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3003U -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3003U
CN216803003U CN202123091166.3U CN202123091166U CN216803003U CN 216803003 U CN216803003 U CN 216803003U CN 202123091166 U CN202123091166 U CN 202123091166U CN 216803003 U CN216803003 U CN 21680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clamp
material rod
clamping mechanis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11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锋
黄春雷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c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c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c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c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11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3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支座和右支座,基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前滑轨和后滑轨,前滑轨设有前滑座,后滑轨设有后滑座,左支座与后滑座之间设有左侧弹簧,右支座与前滑座之间设有右侧弹簧;前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后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具配合夹持料棒的第二夹具;左支座内还设有驱使前滑座和后滑座背向运动的驱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紧凑,夹持机构所提供的夹持力均衡地作用于料棒,避免了料棒在夹持过程中损伤,夹持精度高,夹具运动平稳,夹持效果牢固,解决了以往结构复杂、夹持不牢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铣刀的结构包括直杆和形成在直杆端部的刀头,刀头的结构复杂并且需要根据需求加工出各种刀刃,而目前的所有铣刀,都是通过料棒加工制备而成,料棒具体为圆柱状的直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料棒的端部加工出刀刃,因此,需要用到用于夹持料棒的夹持机构以及用于成型刀刃的打磨机构。现有的夹持机构一般都是采用左右夹持的方式对料棒进行夹紧。
参见专利号为CN202011376902.7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铣刀料棒的压持机构,其结构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夹槽件和锥头,利用夹槽件和锥头通过左右夹持的方式对料棒进行夹持固定,而锥头的驱动方式是采用旋转驱动的方式控制夹持和打开,这种夹持机构结构复杂,传动精度不高,夹持不牢固,很容易出现打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该机构能够解决夹持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支座和右支座,基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前滑轨和后滑轨,前滑轨设有与前滑轨滑动配合的前滑座,后滑轨设有与后滑轨滑动配合的后滑座,前滑座和后滑座均可在左支座和右支座之间往复滑动,左支座与后滑座之间设有驱使后滑座朝右侧滑动的左侧弹簧,右支座与前滑座之间设有驱使前滑座朝左侧滑动的右侧弹簧;前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后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具配合夹持料棒的第二夹具;左支座内还设有驱使前滑座和后滑座背向运动的驱动装置。
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器,驱动器设有可伸缩往复运动的伸缩杆,驱动器的伸缩杆端部固接有楔形块,后滑座朝向驱动器的侧面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朝向前滑座的侧面固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周侧套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的外周侧朝向楔形块延伸出钩部,前滑座靠近转动件的侧面固接有推块,推块朝向钩部延伸出推动部。
其中,左支座开设有朝向后滑座的第一盲孔,左侧弹簧安装在第一盲孔内,左侧弹簧的一端抵顶第一盲孔的孔底,左侧弹簧的另一端抵顶后滑座的侧面。
其中,右支座开设有朝向前滑座的第二盲孔,右侧弹簧安装在第二盲孔内,右侧弹簧的一端抵顶第二盲孔的孔底,右侧弹簧的另一端抵顶前滑座的侧面。
其中,左支座的顶端面固接有第一销钉,前滑座的顶端固接有第二销钉,第一销钉与第二销钉之间设有拉簧。
其中,第一夹具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朝向第二夹具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
其中,第二夹具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朝向第一夹具的侧面形成有卡槽。
