四个行走轮悬挂201,限位悬挂组件2具有限位、提升及输送轨道结构总成1的作用,可确保轨道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及损坏路面的情况,避免了轨道铺设偏移隧道中心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轨道牵引组件3包括导向链轮301、牵引支座302、链条303、链条支架304和牵引电机305,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链轮301和牵引电机305,所述牵引电机 305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链条支架304,所述链条支架304上铰接有若干个链条303,且所述链条303上设置有牵引支座302,牵引电机305驱动滚子链条 303转动,带动铰接在牵引支座302上的轨道梁前、后运动,每次驱动距离 6-8米,如台车12米一个循环可将轨道结构总成分两次输送到位,12米衬砌台车可一次运行到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主从行走组件 5包括两套主动行走和两套从动行走组件,且所述主动行走和从动行走组件之间通过竖向油缸501和滑套502与台车门架7连接,所述主动行走组件包括驱动电机503和减速器504,所述减速器504固定连接有悬挂滚轮20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液压提升组件6包括液压站601、管路602和竖向提升油缸603,所述液压站601固定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5上,所述液压站601通过管路602固定连接有竖向提升油缸603,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门架立柱8上,起到台车立模、脱模及提升轨道结构总成1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的数量共有四套,且四套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设置在台车的前后左右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10所示,当隧道衬砌台车走行时,此时轨道结构总成1与地面接触,竖向油缸501向上伸出到工作状态,“U”形悬臂支腿4脱离地面,启动主从行走组件5带动衬砌台车在轨道上走行,当轨道结构总成1位移动时,先将竖向油缸501收缩到位,使前后的悬挂滚轮202离开轨道,通过限位悬挂组件2将轨道结构总成1提起使其离开地面,“U”形悬臂支腿4与地面接触,最后在使用插销插入轨道结构总成1的固定点上,启动轨道牵引电机305,带动轨道结构总成1前后移动。
通过竖向油缸501向上伸或向下缩,使“U”形悬臂支腿4与轨道结构总成1交替与地面接触,衬砌台车与轨道结构总成1交替向前运动,从而实现衬砌台车与轨道结构总成1自动前进、后退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包括轨道结构总成(1)、台车门架(7)和门架立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上均分别设置有轨道牵引组件(3),所述轨道牵引组件(3)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主从行走组件(5),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悬挂组件(2),所述台车门架(7)纵梁下部前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悬臂支腿(4),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提升组件(6),所述液压提升组件(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门架立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悬挂组件(2)包括行走轮悬挂(201)和悬挂滚轮(202),所述悬挂滚轮(202)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5)的下部,且所轨道牵引组件(3)的前后和左右共设置有四套主从行走组件(5),每套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上均分别安装有四个悬挂滚轮(202),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四个行走轮悬挂(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牵引组件(3)包括导向链轮(301)、牵引支座(302)、链条(303)、链条支架(304)和牵引电机(305),每根所述轨道结构总成(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链轮(301)和牵引电机(305),所述牵引电机(305)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链条支架(304),所述链条支架(304)上铰接有若干个链条(303),且所述链条(303)上设置有牵引支座(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行走组件(5)包括两套主动行走和两套从动行走组件,且所述主动行走和从动行走组件之间通过竖向油缸(501)和滑套(502)与台车门架(7)连接,所述主动行走组件包括驱动电机(503)和减速器(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提升组件(6)包括液压站(601)、管路(602)和竖向提升油缸(603),所述液压站(601)固定安装在主从行走组件(5)上,所述液压站(601)通过管路(602)固定连接有竖向提升油缸(603),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门架立柱(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的数量共有四套,且四套所述竖向提升油缸(603)设置在台车的前后左右位置处。
CN202122854536.8U 2021-11-19 2021-11-19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Active CN216922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536.8U CN216922153U (zh) 2021-11-19 2021-11-19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536.8U CN216922153U (zh) 2021-11-19 2021-11-19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2153U true CN216922153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4536.8U Active CN216922153U (zh) 2021-11-19 2021-11-19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2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3756U (zh) 一种隧洞内无轨式大直径钢管运输安装台车
CN108239936B (zh) 轮距可调的u型过隧运梁车及其喂梁方法
CN110777681A (zh) 一种整孔梁换架设备
CN216922153U (zh) 隧道衬砌台车轨道自动输送机构
CN112607309A (zh) 一种矿用履带式可伸缩自移机尾
CN209988605U (zh) 一种自移式带式输送机
CN112281557A (zh) 铺轨机以及轨道施工方法
CN214459645U (zh) 一种过隧运梁车
CN112356759B (zh) 一种低位运梁车
CN113187523B (zh) 一种长距离重载管片输送装置及运输方法
CN212202075U (zh) 一种无轨自行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
CN211874502U (zh) 一种自动送轨式二衬台车
CN205574940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210370694U (zh) 一种隧道二衬模板台车
CN112554068A (zh) 一种全预制桥墩桥梁联合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14219401U (zh) 一种全预制桥墩桥梁联合施工设备
CN216945914U (zh) 一种压力钢管安装用架管机
CN220079698U (zh) 用于弧形底面隧道的移动栈桥
CN111648173A (zh) 一种轨排铺设机
CN220336909U (zh) 一种自铺轨行走装置及隧道衬砌台车
CN113697666B (zh) 一种可实现轨道式桅杆起重机变轨的方法
CN219990966U (zh) 单轨吊矿车下落扶正设备
CN210946314U (zh) 一种隧道悬臂式栈桥的行走导轨装置
CN218808570U (zh) 一种自调平式皮带自移机尾
CN220908181U (zh) 一种提运架一体式架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