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6960U -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6960U
CN217836960U CN202221252195.5U CN202221252195U CN217836960U CN 217836960 U CN217836960 U CN 217836960U CN 202221252195 U CN202221252195 U CN 202221252195U CN 217836960 U CN217836960 U CN 217836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box
garbage
lower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21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金明
占成林
张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21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6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6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6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清洁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其中,所述桶体下方设有用于容纳外接部件的空间,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集尘组件、风机组件和用于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的对接口,当所述外接部件与所述对接口连接时,所述集尘组件与所述桶体处于非连通状态,所述风机组件将所述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收至所述集尘组件内。不仅能够吸取外接部件中的垃圾,而且能够确保在吸取垃圾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清洁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并使用智能垃圾桶、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产品,以达到提高清洁效率、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对于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类产品,自身具备垃圾收集箱,用户需要定期对垃圾收集箱进行手动清理,清理步骤繁琐,而且,垃圾收集箱一般比较脏,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因此,如何提高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类产品的垃圾收集箱的清洁效率、清洁体验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该垃圾桶带有连接外接部件的对接口,不仅能够吸取外接部件中的垃圾,而且能够确保在吸取垃圾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其中,所述桶体下方设有用于容纳外接部件的空间,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集尘组件、风机组件和用于与所述外接部件连接的对接口,当所述外接部件与所述对接口连接时,所述集尘组件与所述桶体处于非连通状态,所述风机组件将所述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收至所述集尘组件内。
优选的,所述集尘组件位于所述桶体的上方,所述集尘组件下方设有排放口,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桶体的上方,所述投放口与所述排放口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排放口与所述投放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和驱动电机,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下方的下盖,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打开所述排放口,所述集尘盒中的垃圾排放完成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关闭所述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的下方的下盖,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下盖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集尘盒上还设有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所述下盖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所述下盖关闭所述排放口,所述解锁单元使所述下盖脱离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下盖朝向所述排放口的一面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盒体上限定所述排放口的周缘配合。
优选的,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包括连通所述集尘盒与所述对接口的进风通道和连通所述集尘盒和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通道,所述集尘盒上设有与所述进风通道配合的进气口和与所述出风通道配合的出气口,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进气口、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呈喇叭状,且沿着靠近所述集尘盒的方向口部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面积为S1,所述出气口的面积为S2,S2≥1.5S1。
