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9145U -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9145U
CN216889145U CN202220575397.7U CN202220575397U CN216889145U CN 216889145 U CN216889145 U CN 216889145U CN 202220575397 U CN202220575397 U CN 202220575397U CN 216889145 U CN216889145 U CN 216889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trays
material tray
channel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53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力展
叶锐汉
任云超
王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n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n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n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n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53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9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9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9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物料处理装置,包括:仓体(10);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设置在所述仓体(10)内,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传输通道(30),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被配置为提供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在上的物料托盘(20)中的物料传输到在下的物料托盘(20)的通道;和物料输送机构(4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输送,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物料托盘(20)之间是相对可转动的,以使所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经由所述物料托盘(20)和所述传输通道(30)进行连续传输。

Description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料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窨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中,将鲜花采摘后进行人工养护,在适当的温度下,使鲜花刚刚开放,香味最浓时与茶叶一起堆放,使茶叶与香气接触一段时间再筛选分离出失去香味的干花,得到花茶。对于高品质的花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窨制。
鲜花与茶叶以一起堆放的方式直接接触,可能会污染茶叶,并且堆放在茶叶间的鲜花可能由于茶叶的压力以及氧气稀少,容易发热霉坏,不能持续释放香气,从而利用率低下且影响花茶的窨制效果。堆放窨制的方式不利于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窨制效果。由于在窨制过程中茶叶会吸收花的水分,窨制后还需要对茶叶进行加热干燥处理,而加热窨制后的茶叶会导致花香的流失。另外,窨制后需要对堆放在一起的鲜花和茶叶进行筛离,对茶叶造成损伤,影响茶叶质量。
为了克服堆放窨制方式的缺陷,一些相关技术将鲜花和茶叶分仓设置,通过鲜花仓和茶叶仓之间的气流循环将鲜花仓中鲜花的香气输送到茶叶仓,以便让茶叶仓的茶叶吸收香气,从而完成窨制。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将鲜花和茶叶分离,并利用气流循环让茶叶吸收鲜花的香气,能够省去烘干工序,提升茶叶质量,但鲜花和茶叶等物料需要按批地输入仓,再从仓内向外输出,难以连续地进行物料处理,导致生产效率比较低。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能够满足物料连续性处理的需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
仓体;
至少两个物料托盘,设置在所述仓体内,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
传输通道,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被配置为提供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中在上的物料托盘中的物料传输到在下的物料托盘的通道;和
物料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上的物料进行输送,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物料托盘之间是相对可转动的,以使所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经由所述物料托盘和所述传输通道进行连续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相对于所述仓体的位置绕竖直轴线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绕竖直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翻料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上的物料进行翻动,
其中,所述翻料机构相对于所述仓体的位置绕竖直轴线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翻料机构绕竖直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上,且相对于所述仓体的位置固定,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和/或,所述翻料机构包括:翻料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托盘相对于所述仓体的位置绕竖直轴线不可转动,所述物料输送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绕竖直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翻料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上的物料进行翻动,且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绕竖直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上,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绕竖直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和/或,
