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9376U -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9376U
CN216889376U CN202122727393.4U CN202122727393U CN216889376U CN 216889376 U CN216889376 U CN 216889376U CN 202122727393 U CN202122727393 U CN 202122727393U CN 216889376 U CN216889376 U CN 216889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loading plate
electrode assembly
lifter
electrode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73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载雄
赵成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9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9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储料匣,其具有储料匣框架和储料匣框架中的储存空间,储存空间用于堆叠和储存电极组件;装载电极组件的装载板,装载板具有通孔;在储料匣框架中提升的提升构件,装载板安装在提升构件的端部;以允许在储料匣框架上方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方式安装的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在向前移动时临时保持从上部输送的电极组件,并且在向后移动时将电极组件传送到装载板;和在装载板的后侧处安装在提升构件上的辅助升降装置,辅助升降装置包括能够穿过装载板的通孔提升的辅助提升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0年12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68813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叠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设备。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防止由用于临时装载电极组件的接收装置(缓冲装置)所引起的对电极组件的损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对移动装置的需求增加,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其中,锂二次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工作电压以及优异的储存和寿命特性而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产品以及各种移动装置的能源。
用于充放电能的电极组件内置在锂二次电池的壳体中。隔膜插置在电极组件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电极组件可以以正极-隔膜-负极-隔膜-正极的形式或负极-隔膜-正极-隔膜-负极的形式组装成双电池形式。
通过对电极材料进行开槽和切割的工序来生产电极组件。切割的电极组件被装载并储存在储料匣中。为了在储料匣中储存电极,应当将电极移动至储料匣。即,从储料匣的上部输入电极组件,如果填充满了电极组件,则应更换储料匣。连续进行这样的一系列过程。当更换储料匣时,为了临时装载电极组件,在储料匣上方安装接收装置(缓冲装置)。
图1示出了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常规设备。
如图所示,当更换填充有电极组件50的储料匣10并且插入新的储料匣时,安装接收装置40来临时装载电极组件50。在接收装置40的上部安装对准料斗60,并且从对准料斗60的上部输入电极组件50。对准料斗60的上侧和下侧敞开,并且在对准料斗60的侧表面的一部分处形成有开口部61。电极组件50具有主体和位于主体一侧的接片部51(见图2),接片部51位于对准料斗60的侧表面的开口部61处。接收装置40通过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从对准料斗60的侧表面的开口部61进入对准料斗60,并且电极组件50装载在接收装置40上。接收装置40沿着对准料斗60的侧表面的开口部61上升,从对准料斗60的上部顺序输入的电极组件50一个接一个地堆叠并装载在接收装置40上。
当在接收装置40的下部安装新的储料匣10时,在顶端部包括装载板30的提升构件20在储料匣10中上升,使得装载板30上升一直到其位于接收装置40正下方的位置。当装载板30被提升到预设位置时,接收装置40通过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移动到对准料斗60的外侧(见图1的箭头),并且装载在接收装置40上的电极组件50被放置在装载板30上。放置有电极组件50的装载板30通过提升构件20在储料匣10中逐渐下降,并且从对准料斗60输入的电极组件50被连续装载在储料匣框架11中的储存空间12中,直到储料匣10被填满。
然而,在常规的堆叠设备中,当接收装置40将电极组件50传送到装载板30时,在接收装置40移动到对准料斗60的外侧的同时电极组件50是设置在接收装置40上的。在该过程中,接触接收装置40的电极组件50的侧表面部分由于摩擦而被损坏,或者电极组件变得错位。由于在接收装置40中装载有多个电极组件50,所以摩擦力因电极组件的负载而变大。这样,一些电极组件50会被撕裂或损坏。此外,当电极组件50在错位的状态下输入到储料匣10时,电极组件50碰撞到储料匣框架11,这导致额外的损坏。图1表示的碰撞示出了接收装置40的摩擦以及与储料匣框架11的碰撞的情况。
图2更好地图解了接收装置40上的电极组件50受到接收装置40的移动影响的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提升构件和装载板进一步提升到储料匣框架上方的对准料斗内部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提升到对准料斗的装载板可能会碰撞到接收装置,所以通过在装载板上形成用于插入接收装置的凹槽来防止碰撞。
然而,就控制行程来说,难以将在储料匣框架中具有上升和下降行程的提升构件一直提升到储料匣框架上方的对准料斗,并且还存在装载板将与对准料斗碰撞的风险。此外,即使当在装载板上形成凹槽时,如果接收装置与凹槽不适配,则接收装置和装载板会被卡住,这会引起装置操作的停止。此外,装载板应能够承受多个电极组件的负载。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装载板上形成多个凹槽时,会使装载板的刚度减弱。