其中,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为:上料前,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左侧弹簧和右侧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上料时,外部设备将料棒保持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驱动装置回位,压缩状态下的左侧弹簧利用其自身的弹力驱使前滑座沿前滑轨向左滑动,压缩状态下的右侧弹簧利用其自身的弹力驱使后滑座沿后滑轨向右滑动,从而使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向运动并夹持住料棒,完成对料棒的夹持,采用压缩弹簧作为夹持驱动源,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夹持力过大对料棒造成夹伤,另外,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可移动,避免了料棒受力不平衡的问题,避免料棒单侧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紧凑,夹持机构所提供的夹持力均衡地作用于料棒,避免了料棒在夹持过程中损伤,夹持精度高,夹具运动平稳,夹持效果牢固,解决了以往结构复杂、夹持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料棒双向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料棒双向夹持机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另外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基板1,前滑轨21,后滑轨22,前滑座31,后滑座32,左支座41,右支座42,第一夹具51,第二夹具52,第一夹持件61,第二夹持件62,第一销钉71,第二销钉72,左侧弹簧81,右侧弹簧82,伸缩杆91,楔形块92,连接块93,转动件94,钩部95,推块96,推动部97,转轴9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申请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夹持机构包括基板1,基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支座41和右支座42,基板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前滑轨21和后滑轨22,前滑轨21设有与前滑轨21滑动配合的前滑座31,后滑轨22设有与后滑轨22滑动配合的后滑座32。
应当说明的是,前滑座31和后滑座32均可在左支座41和右支座42之间往复滑动,可以理解为左支座41与右支座42之间的距离大小大于前滑座31长度大小或后滑座32长度大小。
作为改进的是,左支座41与后滑座32之间设有驱使后滑座32朝右侧滑动的左侧弹簧81,右支座42与前滑座31之间设有驱使前滑座31朝左侧滑动的右侧弹簧82。具体的,左支座41开设有朝向后滑座32的第一盲孔,左侧弹簧81安装在第一盲孔内,左侧弹簧81的一端抵顶第一盲孔的孔底,左侧弹簧81的另一端抵顶后滑座32的侧面;同理的,右支座42开设有朝向前滑座31的第二盲孔,右侧弹簧82安装在第二盲孔内,右侧弹簧82的一端抵顶第二盲孔的孔底,右侧弹簧82的另一端抵顶前滑座31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前滑座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51,后滑座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具51配合夹持料棒的第二夹具52;左支座41内还设有驱使前滑座31和后滑座32背向运动的驱动装置。具体的,第一夹具51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一夹持件61,第一夹持件61朝向第二夹具52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而,第二夹具52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二夹持件62,第二夹持件62朝向第一夹具51的侧面形成有卡槽,为了进一步提高夹持的稳固度,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
本实施例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为:上料前,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51与第二夹具52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左侧弹簧81和右侧弹簧82均处于压缩状态,上料时,外部设备将料棒保持在第一夹具51与第二夹具52之间,驱动装置回位,压缩状态下的左侧弹簧81利用其自身的弹力驱使前滑座31沿前滑轨21向左滑动,压缩状态下的右侧弹簧82利用其自身的弹力驱使后滑座32沿后滑轨22向右滑动,从而使第一夹具51和第二夹具52相向运动并夹持住料棒,完成对料棒的夹持,采用压缩弹簧作为夹持驱动源,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夹持力过大对料棒造成夹伤,另外,第一夹具51和第二夹具52均可移动,避免了料棒受力不平衡的问题,避免料棒单侧受力。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器(未示出),驱动器设有可伸缩往复运动的伸缩杆91,应当说明的是,驱动器可以为市面上常规的行程电机或气缸。驱动器的伸缩杆91端部固接有楔形块92,后滑座32朝向驱动器的侧面固接有连接块93,连接块93朝向前滑座31的侧面固接有转轴98,转轴98的外周侧套设有转动件94,转动件94的外周侧朝向楔形块92延伸出钩部95,前滑座31靠近转动件94的侧面固接有推块96,推块96朝向钩部95延伸出推动部97。
驱动装置主要用于下料工序,其工作过程为:下料时,驱动器的伸缩杆91朝下运动,伸缩杆91端部的楔形块92会抵顶钩部95,楔形块92对钩部95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由于转动件94的钩部95、转轴98、连接块93和后滑座32是固定连接的,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在楔形块92的斜面引导下,整体朝右侧滑动,但由于钩部95的侧面抵顶住推块96的推动部97,当楔形块92推动钩部95的同时,转动件94的钩部95会对推块96的推动部97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从而使前滑座31连带第一夹具51朝右侧运动,而正因为转动件94朝右侧运动的时候,钩部95的侧面会与推块96的推动部97抵顶,推块96的推动部97看作为一个支撑点,钩部95会绕推动部97进行转动,即钩部95的底端朝右侧运动,而钩部95的顶端(转动件94)会朝左侧运动,转动件94