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9663U -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19663U CN216819663U CN202123233680.6U CN202123233680U CN216819663U CN 216819663 U CN216819663 U CN 216819663U CN 202123233680 U CN202123233680 U CN 202123233680U CN 216819663 U CN216819663 U CN 216819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assembly
- wire feeding
- translation
- nozz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制造领域,提供一种送线机构及绕线机。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组件、与送线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送线组件前后移动的平移组件,以及与平移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平移组件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送线组件包括与平移组件连接的送线基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送线基座前端的线嘴,线嘴上设有出线通道,线嘴能够相对于送线基座转动而在绕线状态和过线状态之间切换,线嘴在处于绕线状态时朝前设置,线嘴在处于过线状态时朝下设置。该送线机构可进行绕线操作,并可使卷绕于齿部上的各圈线材紧绷、排线精密、整齐、不紊乱;还可进行过线操作,并可使齿部间的过线紧绷、排线精密、布局路径可控、不紊乱;从而利于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背景技术
定子铁芯通常包括环形轭部以及连接于环形轭部外侧且沿环形轭部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齿部。目前,绕线机通常通过送线机构将线材输送并卷绕于齿部上,以在齿部上排线形成线圈绕组。然而,现有送线机构的排线精密度普遍不佳,易出现排线紊乱的情况,致使定子的成型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线机构,以解决现有送线机构的排线精密度不佳,易出现排线紊乱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组件、与所述送线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送线组件前后移动的平移组件,以及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平移组件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
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的送线基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送线基座前端的线嘴,所述线嘴上设有出线通道,所述线嘴能够相对于所述送线基座转动而在绕线状态和过线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线嘴在处于所述绕线状态时朝前设置,所述线嘴在处于所述过线状态时朝下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送线基座前端的嘴座,以及安装在所述送线基座且用于驱动所述嘴座转动的转动驱动器,所述嘴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线嘴,且设有与所述出线通道连通的引线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嘴座的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设于所述引线口背离所述线嘴的一侧,所述第一引导轮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所述引线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送线基座的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二引导轮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后侧,且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上侧,所述第二引导轮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所述第一引导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基座在所述第二引导轮的后侧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引线槽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线槽用于将线材引导至所述第二引导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和第三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所述第二出线孔的方向渐扩设置,所述第三出线孔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所述第二出线孔的方向渐扩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与所述送线基座连接的平移滑座、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平移滑座滑接配合的平移滑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平移滑座沿所述平移滑轨往复滑动的平移驱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升降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轨的升降滑座、安装于所述升降滑座且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的安装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座沿所述升降滑轨往复滑动的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升降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转盘、与所述转盘的中心错位设置的连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升降连杆,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旋转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包括所述送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线机构,可联动升降组件带动线嘴上下移动以及平移组件带动线嘴前后移动,以促使线嘴能够动作灵活、可控地进行在齿部上绕线形成线圈绕组的绕线操作,以及从完成绕线的齿部过线至下一待绕线齿部的过线操作。其中,在绕线操作期间,使线嘴切换至朝前的绕线状态,基于此,可使出线通道的出线端在相对于齿部绕圈时的移动路径能够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的竖直面上,从而可促使卷绕于齿部上的各圈线材紧绷、排线精密、整齐、不紊乱,进而可初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而在过线操作期间,则使线嘴切换至朝下的过线状态,基于此,可使出线通道的出线端在过线时的移动路径能够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的水平面上,从而可使齿部间的过线紧绷、排线精密、布局路径可控、不紊乱,进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送线组件和平移组件在线嘴处于绕线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送线组件和平移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提供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2提供的送线组件和平移组件在线嘴处于过线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提供的送线组件和平移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定子铁芯,110’-环形轭部,120’-齿部,101’-绕线槽;