因此,需要一种在保持所设计的提升构件的行程的同时防止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20-0069883号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持提升装载板的提升构件的提升行程的同时,通过提升电极组件来防止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利用辅助提升器和装载板稳定地支撑电极组件而将电极组件容纳在储料匣中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包括:储料匣,所述储料匣具有储料匣框架和所述储料匣框架中的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用于堆叠和储存电极组件;装载电极组件的装载板,所述装载板具有通孔;在所述储料匣框架中提升的提升构件,所述装载板安装在所述提升构件的端部;以允许在所述储料匣框架上方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方式安装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在向前移动时临时保持从上部输送的电极组件,并且在向后移动时将电极组件传送到所述装载板;和在所述装载板的后侧处安装在所述提升构件上的辅助提升装置,所述辅助提升装置包括能够穿过所述装载板的通孔提升的辅助提升器。
具体地,在所述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中,当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所述装载板的通孔上升而从所述接收装置提升被保持在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电极组件并且保持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接收装置被驱动为向后移动。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负载板的通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辅助提升器设置有多个。
作为一个示例,在所述提升构件的端部可安装有支撑框架,并且所述装载板可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或者,所述装载板和所述支撑框架可构造为一体。
作为具体示例,所述辅助提升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提升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提升器驱动单元,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辅助提升器可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允许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板的通孔、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每一者可以以所述提升构件为中心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一个。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提升构件可共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辅助提升器可与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结合。
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可以是提升缸。
作为具体示例,所述提升缸的端部可结合有连接板,所述辅助提升器可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板的与安装有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所述上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结合有引导缸,所述引导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另一表面结合,并且所述引导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结合。
作为更具体的示例,所述支撑框架可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式,所述提升缸、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辅助提升器可被容纳和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中,并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框架可形成有允许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
所述提升缸和所述引导缸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框架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可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储料匣上方的、电极组件插入其中的对准料斗,并且所述对准料斗的侧面可包括供所述接收装置插入的开口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可通过辅助提升器从接收装置提升并保持电极组件,所以可防止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
此外,由于提升构件本身可在储料匣中保持上升和下降的提升行程,所以可克服将提升构件额外控制提升到对准料斗内部的困难。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极组件可由辅助提升器和装载板稳定地支撑,从而被堆叠和容纳在储料匣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常规设备。
图2是图解常规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的侧向透视图。