所述翻料机构包括:翻料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升降机构,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翻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翻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的高度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机,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翻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升降机,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翻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连接;
同步传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机和所述第二升降机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升降机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分别执行的升降动作保持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的传输通道沿竖直方向依次通过第一连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通机构具有第一切换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物料输入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的传输通道连通;
物料输出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的传输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连通机构具有第二切换阀门,所述物料输入通道被配置为至少向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输入物料,所述物料输出通道被配置为至少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输出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
斗提机,具有顶部输出口和底部输入口,被配置为对从所述底部输入口输入的物料进行提升,并通过所述顶部输出口向外输出,
其中,所述顶部输出口与所述物料输入通道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连接,所述底部输入口与所述物料输出通道通过第二传输机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管路、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管路、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与所述底部输入口之间设有旁通出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入通道设有进料关风阀,所述物料输出通道设有出料关风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的传输通道位于所述仓体侧壁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之间的传输通道位于所述仓体内部,且所述传输通道包括:下料斗和可旋转进出料管,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物料托盘的中心,所述可旋转进出料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下料斗的底部,另一端倾斜指向所述物料托盘,所述第一连通机构的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中位于上方的物料托盘中的下料斗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中位于下方的物料托盘中的下料斗的顶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将所述仓体的内部划分为多个腔室,所述仓体具有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进口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下方的腔室,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上方的腔室,以便形成从下向上逐层地穿过各个物料托盘的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为花茶窨制系统中的茶仓或花仓。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花茶窨制系统,包括:前述的物料处理装置。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仓体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两个物料托盘,并使物料托盘与物料输送机构相对转动,从而使每层物料托盘能够经由传输通道向下传输,进而实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的连续传输,满足物料在仓体内连续的工艺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物料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物料处理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物料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物料处理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仓体10、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传输通道30和物料输送机构40。仓体10具有底部、顶部和侧壁,并由底部、顶部和侧壁围成宽阔的内部空间。在仓体10的侧壁上可设置气流进出口以及物料进出通道。
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设置在所述仓体10内,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物料托盘20可以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筛板,以便在能够承载物料的同时允许气流穿过物料托盘20,从而使物料与气流能够更充分地接触。
传输通道30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被配置为提供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在上的物料托盘20中的物料传输到在下的物料托盘20的通道。传输通道30可以是无动力的通道,上层物料托盘的物料可以在重力或物料输送机构的作用下经传输通道30到达下层的物料托盘。传输通道30也可以包括能够促进物料在通道内传输的动力机构。
物料输送机构4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输送,且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物料托盘20之间是相对可转动的。这样可使所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经由所述物料托盘20和所述传输通道30进行连续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在仓体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两个物料托盘,并使物料托盘与物料输送机构相对转动,从而使每层物料托盘能够经由传输通道向下传输,进而实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的连续传输,满足物料在仓体内连续的工艺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体10可以作为花茶窨制系统中的茶仓或花仓。当仓体10作为茶仓时,在仓体10内容纳和传输的物料为茶叶,可以吸收流经茶叶的气流中的花香物质。当仓体10作为花仓时,在仓体10内容纳和传输的物料为鲜花,鲜花可以向与流经鲜花的气流散发花香物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也可以用于生物发酵等工程领域。
