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7797U -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7797U
CN216747797U CN202122715284.0U CN202122715284U CN216747797U CN 216747797 U CN216747797 U CN 216747797U CN 202122715284 U CN202122715284 U CN 202122715284U CN 216747797 U CN216747797 U CN 216747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tes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52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胜荣
梁光照
杨山
项海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52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7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7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7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与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包括绝缘支架、探针正极部和探针负极部,探针正极部和探针负极部相隔地设置于绝缘支架,探针正极部和/或探针负极部设置有用于避开极耳的避空台阶。本实用新型能够保障多极耳电芯的测试安全,提高多极耳电芯的检测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测试工装。

Description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与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的分容工艺中,存在一种容量测试设备是针床式分容柜,电芯经过上工序自动上料到相应位置,再把锂电池倒置且有序的装载在对应的卡位中,同时,电芯外露出一定长度的极耳,利用针床式分容柜的探针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
然而,发明人发现了常规针床式分容柜的探针结构只适合具有两个极耳的电芯。如果是多极耳电芯且正负极耳在探针的同一侧就不能进行充放电测试。因此,目前针床式分容柜设备的探针结构,不能对多极耳电芯进行正常测试。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能够保障多极耳电芯的测试安全,提高多极耳电芯的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包括:
绝缘支架;
探针正极部;
探针负极部,所述探针正极部和所述探针负极部相隔地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
所述探针正极部和/或所述探针负极部设置有用于避开极耳的避空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探针正极部包括第一正极导电体和第二正极导电体,所述第一正极导电体和所述第二正极导电体均具有一体连接的正极接线部和正极延伸部,所述避空台阶设置于所述探针正极部的所述正极接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接线部的顶部与所述正极延伸部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探针负极部包括第一负极导电体和第二负极导电体,所述第一负极导电体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体均具有一体连接的负极接线部和负极延伸部,所述避空台阶设置于所述探针负极部的所述负极接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接线部的顶部与所述负极延伸部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探针正极部和所述探针负极部均设置有插件和绝缘保护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探针正极部和所述探针负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之间,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工装,包括支撑座和如上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所述绝缘支架设置于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有绝缘挡块,所述绝缘挡块与所述避空台阶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测试工装的一种改进,所述测试工装还包括电芯托架,所述电芯托架包括承托梁和夹板,所述夹板设置于所述承托梁,所述承托梁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夹板用于夹紧待检测的电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测试工装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绝缘支架和多个所述绝缘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每个所述绝缘支架至少与一个所述绝缘挡块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绝缘支架分别设置有所述探针正极部和所述探针负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支架、探针正极部和探针负极部,探针正极部和探针负极部相隔地设置于绝缘支架,绝缘支架对探针正极部和探针负极部均具有稳定的固定作用,探针正极部和/或探针负极部设置有用于避开极耳的避空台阶,在多极耳电芯的测试过程中,例如电芯具有三个极耳且正负极耳在探针同一侧时,使一个正极耳与探针正极部接触,使一个负极耳与探针负极部接触,使位于正负极耳外侧的第三个极耳通过避空台阶的避空绝缘,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正负极耳在探针的同一侧的多极耳电芯的正常充放电测试,保障了多极耳电芯的测试安全,提高了多极耳电芯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个探针的组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绝缘支架;11-第一绝缘部;12-第二绝缘部;
2-探针正极部;21-第一正极导电体;22-第二正极导电体;23-正极接线部;24-正极延伸部;
3-探针负极部;31-第一负极导电体;32-第二负极导电体;33-负极接线部;34-负极延伸部;
4-避空台阶;5-插件;6-绝缘保护件;7-支撑座;8-绝缘挡块;
9-电芯托架;91-承托梁;92-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绝缘支架1、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相隔地设置于绝缘支架1,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设置有用于避开极耳的避空台阶4,在多极耳电芯的测试过程中,例如电芯具有三个极耳且正负极耳在探针同一侧时,使一个正极耳与探针正极部2接触,使一个负极耳与探针负极部3接触,使位于正负极耳外侧的第三个极耳通过避空台阶4的避空绝缘,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正负极耳在探针的同一侧的多极耳电芯的正常充放电测试。
具体地,探针正极部2包括第一正极导电体21和第二正极导电体22,第一正极导电体21和第二正极导电体22均具有一体连接的正极接线部23和正极延伸部24,避空台阶4设置于探针正极部2的正极接线部23,其中,第一正极导电体21可用于测试正极耳的电流,第二正极导电体22可用于测试正极耳的电压。
在探针结构中,探针正极部2设置有插件5和绝缘保护件6,插件5设置于正极延伸部24的底部,绝缘保护件6设置于第一正极导电体21和第二正极导电体22之间,其中,正极延伸部24的顶部与正极接线部23的底部一体连接,正极接线部23的顶部与正极延伸部24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该高度差为探针结构的避空区的避空高度。
具体地,探针负极部3包括第一负极导电体31和第二负极导电体32,第一负极导电体31和第二负极导电体32均具有一体连接的负极接线部33和负极延伸部34,避空台阶4设置于探针负极部3的负极接线部33,其中,第一负极导电体31可用于测试负极耳的电流,第二负极导电体32可用于测试负极耳的电压。
在探针结构中,探针负极部3设置有插件5和绝缘保护件6,插件5设置于负极延伸部34的底部,绝缘保护件6设置于第一负极导电体31和第二负极导电体32之间,其中,负极延伸部34的顶部与负极接线部33的底部一体连接,负极接线部33的顶部与负极延伸部34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该高度差为探针结构的避空区的避空高度。