图4是图解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和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没有以实际比例示出,一些部件的尺寸可夸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允许各种改变和众多实施方式,所以将在附图中示出特定实施方式并在文本中进行详细描述。然而,这并不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应该理解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中包含的所有变化、等同和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包括:储料匣,储料匣具有储料匣框架和储料匣框架中的储存空间,储存空间用于堆叠和储存电极组件;装载电极组件的装载板,装载板具有通孔;在储料匣框架中提升的提升构件,装载板安装在提升构件的端部;以允许在储料匣框架上方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方式安装的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在向前移动时临时保持从上部输送的电极组件,并且在向后移动时将电极组件传送到装载板;和在装载板的后侧处安装在提升构件上的辅助提升装置,辅助提升装置包括能够穿过装载板的通孔提升的辅助提升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提升构件上设置包括辅助提升器的辅助提升装置。即,除了在储料匣框架中提升的常规提升构件以外,在提升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额外提升的辅助提升装置。辅助提升装置包括辅助提升器,并且该辅助提升器能够在储料匣框架之外保持装载在接收装置上的电极组件。这样,提升构件可在储料匣框架中保持如在常规技术中一样的提升/下降行程。安装在提升构件的端部的装载板包括可供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并且辅助提升器可穿过该通孔朝向接收装置上升。当辅助提升器提升并保持被装载在接收装置上的电极组件时,接收装置可向后移动并且被移除,此时,由于在接收装置与电极组件之间不存在摩擦或接触,所以防止如常规技术中的对电极组件的损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等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50的设备100的侧向透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常规的堆叠设备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示出了辅助提升器71已提升以便将由接收装置40临时装载的电极组件50保持在对准料斗60中的状态。
包括储料匣框架11的储料匣10位于对准料斗60和接收装置40下方,以便容纳电极组件50。对准料斗60和接收装置40的构造与图1和图2的现有装置的构造相同,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储料匣10包括在储料匣框架11中的用于堆叠和储存电极组件50的储存空间12。
用于装载电极组件的装载板30安装在储料匣10中。装载板30包括可供之后描述的辅助提升器71穿过的通孔31。
提升构件20安装在储料匣10中,并且提升构件20在储料匣框架11的长度方向上竖直地移动。提升构件20连接至提升驱动单元(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升构件20构造为提升轴的形式。装载板30安装在提升构件20的端部,并且随着提升构件20的提升移动,装载板30也上升和下降。为了接收装载在接收装置40上的电极组件50,提升构件20设置为使得在其末端的装载板30可更靠近储料匣框架11的上部框架。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21安装在提升构件20的端部,并且装载板30安装在支撑框架21的上部。然而,装载板30和支撑框架21可构造为一体。在此,为了确保用于将之后描述的辅助提升装置70安装在提升构件20上的安装空间,优选插入支撑框架21。
在图3的状态之前,接收装置40支撑放置在对准料斗60中的电极组件50的两侧并且临时装载电极组件50。接收装置40通过形成在对准料斗60的侧面的开口部61沿着对准料斗60向上移动,从而一个接一个地收纳电极组件50。随着电极组件50堆叠在接收装置40上,接收装置40逐渐下降到对准料斗60的下端位置。接收装置40包括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从而可在储料匣框架11上方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如图3中所示,在接收装置40向前移动到对准料斗60的内部的状态下收纳电极组件50,并且当将电极组件50输送到装载板30时,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使接收装置40向后移动到对准料斗60的外侧,如图3的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提升装置70安装在提升构件2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提升装置70结合在装载板30的后侧,并且辅助提升装置70结合至安装在提升构件20上的支撑框架21。辅助提升装置70包括辅助提升器71和能够提升辅助提升器71的提升器驱动单元72。提升器驱动单元72可包括伺服电机和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动力传输构件。或者,提升器驱动单元72可包括缸和用于将缸的直线运动传递至移动单元的动力传输构件。然而,驱动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只要驱动单元能够将作为移动单元的辅助提升器71适当地上下移动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气动缸或液压缸的提升缸72作为提升器驱动单元。当提升缸通过气压或液压而上下移动时,与其连接的辅助提升器71可上下移动。辅助提升器71和提升器驱动单元72可与支撑框架21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框架21可形成用于安装辅助提升装置70(辅助提升器和提升器驱动单元)的紧固孔。辅助提升装置70可通过诸如螺栓之类的结合构件与紧固孔结合。当支撑框架21位于辅助提升器71的提升行程区域内时,支撑框架21的相应部分可形成可供辅助提升器71穿过的通孔21a。通孔21a应当面对形成在支撑框架21上部的装载板30中的通孔31从而彼此竖直对准。
装载板30的多个通孔31和穿过通孔31的多个辅助提升器71可进行安装。为了稳定地提升电极组件50,辅助提升器71优选以提升构件20(提升轴)为中心在左右各设置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辅助提升器71设置在左侧和右侧。这样,安装辅助提升器的一对提升器驱动单元72。在此,作为供辅助提升器71移动的路径的支撑框架21的一对通孔21a设置在左侧和右侧。
