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8359U - 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8359U
CN216888359U CN202123108765.1U CN202123108765U CN216888359U CN 216888359 U CN216888359 U CN 216888359U CN 202123108765 U CN202123108765 U CN 202123108765U CN 216888359 U CN216888359 U CN 216888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ver
control module
barrel
electr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87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87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8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8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8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包括:分别与垃圾桶的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桶体的进风侧是否安装尘气分离盒,并用于在检测到桶体的进风侧安装尘气分离盒时,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桶盖是否封闭垃圾投放口,并在检测到桶盖封闭垃圾投放口时,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当主控模块接收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时,可可将垃圾桶的电源模块和抽真空装置电性导通;而当主控模块未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时,可将电源模块与抽真空装置断开,从而使得垃圾桶的抽真空装置不会因用户的误操作而被开启。

Description

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智能垃圾桶,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垃圾翻盖,并且还能够完成自动封口打包的智能家具设备,彻底的解决了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污染的隐患,并能有效杜绝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和防止桶内垃圾气味溢出,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中。
由于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现房屋内放置垃圾桶的位置较比其它的地方要脏,这是因为用户在投放垃圾时,经常会出现有一部分垃圾无法准确的投入垃圾桶内导致的,特别是灰尘、毛发等一些质量较轻的垃圾,极易会导致有部分掉落到垃圾桶外。因此,为了能够解决此种现象的发生,目前也有一些垃圾桶具备的吸尘的功能,即在垃圾桶的底部设置吸尘口,当用户在投放垃圾时,吸尘口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吸尘,从而可将掉落到垃圾桶外的垃圾,重新吸入至桶体内,从而使得垃圾桶所放置的位置可始终保持干净。
而目前,虽然有一些产品中垃圾桶也集成了吸尘的功能,但一般都需要在垃圾桶的桶体的进风侧设置尘气分离盒,通过尘气分离盒将吸尘管路吸取的毛发、灰尘等颗粒物投送至桶体内,同时,阻止已投送至桶体内的颗粒物进入用于铺设垃圾袋的铺设管路中。同时,为了保证垃圾桶的吸尘性能,就需要定期对尘气分离盒进行清理,即需要将尘气分离盒从垃圾桶内拆除,然后通过清洁工具对尘气分离盒进行清洁。然而,发明人发现,当用户将尘气分离盒从垃圾桶中拆除后,此时垃圾桶的吸尘管路的出气口和排气管路的进气口均是暴露在垃圾桶的桶体内的,而此时垃圾桶的抽真空装置一旦被误开启,就会导致被吸尘管路吸入的灰尘会直接排向桶体中,并且,这些灰尘会在气流的作用下,会通过进气口传入排气管路内,久而久之就会就造成排气管路的堵塞。另外,发明人还发现,当用户投放垃圾时,经常会因操作失误导致在打开桶盖的同时,还会将抽真空装置一并开启,由于此时桶盖是处于打开状态的,因此,抽真空装置的开启就会导致吸尘管路吸入的灰尘会在气流的作用下,从桶口排向垃圾桶外,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垃圾桶,可在垃圾桶的桶体未安装尘气分离盒,或者在桶盖打开垃圾投放口时,垃圾桶的抽真空装置不会因用户的误操作而被开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沿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进风侧;
尘气分离盒,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所述尘气分离盒绕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内侧、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其中,所述内侧绕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围成与所述桶体连通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之间还形成与所述桶体连通的出尘通道,所述出尘通道具有设置在所述内侧的出尘口;
抽真空装置,用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产生进入所述桶体内的第一气流,还用于使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出尘通道产生进入所述桶体内的第二气流;
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可转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风侧是否安装所述尘气分离盒;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进风侧安装所述尘气分离盒时,输出第一电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桶盖是否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桶盖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时,输出第二电信号;
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抽真空装置供电;
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输出的第二电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抽真空装置电性导通;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或所述第二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抽真空装置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垃圾桶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通过第一检测模块可检测桶体的进风侧是否安装尘气分离盒,而通过第二检测模块可见检测桶盖是否封闭垃圾投放口,并且,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桶体的进风侧安装尘气分离盒时,可向垃圾桶的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而当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桶盖封闭垃圾投放口时,可向垃圾桶的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而主控模块只有在同时接收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时,才会将垃圾桶的电源模块与抽真空装置进行电性导通,使得电源模块可向抽真空装置供电,保证抽真空装置可处于被打开的准备阶段;而当主控模块未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时,即可将电源模块与抽真空装置断开,此时,垃圾桶的抽真空装置不会因用户的误操作而被开启,从而可有效避免抽真空装置的误开启而造成的排气管路出现堵塞的现象,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另外,所述尘气分离盒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下盖;
