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7998U -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7998U
CN216777998U CN202220018628.4U CN202220018628U CN216777998U CN 216777998 U CN216777998 U CN 216777998U CN 202220018628 U CN202220018628 U CN 202220018628U CN 216777998 U CN216777998 U CN 216777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as collecting
mud
gas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86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建瑞
操沛沛
刘军
李春泉
王艳朋
韩珊珊
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ondu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ondu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ondu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ondu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86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7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7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7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包括集气罩、进水溢流堰、气体排放管、沉淀区、倒V型沉淀板、出水缓冲区、排水溢流堰、进水缓冲区、排水管,所述集气罩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集气罩下端重叠投影量大于200mm,上下两层集气罩水平夹角均为55°~60°,所述下层集气罩间和上下两层集气罩间形成的污泥回流缝间距大于200mm,该设备适用于生化反应系统内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具有安装简单;气、固、液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可以直接替代二沉池,克服传统二沉池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水力停留时间长,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等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法,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通过厌氧或缺氧区的设置使之具有生物脱氮、除磷的效能。主要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融入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这样,污水中的有机物、氧气与微生物能充分进行传质和反应,随后混合液流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水即为净化水。随着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排放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以及排放需求的不断提高,活性污泥法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应用广泛,但类似于AO,A 2O工艺均需设置二沉池,通过二沉池实现出水澄清(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提高回流污泥的含固率)。其沉淀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若沉淀或浓缩效果不好,会增加出水中活性污泥悬浮物浓度,降低出水指标;同时,回流污泥浓度及微生物量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影响净化效果。传统二沉池的形式一般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均需设置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等多个区域,减少污泥上浮,实现沉淀效果,因此系统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水力停留时间长,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若采用机械刮泥方式,刮泥机容易锈蚀,维护复杂。同时由于泥水分离设备结构复杂,现场施工难度高,容易造成安装质量低,因此通过分离装置的撬装式简化现场安装工序,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安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包括集气罩、进水溢流堰、气体排放管、沉淀区、倒V型沉淀板、出水缓冲区、排水溢流堰、进水缓冲区、排水管,所述集气罩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集气罩下端重叠投影量大于200mm,上下两层集气罩水平夹角均为55°~60°,所述下层集气罩间和上下两层集气罩间形成的污泥回流缝间距大于2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气罩底部敞开,其两边侧壁与上下两层集气罩一端通过孔洞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体排放管管径不小于200mm,与集气罩通过孔洞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水溢流堰为带有方孔的花墙组成,方孔的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300mm,方孔开设于沉淀区的进水口中间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淀区水平流速不超过10-30mm/s,高度不小于1.0-1.5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淀区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储泥区、倒V型沉淀板和超高缓冲区,沉淀区的同时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为每两层的倒V型沉淀板之间的缝隙组成,使水流均匀进入倒V型沉淀板组件,过孔水流速度为0.07-0.09m/s;在进水口的对侧设置出水口,过孔水流速度为0.2-0.4m/s;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倒V型沉淀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倒V型沉淀板厚度为5-10mm,长度为1.5-2.0m,斜面宽度为0.25m,倒V型板夹角为60°,斜板通过框架叠加进行固定,斜板间距为50~100mm,斜板见污泥沉淀通道20-50mm,堆积高度与沉淀区高度一致,沉淀斜板框架通过螺帽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气罩顶部以上,沉淀斜板框底部高度不小于90mm,且进水区域略高,安装过程中成1°倾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水缓冲区位于沉淀区的出水口与排水溢流堰中间,出水溢流堰的排水侧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设计为U型水封管道,管径不小于1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水缓冲区分别与沉淀区的进水口和进水溢流堰两个部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能够保障生化出水水质好且运行稳定,并且工艺简单、集成化高且易操作,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采用集气罩和倒V型板依次实现气和泥水的分离,相交传统沉淀分离工艺,大大提高了泥水分离效果,克服了生化泥水分离占地面积大、分离效果差、辅助污泥回流设备多等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沉淀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沉淀区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沉淀区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的倒V型沉淀板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集气罩;2、进水溢流堰;3、气体排放管;4、沉淀区;5、倒V型沉淀板;6、出水缓冲区;7、排水溢流堰;8、进水缓冲区;9、排水管;10、储泥区;11、超高缓冲区;12、进水口;1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气罩1、沉淀区4和出水缓冲区6;集气罩1位于泥水分离设备正上方,使泥水分离设备处于负压环境中,以便于进行废气收集。沉淀区4位于泥水分离设备进出水中间位置的倒V型沉淀板5区域,以实现泥水分离。出水缓冲区6位于泥水分离设备的出水口13和排水管9中间位置,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生化池气液固混合水上升至泥水分离设备所在位置,通过底部集气罩1实现气体分离,混合气体被分离单独收集经集气罩1进入最终的集气箱,泥水混合液进一步至进水口12,通过进水口12进入进水区,泥水混合液在进水区进一步进行气体分离,残余的少量气体继续上升被收集,而泥水混合液通过进水孔进入均匀进入沉淀区4,进行泥水分离的进水孔设置在倒V型沉淀板5的进水侧,通过进水孔堰与倒V型沉淀板5连接,倒V型沉淀板5通过框架叠加进行固定,斜板间距为50~100mm,斜板见污泥沉淀通道20-50mm,堆积高度与沉淀区4高度一致,沉淀斜板框架通过螺帽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气罩1顶部以上,沉淀斜板框底部高度不小于90mm,且进水区域略高,安装过程中成1°倾角,从而形成倒V型沉淀区4;泥水混合液均匀进入沉淀区4的倒V型沉淀板5进行自然沉降;清液通过倒V板另一侧的出水口13进行收集排出,进入出水缓冲区6;而污泥颗粒沉降通过污泥通道落下进入沉淀区4下部进一步沉淀,污泥通过集气罩1的污泥回流缝重新进入厌氧反应区;
