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8023U -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 Google Patents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8023U
CN216778023U CN202220108752.XU CN202220108752U CN216778023U CN 216778023 U CN216778023 U CN 216778023U CN 202220108752 U CN202220108752 U CN 202220108752U CN 216778023 U CN216778023 U CN 216778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ilter plate
filter
feed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87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朱国利
梁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87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8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8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8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该组合滤板包括进料滤板和出液滤板;创新方案的要点是:(1)优化流体进出方式,采取单进双出,减少了多余的流体孔,且避免了前后滤室进料不同步;(2)改进外形结构,去掉外跨耳使滤板外形尺寸最小化、且滤板注塑模具不再复杂;(3)简化内部结构,在滤板上角空腔部设置单室进料孔,省略了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有效扩大了过滤面积。并联滤室,使用该组合滤板,解决了单种普通滤板存在多余的流体孔造成浪费且影响后端滤室同步进料、外跨耳滤板外形尺寸过大与注塑模具较复杂、非空腔部的双室分料孔及相关结构复杂占用滤板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技术难题;产品改型升级、降本增效。

Description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专利分类号B01D25/12)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孔并联进料式组合滤板。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多滤室间歇性操作的加压过滤设备;自动压滤机,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PLC智能控制的压滤机;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是一种具有进料总通道、多滤室并联同时快速均匀进料的新型高效自动压滤机;主要由双梁机架、滤板压紧机构、并联过滤机构、拉板卸饼机构、清洗滤布机构、翻板接液机构、PLC程控系统组成;适用于各种悬浮液物料(即液体和固态颗粒的混合物)的固液分离。
并联过滤机构,是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的核心机构,主要由首尾防腐滤板、并联滤板、滤布、夹布分料器、滤板支撑拉手、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等零部件组成;并联滤板,多为外跨耳孔并联进料式滤板,双滤板支撑拉手将滤板支撑在机架双梁的滤板导轨上,通过液压油缸压紧滤板,多块包覆着滤布的相邻滤板的凹部(空腔部)构成多并联滤室;多并联滤室加首尾防腐滤板和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即构成并联过滤机构。
并联滤板,双面结构对称,是并联过滤机构的关键元件;其特征在于:非空腔部具有进料总通道孔、双室进料支孔、双室分料孔、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多块并联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联通成多滤室进料总通道,双室分料孔联通并联滤板两面的双滤室,双室进料支孔联通进料总通道和双室分料孔;物料从进料总通道通过并联的双室进料支孔同时快速均匀分流到各滤室。新型并联滤板的性能优于传统的串联滤板,串联滤板的特征在于:空腔部具有进料孔,没有多滤室进料总通道,各滤室通过进料孔串联,物料先后逐个串行进入各滤室;后端滤室存在压力损失,各滤室压力不均衡、进料不均匀,影响整体过滤效果。
现有的外跨耳孔并联进料式滤板,存在以下缺陷:(1)单种滤板存在多余的流体孔,由于滤板双面结构对称,每块滤板都具有一个进料孔与两个出液孔,相邻滤板的空腔部构成滤室后,一个滤室具有两个进料孔与四个出液孔,多余的一个进料孔与两个出液孔不仅造成制造成本浪费,而且多余的一个进料孔影响后端滤室同步进料与过滤效果;(2)外跨耳增加了滤板的外形尺寸与重量,滤板注塑模具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外形不够美观;(3)双室分料孔两端具有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高度介于边框密封面与凹部过滤网点面之间,结构复杂,加工工序繁琐,且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占用双室分料孔两倍的滤板面积;并联滤板整体结构最优化、外形尺寸最小化、功能性结构最简化、有效过滤面积最大化是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综合性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外跨耳孔并联进料式滤板的缺陷,解决单种普通滤板存在多余的流体孔造成浪费且影响后端滤室同步进料、外跨耳滤板外形尺寸过大与注塑模具较复杂、非空腔部的双室分料孔及相关结构复杂占用滤板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空腔部角孔——指滤板凹部的单室进料角孔;相应并联滤室——指具有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并联滤室,因专利名称字数有限而简称。