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1377U -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1377U
CN216801377U CN202123380139.8U CN202123380139U CN216801377U CN 216801377 U CN216801377 U CN 216801377U CN 202123380139 U CN202123380139 U CN 202123380139U CN 216801377 U CN216801377 U CN 216801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ressing
feeding
slid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01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t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t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t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t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01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1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1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1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所述模内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座、滑座和下压座,送料座中部开设有送料道,且其内部设有用以压紧料片的压块和驱动压块升级到第一驱动件;滑座设于送料座下方,送料座底部设有限位槽,滑座内设有伸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块以及驱动限位块升降活动的第二驱动件;下压座设于滑座上方,该下压座上安装有用以推动滑座滑动的推杆;下压座与滑座贴触时,推杆驱动滑座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滑动,第一驱动件驱动压块下行,第二驱动件驱动限位块退出限位槽外。一种冲压模具,其内部设有上述模内送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导电片需要特定的机台才能生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温控器、遥控器、马达碳刷片等符合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大,而导电片是该类控制器内部电路传导的重要部件,其中存在一种由两种金属片冲压铆接形成的特殊导电片,参阅图1,该种导电片生产时需要由一具有两相互垂直的冲压槽道的模具生产,而机台上在两冲压槽道外需要对应的设置送料装置以将料片不断向前输送,而传统的机台上仅设有一个送料装置与模具配合,该种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需要特别定制,不仅造价成本高,且当不生产该种导电片时,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则出现闲置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一种导电片生产时需要使用特制的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不仅造价成本高,且当不生产该种导电片时,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则出现闲置情况,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座、滑座和下压座,其中:
所述滑座中部开设有一滑道,所述送料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内,其中部开设有送料道,且该送料座内设有压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压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送料座内,且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道内以夹紧料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压块升降滑动;所述送料座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座内滑动连接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伸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滑座内还设有用以驱动所述限位块伸入或退离所述限位槽的第二驱动件;所述下压座设于所述送料座的上方,其底部设有用以推动所述滑座滑动的推杆;所述滑座的外侧设有一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送料座和所述滑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座与所述滑座贴触时,所述推杆驱动所述滑座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限位块退出所述限位槽外。
更为具体的,所述滑座的顶部开设有一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与外部相连通,其底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开设出的定位槽道,所述送料座设于所述滑道内,其顶部伸出所述滑道外,且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道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槽道内。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压片、第一限位板和第三弹簧;所述送料座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送料道相连通的压料孔,该第一升降槽的顶部在所述送料道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送料座的第一退位孔;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送料座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座的底部;所述压块由所述第一升降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压料孔内;所述第一压片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退位孔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座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座外。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压片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一挡片,两所述第一挡片均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槽内,且两所述第一挡片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退位孔的孔径。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压片、第二限位板和第四弹簧;所述滑座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滑道相连通的限位孔,该第二升降槽的顶部在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滑座的第二退位孔;所述第二升降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升降座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座上;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板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座的底部;所述限位块由所述第二升降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压片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退位孔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二升降块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滑座外。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压片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均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槽内,且两所述第二挡片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退位孔的孔径。