其中,集气罩1包括上集气罩1和下集气罩1,上集气罩1和下集气罩1结构相同,上下两层集气罩1水平夹角均为55°~60°,两层集气罩1下端重叠投影量大于200mm,下层集气罩1间和上集气罩1间形成的污泥回流缝间距大于200mm。
其中,集气罩1底部敞开,设置有气体排放管3,管径不小于200mm
其中,沉淀区4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储泥区10、倒V型沉淀板5和超高缓冲区11,沉淀区4设计为平流式沉淀池结构,沉淀区4的一侧设置进水孔堰,使水流均匀进入沉淀区4的倒V型沉淀板5组件,过孔水流速度为0.07-0.09m/s;在进水孔堰的对侧设置出水孔堰,与排水口连接,过孔水流速度为0.2-0.4m/s;
其中,沉淀区4水平流速不超过10-30mm/s,高度不小于1.0-1.5m。
其中,倒V型沉淀板5厚度为5-10mm,长度为1.5-2.0m,斜面宽度为0.25m,倒V型板夹角为60°,斜板通过框架叠加进行固定,斜板间距为50~100mm,斜板见污泥沉淀通道20-50mm,堆积高度与沉淀区4高度一致,沉淀斜板框架通过螺帽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沉淀区4内中上部位,出水缓冲区6以下位置,且进水区域略高,安装过程中成1°倾角。通过倒V型沉淀板5实现污泥、污水和废气的分离,并且保障出水清澈;
其中,出水缓冲区6高度不小于500mm,出水缓冲区6位于沉淀区4的进水口12与进水溢流堰2中间,进水缓冲区8与排水管9连接,排水管9设计为U型水封管道,管径不小于150mm;
其中,进水缓冲区8分别与沉淀区4的进水口12和进水溢流堰2两个部位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包括集气罩(1)、进水溢流堰(2)、气体排放管(3)、沉淀区(4)、倒V型沉淀板(5)、出水缓冲区(6)、排水溢流堰(7)、进水缓冲区(8)、排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集气罩下端重叠投影量大于200mm,上下两层集气罩水平夹角均为55°~60°,所述下层集气罩(1)间和上下两层集气罩间形成的污泥回流缝间距大于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底部敞开,其两边侧壁与上下两层集气罩(1)一端通过孔洞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管(3)管径不小于200mm,与集气罩(1)通过孔洞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溢流堰(2)为带有方孔的花墙组成,方孔的宽度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300mm,方孔开设于沉淀区(4)的进水口(12)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水平流速不超过10-30mm/s,高度不小于1.0-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储泥区(10)、倒V型沉淀板(5)和超高缓冲区(11),沉淀区的同时分别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
7.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4)的进水口(12)为每两层的倒V型沉淀板之间的缝隙组成,使水流均匀进入倒V型沉淀板组件,过孔水流速度为0.07-0.09m/s;在进水口(12)的对侧设置出水口(13),过孔水流速度为0.2-0.4m/s;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通过倒V型沉淀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沉淀板(5)厚度为5-10mm,长度为1.5-2.0m,斜面宽度为0.25m,倒V型板夹角为60°,斜板通过框架叠加进行固定,斜板间距为50~100mm,斜板见污泥沉淀通道20-50mm,堆积高度与沉淀区(4)高度一致,沉淀斜板框架通过螺帽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气罩(1)顶部以上,沉淀斜板框底部高度不小于90mm,且进水区域略高,安装过程中成1°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缓冲区(6)位于沉淀区(4)的出水口(13)与排水溢流堰(7)中间,出水溢流堰的排水侧与排水管(9)连接,排水管(9)设计为U型水封管道,管径不小于1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缓冲区(8)分别与沉淀区(4)的进水口(12)和进水溢流堰(2)两个部位连接。
CN202220018628.4U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Active CN216777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8628.4U CN216777998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8628.4U CN216777998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7998U true CN216777998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8628.4U Active CN216777998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79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99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厌氧系统内高效撬装式三相分离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99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负荷厌氧系统内高效撬装式三相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2084A (zh) 好氧型内循环回流式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CN107200440A (zh) 一种焚烧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方法
CN101012086A (zh) 厌氧型内循环回流式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CN205346962U (zh) 一种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CN216777998U (zh) 一种撬装式高效泥水分离设备
CN210313698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205346964U (zh) 一种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CN107244782A (zh) 一种焚烧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WO2023123992A1 (zh) 一种高负荷厌氧系统内高效撬装式三相分离器
CN107973399B (zh)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系统
CN206562379U (zh) 一种悬浮式生物流化床
CN1153738C (zh) 双区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CN104860469B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4607805U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
CN217808921U (zh) 一种高负荷厌氧反应器
CN216737753U (zh) 一种高效uasb反应器
CN219709274U (zh) 一种厌好氧生物澄清池
CN218910030U (zh) 一种污水水解发酵池
CN219860825U (zh) 一种强化内循环的污水厌氧处理模块及装置
CN207958063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6236542U (zh) 一种污水沉淀分离池
CN218146041U (zh) 一种设置在曝气池内部的斜管沉淀装置
CN219709249U (zh) 一种厌缺氧生物澄清池
CN216890545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CN217479153U (zh) 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