并且,绝缘支架1包括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设置于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之间,第一绝缘部11连接于第二绝缘部12,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扣接、铆接、榫接、铰接或螺接,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能够将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固定牢固。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多个探针可以组装在支撑座7,从而可以将其整体置于针床式分容柜中并满足若干个多极耳电芯的安全正常测试的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避空台阶4仅设置于探针正极部2,位于正负极耳外侧的第三个极耳通过设置于探针正极部2的避空台阶4进行避空绝缘,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正负极耳在探针的同一侧的多极耳电芯的正常充放电测试。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避空台阶4仅设置于探针负极部3,位于正负极耳外侧的第三个极耳通过设置于探针负极部3的避空台阶4进行避空绝缘,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正负极耳在探针的同一侧的多极耳电芯的正常充放电测试。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测试工装,如图5所示,包括支撑座7和实施例1~3任一项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绝缘支架1设置于支撑座7,支撑座7设置有绝缘挡块8,绝缘挡块8与避空台阶4对应设置,其中,绝缘挡块8能够保障外侧极耳的绝缘稳定。
优选地,测试工装还包括电芯托架9,电芯托架9包括承托梁91和夹板92,夹板92设置于承托梁91,承托梁91设置于支撑座7,夹板92能够夹紧待检测的电芯。
在测试工装中,多个绝缘支架1和多个绝缘挡块8设置于支撑座7,每个绝缘支架1至少与一个绝缘挡块8对应设置,每个绝缘支架1分别设置有探针正极部2和探针负极部3。
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保障多极耳电芯的测试安全,提高多极耳电芯的检测效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支架(1);
探针正极部(2);
探针负极部(3),所述探针正极部(2)和所述探针负极部(3)相隔地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1);
所述探针正极部(2)和/或所述探针负极部(3)设置有用于避开极耳的避空台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正极部(2)包括第一正极导电体(21)和第二正极导电体(22),所述第一正极导电体(21)和所述第二正极导电体(22)均具有一体连接的正极接线部(23)和正极延伸部(24),所述避空台阶(4)设置于所述探针正极部(2)的所述正极接线部(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部(23)的顶部与所述正极延伸部(24)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负极部(3)包括第一负极导电体(31)和第二负极导电体(32),所述第一负极导电体(31)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体(32)均具有一体连接的负极接线部(33)和负极延伸部(34),所述避空台阶(4)设置于所述探针负极部(3)的所述负极接线部(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线部(33)的顶部与所述负极延伸部(34)的顶部的高度差为1cm~8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正极部(2)和所述探针负极部(3)均设置有插件(5)和绝缘保护件(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1)包括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所述探针正极部(2)和所述探针负极部(3)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1)和第二绝缘部(12)之间,所述第一绝缘部(11)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部(12)。
8.一种测试工装,包括支撑座(7)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1)设置于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设置有绝缘挡块(8),所述绝缘挡块(8)与所述避空台阶(4)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装还包括电芯托架(9),所述电芯托架(9)包括承托梁(91)和夹板(92),所述夹板(92)设置于所述承托梁(91),所述承托梁(9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7)。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支架(1)和多个所述绝缘挡块(8)设置于所述支撑座(7),每个所述绝缘支架(1)至少与一个所述绝缘挡块(8)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绝缘支架(1)分别设置有所述探针正极部(2)和所述探针负极部(3)。
CN202122715284.0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Active CN216747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5284.0U CN21674779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5284.0U CN21674779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7797U true CN21674779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5284.0U Active CN21674779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7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5694B1 (en) Battery module
KR20120055158A (ko) 신규한 구조의 버스 바 어셈블리
KR20120055451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CN106233526A (zh) 动力电池及其电芯状态采集装置
CN103415942A (zh) 具有改善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池单元保持器和采用该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电池模块
CN105074954A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电池模块组件
CN20951578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EP2966707B1 (en) Battery module
KR20190064839A (ko) 전장 어셈블리 및 상기 전장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6747797U (zh)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测试探针结构及测试工装
CN217035865U (zh) 房车电池
CN105932190A (zh) 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包
CN215816212U (zh) 电池模组和房车电池
CN210429949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自行车
CN204011515U (zh) 一种快速更换单体电池的电池组
CN219122358U (zh) 一种兼容多种类型电池测试的上柜连接的可拆卸装置
CN211743251U (zh) 一种电池组结构、电池模组结构和电池箱
CN218767248U (zh) 蓄电池生命周期在线监测装置
CN219739231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CN216903247U (zh)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CN219513242U (zh) 电池装置
CN219513292U (zh) 电池模组
CN217306678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2323158U (zh) 电池模组
CN214281207U (zh) 一种变频器接地连接结构及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