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6773U -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6773U
CN216916773U CN202123159050.9U CN202123159050U CN216916773U CN 216916773 U CN216916773 U CN 216916773U CN 202123159050 U CN202123159050 U CN 202123159050U CN 216916773 U CN216916773 U CN 216916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unk
plate
rear sea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90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中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90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6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6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6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收纳箱和车辆,车载收纳箱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车载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形成有收纳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收纳腔。在车载收纳箱安装在后备箱内时,第一开口朝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在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如此,箱体可以设置在后备箱中并贴近后排座椅,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并将物品放置在收纳腔中或将物品从后排座椅中取出,用户存取后备箱深部的物品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证后备箱的容积,后备箱会有较大的深度,轿车的溜背设计也会使得后备箱开口高度变小,后备箱深处的空间往往利用率较低,当后备箱放置物品较多时,取用深处物品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车上收纳分类需要用到的后备箱收纳箱时,假如收纳箱放在后备箱最里面,取用箱内物品会变得困难。假如收纳箱放在后备箱靠外位置,则取用后备箱深部物品时需绕开收纳箱,给取物带来困难。对于后备箱开口小的溜背车型,收纳箱甚至会直接堵住后备箱,严重影响后备箱空间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车载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形成有收纳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收纳腔。在车载收纳箱安装在后备箱内时,第一开口朝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在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中,车载收纳箱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车载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形成有收纳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收纳腔。在车载收纳箱安装在后备箱内时,第一开口朝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在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如此,箱体可以设置在后备箱中并贴近后排座椅,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并将物品放置在收纳腔中或将物品从后排座椅中取出,用户存取后备箱深部的物品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纳腔并朝向远离所述后排座椅的一侧,所述车载收纳箱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箱门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门包括第一门板和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箱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共同围成所述收纳腔,所述第一侧板用于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配合,所述第一侧板的形状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所述顶板,所述第二板部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圆弧部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以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腔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形成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自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边缘向上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收纳箱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配合以将所述车载收纳箱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包括后排座椅、后备箱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收纳箱,所述车载收纳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在所述车载收纳箱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接触且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分离且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和车载收纳箱中,车载收纳箱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车载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形成有收纳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收纳腔。在车载收纳箱安装在后备箱内时,第一开口朝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在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与箱体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如此,箱体可以设置在后备箱中并贴近后排座椅,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并将物品放置在收纳腔中或将物品从后排座椅中取出,用户存取后备箱深部的物品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收纳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载收纳箱对称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载收纳箱100;
箱体10、收纳腔11、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12、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一板部131、第二板部132、圆弧部133、第二侧板14、顶板15、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第三隔板18、隔档部19、箱门20、第一门板21、第二门板22、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40、车辆200、后备箱201、后排座椅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车载收纳箱10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200的后备箱201内。车载收纳箱100包括箱体10,箱体10形成有收纳腔11和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连通收纳腔11。在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内时,第一开口111朝向车辆200的后排座椅202,后排座椅202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202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111;在后排座椅202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111。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100中,车载收纳箱10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200的后备箱201内,车载收纳箱100包括箱体10,箱体10形成有收纳腔11和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连通收纳腔11。在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内时,第一开口111朝向车辆200的后排座椅202,后排座椅202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202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111;在后排座椅202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111。