图4是图解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图4的(a)是装载板30的平面图,图4的(b)是示出辅助提升器71已提升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4中所示,在提升构件20的装载板30变为靠近储料匣框架11的上部框架正下方的位置的状态下,辅助提升装置70的提升器驱动单元72被额外驱动,从而将辅助提升器71提升至上部框架上方的位置。由于在支撑框架21和装载板30中形成有通孔21a和31,所以辅助提升器71可穿过通孔朝向接收装置40平稳地提升到对准料斗60。辅助提升器71的移动行程设定为大于装载板30与接收装置40之间的距离。因此,辅助提升器71可进入储料匣上方的对准料斗60中。
当被保持在接收装置40中的电极组件50通过提升辅助提升器71的提升而被提升时,接收装置40变成没有装载电极组件50的状态,因而接收装置40可通过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朝向对准料斗60的外部方向平稳地移动。此时,由于电极组件50处于被辅助提升器71提升并且不接触接收装置40的状态,所以电极组件50不会像常规技术中那样由于接收装置的移动而损坏。此外,由于没有接收装置40的影响,所以电极组件50的对准被保持。
在接收装置40已向后移动的状态下,当辅助提升器71下降并进入储料匣框架11中时,辅助提升器71的上部处的电极组件50被放置在如图4的(a)中所示的装载板30上。被保持在辅助提升器71上的电极组件50的后表面的区域被自然地安放在装载板30上。
在将电极组件50放置在装载板30上之后,辅助提升器71连续下降一直到初始位置(靠近装载板的后表面的位置)。然而,本文中,辅助提升器71可下降到其中辅助提升器71的上表面与装载板30的上表面并排放置的点,使得辅助提升器71的上表面和装载板30的上表面可一起支撑电极组件50。为了安全地支撑电极组件50,可优选如后者的情形来控制辅助提升器71的提升行程。
当辅助提升器71和装载板30设置在与储料匣框架11的上部框架相邻的位置,并且在装载板30的上部装载一定数量的电极组件50时,电极组件50从对准料斗60连续下降并被装载在装载板30上的电极组件50上。随着电极组件被堆叠,提升构件20沿着储料匣框架11逐渐下降,并且电极组件50被堆叠并装载在储料匣中的储存空间12中。此时,接收装置40持续定位在对准料斗60的外侧,不会阻止电极组件50被堆叠在储料匣框架11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50的设备200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50的设备200的透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提升装置70的提升器驱动单元72的位置和数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辅助提升装置70中还包括用于稳定地引导辅助提升器71的操作的引导缸80。此外,安装辅助提升装置70的支撑框架21’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辅助提升装置70的提升器驱动单元72和提升构件20共轴安装在支撑框架21’上。由于提升器驱动单元72与提升构件20共轴安装,所以提升器驱动单元72的负载被传递到提升构件20,从而更稳定地支撑提升器驱动单元72和辅助提升器71。这样,可在提升构件20或支撑框架21’上安装更大输出的提升器驱动单元7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安装一个提升器驱动单元72。辅助提升装置70的辅助提升器71通过连接构件(连接板73)彼此结合。即,辅助提升器71安装在连接板73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并且提升器驱动单元72结合在连接板73的与上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升器驱动单元72是提升缸,提升缸的顶端部结合在连接板73的该另一表面。当提升缸72的提升缸轴72a向上推动连接板73时,连接板73上的辅助提升器71向上移动。连接板73可向上移动一直到接触或变得靠近装载板30。由于连接板73支撑左侧和右侧的辅助提升器71,所以提升器驱动单元72的动力可稳定地传递到辅助提升器71,从而稳定地执行辅助提升器71的提升操作。
另外,引导缸80可结合在连接板73的与安装有辅助提升器71的上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如同提升缸72的提升器驱动单元那样,引导缸80的一端可与连接板73的该另一表面结合,并且引导缸80的另一端可与支撑框架21’结合。在提升缸72操作时,引导缸80的缸轴81支撑连接板73以在被向上推动的方向上移动。即,引导缸80辅助并引导提升缸72的上升操作。由于引导缸(轴)与连接板73的与安装有辅助提升器71的上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结合,所以引导缸80间接地支撑辅助提升器71的负载。这样,辅助提升器71可仅利用一个提升器驱动单元72稳定地向上和向下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支撑装载板30和辅助提升装置70的支撑框架21’的形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21’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式,所以提升缸72、连接板73和辅助提升器71被容纳和安装在矩形框架中。这样,支撑框架21’可稳定地保持辅助提升装置70。在此,支撑框架21’的上部框架21’-2形成有供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该通孔形成在与位于上方的装载板30的通孔直线对准的位置。此外,提升缸72和引导缸80结合至支撑框架21’的下部框架21’-1,从而支撑这些缸构件。
图5和图6未示出储料匣框架11上方的对准料斗60和接收装置40。此外,图5和图6示出了辅助提升器71在提升之前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与提升构件20共轴安装的提升缸72进行操作以使提升缸轴72a提升时,连接板73被提升并且安装在连接板73上的辅助提升器71穿过上部框架21’-2和装载板30,从而被提升到接收装置40和对准料斗60的一侧。此时,位于提升缸72的左侧和右侧的引导缸80引导提升缸轴72a和辅助提升器71的竖直移动。
通过在提升构件20中包括辅助提升装置70,还可平稳地执行储料匣10的更换和电极组件50的堆叠。
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堆叠电极组件的方法,通过传感器(未示出)感测储料匣10上堆满了电极组件50。