优选的,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集尘盒内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过滤部包括过滤网和海帕,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海帕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风道壳体环绕所述集尘盒设置,所述集尘盒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风道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盒体上端的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接部使垃圾桶与外接部件形成连通,再通过风机组件将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取至集尘组件内,无需手动清洁垃圾,提升了用户体验;集尘组件为垃圾输送的中转结构,风机组件工作时,集尘组件与桶体之间的连通通道关闭,一方面单独的集尘组件相比于整个桶体具有更好密封效果,单独的集尘组件空间更小,风机吸附时需吸收的空气更少,两者都能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扫地机器人内的垃圾吸收效率;另一方面,若通过风机组件产生负压,直接将扫地机器人的垃圾输送至桶体内,则导致垃圾桶内的已有的垃圾被吹起,甚至垃圾桶内的垃圾或气味泄露至垃圾桶外的可能性,通过集尘组件过渡,则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2.通过使集尘组件下方设置排放口、桶体上方设置投放口且排放口与投放口上下对应设置,使集尘组件中的垃圾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桶体内,无需用户手动倾倒垃圾至桶体内,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风机工作完毕后即实现排放口与投放口的连通是为了及时将集尘组件中的垃圾排放至桶体中,为下次卫生、可靠的吸取外接部件的垃圾做好准备。
3.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下盖打开或关闭排放口,并且在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打开排放口以将集尘盒中的垃圾排放至桶体内,当集尘盒中的垃圾排放完成后,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关闭排放口为下一次的抽吸垃圾做好准备,通过控制程序实现了下盖打开或关闭的自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程序,提高用户体验。
4.通过锁定单元使下盖可靠关闭以及配合稳定性,且提高下盖与盒体配合的密封性,减小风机组件吸力的衰减,提升垃圾吸取的效率。
5.通过第一密封件的设置且使第一密封件与盒体上限定排放口的周缘配合,提高下盖与盒体配合密封性,减小风机组件吸力的衰减,提升垃圾吸取的效率。
6.通过使风道壳体包括风道壳体和集尘盒,将出风通道与集尘盒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将进风通道与集尘盒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将风道壳体与集尘盒集成为一个整体,便于集尘组件与桶体的组装,以及保证集尘盒的气密性,提高吸取效率。
7.通过使第二密封件呈沿着靠近集尘盒的方向口部逐渐变小的喇叭状,确保进风风道与进气口、出风风道与出气口的密封,防止吸力的衰减。
8.通过使出气口的面积S2大于等于进气口面积的1.5倍,相同气体进出量,进气口的面积较小,气体流动速度大,使得进气口产生的风压大,出气口的面积越大,气体流动的速度小,出气口处的风压越小,使得垃圾更容易从集尘盒的进气口进入,提升垃圾吸收效率;出气口的面积为进气口面积的1.5倍,即为了保证进气量和垃圾流动效率,进气口不宜太小,因集尘盒本身空间大小的限制,出气口不宜太大。
9.通过使过滤部位于出气口处,使得垃圾被阻挡在集尘盒内,从集尘盒的出气口出去的气体为过滤后的气体,经过多次循环,可将垃圾输送至集尘盒内;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以过滤大颗粒垃圾,再通过海帕过滤小颗粒垃圾,实现双重过滤,提高清洁性能。
10.通过上盖的设置,便于盒体的清理,保持盒体内部的清洁卫生、以及工作可靠性;通过第三密封件的设置,保证上盖与盒体的密封连接,减小风机组件吸力的衰减,提升垃圾吸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垃圾桶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垃圾移动路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打包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集尘组件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圈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集尘组件下盖打开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沿D-D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E圈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桶体;111-投放口;112-垃圾盒;113-压杆组件;114-热熔装置;115-驱动装置;13-套袋装置;2-集尘组件;21-排放口;22-下盖;221-第一密封件;23-盒体;231-第一对接口;232-单向卡扣件;233-弹簧件;234、解锁键;2341-进气口;2342-出气口; 235-过滤部;2351-过滤网;2352-过滤海帕;24-风道壳体;241-驱动电机;242、安装腔;25-上盖;251-翻转卡扣件;252-第三密封件;253-双向卡扣件;26-第一软管;27- 第二密封件;3-连接管;5-基站;51-扫地机器人;511-信号接收装置;512-电源感应装置;513-重力感应装置;52-信号发射装置;6、对接口;7、进风通道;8、出风通道;9、自动打包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垃圾桶包括桶体1,桶体1内设有空腔,用于盛放投入桶体1内的垃圾,所述桶体1具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111,垃圾桶还设有集尘组件2、用于与外接部件连接的对接口6和风机组件,当外接部件与对接口6连接时,集尘组件2与桶体1处于非连通状态,风机组件将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收至集尘组件2 内。