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创新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以下简称: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主要由两种配套的进料滤板和出液滤板组合而成;总体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即创新的总体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1)整体结构最优化:将单块单进料兼双出液普通滤板,改进成两种配套的分别进料或出液的组合滤板——一块单进料兼单出液式进料滤板、一块单出液不进料式出液滤板,该组合滤板构成的滤室为单进料双出液式并联滤室,相对减少了一个多余的单室进料孔和两个多余的出液孔,使并联滤室整体结构最优化,且有效避免了前后滤室进料不同步;(2)外形尺寸最小化:将现有的外跨耳孔(即进料总通道孔)并联进料式滤板,改进成非空腔部角孔并联进料式进料滤板,去掉外跨耳使滤板结构紧凑外形尺寸最小化、且滤板注塑模具不再复杂;(3)功能性结构最简化:将现有设置在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上的双室分料孔(俗称:单室进料孔),改进设置在临进料总通道孔的滤板右上角凹部(空腔部),双室分料孔端与凹部过滤网点面等高,使用配套的夹布分料器效果显著,因此省略了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使滤板内部结构最简化;从而,解决了单种普通滤板存在多余的流体孔造成浪费且影响后端滤室同步进料、外跨耳滤板外形尺寸过大与注塑模具较复杂、非空腔部的双室分料孔及相关结构复杂占用滤板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技术难题。
具体设计方案是:(1)所述的进料滤板,为并联式以进料为主、暗流出液为辅的主滤板,双面结构对称,具有边框密封面、多功能孔(进水或进气孔)、滤板承压台(兼滤布支撑)、双室分料孔(俗称:单室进料孔)、双室进料支孔、进料总通道孔、右出液孔、右汇流道、右出液排孔、凹部过滤网点面、各流体孔端密封槽、拉手安装螺孔;所述的双室分料孔,为给滤板双面的滤室分供物料孔,位于临进料总通道孔的滤板右上角凹部(空腔部),双室分料孔贯通滤板、联通双滤室,其孔端比凹部过滤网点面高,使用配套的夹布分料器;所述的进料总通道孔,为多滤室并联进料总通道孔,位于滤板右上角的非空腔部,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联通成多滤室进料总通道;所述的双室进料支孔,为联通进料总通道和双室分料孔、给滤板双面的滤室供物料的分支孔,其直径小于进料滤板板芯厚度;所述的右出液孔,为辅助暗流出液孔,位于滤板右下角的非空腔部,通过右汇流道和右出液排孔联通滤室;左出液孔为经过进料滤板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2)所述的出液滤板,为出液为主、与进料滤板配套的滤板,与进料滤板相比,减少了双室分料孔、双室进料支孔,因此出液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为经过出液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不联通滤室;同时,将右汇流道和右出液排孔改为左汇流道和左出液排孔,出液滤板的左出液孔通过左汇流道和左出液排孔联通滤室;右出液孔为经过出液滤板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出液滤板的其它结构与进料滤板相同。
主要零部件的连接关系是:进料滤板和出液滤板构成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为进一步说明各流体总通道,外加与本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密切相关的滤布、夹布分料器、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1)进料滤板组件的组装: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安装在相应的流体孔端密封槽中;滤布披挂在进料滤板的两面包覆滤板并固定;夹布分料器安装在进料滤板的双室分料孔上夹紧滤板两面的滤布、并贯通滤板两面的滤室,形成进料滤板组件;(2)出液滤板组件的组装:滤布披挂在进料滤板的两面包覆滤板并固定,形成出液滤板组件;(3)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组件的总装: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组件相间排列压紧后相邻滤板的凹部构成滤室;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三种流体角孔(即进料总通道孔、多功能孔、左右出液孔)分别联通成三种多滤室封闭式总通道(即进料总通道、多功能总通道、双出液总通道);三种流体分孔(即双室进料支孔、进水气支孔、左右汇流道)分别连通三种相应的总通道和滤室;具有单孔并联进料、双孔暗流出液、多功能孔轮换进水洗涤或进气吹干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并联滤室,即并联进料滤室,是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