为了实现仓体10内的气流运行,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将所述仓体10的内部划分为多个腔室。所述仓体10具有气流进口91和气流出口92,所述气流进口91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下方的腔室,所述气流出口92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上方的腔室,以便形成从下向上逐层地穿过各个物料托盘20的气流。
向上流动的气流能够依次地与茶叶或者鲜花进行充分接触,实现花香物质的释放和吸收,配合着仓体内物料的向下输送,有效地提高了花香窨制过程的均匀性和生产效率。
在图1和图2中,气流进口91可以与第一气流通道93连通,以接收来自外界的空气或者另一个仓体中的气流,为了实现气流驱动,可以在气流进口91的上游设置循环风机95。气流出口92可以与第二气流通道94连通,以便将仓体已充分与物料接触的气流向外界排出或通入另一个仓体中。
为了方便理解,在图1和图2中分别通过较粗的黑色箭头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通过较细的黑色箭头表示物料的传输方向。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2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绕竖直轴线ax转动。物料输送机构40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物料转移,配合着物料托盘20的转动,可以实现物料托盘上全范围的物料输送。
为了实现多个物料托盘20的转动,可在仓体10内设置竖轴11,且各层物料托盘20均通过轴承65与竖轴11进行连接,这样各层物料托盘20就能够在被驱动下绕竖轴11同步或非同步地转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各层物料托盘20均与竖轴11固定连接,这样竖轴11在被驱动而转动时,则可以带动各层物料托盘20同步转动。
物料托盘20可包括整体呈圆形的筛板,该筛板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通孔。气流可经过这些通孔穿过物料来实现气流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例如从花仓(或茶仓)抽送过来的风可逐层向上穿过物料托盘上的茶(或花),使空气中的花香被茶叶吸附(或实现把茶仓过来的空气通过鲜花把花香带出再回到茶仓),再配合着茶叶(或鲜花)从上向下的输送过程,使得最后一道窨制的茶叶可得到最新鲜最浓郁的花香气流,实现了花香利用的最大化。
为了方便物料输送机构40的设置,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架61。安装架61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20上,且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固定。物料输送机构40包括:螺旋输送机,设置在安装架61上。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当物料托盘20不转动时,螺旋输送机只能对其所在的直线上的物料进行从外向内或者从内向外的输送。而当物料托盘20转动时,螺旋输送机在实现径向输送的同时扩大了其作用的物料范围。
对于圆盘形的物料托盘20来说,物料托盘20转动360度就可以完成对整个物料托盘20中物料的传输。通过物料托盘20的持续转动和螺旋输送机的持续运行,就能够实现进入该层物料托盘的物料从物料托盘20外圈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圈的展开铺平,或者将物料托盘20中的物料从外圈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圈向传输通道输送物料。
在图1中,物料在进入物料托盘时先到达靠近仓体侧壁的位置,然后在螺旋输送机和旋转的物料托盘的配合下使物料被输送到靠近竖轴的位置。当需要将本层物料托盘中的物料向下输送时,则可以通过螺旋输送机和旋转的物料托盘的配合将物料从中心向外输送,并经由靠近仓体侧壁的传输通道传输到下一层物料托盘。
为了使物料能够在物料托盘中铺的更均匀更松散,从而与气流实现更充分的接触,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翻料机构50。翻料机构50能够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翻动。所述翻料机构5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2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翻料机构50绕竖直轴线ax转动。通过物料托盘的转动,使得翻料机构与物料托盘之间形成相对运动,从而使整个物料托盘上的物料均能够被翻料机构实现翻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料机构50包括:翻料杆,设置在安装架61上。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翻料杆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其自身轴线可以与竖直轴线ax垂直。翻料杆上可间隔地设置多个翻料爪,利用翻料杆的转动和翻料爪对物料的抓取和翻动使得物料能够更充分地被打散和均匀化,从而有利于空气从物料之间的间隙通过,实现空气与物料更充分的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物料托盘与物料输送机构之间的另一种相对运动形式。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托盘2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物料输送机构40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物料转移,通过物料输送机构40自身相对于固定设置的物料托盘20的转动,可以实现物料托盘上全范围的物料输送。
为了方便物料输送机构40转动,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架61。安装架6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20上,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由于物料托盘20相对于仓体10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因此可不设置穿过各层物料托盘20的竖轴。
物料输送机构40可包括: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当安装架不转动时,螺旋输送机只能对其所在的直线上的物料进行从外向内或者从内向外的输送。而当螺旋输送机随安装架转动时,螺旋输送机在实现径向输送的同时扩大了其作用的物料范围。
对于圆盘形的物料托盘20来说,螺旋输送机转动360度就可以完成对整个物料托盘20中物料的传输。通过螺旋输送机的持续运行和相对于物料托盘的持续转动,就能够实现进入该层物料托盘的物料从物料托盘20外圈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圈的展开铺平,或者将物料托盘20中的物料从外圈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圈向传输通道输送物料。
在图2中,物料在进入物料托盘时先到达靠近仓体中心的位置,然后在螺旋输送机的转动和运行下使物料被输送到靠近仓体侧壁的位置。当需要将本层物料托盘中的物料向下输送时,则可以通过螺旋输送机的转动和反向运行将物料从外向中心输送,并经由靠近仓体中心的传输通道传输到下一层物料托盘。
