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1711U -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1711U
CN216861711U CN202220539451.2U CN202220539451U CN216861711U CN 216861711 U CN216861711 U CN 216861711U CN 202220539451 U CN202220539451 U CN 202220539451U CN 216861711 U CN216861711 U CN 21686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ricycle
head structure
inverted motor
head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94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世印
章途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94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本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包括车头管、两下摇臂和两下端均安装有前轮的前叉管,两下摇臂前后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下摇臂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块,另一下摇臂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若干加强块上,车头管从两下摇臂的中部之间穿过并与两下摇臂相铰接,两前叉管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下摇臂两端的端部之间。本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用于载人载物,机动灵活,而倒三轮摩托车是指车架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并排的前车轮,后端安装有一个后车轮的摩托车,车头管通过控制两个前车轮的转向来调整方向,而在摩托车行驶转向过程中,为了避免车辆在向一侧倾斜时导致另一侧的前车轮被提起而脱离地面,两个前车轮各自通过前叉管分别连接在摇臂上,在车辆侧倾时摇臂能够相对车头管摆动,避免车轮离地。
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1721226482.8)公开的双前轮电动车,包括车架立管、摆臂,以及并列地配置在车架立管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和右前轮;所述摆臂包括用于连接车架立管和左前叉管的第一摆臂和第三摆臂、用于连接车架立管和右前叉管的第二摆臂和第四摆臂,以及连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或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或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与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的联动件,该电动车的左右两侧均需要各自设置摆臂,每一摆臂均需要各自与车架立管铰接,多点铰接导致稳定性较低,拆装也较为不便,且左右摆臂之间需要通过联动件进行联动,这也影响到同步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包括车头管、两下摇臂和两下端均安装有前轮的前叉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摇臂前后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下摇臂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块,另一下摇臂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若干加强块上,所述车头管从两下摇臂的中部之间穿过并与两下摇臂相铰接,两所述前叉管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下摇臂两端的端部之间。
安装有前轮的前叉管为主要承载部件,对下摇臂产生较大的作用力,通过将两前叉管连接于同一下摇臂的两端,既能够在车辆侧倾时通过下摇臂相对车头管摆动来保证两个前轮的同步性,又减少了与车头管之间的连接点,保证整体性和稳定性,而两根下摇臂通过中间的加强块相连接拼合,共同用于支撑两个前叉管,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紧固件的设置,也使得两下摇臂与位于两下摇臂之间的车头管及前叉管拆装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加强块有两个并沿下摇臂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车头管位于两加强块之间,两所述加强块对称设置。两加强块对称设置,使得结构规整,受力均匀,稳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加强块位于相邻前叉管与车头管之间,且加强块与相邻前叉管之间间距小于加强块与车头管之间间距。前叉管受到载荷并向上传递给两下摇臂端部,靠近端部的加强块能够对下摇臂端部进行加强,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且加强块的一个棱角朝上设置。体积较大的加强块未棱角朝上,使得两个朝上的侧面倾斜设置,避免积累灰尘和雨水。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若干螺栓,所述加强块位于前侧的下摇臂后侧面上,所述螺栓穿过后侧的下摇臂并螺接在加强块上。将下摇臂通过螺栓固定在另一个下摇臂的加强块,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拆装方便。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加强块后端面上开设有减重槽。在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车辆轻量化。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车头管上还铰接有上摇臂,该上摇臂位于下摇臂的上方,所述前叉管均包括立柱和减震器,所述立柱的上端与上摇臂的端部相铰接,下端与两下摇臂端部相铰接,所述减震器上端固定在立柱的下端,所述前轮安装在减震器下端。上摇臂、下摇臂及两立柱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结构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中,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上铰接轴,该上铰接轴与上摇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具有下铰接轴,该下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下摇臂的端部相铰接。前叉管受到的载荷先通过下铰接轴传递给结构强度更高的下摇臂,保证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通过将两前叉管连接于同一下摇臂的两端,既能够在车辆侧倾时通过下摇臂相对车头管摆动来保证两个前轮的同步性,又减少了与车头管之间的连接点,保证整体性和稳定性。
