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3483U -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93483U CN216893483U CN202122625439.1U CN202122625439U CN216893483U CN 216893483 U CN216893483 U CN 216893483U CN 202122625439 U CN202122625439 U CN 202122625439U CN 216893483 U CN216893483 U CN 216893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template
- formwork
- shaped plate
- rise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架、内模板和外模板,支架为一框架结构,内模板和外模板为圆筒结构,内模板套设在支架上,外模板套设在内模板的外侧,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与支架连接,外模板的直径大于内模板的直径,内模板和外模板同轴设置,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施工结构采用钢板预制,现场进行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同时,模板所用材料较少,自重轻,模板提升可采用倒链挂载在支筒内支架上作业,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上述结构施工方便简单,节省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筒状结构施工,模板及操作平台制作复杂,自重较大,通常在支筒内安装井架作为模板提升支架,或采用液压装置提升模板。模板及平台安装较为复杂,维护难度大,施工不便,施工安全隐患较多,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架、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支架为一框架结构,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为圆筒结构,所述内模板套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外模板套设在所述内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外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模板的直径,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同轴设置,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弧形板,两所述第一弧形板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角钢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两所述第一弧形板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二弧形板,两所述第二弧形板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角钢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两所述第二弧形板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支架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倒链,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通过所述吊环与所述倒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圆周方向环形排列的设置若干个,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环、螺杆、套管和螺母,所述定位环分别相对的设置再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定位环内,若干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支架、内模板和外模板,支架为一框架结构,内模板套设在所述支架上,外模板套设在内模板的外侧,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与支架连接,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采用钢板预制,现场进行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同时,模板所用材料较少,自重轻,模板提升可采用倒链挂载在支筒内支架上作业,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上述结构施工方便简单,节省施工成本。
上述施工结构的优点还在于:模板制作、安装操作简单易行,施工方便,安全性及质量易于控制;施工耗材少,自重轻,减少了工作量,节省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架1、内模板2和外模板3,支架1为一框架结构,其有金属管件或者木方相互连接形成一圆柱型结构的框架结构,且支架1的尺寸根据待施工的筒状高耸建筑物5的尺寸进行设置,以使得支架1能够设置于筒状高耸建筑物5 内。
具体而言,内模板2和外模板3均为圆筒结构,内模板2套设在支架1上,外模板3套设在内模板2的外侧,且内模板2和外模板3并排设置,内模板2 和外模板3分别与支架1连接,具体的,内模板2和外模板3通过倒链4与支架1连接。
具体而言,外模板3的直径大于内模板2的直径,内模板2和外模板3同轴设置,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内模板2和外模板3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即,在内模板2和外模板3与支架1连接并防止稳定后,在内模板2 和外模板3之间的空间内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以形成筒状高耸建筑物5,例如水塔等建筑物。
具体而言,在内模板2和外模板3与支架1连接后,通过在内模板2与支架1之间设置楔形垫块8,从而使得内模板2和外模板3牢固的与支架1连接。
具体而言,在施工时,先对筒状高耸建筑物5进行定位,即,在地面上确定出筒状高耸建筑物5的施工位置,并对地基进行处理后,将支架1、内模板 2和外模板3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将内模板2和外模板3与支架1稳定连接后,进行高耸建筑物的下部施工,然后逐渐的提升内模板2和外模板3,从而完成高耸建筑物的整体施工。
可以看出,通过设置支架1、内模板2和外模板3,支架1为一框架结构,内模板2套设在支架1上,外模板3套设在内模板2的外侧,内模板2和外模板3分别与支架1连接,内模板2和外模板3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内模板 2和外模板3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采用钢板预制,现场进行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同时,模板所用材料较少,自重轻,模板提升可采用倒链4挂载在支筒内支架1上作业,支架1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上述结构施工方便简单,节省施工成本。
具体而言,内模板2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弧形板21,两第一弧形板 21相对设置,两第一弧形板21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第一弧形板21优选为半圆形的金属板。
具体而言,第一弧形板21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32,角钢32沿第一弧形板 2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角钢32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具体而言,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33,两第一弧形板21通过双头螺栓 33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外模板3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二弧形板31,两第二弧形板 31相对设置,两第二弧形板31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
具体而言,第二弧形板31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32,角钢32沿第二弧形板 3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角钢32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具体而言,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33,两第二弧形板31通过双头螺栓 33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的上端部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7,支架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倒链4,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 通过吊环7与倒链4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的上端部设置有定位件6,定位件6沿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的圆周方向环形排列的设置若干个,定位件6分别与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的上端部可拆卸连接。