为了使物料能够在物料托盘中铺的更均匀更松散,从而与气流实现更充分的接触,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翻料机构50,翻料机构5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翻动,且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料机构50包括:翻料杆。翻料杆可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这样翻料杆能够随着安装架的转动而实现360度范围下的物料翻动。
对于茶叶或鲜花来说,翻料机构50通过翻动茶叶,可使得茶叶更充分地与花香物质接触,实现更均匀地花香吸收,而通过翻动鲜花,可使得鲜花的不同表面更充分地与气流接触,避免鲜花压实后因缺少氧气而发热霉坏。
在上述实施例中,物料输送机构在翻料机构50工作时停止工作,而当翻料机构50完成翻料并停止后,将物料向本层与下层之间的传输通道输送,并把物料托盘上的物料刮干净。
在花仓或茶仓中气流与物料进行充分接触的过程中,可不进行物料传输,此时可使物料输送机构和翻料机构与物料暂时脱离,而当需要进行物料向外或向内的输送时,再使物料输送机构和翻料机构与物料接触。因此,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的高度距离。
通过调整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的高度距离,可实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与物料的接触和脱离,以及与物料之间接触深度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输送机构40与翻料机构50的高度调整可根据实际工艺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分时段向下调整物料输送机构40和翻料机构50相对于物料托盘20的高度距离,从而使物料输送机构40与翻料机构50不同时与物料接触,进而实现通过物料输送机构40实现物料在物料托盘20上的平铺后,再利用翻料机构50进行全面的物料翻动的工作过程,提高物料均匀程度,避免物料输送机构40与翻料机构50工作上的相互干涉。
考虑到物料输送机构40和翻料机构50均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使升降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62、第二升降机63和同步传动件64。第一升降机62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升降机63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连接。这里的第一升降机62和第二升降机63可采用蜗轮丝杆升降机,也可采用气缸或液压缸等直线驱动结构。
为了确保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的整体升降,同步传动件64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机62和所述第二升降机63之间,能够使所述第一升降机62和所述第二升降机63分别执行的升降动作保持同步。
参考图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沿竖直方向依次通过第一连通机构31连接,所述第一连通机构31具有第一切换阀门32。这样可使得对应于不同层间的传输通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机构31连通起来,再配合第一切换阀门32可实现物料有选择地向相邻的下层物料托盘或下方其他层物料托盘进行传输,实现更加灵活的物料传输功能。
举例来说,顶层的物料托盘中的茶叶或鲜花可以通过传输通道只输送到相邻一层的物料托盘,也可以通过第一连通机构和传输通道输送到下方多个层的物料托盘,以满足物料层间分配或传输效率等方面的需要。某层之上的多层的物料托盘也可以通过第一连通机构和传输通道均向该层物料托盘进行物料传输。这样有效地提升物料托盘的利用率,且能够适合多种生产工艺需求,满足不停歇连续生产的要求。
传输通道30可设置在仓体外部,也可以设置在仓体内部,或者部分地设置在仓体外,部分地设置在仓体内。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位于所述仓体10侧壁外侧。相应地,连接传输通道30的第一连通机构31也可设置在仓体10侧壁的外侧。第一连通机构31可以采用溜管等形式。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位于所述仓体10内部。在图2中,传输通道30可包括:下料斗33和可旋转进出料管34。下料斗33位于所述物料托盘20的中心,可以与物料托盘20固定连接。可旋转进出料管34一端连接在所述下料斗33的底部,另一端倾斜指向所述物料托盘20。这样物料可以经下料斗33和可旋转进出料管34从上层物料托盘流向下层的物料托盘。
连接传输通道30的第一连通机构31也可设置在仓体10内部,其中,所述第一连通机构31的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位于上方的物料托盘20中的下料斗3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位于下方的物料托盘20中的下料斗33的顶部连接。
下料斗33的顶部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开口尺寸,可实现上层物料的汇集。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通过下料斗33的倾斜内壁流动到可旋转进出料管34,通过可旋转进出料管34的转动实现在360度范围内的物料向下输送。
除了各个物料托盘间的物料输送,为了提高整体物料处理的效率,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物料输入通道71和物料输出通道72。物料输入通道71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20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例如在图1中,物料输入通道71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从上到下的三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均连通,以便有选择地向任何一层物料托盘20输入物料。又例如在图2中,物料输入通道71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最上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其他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可通过第一连通机构31连通,或者也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图中未示出)连通。
物料输出通道72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20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例如在图1中,物料输出通道72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从上到下的三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均连通,以便有选择地从任何一层物料托盘20接收输出的物料。又例如在图2中,物料输出通道72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最下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其他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可通过第一连通机构31连通,或者也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图中未示出)连通。