更为具体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滑座的一侧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中部开设有与料片相适配的通孔。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上述任一项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中:
所述下模座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该下模座上设有第一冲压槽道和第二冲压槽道,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相垂直;所述滑座以及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所述下压座设于所述滑座上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座底部;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冲压零件,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设有与所述冲压零件相适配的冲压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的技术效果为:
该冲压模具安装于传统机台上,机台上的送料装置设于第一冲压槽道外侧,通过该送料装置对第一冲压槽道内的料片进行输送,而模内送料机构对第二冲压槽道内的料片进行输送,开模时,压块与送料道的顶壁配合压紧料片,限位块置于限位槽内,使送料座与滑座形成一整体,合模时,推杆逐渐下压使滑座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滑动,进而带动料片移动,直至下压座与滑座的顶部贴触时,第一驱动件驱动压块下行,使之对料片失去夹紧作用,同时第二驱动件驱动限位块退出限位槽内,使送料座与滑座分离,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送料座先回退至原位,随后再次开模,在所述压块重新与送料道顶壁配合夹紧料片,避免料片回退,接着推杆上抬,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滑座回退至原位,限位块再次伸入限位槽内,以便下次送料工作的进行。该设计使仅带一送料装置的传统机台也可与模具配合进行由两金属片冲压铆接形成的导电片的制造,减低了机台定制成本,同时不生产该种导电片时,机台可与其他模具配合进行其他导电片的生产,不会出现闲置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中下压座与滑座贴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中送料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中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中滑座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中滑座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记:
1—送料座;2—滑座;3—下压座;4—固定板;
11—送料道;12—压块;13—第一驱动件;131—第一升降座;132—第一压片;133—第一限位板;134—第三弹簧;135—第一挡片;14—限位槽;15 —第一升降槽;16—压料孔;17—第一退位孔;18—定位块;
21—限位块;22—第二驱动件;221—第二升降座;222—第二压片;223 —第二限位板;224—第四弹簧;225—第二挡片;23—滑道;24—定位槽道; 25—第二升降槽;26—限位孔;27—第二退位孔;
31—推杆;
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43—定位座;4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具体参阅图1~图7,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座1、滑座2和下压座3,其中:
所述滑座2的中部设有一滑道23,所述送料座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23 内,其中部开设有送料道11,该送料座1内部设有压块12和第一驱动件13,所述压块12滑动连接在所述送料座1内,且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道11内以夹紧料片,所述第一驱动件13用以驱动所述压块12升降滑动;所述滑座2 设于所述送料座1的下方,所述送料座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座2上,其底部设有限位槽14,所述滑座2内滑动连接有一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的顶部伸至所述限位槽14内,所述滑座2内还设有用以驱动所述限位块21伸入或退离所述限位槽14的第二驱动件22;所述下压座3设于所述送料座1的上方,其底部设有用以推动所述滑座2滑动的推杆31;所述滑座2的外侧设有一固定设置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1与所述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送料座1和所述滑座2 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座3与所述滑座2贴触时,所述推杆31驱动所述滑座2 向远离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所述压块12向下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22驱动所述限位块21退出所述限位槽14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内送料机构安装于模具内部,其可实现以模具自身带动料片向前行进,需要使用机台上的送料装置。具体的,料片放置于所述送料道11内时,所述压块12与所述送料道11的顶壁配合夹紧料片,且此时所述限位块21置于所述限位槽14内以使所述送料座1与所述滑座2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压座3向下滑动时,所述推杆31逐渐与所述滑座2贴触并推动其向远离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滑动,进而所述送料座1带动料片向前行进,当所述下压座3与所述滑座2完全贴触时,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所述压块12 下行,进而所述压块12失去对料片的夹紧作用,同时,所述第二驱动件22驱动所述限位块21退出所述限位槽14外,使所述滑座2与所述滑块形成两个分离的个体,此时所述送料座1在所述第一弹簧41的作用下回退至原位,随后所述下压座3向上抬升,所述压块12恢复原位,即重新对料片起到夹紧作用,避免料片回退,随后所述第一推杆31随所述下压座3向上抬升,所述滑座2在所述第二弹簧42的作用回退至原位,且所述限位块21重新伸入所述限位槽14内,使所述送料座1与所述滑座2重新形成一个整体,以便下一次送料工作的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推杆31的底部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滑座2靠近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中部的上方,如此,所述推杆31下行时,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作用下,可顺畅的推动所述滑座2向远离所述固定板 4的一侧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板4、所述送料座1和所述滑座2上均安装有螺栓,所述第一弹簧41和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滑道23为两端均贯穿所述滑座2的通道,所述送料道11与所述滑道23平行,所述滑道23的顶部设有与外部相连通,且其底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开设出的定位槽道24,所述送料座1设于所述滑道23 内,其顶部延伸至所述滑道23外,且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道24相适配的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槽道24内。所述定位块18与所述定位槽道24的配合使所述送料座1不易与所述滑座2脱离。