进一步的,垃圾桶还包括连接管3,连接管3连通集尘组件2和对接口6,以便于当外接部件与对接口6连接时,通过风机组件将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收至集尘组件2内。
外接部件为扫地机器人51、手持式吸尘器等。
对接口6可以设置于桶体1的下方、侧部、集尘组件2上等。
进一步的,如图1-3、图6、图8所示,集尘组件2位于桶体1的上方,所述集尘组件2的下方设有排放口21,投放口111位于桶体1的上方,所述投放口111与所述排放口21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排放口21与所述投放口111连通。将集尘组件2中的垃圾排放至桶体1中。
如图8、9所示,所述集尘组件2包括集尘盒和驱动电机241,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23和位于盒体23下方的下盖22,所述排放口21位于所述盒体23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驱动电机241驱动所述下盖22关闭所述排放口21。进一步的,请继续参图6至图8所示,下盖22的一端与盒体23转动连接,下盖22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23通过锁定单元连接,前述一端与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盒体23上设有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下盖22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所述下盖22关闭所述排放口21,所述解锁单元使所述下盖22脱离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排放口21。在本例中,锁定单元为单向卡扣件232,当下盖22关闭排放口21时,单向卡扣件232与下盖22的另一端配合锁定下盖22,提高下盖22与盒体23配合的稳定性。解锁单元包括弹簧件233和与弹簧件233配合的解锁键22。单向卡扣件23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下盖22卡接的卡扣,另一端与弹簧件233相抵接,单向卡扣件232的中部与盒体23转动连接;弹簧件233的一端与单向卡扣件232相抵接,一端与盒体23的侧壁相抵接。单向卡扣件232与弹簧件 233垂直设置。当按压解锁键22时,解锁键22的一端按压单向卡扣件232使其转动从而单向卡扣件232与下盖22脱离配合,同时弹簧件233会产生弹性形变,当松开解锁键 22时,弹簧件233产生的弹性形变会使单向卡扣件232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解锁单元也可以利用电磁开关进行控制打开,由垃圾桶的控制系统控制,实现单向卡扣件232和下盖22的卡接脱离,进一步提高垃圾桶整体的自动化。
进一步的,如图6、8所示,为了提升垃圾吸取的效率,提高集尘组件2的气密性,所述下盖22朝向所述排放口21的一面设有第一密封件221,所述第一密封件221与所述盒体23上限定所述排放口21的周缘配合。第一密封件221用于密封下盖22和盒体 23之间的缝隙,使得集尘组件2与外界连通的有效通道为连接管3。当风机组件工作时,下盖22关闭排放口21,集尘组件2作为垃圾输送的中转结构,相比于整个桶体1,单独的集尘组件2具有更好密封效果,且单独的集尘组件2空间更小,达到相同的负压压力,风机组件需吸收的空气更少,提高了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垃圾吸收效率。第一密封件221密封了下盖22和盒体23之间的缝隙,减小了从排放口21向盒体23内漏气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负压压力提升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和垃圾吸收效率。通过风机组件产生负压,直接将垃圾输送至桶体1,则导致桶体1 内的垃圾被吹起或吸走,甚至桶体1内的垃圾或气味泄露至桶体1外的可能性,通过集尘组件2过渡,且关闭集尘组件2与桶体1之间的垃圾通道,则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如图6-8所示,为了便于集尘组件2的清理,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上盖25,上盖25位于盒体23的上方,用于从顶部打开或关闭盒体23。且上盖25与盒体23通过第三密封件252密封连接,用于密封上盖25和盒体23之间的缝隙,减小了盒体23漏气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负压压力提升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和垃圾吸收效率。
上盖25具有翻转卡扣件251,翻转卡扣件251的一端与上盖25固定,且翻转卡扣件251可绕这一端旋转,翻转卡扣件251的另一端与盒体23扣合,上盖25与盒体23通过翻转卡扣件251固定,提高了上盖25与盒体23之间的稳定性。翻转卡扣件251为多个,如2个、4个等,在上盖25周向均布。上盖25与盒体23可拆卸连接,通过全部打开翻转卡扣件251实现上盖25与盒体23的脱离,便于使用者清洁上盖25和盒体23内部的灰尘,提升了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如图5-10所示,所述集尘组件2还包括风道壳体24,所述风道壳体24包括连通所述集尘盒与所述对接口6的进风通道7和连通所述集尘盒和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通道8,所述集尘盒上设有与所述进风通道7配合的进气口2341和与所述出风通道8配合的出气口2342,所述进风通道7和所述进气口2341、所述出风通道8和所述出气口2342通过第二密封件27密封连接。进风通道7与对接口6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出风通道8和风机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管内,当风机组件工作时,在集尘盒内产生负压,外接部件垃圾仓中的垃圾通过第一连接管到达进风通道7、再通过进气口2341进入集尘盒内部。