的核心机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该并联滤室,主要由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滤布、夹布分料器、滤板支撑拉手、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组成;具有多滤室同步进料、高效固液分离、快速暗流出液、洗涤净化滤饼、吹干纯化滤饼的功能,适用于各种悬浮液物料(即液体和固态颗粒的混合物)的固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显著的进步是具有整体结构最优化、多滤室同步进料、各室过滤效果均衡、结构紧凑、外形尺寸最小化、过滤面积占比较大、内部结构最简化、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其有益效果是(1)通过创新单进料双出液式组合滤板,相对普通滤板减少了一个多余的单室进料孔和两个多余的出液孔,且有效避免了前后滤室进料不同步,提高了均衡过滤效果;(2)通过创新非空腔部角孔并联进料式组合滤板,去掉外跨耳使滤板外形尺寸最小化、且滤板注塑模具不再复杂;(3)通过在临进料总通道孔的滤板上角凹部(空腔部)设置单室进料孔,省略了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有效扩大了过滤面积;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并联滤板整体结构最优化、外形尺寸最小化、内部结构最简化、有效过滤面积最大化综合性技术难题;产品改型升级、降本增效,是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的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进料滤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出液滤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配套的夹布分料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与并联滤室相关元件组装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框密封面,2-多功能孔(即进水或进气孔),3-滤板承压台(兼滤布支撑),4-夹布分料器,5-双室分料孔(俗称:单室进料孔),6-双室进料支孔,7-进料总通道孔, 8-右出液孔,9-右汇流道,10-右出液排孔,11-左出液孔,12-左汇流道,13-左出液排孔,14-出液滤板,15-进料滤板,16-滤布,41-双圆环夹,42-Y形连接筋,43-分料扇形孔,44-双夹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的没有创造性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如空腔部设置单室进料孔方式相同、结构相似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简称: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主要由两种配套的进料滤板和出液滤板组合而成;总体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即创新的总体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1)整体结构最优化:将单块单进料兼双出液普通滤板,改进成两种配套的分别进料或出液的组合滤板——一块单进料兼单出液式进料滤板、一块单出液不进料式出液滤板,该组合滤板构成的滤室为单进料双出液式并联滤室,相对减少了一个多余的单室进料孔和两个多余的出液孔,使并联滤室整体结构最优化,且有效避免了前后滤室进料不同步;(2)外形尺寸最小化:将现有的外跨耳孔(即进料总通道孔)并联进料式滤板,改进成非空腔部角孔并联进料式进料滤板15,去掉外跨耳使滤板外形尺寸最小化、且滤板注塑模具不再复杂;(3)功能性结构最简化:将现有设置在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上的双室分料孔5(俗称:单室进料孔),改进设置在临进料总通道孔7的滤板右上角凹部(空腔部),双室分料孔端与凹部过滤网点面等高,使用配套的夹布分料器4效果显著,因此省略了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使滤板内部结构最简化;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说明如下。
所述的进料滤板15,为并联式以进料为主、暗流出液为辅的主滤板,双面结构对称,具有边框密封面、多功能孔2(进水或进气孔)、滤板承压台3(兼滤布支撑)、双室分料孔5(俗称:单室进料孔)、双室进料支孔6、进料总通道孔7、右出液孔8、右汇流道9、右出液排孔10、凹部过滤网点面、各流体孔端密封槽、拉手安装螺孔;所述的双室分料孔5,为给滤板双面的滤室分供物料孔,位于临进料总通道孔7的滤板右上角凹部(空腔部),双室分料孔5贯通滤板、联通双滤室,其孔端比凹部过滤网点面高,使用配套的夹布分料器4;所述的进料总通道孔7,为多滤室并联进料总通道孔7,位于滤板右上角的非空腔部,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7联通成多滤室进料总通道;所述的双室进料支孔6,为联通进料总通道和双室分料孔、给滤板双面的滤室供物料的分支孔,其直径小于进料滤板板芯厚度;所述的右出液孔8,为辅助暗流出液孔,位于滤板右下角的非空腔部,通过右汇流道9和右出液排孔10联通滤室;左出液孔为经过进料滤板15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