第二连通机构73具有第二切换阀门74,所述物料输入通道71被配置为至少向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20输入物料,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被配置为至少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20输出物料。
当需要将物料输入到仓体内时,可通过物料输入通道输入到最上层的物料托盘,也可通过切换第二切换阀门使进入物料输入通道的物料经第二连通机构、传输通道以及第一连通机构到达其他层的物料托盘。而当需要将物料输出到仓体外时,可通过物料输出通道从最下层的物料托盘向外输出,也可以通过切换第二切换阀门使其他层物料托盘中的物料经第二连通机构、传输通道以及第一连通机构向外输出。
对于一些需要物料循环处理的场景,还可以利用配合物料输入通道和物料输出通道的其他机构来实现物料相对于仓体的循环。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斗提机80。斗提机80具有顶部输出口81和底部输入口82,被配置为对从所述底部输入口82输入的物料进行提升,并通过所述顶部输出口81向外输出。所述顶部输出口81与所述物料输入通道71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连接,所述底部输入口82与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通过第二传输机构连接。斗提机80能够将底部进入的物料提升到顶部,以便配合仓体内从上到下的物料传输过程。
在图1中,第一传输机构83包括传输管道,第二传输机构84包括传输管道。这种传输管道形式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能够方便地与位于仓体侧壁外侧的物料输入通道和物料输出通道进行组装配合,并且配合物料自身重力即完成物料的传输过程,无需引入多余动力,从而更加节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83和第二传输机构84也可以包括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
在图2中,第一传输机构83’包括传输皮带机,第二传输机构84’包括螺旋输送机。这种具有输送动力的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的物料传输,方便从仓体外侧向仓体中心位置输入物料,以及从仓体中心位置向外输出物料。并且,这种传输机构在高度方向上的结构更加紧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83’可包括传输管路或螺旋输送机,第二传输机构84’可包括传输管路或传输皮带机。
考虑到在一些物料处理场景中需要确保仓体内气流的密闭性,例如在花茶窨制系统中,需要减少内部气流的泄漏。因此,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输入通道71设有进料关风阀75,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设有出料关风阀76。通过关风阀可在实现物料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减少气流的向外泄漏。
在设有斗提机80的物料循环处理过程,对于已经满足物料处理需要的物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84(参见图1)或第二传输机构84’(参见图2)与所述底部输入口82之间设置的旁通出料口85进行物料输出。相应地,可设置切换阀门来选择物料经旁通出料口85排出还是进入斗提机80。
基于上述物料处理装置的各个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前述任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实施例的花茶窨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花茶窨制效率,提升茶叶质量。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10);
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设置在所述仓体(10)内,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
传输通道(30),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被配置为提供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在上的物料托盘(20)中的物料传输到在下的物料托盘(20)的通道;和
物料输送机构(4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输送,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物料托盘(20)之间是相对可转动的,以使所述仓体内的物料从上向下经由所述物料托盘(20)和所述传输通道(30)进行连续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2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翻料机构(5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翻动,
其中,所述翻料机构(5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托盘(2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翻料机构(5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架(61),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20)上,且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固定,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包括: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和/或,所述翻料机构(50)包括:翻料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托盘(20)相对于所述仓体(10)的位置绕竖直轴线(ax)不可转动,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翻料机构(50),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上的物料进行翻动,且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架(6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物料托盘(20)上,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绕竖直轴线(ax)转动;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包括: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沿径向向外或向内传输;和/或,
所述翻料机构(50)包括:翻料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且所述翻料杆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竖直轴线(ax)设置,第二端邻近所述仓体(10)内壁设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物料托盘(20)承载的物料进行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4、6或7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机构,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物料托盘(20)的高度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机(62),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升降机(63),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40)和所述翻料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连接;