具体而言,定位件6包括定位环61、螺杆62、套管63和螺母64,定位环 61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31的上端,螺杆62穿设在定位环61内,若干套管63套设在螺杆62上,螺母64设置在螺杆62的两端。通过设置的若干套管63调整内模板2和外模板3之间的间距。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架1、内模板2和外模板3,支架1为一框架结构,内模板2套设在支架1上,外模板3套设在内模板2的外侧,内模板2和外模板3分别与支架1连接,内模板2和外模板3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内模板2和外模板3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采用钢板预制,现场进行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同时,模板所用材料较少,自重轻,模板提升可采用倒链4挂载在支筒内支架1上作业,支架1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上述结构施工方便简单,节省施工成本。
上述施工结构的优点还在于:模板制作、安装操作简单易行,施工方便,安全性及质量易于控制;施工耗材少,自重轻,减少了工作量,节省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支架为一框架结构,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为圆筒结构,所述内模板套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外模板套设在所述内模板的外侧,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外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模板的直径,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同轴设置,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在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进行筒状结构的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板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弧形板,两所述第一弧形板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角钢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两所述第一弧形板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模板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二弧形板,两所述第二弧形板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端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筒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部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角钢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两所述第二弧形板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支架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倒链,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通过所述吊环与所述倒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圆周方向环形排列的设置若干个,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环、螺杆、套管和螺母,所述定位环分别相对的设置再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端,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定位环内,若干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两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5439.1U CN2168934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5439.1U CN2168934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93483U true CN216893483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9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5439.1U Active CN2168934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93483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5439.1U patent/CN2168934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19076B (zh) |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方法及用于锥壳施工的装置 | |
CN107697818B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风电塔筒壁施工方法及专用施工设备 | |
CN202467191U (zh) | 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施工用液压滑模装置 | |
CN111456256B (zh) | 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型钢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 |
CN110685433A (zh) | 一种应用液压提升翻模技术的烟筒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2071747A (zh) |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及制作方法 | |
CN110409619A (zh) |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3654702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操作平台 | |
CN217105096U (zh) | 一种深井支护墙混凝土浇筑布料系统 | |
CN216194899U (zh) | 承台预制结构、承台基础 | |
CN214090973U (zh) | 用于浇筑钢筋砼圆筒仓仓顶混凝土的底模板支撑钢架 | |
CN216893483U (zh) | 简易筒状高耸建筑模板施工结构 | |
JP2639361B2 (ja) | 鋼管・コンクリート複合構造橋脚の施工方法 | |
CN210164235U (zh) | 一种用于小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结构的简易滑模模具 | |
CN112854757A (zh) | 一种大型筒仓滑模整体拖带锥形桁架支撑施工方法 | |
KR100802165B1 (ko) | 자키 베이스 | |
CN213204094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钢筋笼 | |
CN114717956A (zh) | 一种桥梁墩柱横隔板施工伞形支撑体系 | |
CN113818477A (zh) | 承台预制结构、承台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001427U (zh) | 一种钢管柱柱脚安装用定位环板的预埋定位支撑结构 | |
CN210622303U (zh) | 渐变式筒仓滑模施工装置 | |
CN214424173U (zh) | 间冷塔钢管混凝土双叉“x”柱施工结构 | |
CN205990200U (zh) | 360°变幅独立提升装置 | |
CN217998411U (zh) | 一种预制梁安装用双钢筒临时支座 | |
CN204803909U (zh) | 用于登机桥的桁架式后立柱结构及基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7 Address after: 200949 Room 2802, No. 3999 Yunchua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MCC Group (Shanghai)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CC20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201900 No. 777 Pangu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MCC20 GROUP Corp.,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