当感测到储料匣10被填满时,将电极组件50装载在对准料斗60中的接收装置40中,直到储料匣被新的储料匣更换。由于储料匣的更换是上述连续制造工序之一,所以即使更换储料匣,也不应停止从上部输入电极组件50。因此,当感测到储料匣10被填满时,使接收装置40向前移动到对准料斗60中以便装载电极组件50。即,接收装置40用作一种缓冲装置。
当接收装置40通过接收装置驱动单元41移动到对准料斗60中并且在对准料斗60中被提升时,电极组件50从对准料斗60的上部输入并且被保持在对准料斗60中的接收装置40中。接收装置根据电极组件的输入在对准料斗中逐渐下降并且连续地堆叠和保持电极组件。
在接收装置装载电极组件的过程期间,将新的储料匣10安装在下部。
当安装新的储料匣时,提升构件20将顶端部的装载板30提升以变为靠近储料匣的上部框架。
当装载板30被提升到靠近储料匣的上部框架和上部的接收装置40的位置时,辅助提升装置70的辅助提升器71通过穿过装载板30提升到对准料斗60的内部,从而使辅助提升器71提升并保持被保持在接收装置中的电极组件50。
之后,使接收装置40朝向对准料斗的外部方向向后移动。
之后,通过使辅助提升器71穿过装载板30下降,将电极组件50放置在装载板上。
之后,使装载板30下降,电极组件50被连续堆叠在储料匣10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保持来自接收装置的电极组件的包括辅助提升器的辅助提升装置,可在不改变提升构件的行程的情况下防止接收装置对电极组件的损坏并且保持对准状态。
在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包括上述辅助提升器的辅助提升器装置的形式可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来构造。因而,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描述的构造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方式,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技术构思。应当理解,在提交本申请时,可存在各种等同和变型来代替它们。
[附图标记说明]
10:储料匣
11:储料匣框架
12:储存空间
21:支撑框架
21a:通孔
21’:支撑框架(矩形框架)
21’-1:下部框架
21’-2:上部框架
30:装载板
31:通孔
40:接收装置
41:接收装置驱动单元
50:电极组件
51:电极接片
60:对准料斗
61:开口部
70:辅助提升装置
71:辅助提升器
72:提升器驱动单元(提升缸)
73:连接板
80:引导缸
81:缸轴
82:引导部100、200: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包括:
储料匣,所述储料匣具有储料匣框架和所述储料匣框架中的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用于堆叠和储存电极组件;
装载电极组件的装载板,所述装载板具有通孔;
在所述储料匣框架中提升的提升构件,所述装载板安装在所述提升构件的端部;
以允许在所述储料匣框架上方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方式安装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在向前移动时临时保持从上部输送的电极组件,并且在向后移动时将电极组件传送到所述装载板;和
在所述装载板的后侧处安装在所述提升构件上的辅助提升装置,所述辅助提升装置包括能够穿过所述装载板的通孔提升的辅助提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所述装载板的通孔上升而从所述接收装置提升被保持在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电极组件并且保持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接收装置被驱动为向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的通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辅助提升器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构件的端部安装有支撑框架,并且所述装载板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和所述支撑框架构造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提升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提升器驱动单元,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辅助提升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允许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的通孔、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每一者以所述提升构件为中心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和所述提升构件共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辅助提升器与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器驱动单元是提升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缸的端部结合有连接板,所述辅助提升器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的与安装有所述辅助提升器的所述上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结合有引导缸,所述引导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另一表面结合,并且所述引导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式,所述提升缸、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辅助提升器被容纳和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中,并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框架形成有允许所述辅助提升器穿过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缸和所述引导缸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框架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储料匣上方的、电极组件插入其中的对准料斗,