如图10所示,第二密封件27包括用于连接进风通道7和进气口2341的软管和用于连接出风通道8和出气口2342的第二软管,相比硬质材料方便安装,降低了产品装配的复杂性,提高密封性,由于软管具有弹性,减小了盒体23和风道壳体24之间拆卸和安装的阻力。所述第二密封件27呈喇叭状,且沿着靠近所述集尘盒的方向口部逐渐变小。更加具体的,第二密封件27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第二软管,且其直径沿着靠近集尘盒上进气口、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变小。
请参图9、10所示,所述进气口2341的面积为S1,所述出气口2342的面积为S2, S2≥1.5S1。相同气体进出量,进气口2341的面积较小,气体流动速度大,使得进气口 2341产生的负压大,出气口2342的面积越大,气体流动的速度小,出气口2342处的压力小,使得垃圾更容易从盒体23的进气口2341进入,提升垃圾吸收效率;出气口2342 的面积为进气口2341面积的1.5倍,即为了保证进气量和垃圾流动效率,进气口2341 不宜太小,因集尘盒本身空间大小的限制,出气口2342不宜太大。
请参图9、10所示,垃圾桶还包括第一软管26,第一软管26分别设于进风通道7 和出风通道8远离集尘盒的一侧,第一软管26与连接管3连接,即通过第一软管26实现连接管3与集尘组件的2密封连接,进而减小风机组件吸力的衰减,提升了垃圾吸收效率。第一软管26呈喇叭状,便于第一软管26与连接管3之间安装和固定。
请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集尘组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集尘盒内的过滤部235,所述过滤部235与所述出气口2342连接,使得垃圾被阻挡在集尘盒内,从集尘盒的出气口 2342出去的气体为过滤后的气体,避免环境污染。所述过滤部235包括过滤网2351和海帕2352,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过滤网2351位于所述海帕2352的前方,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2351以过滤大颗粒垃圾,气体再经过过滤海帕2352以过滤小颗粒垃圾,实现双重过滤,提高清洁性能,同时减小了垃圾通过风机组件对风机造成的影响。
所述风道壳体24环绕所述集尘盒设置,所述集尘盒还包括上盖25,所述上盖25与所述风道壳体24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25上设有第三密封件252以密封所述盒体23上端的开口。盒体23和风道壳体24可拆卸连接,便于盒体23清洁,如用水清洗,或者维修和更换盒体23,提升了用户体验。请继续参图7所示,上盖25设有双向卡扣件253,上盖25和风道壳体24通过双向卡扣件253固定,双向卡扣件253上的凸块呈弧形,当安装时,上盖25用力向安装位置按压,当拆卸时,上盖25用力从安装位置拔出即可,即双向卡扣件253并非直接卡死,用力即可拆卸和安装,便于用户更换、维修和清洁上盖25和风道壳体24。上盖25和盒体23受力较小时,上盖25和盒体23可一起固定在风道壳体24上,提高了上盖25与风道壳体24连接的稳定性。
驱动电机241设于风道壳体24内,驱动电机241上的转动件与下盖22的一端抵接,当驱动电机241转动时,下盖22被驱动而转动,下盖22转动至单向卡扣件232处,两者相扣合,最终实现下盖22关闭排放口21,无需用户手动合盖,避免用户与细菌接触,提升用户体验,且提高了垃圾桶整体的自动化。
集尘组件2与桶体1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投放口111,便于用户向桶体1内投放垃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垃圾桶还包括设于桶体1下方的基站5,用于支撑桶体1,使得桶体1和基站5上下布局,减小了水平空间占用。基站5可对扫地机器人51 进行清洁和充电,扫地机器人51可自动打扫房间,然后扫地机器人51收集的垃圾输送至基站5处,或者使用者也可以将手动打扫的垃圾放置基站1处。对接口6用于与扫地机器人51连接,对接口6设于基站5内。
基站5既可以与扫地机器人51的垃圾仓连通,基站5也可以设置毛刷等,将使用者收集的垃圾在基站5内聚拢,然后通过风机组件产生气流或负压,使得基站5处的垃圾通过对接口6以及连接管3输送至集尘组件2内,实现对基站5内的垃圾收集,减小了用户对垃圾的接触,提升了垃圾收集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卫生程度。
请继续参图1和图2所示,基站5具有信号发射装置52,扫地机器人51具有信号接收装置511、电源感应装置512和重力感应装置513,信号发射装置52与信号接收装置511相适配,电源感应装置512感应能源低于设定值或重力感应装置513感应重力高于设定值时,信号发生装置52指引扫地机器人51自动返程至基站5。通过对扫地机器人51的电源和扫地过程中吸收的垃圾重量进行检测,扫地机器人51的电源低于指定值时,表明此时扫地机器人51的电量不足,需返回基站5进行补充电量,基站5给扫地机器人51补充电量;扫地机器人51扫地过程中吸收的垃圾重量,当垃圾仓内的垃圾重量超过指定值时,扫地机器人51的垃圾容量已满,需清洁扫地机器人51的垃圾仓后继续工作,扫地机器人51自动返回以清洁垃圾仓,减小了用户干预的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集尘组件的清洁,在集尘组件上设置与手持式吸尘器配合的第一对接口231。更加具体的,上盖25上设有第一对接口231,第一对接口231与随手吸尘器的进气口相适配。其中一种方式,手持式吸尘器工作时将集尘盒中的垃圾吸走,此时下盖22与盒体23处于扣合状态,通过手持式吸尘器清理集尘盒的方式,能够在集尘盒中出现难以清洁的死角时(部分垃圾/灰尘没有随重力落入桶体1中),通过外部吸力将集尘盒清理的更加干净;另外一种方式,手持式吸尘器作为风机组件的替代物,此时,扫地机器人51与对接口6对接,当随手吸尘器工作时,扫地机器人51 中的垃圾被吸取至集尘组件2内,当风机组件损坏时,依然可以通过家中有的手持式吸尘器作为动力源,延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如图2、3、4、5-9所示,阐述一种多功能垃圾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筒体1,筒体具有位于其上部且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111,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风机组件、与外接部件连接的对接口6、以及位于所述桶体1上方的集尘组件2,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取至所述集尘组件2内,所述集尘组件2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投放口111。