100-送线组件,110-送线基座,111-引线槽,120-线嘴,121-出线通道,1211-第一出线孔,1212-第二出线孔,1213-第三出线孔;130-嘴座,131-引线口;140-转动驱动器,141-转动气缸,142-转动连杆;150-第一引导轮,160-第二引导轮;
200-平移组件,210-平移滑座,220-平移滑轨,230-平移驱动器;
300-升降组件,310-升降滑轨,320-升降滑座,330-安装板,340-升降驱动结构,341-转盘,342-升降连杆,343-旋转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对应送线机构在实际作业时靠近定子铁芯的方向,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图中未示出),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转子是电机可转动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其中,请参阅图1,定子包括定子铁芯100’和多个线圈绕组(图中未示出)。(外齿型)定子铁芯100’包括环形轭部110’以及连接于环形轭部110’外侧且沿环形轭部11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齿部120’,相邻齿部120’之间的间隙形成绕线槽101’。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绕线机可用于对定子铁芯100’的各个齿部120’进行绕线操作以形成各线圈绕组,此作业过程为定子绕线作业。绕线机包括用于装夹定子铁芯100’并带动定子铁芯100’转动的装夹机构(图中未示出)。
基于此,请参阅图2、图3、图6,请一并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线机构,适用于绕线机,具体用于将线材输送并卷绕于外齿型定子铁芯100’的齿部120’上,以在齿部120’上排线形成线圈绕组。
其中,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组件100、与送线组件100连接并用于带动送线组件100前后移动的平移组件200,以及与平移组件200连接并用于带动平移组件200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00;送线组件100包括与平移组件200连接的送线基座110,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送线基座110前端的线嘴120,线嘴120上设有出线通道121,线嘴120能够相对于送线基座110转动而在绕线状态和过线状态之间切换,线嘴120在处于绕线状态时朝前设置,线嘴120在处于过线状态时朝下设置。
具体地,当送线机构欲在某一齿部120’上进行绕线、排线操作时,可使线嘴120相对于送线基座110转动而切换并维持在绕线状态,此时出线通道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且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朝前设置。随后,可联动升降组件300使线嘴120上下移动、平移组件200使线嘴120前后移动、装夹机构使定子铁芯100’转动的动作过程,使线嘴120的前端对位至待绕线齿部120’一侧的绕线槽101’的上方。随后,平移组件200维持线嘴12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不变,并在此基础上,先经由升降组件300带动线嘴120从对位的绕线槽101’下行穿过,再经由装夹机构配合地小幅度转动定子铁芯100’,以使线嘴120对位至待绕线齿部120’另一侧的绕线槽101’的下方,再经由升降组件300带动线嘴120从对位的绕线槽101’上行穿过,再经由装夹机构配合地小幅度转动定子铁芯100’,以使线嘴120对位回待绕线齿部120’一侧的绕线槽101’的上方,以实现在齿部120’上绕线一圈,期间,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即前端)的移动路径将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121的某一竖直面上,从而可使呈圈卷绕于齿部120’上的线材紧绷、排线精密、整齐、不紊乱。基于此,平移组件200沿前后方向再定量地调整线嘴120的位置,并循环重复上述呈圈绕线动作,即可在齿部120’上形成排线精密、整齐、不紊乱的线圈绕组,从而可初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
而当送线机构完成了某一齿部120’的绕线、排线作业,且欲过线至下一待绕线齿部120’时,可使线嘴120相对于送线基座110转动而切换并维持在过线状态,此时出线通道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且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朝下设置。随后,升降组件300维持线嘴120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变,并在此基础上,联动平移组件200使线嘴120前后移动以及装夹机构使定子铁芯100’转动的动作过程,或仅由装夹机构使定子铁芯100’转动而平移组件200维持线嘴12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不变,即可使线嘴120牵引线材并对位至下一待绕线齿部120’的旁侧绕线槽101’的上方,以完成过线,期间,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即下端)的移动路径将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121的某一水平面上,从而可使过线紧绷、排线精密、布局路径可控、不紊乱,进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线机构,可联动升降组件300带动线嘴120上下移动以及平移组件200带动线嘴120前后移动,以促使线嘴120能够动作灵活、可控地进行在齿部120’上绕线形成线圈绕组的绕线操作,以及从完成绕线的齿部120’过线至下一待绕线齿部120’的过线操作。其中,在绕线操作期间,使线嘴120切换至朝前的绕线状态,基于此,可使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在相对于齿部120’绕圈时的移动路径能够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121的竖直面上,从而可促使卷绕于齿部120’上的各圈线材紧绷、排线精密、整齐、不紊乱,进而可初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而在过线操作期间,则使线嘴120切换至朝下的过线状态,基于此,可使出线通道121的出线端在过线时的移动路径能够落在垂直于出线通道121的水平面上,从而可使齿部120’间的过线紧绷、排线精密、布局路径可控、不紊乱,进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后续成型定子的质量。
并且,相对于现有送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线机构的结构更简洁、使用性能更佳、成本更低。