朝左侧运动会带动连接块93和后滑座32朝左侧运动,后滑座32朝左侧运动则会带动第二夹具52朝左侧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夹具51和第二夹具52背向运动,从而完成夹持机构的打开运动,料棒会从第一夹具51和第二夹具52之间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左支座41的顶端面固接有第一销钉71,前滑座31的顶端固接有第二销钉72,第一销钉71与第二销钉72之间设有拉簧(未示出),拉簧能够起到回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基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前滑轨和后滑轨,所述前滑轨设有与所述前滑轨滑动配合的前滑座,所述后滑轨设有与所述后滑轨滑动配合的后滑座,所述前滑座和后滑座均可在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之间往复滑动,所述左支座与所述后滑座之间设有驱使所述后滑座朝右侧滑动的左侧弹簧,所述右支座与所述前滑座之间设有驱使所述前滑座朝左侧滑动的右侧弹簧;
所述前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具,所述后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夹具配合夹持料棒的第二夹具;
所述左支座内还设有驱使所述前滑座和后滑座背向运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有可伸缩往复运动的伸缩杆,所述驱动器的伸缩杆端部固接有楔形块,所述后滑座朝向所述驱动器的侧面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前滑座的侧面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周侧套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外周侧朝向所述楔形块延伸出钩部,所述前滑座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侧面固接有推块,所述推块朝向所述钩部延伸出推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开设有朝向所述后滑座的第一盲孔,所述左侧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左侧弹簧的一端抵顶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底,所述左侧弹簧的另一端抵顶所述后滑座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座开设有朝向所述前滑座的第二盲孔,所述右侧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右侧弹簧的一端抵顶所述第二盲孔的孔底,所述右侧弹簧的另一端抵顶所述前滑座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的顶端面固接有第一销钉,所述前滑座的顶端固接有第二销钉,所述第一销钉与第二销钉之间设有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的侧面为竖直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的顶端部固接有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的侧面形成有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
CN202123091166.3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Active CN21680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1166.3U CN21680300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1166.3U CN21680300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3003U true CN216803003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1166.3U Active CN21680300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3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03003U (zh) 一种料棒双向夹持机构
CN219004381U (zh) 用于细铜丝调直机的可调节压轮
CN216803002U (zh) 一种料棒压持机构
CN207309120U (zh) 滚齿机机械手可调夹爪
CN105645167A (zh) 码布效果好的码布机
CN214561631U (zh) 夹料机构及可调双夹料组件
CN212688382U (zh) 一种自动送纽扣装置中的旋转机构
CN210335590U (zh) 窗框直角夹紧打磨台
CN213764801U (zh) 一种把手拧紧机构
CN212429665U (zh) 一种柔性连接结构
CN114212980A (zh) 一种可翻转的钢化玻璃加工固定装置
CN220028793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曲轴铣槽定位夹具
CN209159133U (zh) 一种丝印图文全自动双驱治具
CN215092032U (zh) 一种修边刀夹具
CN219324971U (zh) 一种电批锁螺丝结构
CN217223697U (zh) 一种汽车装饰件钻孔设备
CN219746901U (zh) 一种全自动背光组装机背光夹取机构
CN114227394B (zh) 一种带有压持机构的打磨装置
CN215468508U (zh) 一种z型钢加工设备
CN218857356U (zh)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石材刨床结构
CN114211280B (zh) 一种料棒压持机构
CN214827225U (zh) 一种自动取件机气爪
CN220534239U (zh) 一种多功能装夹装置
CN214251644U (zh) 一种岩石采样机
CN218694404U (zh) 一种配电柜板材多角度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