所述的出液滤板14,为以出液为主、与进料滤板15配套的滤板,与进料滤板15相比,减少了双室分料孔5、双室进料支孔6,因此出液滤板14的进料总通道孔7为经过出液滤板14的进料总通道孔7、不联通滤室;同时,将右汇流道9和右出液排孔10改为左汇流道12和左出液排孔13,出液滤板14的左出液孔11通过左汇流道12和左出液排孔13联通滤室;右出液孔为经过出液滤板14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出液滤板14的其它结构与进料滤板15相同。
所述的夹布分料器4,为双室分料孔5配套的双圆环夹螺纹连接式夹布分料器4,包括双圆环夹41、连接螺栓,圆环夹41里面具有与双室分料孔5孔径相应的止口,圆环夹41的环芯具有Y形连接筋42、分料扇形孔43、双夹连接孔44(其中一个为螺孔);利用连接螺栓连接双圆环夹41,形成夹布分料器4;用于安装在进料滤板15的双室分料孔5上夹紧滤板两面的滤布16、并贯通滤板两面的滤室(即和双室分料孔合一共同给滤板双面的滤室分供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具有整体结构最优化、多滤室同步进料、各室过滤效果均衡、结构紧凑、外形尺寸最小化、过滤面积占比较大、内部结构最简化、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解决了单种普通滤板存在多余的流体孔造成浪费且影响后端滤室同步进料、外跨耳滤板外形尺寸过大与注塑模具较复杂、非空腔部的双室分料孔5及相关结构复杂占用滤板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技术难题;产品改型升级、降本增效。
实施例2
一种并联滤室,即并联进料滤室,是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的核心机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简称: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该并联滤室,主要由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滤布16、夹布分料器4、滤板支撑拉手、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组成;具有多滤室同步进料、高效固液分离、快速暗流出液、洗涤净化滤饼、吹干纯化滤饼的功能,适用于各种悬浮液物料(即液体和固态颗粒的混合物)的固液分离。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共有的技术部分,按照中国通用机械行业标准《厢式和板框式压滤机》T/CGMA0701、《厢式和板框式压滤机滤板》T/CGMA0702-2021团标制造。
并联滤室的组装与总装:为方便说明,外加与本并联滤室密切相关的首尾防腐滤板和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1)进料滤板组件的组装: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安装在相应的流体孔端密封槽中;滤布16披挂在进料滤板15的两面包覆滤板并固定;夹布分料器4安装在进料滤板15的双室分料孔5上夹紧滤板两面的滤布16、并贯通滤板两面的滤室;双滤板支撑拉手分别安装在滤板两侧的拉手安装螺孔中(位于滤板重心的上方),形成进料滤板组件;(2)出液滤板组件的组装:滤布16披挂在出液滤板14的两面包覆滤板并固定,双滤板支撑拉手分别安装在滤板两侧的拉手安装螺孔中,形成出液滤板组件;进料滤板组件和出液滤板组件构成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组件;(3)并联滤室的总装: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组件相间排列依靠双滤板支撑拉手支撑在机架双梁的滤板导轨上,通过液压油缸压紧滤板,多块包覆着滤布16的相邻滤板的凹部(空腔部)构成多并联滤室;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三种流体角孔(即进料总通道孔7、多功能孔2、左右出液孔8、11)分别联通成三种多滤室封闭式总通道(即进料总通道、多功能总通道、双出液总通道);三种流体分孔(即双室进料支孔6、进水气支孔、左右汇流道9、12)分别连通三种相应的总通道和滤室;(4)并联过滤机构的构成:机头单面防腐滤板安装在止推板上,机尾单面防腐滤板安装在压紧板上,联通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多并联滤室加首尾防腐滤板和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即构成并联过滤机构;具有单孔并联进料、双孔暗流出液、多功能孔轮换进水洗涤或进气吹干的功能。
并联过滤机构的工作过程:供料泵加压将物料通过进料总通道、从各双室进料支孔6和双室分料孔5同时并联输入多滤室(相邻滤布16形成的过滤布袋),进行低压静态过滤,滤布16截留物料中的颗粒在滤室中形成滤饼,滤液穿过滤布16从滤室(滤板与滤布之间)的组合滤板上的左右双出液孔8与11、出液总通道流出;PLC控制电磁阀自动转换多功能总通道的功能,高压水或气通过多功能总通道、从组合滤板的左上角多功能孔2输入滤室,先后进行反吹物料(反吹保压过程沉淀在进料总通道中的物料)、洗涤净化、吹干纯化;拉开滤板实现重力卸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滤室,其有益效果是(1)通过创新单进料双出液式组合滤板,相对普通滤板减少了一个多余的单室进料孔和两个多余的出液孔,且有效避免了前后滤室进料不同步,提高了均衡过滤效果;(2)通过创新非空腔部角孔并联进料式组合滤板,去掉外跨耳使滤板外形尺寸最小化、且滤板注塑模具不再复杂;(3)通过在临进料总通道孔7的滤板上角凹部(空腔部)设置单室进料孔5,省略了夹布分料器安装平台,有效扩大了过滤面积;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并联滤板整体结构最优化、外形尺寸最小化、内部结构最简化、有效过滤面积最大化综合性技术难题;产品改型升级、降本增效,是并联进料式自动压滤机的发展方向。

Claims (2)

