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1566U -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1566U
CN216791566U CN202220499854.9U CN202220499854U CN216791566U CN 216791566 U CN216791566 U CN 216791566U CN 202220499854 U CN202220499854 U CN 202220499854U CN 216791566 U CN216791566 U CN 216791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gas
sealing cover
tightness test
test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98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阳
陈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Meiyin Joint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Meiyin Joint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Meiyin Joint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Meiyin Joint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98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1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1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1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用于传送待检测气瓶的下传送带和L型支架,L型支架安装在下传送带的机架一侧,支架顶部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密封罩,密封罩通过推动电机驱动移动,密封罩侧壁设有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的注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传送带、支架、推动电机、密封罩和注气管的配合使用,待检测气瓶由下传送带传送至密封罩的下方后,利用推动电机推动密封罩下移后将待检测气瓶顶部的分配头盖住,并主气管向密封罩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根据密封罩内气压的变化即可判断气瓶的气密性,整个检测过程,密封罩与气瓶的连接和分离无需人工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气瓶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下(-40~60℃)可重复充气使用,公称工作压力为1.0~30MPa(表压),公称容积为0.4~1000L的盛装永久性气体、液化气体或溶解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为了保障气瓶在使用时的安全,使得需要对气瓶进行气压检测。
现有公开号为CN205333254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LNG气瓶气密/气压试验工装,其通过将底部开口的工装主体固定在气瓶的分配头上,并通过工装主体顶部的气压管路向工装主体与气瓶之间打气加压,从而实现气瓶的气密性检测。然而,该试验工装采用在工装主体侧壁开设固定孔,并在固定孔内穿设螺栓将工装主体固定在气瓶分配头上,而气瓶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螺栓拧下后再进行下一个气瓶的固定检测,整个检测过程过于繁琐,自动化程度低,气瓶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能够试验工装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气瓶检测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试验工装与气瓶连接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用于传送待检测气瓶的下传送带和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安装在所述下传送带的机架一侧,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通过推动电机驱动移动,所述密封罩侧壁设有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的注气管。
可选的,所述注气管远离所述密封罩的一端安装有快速接头,所述注气管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外部充气设备进气管快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罩底部开口为下大上小的锥口,所述锥口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推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推动电机通过螺栓配合法兰盘与所述密封罩顶部连接,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密封罩之间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推动电机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机架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传送带,所述侧传送带夹持于所述待检测气瓶的两侧。
可选的,两所述侧传送带外壁均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槽,所述待检测气瓶外壁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的,所述下传送带两端和侧传送带两端均通过传动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下传送带的传动轴与侧传送带的传动轴之间通过伞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所述下传送带的传动轴端部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传送带、支架、推动电机、密封罩和注气管的配合使用,待检测气瓶由下传送带传送至密封罩的下方后,利用推动电机推动密封罩下移后将待检测气瓶顶部的分配头盖住,并主气管向密封罩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根据密封罩内气压的变化即可判断气瓶的气密性,整个检测过程,密封罩与气瓶的连接和分离无需人工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气瓶的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口和密封圈,密封罩下移后,其底部的锥口通过密封圈与待检测气瓶的圆弧形外壁贴合,可有效保证气瓶与密封罩之间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动电机输出端与密封罩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密封罩对待检测气瓶的压力,并通过外部控制器合理控制推动电机对密封罩的下移驱动力,避免密封罩对气瓶产生过大的挤压力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动电机与密封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罩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传送带;2、支架;3、推动电机;4、密封罩;40、锥口;5、注气管;6、快速接头;7、密封圈;8、法兰盘;9、压力传感器;10、侧传送带;100、限位槽;11、机架;12、待检测气瓶;13、传动轴;14、伞齿轮;15、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用于传送待检测气瓶12的下传送带1和L型支架2,所述L型支架2安装在所述下传送带1的机架11一侧,所述支架2顶部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密封罩4,所述密封罩通过推动电机3驱动移动,所述密封罩4侧壁设有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的注气管5,待检测气瓶12由下传送带1传送至密封罩4的下方后,利用推动电机3推动密封罩4下移后将待检测气瓶12顶部的分配头盖住,再利用外部充气设备向密封罩4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根据密封罩4内气压的变化即可判断气瓶的气密性,检测完后密封罩4复位,下传送带1将检测好的气瓶输送离开并将下一个待检测气瓶12传送至密封罩4下方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密封罩4与气瓶的连接和分离无需人工进行,并有效的提高了气瓶的检测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注气管5远离密封罩4的一端安装有快速接头6,注气管5通过快速接头6与外部充气设备进气管快接,快速接头6便于注气管5与外部充气设备的之间的快速