如图2-4所示,所述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桶体1上方的自动打包组件9,所述自动打包组件9呈环形、且具有用于放置环形垃圾盒112的容纳部,所述环形垃圾盒112内设有无断点垃圾袋,所述自动打包组件9具有连通所述投放口的开口以供所述垃圾袋穿过,所述集尘组件位于所述自动打包组件9的上方,所述集尘组件2与所述自动打包组件9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自动打包组件9与桶体1转动连接以使投放口111变为最大,从而便于用户将打包好的垃圾袋取出。
请继续参图4所示,自动打包组件9包括压杆组件113,热熔装置114和驱动装置115,驱动装置115驱动压杆组件113运动,压杆组件113带动垃圾袋运动至热熔装置 114处,热熔装置114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和切断。上述实现垃圾袋自动打包,省去了用户自己收紧垃圾袋口的操作,减小了收缩垃圾袋造成的气味泄露,减小了接触垃圾袋边缘污渍的可能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从垃圾回收到桶体1内的垃圾打包,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实现了垃圾桶的自动化,减小了用户对垃圾清洁的干预和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至所述集尘组件3内;所述本体还包括套袋装置13,所述套袋装置13用于将所述垃圾袋穿过所述投放口铺设至所述桶体1的底部;所述套袋装置13和所述风机组件均设于所述桶体1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套袋装置13和所述风机组件分别设于相互独立的空间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桶体1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具有套袋模式和吸取垃圾模式,当所述风机组件工作于套袋模式时,所述垃圾袋穿过所述投放口铺设至所述桶体1的底部;当所述风机组件工作于吸取垃圾模式时,所述外接部件与所述对接口6对接,所述风机组件将所述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至所述集尘组件2内。
为了以简单的方式实现自动套袋,所述集尘组件2与所述自动打包组件9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5-10所示,所述集尘组件2包括用于存放垃圾的、且具有密闭空间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23以及位于所述盒体23下方的下盖22,所述盒体23下方具有用于排放垃圾的排放口21,当所述垃圾桶工作于套袋模式时,所述下盖23打开所述排放口21,当所述垃圾桶工作于吸取垃圾模式时,所述下盖23关闭所述排放口21。
所述集尘组件4还包括风道壳体24,所述风道壳体24包括连通所述集尘盒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通道8和连通所述集尘盒和所述外接部件的进风通道7,所述集尘盒上设有与所述进风通道7配合的进气口2341和与所述出风通道8配合的出气口2342,所述对接口6与所述进风通道7连接,所述出风通道8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集尘组件2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盖22打开或关闭的驱动电机241,所述风道壳体24包括用于设置所述驱动电机241的安装腔234,所述安装腔234与所述进风通道7、出风通道8相互独立。
外接部件可以同时包括扫地机器人和手持式吸尘器,所述本体下方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扫地机器人的空间,所述对接口6设于所述空间内。
所述集尘盒还包括位于盒体23上方的上盖25,所述上盖25与所述盒体23密封连接,所述外接部件包括手持吸尘器,所述手持式吸尘上设置有垃圾排放口,所述上盖设有所述对接口6且与所述手持吸尘器的垃圾排放口相适配的。
显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结构、设备、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大体”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的“垂直”应当理解在工艺误差范围内,或者垂直处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至10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下方设有用于容纳外接部件的空间,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集尘组件、风机组件和用于与所述外接部件连接的对接口,当所述外接部件与所述对接口连接时,所述集尘组件与所述桶体处于非连通状态,所述风机组件将所述外接部件中的垃圾吸收至所述集尘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位于所述桶体的上方,所述集尘组件下方设有排放口,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桶体的上方,所述投放口与所述排放口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排放口与所述投放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和驱动电机,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下方的下盖,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集尘盒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完毕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打开所述排放口,所述集尘盒中的垃圾排放完成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下盖关闭所述排放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下方的下盖,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下盖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