同步传动件(64),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机(62)和所述第二升降机(63)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升降机(62)和所述第二升降机(63)分别执行的升降动作保持同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沿竖直方向依次通过第一连通机构(31)连接,所述第一连通机构(31)具有第一切换阀门(32)。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料输入通道(71),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20)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
物料输出通道(72),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20)连通,且通过第二连通机构(73)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至少一组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连通机构(73)具有第二切换阀门(74),所述物料输入通道(71)被配置为至少向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上位置的物料托盘(20)输入物料,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被配置为至少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中位于最下位置的物料托盘(20)输出物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斗提机(80),具有顶部输出口(81)和底部输入口(82),被配置为对从所述底部输入口(82)输入的物料进行提升,并通过所述顶部输出口(81)向外输出,
其中,所述顶部输出口(81)与所述物料输入通道(71)通过第一传输机构(83,83’)连接,所述底部输入口(82)与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通过第二传输机构(84,84’)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83,83’)包括传输管路、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4,84’)包括传输管路、传输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4,84’)与所述底部输入口(82)之间设有旁通出料口(85)。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通道(71)设有进料关风阀(75),所述物料输出通道(72)设有出料关风阀(76)。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位于所述仓体(10)侧壁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物料托盘(20)之间的传输通道(30)位于所述仓体(10)内部,且所述传输通道(30)包括:下料斗(33)和可旋转进出料管(34),所述下料斗(33)位于所述物料托盘(20)的中心,所述可旋转进出料管(34)一端连接在所述下料斗(33)的底部,另一端倾斜指向所述物料托盘(20),所述第一连通机构(31)的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位于上方的物料托盘(20)中的下料斗(3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物料托盘(20)中位于下方的物料托盘(20)中的下料斗(33)的顶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物料托盘(20)将所述仓体(10)的内部划分为多个腔室,所述仓体(10)具有气流进口(91)和气流出口(92),所述气流进口(91)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下方的腔室,所述气流出口(92)位于所述多个腔室中最上方的腔室,以便形成从下向上逐层地穿过各个物料托盘(20)的气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为花茶窨制系统中的茶仓或花仓。
20.一种花茶窨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
CN202220575397.7U 2022-03-15 2022-03-15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Active CN216889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397.7U CN21688914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397.7U CN21688914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9145U true CN216889145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5397.7U Active CN216889145U (zh) 2022-03-15 2022-03-15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9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9839B (zh) 混合干燥一体机和混合干燥工艺
CN102304557B (zh) 一种层叠组合式固态发酵方法及其系统
CN110595157B (zh) 粮食烘干机
CN107619773B (zh) 一种回转式发酵设备
CN212728770U (zh) 一种烟草醇化装置
CN111919947A (zh) 一种茉莉花茶的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104430990A (zh) 茶叶自动窨制设备
CN105669266B (zh) 自卸料托盘式立体发酵系统
CN216889145U (zh) 物料处理装置及花茶窨制系统
CN111172019A (zh) 一种茶叶发酵生产线
CN111174562A (zh) 一种谷物分层式烘干装置
CN111174560A (zh) 一种谷物的分散下料烘干装置
CN112344714A (zh) 一种粮食的定量螺旋下料分层烘干装置
CN116920652A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108444240B (zh) 一种智能组合式农作物晾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22174B (zh) 核桃热风干燥装置
CN111023783A (zh) 一种高效谷物烘干机
CN212971641U (zh) 一种提高烟草醇化质量的装置
CN216409573U (zh) 多段式谷物干燥装置
CN216245424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翻板带式干燥机
CN214358655U (zh) 一种生物肥的高效生产传送移动设备
CN201488484U (zh) 一种干燥机
CN2377508Y (zh) 旋转搅拌盘式干燥器
CN111758995B (zh) 一种烟草醇化装置
CN203855529U (zh) 一种微生物菌肥滚筒气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