如此,箱体10可以设置在后备箱201中并贴近后排座椅202,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202并将物品放置在收纳腔11中或将物品从后排座椅202中取出,用户存取后备箱201深部的物品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具体地,可以将车载收纳箱100设置在后备箱201内并贴近后排座椅202,或者说可以将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深处。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202,以使得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分离打开第一开口111,然后通过第一开口111将物品放置在箱体10的收纳腔11中或者从收纳腔11中将物品取出。这样,车载收纳箱100设置在后备箱201深处的位置,用户可以在车内使用车载收纳箱100的存储空间,进而实现后备箱201深处空间的利用,空间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地,在一个例子中,车载收纳箱100可以只占用后备箱201的部分空间,也即是占用后备箱201深处的空间,后备箱201的其它空间可以正常使用。在另一个例子中,车载收纳箱100还可以占用后备箱201的全部空间,用户既可以放倒后排座椅202,从收纳腔11中存取物品,也可以从车辆200的外侧打开后备箱门,再从收纳腔11中存取物品。
需要说明的是,车载收纳箱100可以从后备箱201中拆卸下来,以使得后备箱201空间更大,可以存放体积更大的物品。拆卸下来的车载收纳箱100可以折叠以减少占用空间,保证车辆200空间利用的高效性。
再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箱体10形成第二开口112,第二开口112连通收纳腔11并朝向远离后排座椅202的一侧,车载收纳箱100还包括箱门20,箱门20与箱体10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箱门20能够打开或封闭第二开口112。
如此,箱门20可以将后备箱201的空间和箱体10的收纳空间分割,使得空间利用更加多样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也避免用户放置在收纳空间内的物品掉入后备箱201的空间中。用户可以从车辆200的外侧打开后备箱门,并打开箱门20,再通过第二开口112从收纳腔11中存取物品,存取物品方便。
具体地,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同时连通收纳腔11,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将物品放入收纳腔11中或者从收纳腔11中将物品取出。在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后,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202以打开第一开口111,或者可以打开后备箱门和箱门20以打开第二开口112,存取物品方便。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箱门20包括第一门板21和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门板21的第二门板22,第一门板21可转动地连接箱体10。
如此,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可以处于平展状态以封闭第二开口112,避免放置在收纳空间中的物品从箱体10中掉入后备箱201的空间中;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可以相对箱体10转动,以处于折叠状态,从而打开第二开口1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门板22与箱体10之间通过连接元件(未在图中示出)连接在一起,在需要打开第二开口112时,可以将第二门板22与箱体10分离,以使得第一门板21可以相对箱体10转动,同时第二门板22可以相对第一门板21转动,此时,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处于折叠状态,第二开口112完全打开。用户还可以将第二门板22与箱体10接触,以使得连接元件可以将第二门板22与箱体10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处于平展状态,第二开口112被完全封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元件可以为磁铁或魔术贴,对连接元件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箱体10包括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顶板15,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连接在底板12的两侧,顶板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顶板15共同围成收纳腔11,第一侧板13用于与后备箱201的内壁配合,第一侧板13的形状与后备箱201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如此,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顶板15可以围成收纳腔11,保护收纳腔11中物品,避免箱体10内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和振动。第一侧板13可以与后备箱201的内壁贴合配合,以避免后备箱201与箱体10之间出现间隙,造成空间利用不充分。
具体地,底板12沿车辆200长度方向的长度长于顶板15的长度,或者说第二开口112与后备箱201的底壁呈一个角度,同时车辆200的后排座椅202与后备箱201的底壁呈相同角度。这样,后排座椅202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111。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200后备箱201空间并不是规则的矩形,后备箱201两侧的空间存在些许弧度,为了避免车载收纳箱100和后备箱201内壁之间出现间隙,导致后备箱201内部空间利用不充分,同时导致车载收纳箱100和车辆200后备箱201之间固定不稳定,出现相对晃动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第一门体与箱体10的安装位置不作限定,第一门体可以连接在箱体10的底板12或顶板15上,第一门体还可以安装在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上,以满足多种需求。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3包括第一板部131、第二板部132和圆弧部133,第一板部131连接顶板15,第二板部132连接底板12,圆弧部133连接第一板部131和第二板部132,以与后备箱201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如此,第一板部131、圆弧部133和第二板部132依次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侧板13可以与后备箱201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以避免后备箱201与箱体10之间出现间隙,造成空间利用不充分。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箱体10还包括设置在收纳腔11的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第一隔板16连接顶板15和底板12,第二隔板17连接第一隔板16和第一侧板13,第三隔板18连接第一隔板16和第二侧板14。
如此,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可以将收纳腔11区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箱体10可以收纳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空间利用率更高。
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将收纳空间分割为不同的区域,使得箱体10可以适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其中,第一隔板16可以与第二侧板14平行设置,第二隔板17可以与底板12平行设置,以保证分割出的收纳区域规整,以高效利用收纳空间。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将收纳空间分割为多个收纳区域。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可以从箱体10上取下,以使得收纳空间可以收纳体积更大的物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还可以改变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在箱体10上的连接位置,进而改变区域划分,使得收纳腔11可以适配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形成有隔档部19,隔档部19自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的边缘向上延伸。
如此,设置在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边缘隔档部19可以起到隔档物品的功能,避免放置在第二隔板17和第三隔板18上的物品从收纳腔11中掉入后备箱201中。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车载收纳箱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第一连接件30设置在箱体10上,第二连接件40设置在后备箱201内壁,第一连接件30与第二连接件40连接配合以将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内。