请参阅图3、图4、图5,请一并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送线组件100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送线基座110前端的嘴座130,以及安装在送线基座110且用于驱动嘴座130转动的转动驱动器140,嘴座130上可拆卸连接有线嘴120,且设有与出线通道121连通的引线口13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嘴座130可对安装在嘴座130上的线嘴120形成支撑效用,并可在转动驱动器140的驱动下带动线嘴120转动,而使线嘴120平稳、可靠地切换于绕线状态和过线状态之间。
其中,无论线嘴120切换至绕线状态还是过线状态,引线口131均相对于出线通道121位置确定并与出线通道121连通,以供线材穿设于引线口131并沿出线通道121输出。
其中,线嘴120与嘴座130之间采用如螺钉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基于此,可便于进行线嘴120的拆装、维护、更换,尤其便于根据线材输送需求选用出线通道121不同的线嘴120,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送线组件100的适用范围,提高送线组件100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转动驱动器140包括转动气缸141,以及连接于转动气缸141的活塞和嘴座130之间的转动连杆142。如此设置,可简化转动驱动器140的结构及操控难度,从而可保障转动驱动器140能够可靠地工作,且便于转动驱动器140的拆装、维护。
请参阅图4、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送线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在嘴座130的第一引导轮150,第一引导轮150设于引线口131背离线嘴120的一侧,第一引导轮150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引线口131。其中,第一引导轮150具有绕其自身中轴线转动的自由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输送线材期间,线材可先由第一引导轮150张紧并牵引穿入引线口131,再经由出线通道121输出,基于此,可保障并提高送线组件100所输送的线材的张紧程度、紧绷程度,并有效降低线材出现纠结、堆积的风险,进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送线机构的排线精密度。
请参阅图4、图7,在本实施例中,送线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在送线基座110的第二引导轮160,第二引导轮160设于第一引导轮150的后侧,且设于第一引导轮150的上侧,第二引导轮160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第一引导轮150。其中,第二引导轮160具有绕其自身中轴线转动的自由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从第二引导轮160的后侧而来的线材,可先由第二引导轮160张紧并牵引至第一引导轮150,再由第一引导轮150张紧并牵引穿入引线口131,最后再经由出线通道121输出,基于此,可进一步约束线材的走线路径,可进一步提高线材的张紧程度、紧绷程度,可进一步降低线材出现纠结、堆积的风险,进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送线机构的排线精密度。
请参阅图3、图4、图7,在本实施例中,送线基座110在第二引导轮160的后侧设有引线槽111,引线槽111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且引线槽111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向下倾斜设置,引线槽111用于将线材引导至第二引导轮160。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将线材从引线槽111的后端引入引线槽111,以通过引线槽111约束、引导线材从后往前且从上往下进行走线,从而可保障线材能够被精准牵引至第二引导轮160并被第二引导轮160有效张紧,进而可有效降低线材出现走线紊乱、纠结、堆积的风险,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送线机构的排线精密度。
请参阅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出线通道12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出线孔1211、第二出线孔1212和第三出线孔1213,第二出线孔1212为圆孔,第一出线孔1211的截面尺寸在远离第二出线孔1212的方向渐扩设置,第三出线孔1213的截面尺寸在远离第二出线孔1212的方向渐扩设置。其中,截面指的是垂直于出线通道1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基于第一出线孔1211的远离第二出线孔1212一侧的大孔口,便于线材穿入;随后可基于第一出线孔1211在靠近第二出线孔1212的方向渐缩设置的截面尺寸引导线材顺畅穿入第二出线孔1212;最后还可基于截面尺寸在远离第二出线孔1212的方向渐扩设置的第三出线孔1213便于线材穿出;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线材穿设于出线通道121的操作便捷性、出线顺畅性,可有效降低线材出现卡滞、纠结的风险。
请参阅图2、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平移组件200包括与送线基座110连接的平移滑座21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平移滑座210滑接配合的平移滑轨220,以及用于驱动平移滑座210沿平移滑轨220往复滑动的平移驱动器230。其中,平移滑轨220可对平移滑座210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约束。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平移组件200可通过平移驱动器230驱动平移滑座210沿平移滑轨220往复滑动,而实现带动与平移滑座210连接的送线基座110及送线组件100前后移动,移动平稳性较高,移动行程精准可控。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00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升降滑轨310、滑动连接于升降滑轨310的升降滑座320、安装于升降滑座320且与平移组件200连接的安装板330,以及用于带动升降滑座320沿升降滑轨310往复滑动的升降驱动结构340,升降驱动结构340与安装板330连接。其中,升降滑轨310可对升降滑座320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约束。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安装板330对安装于其上的平移组件200及送线组件100形成可靠的支撑,并通过升降驱动结构340带动安装板330及升降滑座320沿升降滑轨310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而实现带动平移组件200及送线组件100升降移动,移动平稳性较高,移动行程精准可控。
其中,送线组件100和平移组件200可设有多个,多个平移组件200可安装在同一安装板330上,并由同一升降组件300带动同步升降。如此设置,可基于送线机构同步进行多个定子铁芯100’的绕线作业,作业效率可更高。
请参阅图2,请一并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结构340包括转盘341、与转盘341的中心错位设置的连接块(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连接块和安装板330之间的升降连杆342,以及用于带动转盘341转动的旋转驱动器34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驱动结构340可通过旋转驱动器343带动转盘341及转盘341上的连接块绕转盘341的中轴线转动,以基于做圆周运动的连接块,经由升降连杆342带动被升降滑轨310约束移动路径的安装板330平稳升降,升降平稳性可更佳。
并且,可通过调控连接块至转盘341的中心的距离,实现调控安装板330、平移组件200及送线组件100的往复升降行程,以适应不同叠厚定子铁芯100’的作业需求,进而可扩大送线机构的适用范围,可保障并提高送线机构的作业精度。