所述上盖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一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的顶板;
所述下盖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的第二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的底板;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共同构成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内侧,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共同构成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外侧,所述出尘通道形成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
另外,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磁感应模块,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顶板的一侧还设有磁性部件;其中,所述磁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磁性部件,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磁性部件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另外,所述磁感应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另外,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第一光电传感器,包括:
第一发射端,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用于朝所述桶体的上方射出光线;
第一接收端,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用于从所述桶体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一发射端射出的光线;
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射端、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所述第一接收端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一发射端射出的光线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另外,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翻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桶体上,相对于所述桶体的进风侧可翻转;其中,所述翻盖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可收纳所述尘气分离盒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与所述桶体的进风侧连通;
其中,所述桶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翻盖上,所述桶盖用于在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时,盖设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
另外,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第二光电传感器,包括:
第二发射端,设置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用于朝所述翻盖的上方射出光线;
第二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用于从所述翻盖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二发射端射出的光线;
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射端、所述第二接收端和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所述第二接收端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二发射端射出的光线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另外,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翻盖上,并与所述桶盖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还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桶盖开启信号或桶盖闭合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开启信号时,驱动所述桶盖朝远离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打开所述垃圾投放口;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闭合信号时,驱动所述桶盖朝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
另外,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主轴上的编码器、分别与所述编码器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编码器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转动时,采集所述主轴的转动角度;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桶盖朝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所述编码器采集到的所述主轴的转动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另外,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前侧,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桶体的前侧,是否存在障碍物,所述第三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桶体的前侧存在障碍物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三电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电信号时,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所述桶盖开启信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桶体与尘气分离盒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翻盖与尘气分离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为第一光电传感器时,垃圾桶的的电路模块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尘气分离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为磁感应模块时,桶体与尘气分离盒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为磁感应模块时,垃圾桶的此案路模块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电路模块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垃圾桶的电路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垃圾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桶体1、尘气分离盒2、抽真空装置3、桶盖4、第一检测模块5、第二检测模块6、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桶体1沿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进风侧11,同时,尘气分离盒2沿预设轴线方向,可拆卸地设置于桶体1的进风侧11,并且,如图2所示,尘气分离盒2 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内侧21、与内侧21相对的外侧22。