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5420U -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 Google Patents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5420U
CN216815420U CN202220287101.1U CN202220287101U CN216815420U CN 216815420 U CN216815420 U CN 216815420U CN 202220287101 U CN202220287101 U CN 202220287101U CN 216815420 U CN216815420 U CN 216815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workpiece
conveying
inner diamet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71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惠英
陈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qi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qi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qi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qi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71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5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5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5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切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待测工件的第一传送结构、设置在第一传送结构下游的检测结构、第二传送结构、夹持结构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结构和夹持结构电性连接。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工件到达第一传送结构下游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夹持件将待测工件夹持到检测机构处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夹持件将合格的工件夹持到第二传送结构处,不合格工件由操作人员取下,使得工件内径检测的速度加快。切削产线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车床,检测台将检测信息反馈至车床即可通过控制台控制车床刀具进行补正,使得产品良率提升。

Description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切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背景技术
为保证工件切削完成之后其内径满足公差要求,其在切削完成之后,需要逐个测量内径,目前一般通过人工的方法检测工件的内径,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由于车床是批量生产工件的,当刀具出现偏移时,不能及时发现和调整,以致生产出大批量不合格工件,造成较大成本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通过夹持件夹持工件上料至检测结构,并将检测的内径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以控制刀床进行刀具补正,解决了工件易大批量不合格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内径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传送结构,用于传送工件;
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下游,用于检测工件内径;
第二传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结构一侧,用于传送合格工件;以及
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将工件从第一传送结构夹持至检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将工件从检测结构夹持至第二传送结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L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检测结构一侧,所述水平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T形滑道,所述T形的滑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气缸、滑块、连接杆、第二气缸和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头,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部上表面,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并与所述水平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道,并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夹持头包括连接板、第三气缸和夹持块,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板包括本体与翻边,所述翻边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两个所述翻边的相对一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持块的夹持面与所述工件适配。
优选地,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工作台和检测台,所述检测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检测台上部外径小于所述工件的内径,所述检测台上部径向对称设置有测距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检测结构还包括多个气嘴,所述气嘴与高压气罐连通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边角,所述气嘴的输出口正对于所述检测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包括传送辊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辊上表面,所述挡块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传送辊构两侧,两个所述挡块合围成一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随传送方向递减至与所述工件外径匹配;
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块靠近所述检测结构一端。
优选地,所述内径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传送结构,所述第三传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结构一侧,用于传送不合格工件。
切削产线,包括上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及车床,所述车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上游,用于切削工件。
优选地,所述车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径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夹持件将工件夹持到检测台实现自动检测,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夹持件将工件夹持到第二传送结构,使得工件的检测自动化,加快检测速度。