1.一种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包括进料滤板和出液滤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料滤板,为并联式以进料为主、暗流出液为辅的主滤板,双面结构对称,具有边框密封面、多功能孔、滤板承压台、双室分料孔、双室进料支孔、进料总通道孔、右出液孔、右汇流道、右出液排孔、凹部过滤网点面、各流体孔端密封槽、拉手安装螺孔;所述的双室分料孔,为给滤板双面的滤室分供物料孔,位于临进料总通道孔的滤板右上角凹部,双室分料孔贯通滤板、联通双滤室,其孔端比凹部过滤网点面高,使用配套的夹布分料器;所述的进料总通道孔,为多滤室并联进料总通道孔,位于滤板右上角的非空腔部,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联通成多滤室进料总通道;所述的双室进料支孔,为联通进料总通道和双室分料孔、给滤板双面的滤室供物料的分支孔,其直径小于进料滤板板芯厚度;所述的右出液孔,为辅助暗流出液孔,位于滤板右下角的非空腔部,通过右汇流道和右出液排孔联通滤室;左出液孔为经过进料滤板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所述的出液滤板,为出液为主、与进料滤板配套的滤板,与进料滤板相比,减少了双室分料孔、双室进料支孔,因此出液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为经过出液滤板的进料总通道孔、不联通滤室;同时,将右汇流道和右出液排孔改为左汇流道和左出液排孔,出液滤板的左出液孔通过左汇流道和左出液排孔联通滤室;右出液孔为经过出液滤板的暗流出液孔、不联通滤室;出液滤板的其它结构与进料滤板相同;多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组件相间排列压紧后相邻滤板的凹部构成滤室;具有单孔并联进料、双孔暗流出液、多功能孔轮换进水洗涤或进气吹干的功能。
2.一种并联滤室,即并联进料滤室,包括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滤布、夹布分料器、滤板支撑拉手、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
CN202220108752.XU 2022-01-17 2022-01-17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Active CN216778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752.XU CN216778023U (zh) 2022-01-17 2022-01-17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752.XU CN216778023U (zh) 2022-01-17 2022-01-17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8023U true CN216778023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8752.XU Active CN216778023U (zh) 2022-01-17 2022-01-17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8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76571U (zh) 一种新型隔膜压滤机
CN216963681U (zh) 压滤机组的空压机对物料稳压罐补压式分步稳压进料系统
CN111603815A (zh) 双孔并联进料厢式主副板组合滤室及双进料厢式压滤机
CN111603814A (zh) 双向并联进料式两用过滤机构及两用厢式自动压滤机
CN214512950U (zh) 双向进出多功能过滤机构及相应高效大型厢式压滤机
CN202822909U (zh) 新型立式全自动自锁式高效隔膜压滤机
CN212440217U (zh) 双孔并联进料厢式主副板组合滤室及双进料厢式压滤机
CN216778023U (zh) 并联滤室的空腔部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滤室
CN116474430A (zh) 并联滤室的滤腔角孔进料式组合滤板及相应并联过滤机构
CN215653998U (zh) 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
CN213433141U (zh) 一种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用的压滤机
CN217526502U (zh) 明流洗涤压滤机两组滤室型滤洗机构的中间分隔吹风装置
CN212440211U (zh) 双进出厢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双进出厢式自动压滤机
CN201283244Y (zh) 一种全自动自清洗连续水过滤器
CN216963677U (zh) 三角形流体孔上耳并联进料厢式滤板及相应厢式压滤机
CN115068986A (zh) 明流滤洗机构的多滤室中间分隔吹风装置及两用吹风程序
CN211302193U (zh) 一种双滤腔滤板以及双滤腔压滤机
CN218944446U (zh) 压滤机滤板下角进料孔用螺栓安装式半夹布分料器
CN214634302U (zh) 一种压滤机的新型滤板结构
CN212440204U (zh) 压滤机压榨气体再利用装置及节能型隔膜压滤机
CN217449092U (zh) 高效洗涤压滤机组的节水式滤饼连续循环洗涤系统
CN217988481U (zh) 进料套筒连体式双面滤布配套的内置式滤室进料孔匀料器
CN114832459B (zh) 双向进出多功能过滤机构及相应高效大型厢式压滤机
CN114053769A (zh) 双进出厢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双进出厢式自动压滤机
CN205055529U (zh) 一种采用过滤单元组成的板框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