其中,内侧21绕预设轴线方向围成与桶体1连通的垃圾投放口23,并且,内侧21和外侧22之间还形成与桶体1连通的出尘通道24,且该出尘通道24还具有设置在内侧21的出尘口25。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抽真空装置3用于桶体1的进风侧11产生进入桶体1内的第一气流,还用于使尘气分离盒2的出尘通道24产生进入桶体1内的第二气流。同时,桶盖4相对于尘气分离盒2的垃圾投放口23可转动,该桶盖4可用于打开或封闭垃圾投放口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进风侧是否安装尘气分离盒2,且第一检测模块5用于在检测到进风侧11安装尘气分离盒2时,输出第一电信号;同时,如图3所示,第二检测模块6用于检测桶盖4是否封闭垃圾投放口23,且第二检测模块6还用于在检测到桶盖封闭垃圾投放口23时,输出第二电信号。
最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源模块可用于向抽真空装置3供电,以保证抽真空装置3的正常工作。同时,主控模块还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5和第二检测模块6电连接;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检测模块5输出的第一电信号,以及第二检测模块6输出的第二电信号。
在实际应用时,当主控模块接收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时,主控模块可将电源模块和抽真空装置3电性导通,使得电源模块可向抽真空装置3供电,保证抽真空装置3可处于被打开的准备阶段。而当主控模块未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时,主控模块可将电源模块与抽真空装置3断开,此时,垃圾桶的抽真空装置3不会因用户的误操作而被开启,从而可有效避免抽真空装置3的误开启而造成的排气管路出现堵塞的现象,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尘气分离盒2沿预设轴线方向包括:上盖26、与上盖26可拆卸连接的下盖27。其中,上盖26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一内壁261、与第一内壁261相对的第一外壁262、连接第一内壁261和第一外壁262的顶板263。其次,下盖 27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二内壁271、与第二内壁271相对的第二外壁272、连接第二内壁271和第二外壁272的底板273。其中,如图2所示,底板273和顶板263沿预设轴线方向彼此相对设置,并且,结合图2所示,上盖26的第一内壁261和下盖27的第二内壁271 共同构成尘气分离盒2的内侧21,同时,上盖26的第一外壁262和下盖27的第二外壁272 共同构成尘气分离盒2的外侧22,另外,如图5所示,出尘通道24形成在顶板263和底板 273之间,而出尘口25设置在下盖27的第二内壁271上,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出尘口25也可设置在上盖26的第二内壁261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实现第一检测模块5对尘气分离盒2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检测模块5为磁感应模块,比如:霍尔传感器,同时,尘气分离盒2的底板273相对于顶板263的一侧还设有磁性部件28。在实际应用时,当尘气分离盒2安装至桶体1的进风侧11时,可由磁感应模块感应磁性部件28,且当磁感应模块在感应到磁性部件28时,即说明此时尘气分离盒2已安装至桶体1的进风侧11,此时,磁感应模块可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然而,作为一种替换的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5也可以是第一光电传感器。具体地说,当第一检测模块5为第一光电传感器时,结合图2和图4所示,该第一光电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射端51、第一接收端52和第一控制器53。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发射端51和第一接收端52均设置于桶体1的进风侧11,其中,第一发射端51用于朝桶体1 的上方射出光线,而第一接收端52用于从桶体1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第一发射端 51射出的光线,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器53分别与第一发射端51、第一接收端52和主控模块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若桶体1的进风侧11安装尘气分离盒2时,如图2和图4所示,此时第一发射端51射出的光线会被尘气分离盒2遮挡,并被尘气分离盒2反射,而反射的光线又会被第一接收端52接收,而第一控制器53可在第一接收端52接收到尘气分离盒2反射的光线时,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垃圾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桶体 1上翻盖9,并且该翻盖9相对于桶体1的进风侧11可转动,同时,该翻盖9沿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可收纳尘气分离盒2的容置区(图中未标示),并且,该容置区与桶体1的进风侧 11连通。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图1所示,当翻盖9朝桶体1的进风侧11的方向翻转至极限位置时,该翻盖9可盖合于桶体1的进风侧11,使得尘气分离盒2可自动地安装在进风侧11 的预设位置,并使得尘气分离盒2中的出尘通道24可与桶体1的吸尘管路12连通,而当翻盖9朝远离桶体1的进风侧11的方向翻转至预设位置,该翻盖9可将桶体1的进风侧11打开,从而使用户可拾取桶体1内的打包垃圾袋,方便将打包垃圾袋从桶体1中取出,另外,由于尘气分离盒2是设置在翻盖9中的,使得翻盖9在朝远离进风侧11的方向翻转时,可带动尘气分离盒2一同运动,从而迫使尘气分离盒2与桶体1的进风侧11分离,由此不难发现,当翻盖9在打开桶体1的进风侧11时,由于尘气分离盒2与桶体1的进风侧11可彼此分离,因此,此时的第一检测模块5是无法检测到尘气分离盒2的,从而不会造成用户对抽真空装置3的误开启。
另外,为了使桶盖4对尘气分离盒2的垃圾投放口23进行封闭,如图1所示,该桶盖4是可转动地设置于翻盖9上,因此,当桶盖4在朝垃圾投放口23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后,可直接盖设于翻盖9远离进风侧11的一侧,从而即可实现对垃圾投放口23的封闭。同时,通过上述第一检测模块5对尘气分离盒2的检测方式不难发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模块6可采用与第一检测模块5相同的检测方式,对桶盖4是否封闭垃圾投放口23进行检测。具体为,如图3所示,该第二检测模块6可采用第二光电传感器,并且,结合图4所示,该第二检测模块6包括:第二发射端61、第二接收端62和第二控制器63。并且,第二发射端 61和第二接收端62均设置于翻盖9远离进风侧11的一侧,其中,第二发射端61用于朝翻盖9的上方射出光线,而第二接收端62用于从翻盖9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第二发射端61射出的光线,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控制器53分别与第二发射端61、第二接收端 62和主控模块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4所示,若桶盖4处于对垃圾桶投放口23的封闭状态时,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第二发射端61射出的光线即会被桶盖4遮挡,并被桶盖4反射,而反射的光线又会被第二接收端62接收,而第二控制器63可在第二接收端62接收到桶盖4反射的光线时,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垃圾桶,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垃圾桶还包括:设置于翻盖 9上的驱动装置7,并且,驱动装置7还与桶盖4连接,使得该驱动装置7可用于驱动桶盖4 相对于尘气分离盒2的垃圾投放口23进行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9所示,驱动装置7还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使得主控模块可用于向驱动装置7输出桶盖开启信号或桶盖闭合信号,其中,当驱动装置7接收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开启信号时,该驱动装置7可驱动桶盖4朝远离垃圾投放口23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桶盖4可打开垃圾投放口23。