请参阅图2,请一并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定子绕线作业的绕线机,绕线机包括上述送线机构。此外,绕线机还包括用于装夹定子铁芯100’并带动定子铁芯100’转动的装夹机构,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线组件、与所述送线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送线组件前后移动的平移组件,以及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平移组件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
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的送线基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送线基座前端的线嘴,所述线嘴上设有出线通道,所述线嘴能够相对于所述送线基座转动而在绕线状态和过线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线嘴在处于所述绕线状态时朝前设置,所述线嘴在处于所述过线状态时朝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送线基座前端的嘴座,以及安装在所述送线基座且用于驱动所述嘴座转动的转动驱动器,所述嘴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线嘴,且设有与所述出线通道连通的引线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嘴座的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设于所述引线口背离所述线嘴的一侧,所述第一引导轮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所述引线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送线基座的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二引导轮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后侧,且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轮的上侧,所述第二引导轮用于将线材张紧并引导至所述第一引导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基座在所述第二引导轮的后侧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引线槽的前端相对于其后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线槽用于将线材引导至所述第二引导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和第三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所述第二出线孔的方向渐扩设置,所述第三出线孔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所述第二出线孔的方向渐扩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与所述送线基座连接的平移滑座、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平移滑座滑接配合的平移滑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平移滑座沿所述平移滑轨往复滑动的平移驱动器。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升降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轨的升降滑座、安装于所述升降滑座且与所述平移组件连接的安装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座沿所述升降滑轨往复滑动的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升降驱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转盘、与所述转盘的中心错位设置的连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升降连杆,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旋转驱动器。
10.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线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33680.6U CN216819663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33680.6U CN216819663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19663U true CN216819663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5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33680.6U Active CN216819663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19663U (zh) |
-
2021
- 2021-12-20 CN CN202123233680.6U patent/CN2168196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86192B (zh) | 绕线机的送线装置 | |
CN216819663U (zh) | 送线机构及绕线机 | |
US10944311B2 (en) | Nozzle turning apparatus and winding machine | |
CN217590550U (zh) | 定子绕线系统 | |
CN205645532U (zh) | 一种电磁线绕线装置 | |
JP4507324B2 (ja) | リニアスライダ | |
CN202063602U (zh) | 一种络筒机排线装置 | |
CN1807719A (zh) | 用于确定能够交叉卷绕的导纱件的零位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285555B2 (en) |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device | |
CN214934821U (zh) | 一种电缆收线机 | |
CN102219133B (zh) | 一种络筒机拨片式排线装置 | |
KR20010074486A (ko) | 재봉 또는 자수 기계 | |
CN218997894U (zh) | 一种绕线线嘴结构和绕线机 | |
CN211338301U (zh) | 一种纱线卷绕装置 | |
CN211405808U (zh) | 一种偏心轴定位中间护爪的飞叉绕线机构 | |
CN210710040U (zh) | 一种电磁线放线架 | |
CN113042664A (zh) | 一种双向扁平线绕线机 | |
CN218100974U (zh) |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排线机构 | |
CN218387202U (zh) | 一种内定子绕线机 | |
CN205986555U (zh) | 一种电机内定子绕制的下过线装置 | |
CN221226013U (zh) | 一种带线材反拉功能的差模电感绕线机 | |
CN114900000B (zh) | 一种直线电机定子的智能加工设备 | |
CN221094512U (zh) | 独立控制的绣花机送线器 | |
US5820062A (en) | Winding machine | |
CN218004616U (zh) | 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的旋转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