2、由于两根下摇臂通过中间的加强块相连接拼合,共同用于支撑两个前叉管,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紧固件的设置,也使得两下摇臂与位于两下摇臂之间的车头管及前叉管拆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车头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头结构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头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摇臂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车头管;2、上摇臂;3、下摇臂;31、加强块;311、减重槽;32、螺栓;4、前叉管;41、立柱;411、上铰接轴;412、下铰接轴;42、减震器;43、安装座;5、前轮;6、车把手;7、安装架;71、安装杆;8、液压缸;81、管路;82、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包括车头管1、上摇臂2、两下摇臂3和两前叉管4,车头管1的上端安装有车把手6,上摇臂2的中部铰接在车头管1的前侧,两下摇臂3前后相对设置,在前侧的下摇臂3后侧面上具有两个加强块31,该两加强块31与该下摇臂3一体式结构,且两加强块31沿下摇臂3长度方向排列,位于后侧的下摇臂3前侧面与两加强块31后端面相贴合并通过螺栓32固定。车头管1从两下摇臂3的中部之间穿过并与两下摇臂3相铰接,上摇臂2位于下摇臂3的上方,两前叉管4均包括立柱41和减震器42,两立柱41的上端均具有向前伸出的上铰接轴411,该两立柱41的上铰接轴411分别与上摇臂2的两端相铰接,两立柱41的下端具有向前后两端伸出的下铰接轴412,两立柱41的下端分别位于两下摇臂3的端部之间,且下铰接轴4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下摇臂3的端部相铰接,两立柱41的底部均固定有安装座43,两减震器42的上端分别与两安装座43相固定,两减震器42的下端均安装有前轮5。
具体立式,结合图4、图5所示,两加强块31分别位于车头管1的横向两侧,且两加强块31对称设置,加强块31位于相邻前叉管4与车头管1之间,且加强块31与相邻前叉管4之间间距小于加强块31与车头管1之间间距。加强块31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且加强块31的一个棱角朝上设置,在加强块31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减重槽311,在后侧的下摇臂3上开设有通孔,螺栓32穿过通孔后螺接在加强块31上。车头结构还包括两个液压缸8,液压缸8为油缸,该两个液压缸8分别设置在车头管1的横向两侧,在车头管1上还固定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固定有沿横向设置的安装杆71,两液压缸8的缸体朝上并分别铰接在安装杆71的两端,液压缸8的活塞杆朝下并铰接在摇臂上,两液压缸8的液压腔通过管路81相连通,在安装架7上还固定有控制管路81通断的控制阀82,该控制阀82为电磁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车头管1、上摇臂2、下摇臂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包括车头管(1)、两下摇臂(3)和两下端均安装有前轮(5)的前叉管(4),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摇臂(3)前后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下摇臂(3)侧面上具有若干加强块(31),另一下摇臂(3)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若干加强块(31)上,所述车头管(1)从两下摇臂(3)的中部之间穿过并与两下摇臂(3)相铰接,两所述前叉管(4)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下摇臂(3)两端的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31)有两个并沿下摇臂(3)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车头管(1)位于两加强块(31)之间,两所述加强块(31)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31)位于相邻前叉管(4)与车头管(1)之间,且加强块(31)与相邻前叉管(4)之间间距小于加强块(31)与车头管(1)之间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31)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且加强块(31)的一个棱角朝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若干螺栓(32),所述加强块(31)位于前侧的下摇臂(3)后侧面上,所述螺栓(32)穿过后侧的下摇臂(3)并螺接在加强块(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31)后端面上开设有减重槽(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管(1)上还铰接有上摇臂(2),该上摇臂(2)位于下摇臂(3)的上方,所述前叉管(4)均包括立柱(41)和减震器(42),所述立柱(41)的上端与上摇臂(2)的端部相铰接,下端与两下摇臂(3)端部相铰接,所述减震器(42)上端固定在立柱(41)的下端,所述前轮(5)安装在减震器(42)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1)的上端具有上铰接轴(411),该上铰接轴(411)与上摇臂(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立柱(41)的下端具有下铰接轴(412),该下铰接轴(4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下摇臂(3)的端部相铰接。
CN202220539451.2U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Active CN21686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9451.2U CN216861711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9451.2U CN216861711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1711U true CN216861711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9451.2U Active CN216861711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1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0210A (en) Saddle type wheeled vehicle for off-road service
CA2247324C (en) Linkage suspension system
US4660854A (en) Frame construction for motorcycles
JP332834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US20020135209A1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a four-wheeled buggy
CN202728450U (zh) 一种前两轮轻便三轮车
US20040035623A1 (en) Frame configuration for a three-wheel vehicle
US6264241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ing type vehicle
JP567541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N216861711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车头结构
CN201280039Y (zh) 电动三轮车底盘后悬挂
CN204801979U (zh) 一种锻钢骨架与异型管结合式越野摩托车增强车架
CN201325558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CN100400369C (zh) 跨骑式两轮摩托车
CN2910757Y (zh) 两轮摩托车
JP405846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CN21726049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220884681U (zh) 一种三轮滑板车的减震结构
JPH0421758Y2 (zh)
CN219927796U (zh) 车架的后悬挂安装总成
CN208306840U (zh) 一种悬架偏摆结构
CN208665440U (zh) 一种非机动车转向装置
CN201619652U (zh) 一种机动车双摇臂防碰撞前悬架总成
JP424059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CN201040566Y (zh) 跨骑式摩托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