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密封罩4底部开口为下大上小的锥口40,锥口40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圈7,密封罩4下移后,其底部的锥口40通过密封圈7与待检测气瓶12的圆弧形外壁贴合,可有效保证气瓶与密封罩4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推动电机3输出端安装有法兰盘8,推动电机3通过螺栓配合法兰盘8与密封罩4顶部连接,法兰盘8与密封罩4之间夹设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为环形垫圈式压力传感器EVT-14T6,压力传感器9和推动电机3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9可实时监测密封罩4对待检测气瓶12的压力,并通过控制器合理控制推动电机3对密封罩4的下移驱动力,避免对气瓶产生过大的挤压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机架1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传送带10,侧传送带10夹持于待检测气瓶12的两侧,侧传送带10可以保证待检测气瓶12的传送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两侧传送带10外壁均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槽100,待检测气瓶12外壁嵌入限位槽100内,限位槽100进一步提高了待检测气瓶12传送时的稳定性,避免待检测气瓶12出现倾倒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下传送带1两端和侧传送带10两端均通过传动轴13与机架11转动连接,下传送带1的传动轴13与侧传送带10的传动轴13之间通过伞齿轮14传动连接,机架1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下传送带1的传动轴13端部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驱动下传送带1的传动轴13转动的同时,通过伞齿轮14同步驱动侧传送带10的传动轴13旋转,保证了下传送带1与两侧传送带10的同步性。
工作原理:待检测气瓶12由下传送带1和侧传送带10的共同驱动作用下传送,其中,侧传送带10保证了待检测气瓶12不会倾倒,当待检测气瓶12传送至密封罩4正下方时,推动电机3动作,推动电机3推动密封罩4下移,并在压力传感器9的作用下,密封罩4以合理的压力密封在气瓶顶部,将气瓶的分配头完全盖住,接着,外部充气设备通过注气管5向密封罩4内部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然后根据密封罩4内部气压来判断气瓶的密封性,压气不变时,说明气瓶的密封性合格,气压变小时,说明气瓶的密封性不合格,气瓶气密性检测完后,通过推动电机3将密封罩4复位,通过下传送带1和侧传送带10的配合将检测后的气瓶输送离开,并将下一个待检测气瓶12输送至密封罩4下方进行下一轮检测,气瓶的整个检测过程,相比现有的气瓶检测,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提高,进而提高了气瓶的检测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待检测气瓶(12)的下传送带(1)和L型支架(2),所述L型支架(2)安装在所述下传送带(1)的机架(11)一侧,所述支架(2)顶部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密封罩(4),所述密封罩通过推动电机(3)驱动移动,所述密封罩(4)侧壁设有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的注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5)远离所述密封罩(4)的一端安装有快速接头(6),所述注气管(5)通过所述快速接头(6)与外部充气设备进气管快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4)底部开口为下大上小的锥口(40),所述锥口(40)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圈(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电机(3)输出端安装有法兰盘(8),所述推动电机(3)通过螺栓配合法兰盘(8)与所述密封罩(4)顶部连接,所述法兰盘(8)与所述密封罩(4)之间夹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压力传感器(9)和所述推动电机(3)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传送带(10),所述侧传送带(10)夹持于所述待检测气瓶(1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传送带(10)外壁均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槽(100),所述待检测气瓶(12)外壁嵌入所述限位槽(10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传送带(1)两端和侧传送带(10)两端均通过传动轴(13)与机架(11)转动连接,所述下传送带(1)的传动轴(13)与侧传送带(10)的传动轴(13)之间通过伞齿轮(14)传动连接,所述机架(1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所述下传送带(1)的传动轴(13)端部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15)。
CN202220499854.9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Active CN216791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9854.9U CN216791566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9854.9U CN216791566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1566U true CN216791566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9854.9U Active CN216791566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15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4946A (zh) * 2024-03-01 2024-04-05 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7824946B (zh) * 2024-03-01 2024-05-14 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4946A (zh) * 2024-03-01 2024-04-05 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7824946B (zh) * 2024-03-01 2024-05-14 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7863A (zh) 方形动力电池自动气密性氦检机
CN209589377U (zh) 一种电池氦检设备
CN211121793U (zh) 一种用于检测气雾罐的气密性装置
CN102589981B (zh) 一种泡壳压力测试装置
CN216791566U (zh) 一种气瓶气密性试验工装
CN214667466U (zh) 一种高效铸件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10774580U (zh) 一种塑料瓶检漏装置
CN114636530A (zh) 一种塑料桶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9432361U (zh) 一种新型缸盖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5183181U (zh) 方形动力电池自动气密性氦检机
CN210333415U (zh) 一种水壶生产检漏装置
CN202631202U (zh) 变速器壳体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9432362U (zh) 缸盖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1721475A (zh) 一种灯体上下型腔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0976337A (zh)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CN208070174U (zh) 氧氟沙星滴眼液检漏机
CN209102303U (zh) 内防喷工具压力检测设备
CN115127739A (zh) 冰箱油缸压缩机气缸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2779823U (zh) 一种自动快速气密检测装置
CN213351308U (zh) 一种半导体元件加工用焊接设备
CN210719545U (zh) 一种自动充泄气压力罐
CN113358276A (zh) 一种法兰式压力仪表快速夹紧密封装置
CN110793732A (zh) 一种电池包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589872U (zh) 一种压缩机金属零部件检测设备
CN105547599A (zh) 一种气密性全自动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