而当驱动装置7接收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闭合信号时,该驱动装置7可驱动桶盖4朝垃圾投放口23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桶盖4可封闭垃圾投放口23。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通过驱动装置7对桶盖4的驱动,使得桶盖4可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实现对垃圾投放口23的自动开启和封闭。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7可采用电机驱动装置,因此,为了使得第二检测模块6可对桶盖4是否封闭垃圾投放口23进行有效检测,作为一种替换方案,结合图9所示,该第二检测模块6包括:套接于电机驱动装置的主轴上的编码器64、分别与编码器64 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65。
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图9所示,当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桶盖4相对于垃圾投放口23的方向转动时,编码器可实时采集电机驱动装置的主轴的转动角度。并且,当编码器采集到的主轴的转动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可由控制器65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垃圾桶,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垃圾桶还包括:设置于桶体1的前侧的第三检测模块8,并且,结合图11所示,该第三检测模块8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在实际应用时,该第三检测模块8用于检测桶体1的前侧,是否存在障碍物,并且,当第三检测模块8在检测到桶体1的前侧存在障碍物时,可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三电信号。而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电信号时,可向驱动装置7输出桶盖开启信号,使得驱动装置7可根据接收到的桶盖开启信号,驱动桶盖4朝远离翻盖9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打开垃圾投放口23。
由此不难看出,通过第三检测模块8可实现对人体的检测,即当用户靠近垃圾桶的桶体 1时,可被第三检测模块8所检测到,从而可实现桶盖4对垃圾投放口23的自动开启。因此,可进一步避免用户在投放垃圾时,对垃圾桶造成的误操作。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三检测模块8实现对用户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三检测模块8包括:第三发射端81、第三接收端82和第三控制器8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0所示,可由第三发射端81向垃圾桶的桶体1的前方射出光线,而第三接收端82用于从垃圾桶的前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第三发射端81射出的光线。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图11所示,当第三接收端82未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第三发射端81射出的光线时,即说明此时桶体1的前侧不存在用户,而当第三接收端82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第三发射端81射出的光线时,即说明此时桶体1的前侧存在用户,此时,可由第三控制器83向主控模块输出第三电信号,而主控模块在接收到第三电信号时,可向驱动装置7输出桶盖开启信号,使得驱动装置7可驱动桶盖4朝远离垃圾投放口23的方向转动,以实现对垃圾投放口23的自动开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沿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进风侧;
尘气分离盒,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所述尘气分离盒绕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内侧、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其中,所述内侧绕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围成与所述桶体连通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之间还形成与所述桶体连通的出尘通道,所述出尘通道具有设置在所述内侧的出尘口;
抽真空装置,用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产生进入所述桶体内的第一气流,还用于使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出尘通道产生进入所述桶体内的第二气流;
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可转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风侧是否安装所述尘气分离盒;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进风侧安装所述尘气分离盒时,输出第一电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桶盖是否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桶盖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时,输出第二电信号;
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抽真空装置供电;
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输出的第二电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抽真空装置电性导通;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或所述第二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抽真空装置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气分离盒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下盖;
所述上盖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一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的顶板;
所述下盖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的第二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的底板;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共同构成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内侧,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共同构成所述尘气分离盒的所述外侧,所述出尘通道形成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磁感应模块,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顶板的一侧还设有磁性部件;