集尘盒上还设有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所述下盖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所述下盖关闭所述排放口,所述解锁单元使所述下盖脱离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排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朝向所述排放口的一面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集尘盒上限定所述排放口的周缘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包括连通所述集尘盒与所述对接口的进风通道和连通所述集尘盒和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通道,所述集尘盒上设有与所述进风通道配合的进气口和与所述出风通道配合的出气口,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进气口、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呈喇叭状,且沿着靠近所述集尘盒的方向口部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面积为S1,所述出气口的面积为S2,S2≥1.5S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集尘盒内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过滤部包括过滤网和海帕,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海帕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环绕所述集尘盒设置,所述集尘盒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风道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盒体上端的开口。
CN202221252195.5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Active CN217836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2195.5U CN21783696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2195.5U CN21783696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6960U true CN217836960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2195.5U Active CN21783696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6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161A (zh) * 2024-03-13 2024-04-12 苏州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集尘基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161A (zh) * 2024-03-13 2024-04-12 苏州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集尘基站
CN117860161B (zh) * 2024-03-13 2024-05-28 苏州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集尘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07377A1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吸尘充电装置以及吸尘充电方法
CN111557614B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7836960U (zh)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CN114305227A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CN213405916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1134578A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集尘装置及集尘方法
CN108464775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组件
CN210957825U (zh) 一种自动清洁集尘盒的扫地机器人
CN202751328U (zh) 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
CN112493930A (zh) 一种基站及扫地机系统
CN205697529U (zh) 一种主动式吸尘垃圾桶
CN212630673U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8432981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CN114735376A (zh) 一种具有垃圾吸取功能的垃圾桶
CN111543901A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5078059U (zh) 一种双吸口扫地机器人
CN203861145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1534243U (zh) 扫地机
CN114803204B (zh) 一种垃圾桶
TWI797665B (zh) 吸塵器停靠站
TWI789813B (zh) 吸塵器停靠站
CN212465874U (zh) 扫地机器人用垃圾站
CN213309475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3974503A (zh) 清洁机器人及包括其的清洁系统
CN105725915A (zh) 一种主动式吸尘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