此外,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夹持件在滑道的第二部分滑道将不合格工件夹持到第三传送结构,使得不合格工件得到分离。通过在工作台边角设置的多个气嘴,喷除在检测台上吸附的铁屑等杂物,使得测量准确。通过在传送辊上设置挡块,使得工件能够被第一夹持件径向夹持,进而使得工件能够平稳地放置在检测台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切削产线,通过控制器与车床电性连接,在检测台检测得到工件的内径信息之后,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车床进行刀具的位置调整,使得车床加工工件的良品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削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削产线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传送结构;11、传送辊;12、挡块;13、挡板;2、检测结构;21、工作台;22、检测台;23、气嘴;3、第二传送结构;4、夹持结构;41、第一夹持件;411、第一气缸;412、滑块;413、连接杆;414、第二气缸;415、夹持头;4151、连接板;4152、第三气缸;4153、夹持块;42、第二夹持件;43、安装板;431、滑道;4311、第一部分;4312、第二部分;5、第三传送结构;6、控制器;7、工件;8、车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结构1、设置在第一传送结构1下游的检测结构2、第二传送结构3、夹持结构4和控制器6。控制器6分别与检测结构2和夹持结构4电性连接。
夹持结构4包括第一夹持件41和第二夹持件42。第一传送结构1用于传送待测工件7,当工件7到达第一传送结构1下游时,控制器6控制第一夹持件41将待测工件7夹持到检测机构处进行测试,此时完成之后,控制器6控制第二夹持件42将合格的工件7夹持到设置在检测结构2一侧的第二传送结构3处,而不合格工件7由操作人员取下,实现了工件7内径的自动检测,加快了工件7内径检测的速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传送结构1包括传送辊11,待检测的工件7随着传送辊11的滚动被传送到检测结构2处。
具体的,夹持结构4还包括L形的安装板43,安装板43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安装板43的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检测结构2的一侧,水平部则位于检测结构2的上方。在水平部上设置有贯穿水平部上下表面的滑道431,第一夹持件41和第二夹持件42都滑动连接在滑道431内。滑道431分为第一部分4311和第二部分4312,其中第一部分4311和第二部分4312相交,并且第二部分4312是平行于安装板43的竖直部的。第一夹持件41滑动连接在第一部分4311内,第二夹持件42滑动连接在第二部分4312内。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件41用于将传送辊11上的工件7夹持到检测台22上,第一夹持件41包括第一气缸411、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411输出端的滑块412、连接杆413、第二气缸414和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414输出端的夹持头415。第一气缸41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3的上表面,连接杆413的一端与滑块412固定连接,连接杆413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414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413从上往下穿过滑道431的第一部分4311并在滑道431的第一部分4311内滑动。当第一气缸411和第二气缸414伸长或收缩时,即可驱动夹持头415左右上下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杆413的长度是大于安装板水平部的厚度的,使得第二气缸414能够随着滑块412的运动而运动。
更进一步的,夹持头415包括连接板4151、第三气缸4152和夹持块4153。其中连接板4151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414的输出端,连接板4151包括本体和翻边,翻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本体的两侧。两个翻边相对的两个面上都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4152,两个第三气缸4152的输出轴都固定连接有夹持块4153,两个夹持块4153相对的两个面为夹持面,夹持面与工件7上部的形状是匹配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夹持面与工件7接触时摩擦力足够大而防止工件7掉落,在夹持面处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可以选用橡胶、硅胶等材料,以使得夹持块4153能够稳定的夹紧工件7。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夹持件41沿着第一部分4311运动时,为了工件7能够更准确的被夹持块夹持,在传送辊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12和挡板13。挡块12固定连接在传送辊11上表面,挡块12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传送辊11的两侧,两个挡块12合围成一个为工件7导向的通道,并且通道的宽度随着传送方向递减至于工件7的外径匹配。当工件7在传送辊11的导向下运动时,由于通道的导向,工件7在指定路径上运动。但是运动的工件7是不方便精准夹持的,故在挡块12靠近检测结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当工件7运动到挡板13处时,工件7被阻挡停止运动,由于工件7于传送辊1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此时停止运动的工件7不会影响传送辊11的传送其他的工件7。
可以理解的是,挡块12弯折使得两个挡块12之间的距离减小,两个挡块12弯折处的过渡是圆滑的,以使得弯折处不会影响工件7的传输。
具体的,检测结构2包括工作台21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1上表面的检测台22。其中检测台22上部的外径小于待测工件7的内径,使得工件7能够放置在检测台22上。同时在检测台22的上部设置有两个测距传感器,两个测距传感器关于检测台22径向对称。当待测工件7同轴的放置在检测台22上之后,通过测距传感器即可测量得知工件7的内径。
更进一步的,第一部分431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位于传送辊11上方,第二端位于检测台22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13贴合的工件7位于第一端的正下方。当第一气缸411收缩到最短时,此时第一夹持件41位于工件7的正上方,第二气缸414下行即可通过第三气缸4152夹持位于第二气缸414正下方的待测工件7。在夹持完成之后,第二气缸414收缩,而第一气缸411伸长,带动待测工件7运动到检测台22的正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端位于检测台22的正上方,使得第二气缸伸长后能够将工件7同轴夹持至检测台22。
可以理解的是,当工件7被挡板13阻挡停止在检测结构2一侧时,如图1的俯视图可知,此时工件7轴心和检测台22轴心的连线和第一部分4311重合。即第一夹持件41夹持工件7沿着第一部分4311运动到第二端时,工件7此时与检测台22同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持检测台22的干洁,在工作台21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多个气嘴23,气嘴23都与高压气罐连通,且气嘴23的出气口正对于检测台22。每测试完成一个工件7,气嘴23都喷气,高速气流能够将检测台22吹干净,以保证工件7内径的检测更加精确。
进一步的,第二夹持件42滑动连接于第二部分4312,第二部分4312包括中端和下端,中端位于检测台22的正上方,下端远离检测台22位于第二传送结构3上方。
初始状态时,第二夹持件42位于第二部分4312的下端,在检测结构2检测工件7为良品时,控制器6控制第二夹持件42从下端运动到中端而后夹持工件7运动到下端,将工件7夹持至第二传送结构3。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第一夹持件41和第二夹持件42在运动过程中碰撞,结合图1-图2,第一夹持件41安装于第一端,第二夹持件42安装于下端。
进一步的,在检测结构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传送结构5,第三传送结构5用于传送不合格工件7。第三传送结构5与第二传送结构3相同,并且和第二传送结构3对称的分布在检测结构2的两侧。