其中,所述磁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磁性部件,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磁性部件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第一光电传感器,包括:
第一发射端,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用于朝所述桶体的上方射出光线;
第一接收端,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所述进风侧,用于从所述桶体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一发射端射出的光线;
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射端、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所述第一接收端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一发射端射出的光线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翻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桶体上,相对于所述桶体的进风侧可翻转;其中,所述翻盖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具有,可收纳所述尘气分离盒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与所述桶体的进风侧连通:
其中,所述桶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翻盖上,所述桶盖用于在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时,盖设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第二光电传感器,包括:
第二发射端,设置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用于朝所述翻盖的上方射出光线;
第二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用于从所述翻盖的上方,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二发射端射出的光线;
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射端、所述第二接收端和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所述第二接收端接收到,经障碍物反射的由所述第二发射端射出的光线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翻盖上,并与所述桶盖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还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桶盖开启信号或桶盖闭合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开启信号时,驱动所述桶盖朝远离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打开所述垃圾投放口;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桶盖闭合信号时,驱动所述桶盖朝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封闭所述垃圾投放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主轴上的编码器、分别与所述编码器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编码器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桶盖,相对于所述垃圾投放口转动时,采集所述主轴的转动角度;
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桶盖朝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所述编码器采集到的所述主轴的转动角度达到预设角度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二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前侧,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桶体的前侧,是否存在障碍物,所述第三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桶体的前侧存在障碍物时,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第三电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电信号时,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所述桶盖开启信号。
CN202123108765.1U 2021-12-10 2021-12-10 垃圾桶 Active CN216888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8765.1U CN21688835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8765.1U CN21688835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8359U true CN216888359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8765.1U Active CN216888359U (zh) 2021-12-10 2021-12-10 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8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00328A1 (zh) 智能清洁系统、自主机器人和基站
CN109008822A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集尘盒的扫地机器装置及清理方法
CN101352326A (zh) 一种自动清洁器用的垃圾收集装置
CN216888359U (zh) 垃圾桶
CN209618065U (zh) 垃圾桶
CN205708293U (zh) 一种主动式吸尘垃圾桶
KR100919848B1 (ko) 쓰레기 저류장치
CN217836960U (zh)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CN201119847Y (zh) 一种自动清洁器用的垃圾收集装置
JPH08244906A (ja) ごみ貯留装置
CN217497325U (zh) 吸尘装置及垃圾桶
KR200370580Y1 (ko) 진공 쓰레기 수거 시스템의 쓰레기 투입구
CN217497342U (zh) 垃圾桶
KR200425956Y1 (ko) 고층 건축물의 쓰레기 회수 설비
CN216888352U (zh) 垃圾桶的风路系统及垃圾桶
CN111498338A (zh) 垃圾桶
CN219791258U (zh) 智能垃圾桶
WO2021120263A1 (zh) 一种垃圾桶式吸尘器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5745394U (zh) 一种粉尘收集系统
CN216474747U (zh) 一种自动扫地机器人新型结构
CN116177066A (zh) 垃圾桶的风路系统、垃圾桶及垃圾袋铺设方法
CN215206670U (zh) 一种具有垃圾分类和自动打包功能的智能组合垃圾桶
CN216888360U (zh) 垃圾桶的吸尘机构及垃圾桶
CN218432981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CN218173431U (zh) 一种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rash ca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Pledgee: CHUZHOU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Pledgor: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3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