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13包括第一升降座131、第一压片132、第一限位板133和第三弹簧134;所述送料座1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一升降槽15,所述第一升降槽15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送料道11相连通的压料孔16,该第一升降槽15的顶部在所述送料道11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送料座1的第一退位孔17;所述第一升降座131 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槽15内;所述第一限位板133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 13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送料座1上;所述第三弹簧13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133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座131的底部;所述压块12由所述第一升降座131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压料孔16内;所述第一压片132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退位孔 17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座131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座1外。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所述压块12升降活动的过程为:所述下压座3与所述滑座2贴触时,所述第一压片132则受所述下压座3的挤压向下活动,进而压动所述第一升降座131向下活动,所述压块12则逐渐下行直至失去对料片的夹紧;当所述下压座3上行时,在所述第三弹簧134的弹性作用下,所述第一升降座131重新向上活动,进而所述压块12回至原位重新与送料道11的顶部配合对料片其夹紧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压座3的底部在所述送料座1的两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滑座2贴触时,所述下压座3仅与所述第一压片132压触,不与所述送料座1贴触,如此,可避免所述下压座3与所述送料座1间摩擦力过大而导致所述送料座1无法正常回退。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片132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一挡片135,两所述第一挡片135均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槽15内,且两所述第一挡片135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退位孔17的孔径。所述第一挡片135 对所述第一压片132起限位作用,避免所述下压座3上升速度过快而使所述第三弹簧134快速产生弹力而将所述第一压片132弹出。作为其他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片132与所述第一升降座131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件22包括第二升降座221、第二压片222、第二限位板23和第四弹簧24;所述滑座2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二升降槽25,所述第二升降槽25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滑道 23相连通的限位孔26,该第二升降槽25的顶部在所述滑道23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滑座2的第二退位孔27;所述第二升降座2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槽25内;所述第二限位板23设于所述第二升降座221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座2上;所述第四弹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板23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座221的底部;所述限位块21 由所述第二升降座221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孔26内;所述第二压片222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退位孔27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二升降块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滑座2外。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件22驱动所述限位块21升降活动的过程为:所述下压座3与所述滑座2贴触时,所述第二压片222则受所述下压座3的挤压向下活动,进而压动所述第二升降座221向下活动,所述限位块21则逐渐下行直至退出所述限位槽14外;当所述下压座3上行时,在所述第四弹簧24的弹性作用下,所述第二升降座221重新向上活动,进而所述限位块21重新抬升至所述限位槽14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压片222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二挡片225,所述第二挡片225均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槽25内,且两所述第二挡片225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退位孔27的孔径。所述第二挡片225对所述第二压片222起限位作用,避免所述下压座3上升速度过快而使所述第四弹簧24快速产生弹力而将所述第二压片222弹出。作为其他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压片222与所述第二升降座221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4远离所述滑座2的一侧设有定位座43,所述定位座43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4上,其中部开设有与料片相适配的通孔431。所述通孔431的设计对料片形成定位,避免所述压块12下行时料片的位置产生偏移。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上述任一项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中:
所述下模座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该下模座上设有第一冲压槽道和第二冲压槽道,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相垂直;所述滑座2以及所述固定板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所述下压座3设于所述滑座2 上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座底部;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冲压零件,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设有与所述冲压零件相适配的冲压槽。所述冲压模具带有模内送料机构,从而其配合传统机台即可完成由两种金属片冲压铆接形成的导电片的生产,即传统机台上的送料装置对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内的料片进行输送,而所述模内送料机构对所述第二冲压槽道内的料片进行输送,如此,减低了机台定制成本,同时不生产该种导电片时,机台可与其他模具配合进行其他导电片的生产,不会出现闲置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导电片生产时需要使用特制的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不仅造价成本高,且当不生产该种导电片时,带双送料装置的机台则出现闲置情况,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座、滑座和下压座,其中:
所述滑座中部开设有一滑道,所述送料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内,其中部开设有送料道,且该送料座内设有压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压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送料座内,且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道内以夹紧料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压块升降滑动;所述送料座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座内滑动连接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伸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滑座内还设有用以驱动所述限位块伸入或退离所述限位槽的第二驱动件;所述下压座设于所述送料座的上方,其底部设有用以推动所述滑座滑动的推杆;所述滑座的外侧设有一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送料座和所述滑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座与所述滑座贴触时,所述推杆驱动所述滑座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限位块退出所述限位槽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的顶部开设有一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与外部相连通,其底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开设出的定位槽道,所述送料座设于所述滑道内,其顶部伸出所述滑道外,且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道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槽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压片、第一限位板和第三弹簧;所述送料座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送料道相连通的压料孔,该第一升降槽的顶部在所述送料道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送料座的第一退位孔;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送料座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座的底部;所述压块由所述第一升降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压料孔内;所述第一压片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退位孔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座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送料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片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一挡片,两所述第一挡片均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槽内,且两所述第一挡片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退位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压片、第二限位板和第四弹簧;所述滑座的底部设有向上开设的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开设至与所述滑道相连通的限位孔,该第二升降槽的顶部在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向上开设至贯穿所述滑座的第二退位孔;所述第二升降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升降座的下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座上;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板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座的底部;所述限位块由所述第二升降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压片设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退位孔内,其底部与所述第二升降块相贴触,其顶部延伸至所述滑座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片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出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均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槽内,且两所述第二挡片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退位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滑座的一侧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中部开设有与料片相适配的通孔。
8.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模内送料机构,其中:
所述下模座设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该下模座上设有第一冲压槽道和第二冲压槽道,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相垂直;所述滑座以及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所述下压座设于所述滑座上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座底部;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冲压零件,所述第一冲压槽道和所述第二冲压槽道上设有与所述冲压零件相适配的冲压槽。
CN202123380139.8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Active CN216801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0139.8U CN2168013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0139.8U CN2168013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1377U true CN216801377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0139.8U Active CN2168013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1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01377U (zh) 一种模内送料机构以及采用该模内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0701926U (zh) 一种两工位自动化冲压装置
CN105170781A (zh) 一种侧向冲孔模具
CN218555324U (zh) 一种冲压双向翻边盖板的连续冲模机构
CN21737018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板材冲压成型装置
CN213378754U (zh) 自动多冲头冲孔机
CN201848697U (zh) 散热鳍片装配模具
CN211614184U (zh) 一种压铆机
CN114850360A (zh) 一种弹簧线圈成型设备
CN114632881A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入料翻转机构
CN106493223A (zh) 新型车门内板翻孔冲压模具
CN105149424A (zh) 一种冲孔模
JP3841511B2 (ja) プレス機械のチェンジリテーナー
CN220311433U (zh) 一种连续冲压机床
CN220177900U (zh) 冲模上一模多穴折弯机构
CN211464547U (zh) 侧柱、成型模具及具有该侧柱的轨道车辆
CN219292655U (zh) 一种可同时铆合多根铆钉的铆合装置
CN215879460U (zh) 一种新型冲压模具
CN21857476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铆接模具
CN221021755U (zh) 一种点阵式网孔冲压装置
CN217315431U (zh) 一种车用支撑盖板的连续冲模
CN217306932U (zh) 一种多pin针的夹取装置
CN217647286U (zh) 一种汽车用高强钢板冲压成型机构
CN210907672U (zh) 顶盖切断翻边整形复合模具
CN220028337U (zh) 一种可移动定位的负角翻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