其中所述对准料斗的侧面包括供所述接收装置插入的开口部。
CN202122727393.4U 2020-12-04 2021-11-09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Active CN2168893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68813A KR20220079242A (ko) 2020-12-04 2020-12-04 전극 조립체의 스태킹 장치 및 스태킹 방법
KR10-2020-0168813 2020-1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9376U true CN21688937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1848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7393.4U Active CN216889376U (zh) 2020-12-04 2021-11-09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7130B2 (zh)
KR (1) KR20220079242A (zh)
CN (1) CN21688937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9647B1 (ko) * 2022-09-07 2022-12-21 (주)코윈테크 2차 전지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용 배출 전극 보관용 매거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8995A (ja) 1995-08-28 1997-03-04 Nippon Yusoki Co Ltd 無人フォークリフトの荷降時の荷ひきづり防止装置
KR100419379B1 (ko) 2002-03-02 2004-02-21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추출 및 건조용 바이셀 적재용기
KR200343382Y1 (ko) 2003-11-21 2004-03-02 (주)홍익 하이엠 축전지 극판집속체 이송컨베이어의 극판집속체 중계장치
JP5666805B2 (ja) 2009-12-15 2015-02-12 株式会社京都製作所 電池極板積層装置
KR101293506B1 (ko) 2011-08-24 2013-08-06 주식회사 포틱스 벨트 타입의 솔라 셀 웨이퍼 매거진
KR101823198B1 (ko) 2015-03-04 2018-03-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셀 정렬장치
KR101806236B1 (ko) 2017-06-29 2017-12-07 김태완 이차전지용 전극판의 자동 공급장치
KR102178185B1 (ko) 2018-12-07 2020-11-12 유일에너테크(주)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스태킹 장치 및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스태킹 방법
KR20200104190A (ko) 2019-02-27 2020-09-03 주식회사 이노메트리 각형 이차전지의 극판 적층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20403B1 (ko) * 2020-02-21 2020-06-08 주식회사 우원기술 이차전지용 셀 스택 제조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77130B2 (en) 2023-10-03
KR20220079242A (ko) 2022-06-13
US20220181672A1 (en)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9376U (zh) 用于堆叠电极组件的设备
KR101823198B1 (ko) 이차전지 셀 정렬장치
KR20200099434A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스태킹 장치
KR102178185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스태킹 장치 및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스태킹 방법
CN215098565U (zh) 自动包装堆垛机
CN219620256U (zh) 上料机构及电池贴胶设备
CN116487719A (zh) 一种电芯端板绝缘罩组装生产线
CN213037349U (zh) 下料升降机构及电池
KR20230105321A (ko) 이차전지 셀 스텍 프레스기
KR102197509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의 얼라인 장치
CN216272325U (zh) 堆叠纸张的分离推移机构
CN213445148U (zh) 一种端板下料机构
CN211564853U (zh) 物料输送机构及打标机
KR102187276B1 (ko) 배터리 셀 스택장치
CN110436146B (zh) 一种电芯自动上料装置
CN211980799U (zh) 一种电池封装设备
KR102536550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용 디게싱장치
CN218808882U (zh) 一种自动上料模组
CN220881302U (zh) 拧紧设备及电池制造系统
EP4299205A1 (en) Notch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de substrate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CN220998337U (zh) 一种片材上料装置
CN217676645U (zh) 一种料垛自动化转运装置
CN220484468U (zh)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托盘上料机
CN212608317U (zh) 垛板堆叠出料装置
CN217626402U (zh) 一种层板堆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