如此,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配合将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中,进而可以使用车载收纳箱100存储物品。用于还可以将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分离,以将车载收纳箱100从后备箱201中拆卸下来,以使得后备箱201可以容置更大体积的物品。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可以分别为金属件和磁性件,或者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可以为魔术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的具体位置也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将第一连接件30设置在第一板部131和第二板部132上,同时将第二连接件40设置在后备箱201的侧壁上,以实现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的配合连接;或者可以将第一连接件30设置在底板12上,同时将第二连接件40设置在后备箱201的底壁上,以实现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的配合连接,以满足多种需求。
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200包括后排座椅202、后备箱201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收纳箱100,车载收纳箱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后备箱201内。在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内时,第一开口111朝向车辆200的后排座椅202,后排座椅202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202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111;在后排座椅202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111。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200和车载收纳箱100中,车载收纳箱10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200的后备箱201内,车载收纳箱100包括箱体10,箱体10形成有收纳腔11和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连通收纳腔11。在车载收纳箱100安装在后备箱201内时,第一开口111朝向车辆200的后排座椅202,后排座椅202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后排座椅202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接触且封闭第一开口111;在后排座椅202处于放倒状态时,后排座椅202与箱体10分离且打开第一开口111。如此,箱体10可以设置在后备箱201中并贴近后排座椅202,用户可以放倒后排座椅202并将物品放置在收纳腔11中或将物品从后排座椅202中取出,用户存取后备箱201深部的物品方便,空间利用率高。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车载收纳箱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车载收纳箱100对称安装在后备箱201内。
如此,两个车载收纳箱100对称安装在后备箱201内,可以完全贴合后备箱201的内壁空间,避免车载收纳箱100和后备箱201内壁之间出现间隙,使得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
具体地,两个车载收纳箱100对称安装,使得两个车载收纳箱100的第二侧板14可以相对设置,两个第一侧板13可以分别贴合后备箱201的两个侧壁上,使得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也可以只在后备箱201中放置一个车载收纳箱100,其余空间作为后备箱201的存储空间使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车载收纳箱100可以对应安装在两个后排座椅202的后侧,用户可以坐在其中一个后排座椅202上,并放倒另一个后排座椅202,以打开该后排座椅202后侧的第一开口111,进而实现存取物品的动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收纳箱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内,所述车载收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收纳腔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收纳腔;
在所述车载收纳箱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接触且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分离且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纳腔并朝向远离所述后排座椅的一侧,所述车载收纳箱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箱门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包括第一门板和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共同围成所述收纳腔,所述第一侧板用于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配合,所述第一侧板的形状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所述顶板,所述第二板部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圆弧部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以与所述后备箱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腔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形成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自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边缘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收纳箱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配合以将所述车载收纳箱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排座椅;
后备箱;和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收纳箱,所述车载收纳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
在所述车载收纳箱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能够在展开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接触且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后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箱体分离且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收纳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载收纳箱对称安装在所述后备箱内。
CN202123159050.9U 2021-12-15 2021-12-15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Active CN216916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050.9U CN2169167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050.9U CN2169167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6773U true CN216916773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9050.9U Active CN2169167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6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28865A (en) Bilateral beverage container holder
US6692053B1 (en) Dual purpose storage and holding system
US7566040B2 (en) Center console having hidden storage
JP2004502583A (ja) 自動車用荷物室
US6820909B2 (en) Article storage apparatus for vehicles
CN216916773U (zh) 车载收纳箱和车辆
US20020135194A1 (en) Storage for vehicles
CN219749681U (zh) 汽车储物装置
CN216282276U (zh) 储物盒、门体及储物柜
JP2014058271A (ja) 車両のコンソール
CN214355795U (zh) 一种车载扶手箱
CN216101850U (zh) 汽车后备箱收纳结构
CN210941612U (zh) 车辆的工具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119266U (zh) 一种储物盒
CN217320218U (zh) 车载收纳盒
CN213228520U (zh) 后备箱底板和汽车
KR20130005486U (ko) 자동차용 콘솔 박스
CN214240622U (zh) 汽车收纳盒
CN21762485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内饰储物箱
CN218949063U (zh) 一种车内储物盒及汽车
CN220720946U (zh) 一种车门储物盒
JP3788267B2 (ja) 小物入れ付き飲料容器ホルダ構造
CN114291000A (zh) 一种汽车中央置物盒
CN219172299U (zh) 车门结构及汽车
CN217145827U (zh) 收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