进一步的,第二部分4312向第三传送结构5延伸,位于第三传送结构5上方的端部位第二部分4312的上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的俯视图方向,第二传送结构3和第三传送结构5的连线与第二部分4312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工件7为不合格工件7时,控制器6控制第二夹持件42先运动到中端将工件7从检测台22处夹持,然后沿着第二部分4312向第三传送结构5运动,至上端时停止,然后第二夹持件42将工件7放置到第三传送结构5,而后第二夹持件42复位至下端。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切削产线,切削产线包括内径检测装置和车床8。其中控制器6固定连接在车床8一侧并与车床8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传送结构1的入料端位于车床8的出料端。
进一步的,当检测台22检测到的工件7内径超出设置阈限时,检测台22将工件7的内径信息反馈到车床8,此时车床8对刀具进行补正,以使得后续生产的工件7内径符合要求。如产品内径的公差为±0.017时,当工件7的内径超出公差±0.005时,控制器6即控制车床8进行刀具补正,以使得后续生产的工件7都能够合格,大大减小工件7的不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结构,用于传送工件;
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下游,用于检测工件内径;
第二传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结构一侧,用于传送合格工件;以及
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将工件从第一传送结构夹持至检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将工件从检测结构夹持至第二传送结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L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检测结构一侧,所述水平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T形滑道,所述T形的滑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气缸、滑块、连接杆、第二气缸和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头,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部上表面,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并与所述水平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道,并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包括连接板、第三气缸和夹持块,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板包括本体与翻边,所述翻边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两个所述翻边的相对一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持块的夹持面与所述工件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工作台和检测台,所述检测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检测台上部外径小于所述工件的内径,所述检测台上部径向对称设置有测距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气嘴,所述气嘴与高压气罐连通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边角,所述气嘴的输出口正对于所述检测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包括传送辊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辊上表面,所述挡块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传送辊构两侧,两个所述挡块合围成一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随传送方向递减至与所述工件外径匹配;
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块靠近所述检测结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传送结构,所述第三传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结构一侧,用于传送不合格工件。
9.切削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径检测装置及车床,所述车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上游,用于切削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削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CN202220287101.1U 2022-02-11 2022-02-11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Active CN216815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101.1U CN216815420U (zh) 2022-02-11 2022-02-11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101.1U CN216815420U (zh) 2022-02-11 2022-02-11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5420U true CN216815420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7101.1U Active CN216815420U (zh) 2022-02-11 2022-02-11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5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5278B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齿轮套筒检测装置
CN103438929A (zh) 换向器自动检测装置
CN108080456B (zh) 双排上料双机械手卸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7170665U (zh) 一种五金智能加工系统
CN106180880A (zh) 薄板自动检测及剪切系统
CN216815420U (zh) 内径检测装置及切削产线
CN203422111U (zh) 换向器自动检测装置
CN206305771U (zh) 一种两工位全自动钻孔倒角机
CN112620137A (zh) 一种工件的精度检测设备
CN113639702B (zh) 一种加工及平面度检测的自动化系统及方法
CN214767040U (zh) 一种锯片自动测量机
CN114044302B (zh) 一种用于冷却管氦检工序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4289455U (zh) 一种工件的精度检测设备
CN215880373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激光切割机
US20230054478A1 (en) Recl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lamping a workpiece between two clamping devices
CN211914630U (zh) 一种环形零件检测机
CN210730209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齿轮套筒检测装置
CN216815418U (zh) 外径检测装置及齿轮生产线
CN211101923U (zh) 具有线上量测单元的双头倒角机
KR101889016B1 (ko) 모터샤프트 d컷 검사기
CN117300502B (zh) 一种电磁阀阀芯的焊接工作台
CN216729366U (zh) 一种热锻工件步进传送机构
CN212018598U (zh) 检测内孔和外圆零件的自动化装置
CN218428796U (zh) 一条自动化钻孔加工生产线
CN219403578U (zh) 一种零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