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3247U -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3247U
CN216903247U CN202122472484.8U CN202122472484U CN216903247U CN 216903247 U CN216903247 U CN 216903247U CN 202122472484 U CN202122472484 U CN 202122472484U CN 216903247 U CN216903247 U CN 216903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ttery cell
parallel connection
cell
conn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24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辉
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24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3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3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3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包括本体,具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还包括: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正极接头,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负极接头,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通过该连接器与电芯连接,以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本发明采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检测电芯的温度,布线线束非常简洁,保证了极耳的正常使用和受力,防止极耳发生折弯的情况,可以保证接头的装配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装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用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若干组电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装而成,电芯在组装的过程中应尽量遵循布线线束的简洁、接头的装配精度高以及便于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检测等技术指标。
现有技术中,电芯的温度检测一般是通过在电芯的不同部位设置温度采样点来实现的,由于温度采样点较多,需要对多个采样点进行单独焊接,这样会导致线束十分杂乱,电芯的温度检测过程也较为繁琐;在对极耳焊接时会将极耳折弯,极耳的受力情况较差,极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此外,接头的装配通常通过泡棉完成,还存在着电芯尺寸保证效果差,装配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组装过程中存在的线束杂乱、电芯的温度检测过程繁琐、接头的装配精度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还包括: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位于连接器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负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位于连接器的另一侧,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通过该连接器与电芯连接,以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本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用于连接器的安装,该安装槽的另一侧与电芯连通,以使所述连接器与电芯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极耳安装槽,所述极耳安装槽固定在安装槽上,该极耳安装槽可用于极耳的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接头包括正极线束,该正极接头通过所述正极线束与连接器连接,所述负极接头包括负极线束,该负极接头通过所述负极线束与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包括接线束,所述连接器通过该接线束与极耳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极耳安装槽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一侧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正极接头通过该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本体上,所述负极接头通过该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由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组成,所述第一电芯安装在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电芯安装在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三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本发明采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检测电芯的温度,免去了通过多个采样点分别检测温度的繁琐过程,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器与电芯连接,不采用单独焊接温度采样点的方式,布线线束非常简洁。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本发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极耳安装槽,极耳安装槽可用于极耳的安装和固定,并具有一定的电气绝缘功能,保证了极耳的正常使用和受力,防止极耳发生折弯的情况,降低了极耳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本发明中接头包括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由于正极接头通过第一支撑件固定在本体上,负极接头通过第二支撑件固定在本体上,可以保证接头的装配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芯并联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芯并联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并联连接装置沿某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并联连接装置沿另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并联连接装置与电芯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并联连接装置与电芯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01、第一挡板102、第二挡板103、第一分隔板104、第二分隔板105、安装槽106、极耳安装槽107、第一支撑件108、第二支撑件2、第一卡槽3、第二卡槽4、正极接头401、正极线束5、负极接头501、负极线束6、温度传感器7、连接器701、接线束8、极耳9、第一螺母10、第二螺母11、定位孔12、第一电芯13、第二电芯14、第三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靠近该第一挡板1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3,第一挡板101和第一分隔板103之间形成第一卡槽2,靠近第二挡板10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04,所述第二挡板102和第二分隔板104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还包括:连接器7,与该连接器7连接的正极接头4,所述正极接头4位于连接器7的一侧,与该连接器7连接的负极接头5,所述负极接头5位于连接器7的另一侧,以及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连接器7的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6被配置为通过该连接器7与电芯连接,以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5,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呈平行设置,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均为长条形,第一分隔板103和第二分隔板104均为分段式,例如,第一分隔板103可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位于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挡板101的内部一端,另一段位于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挡板101的内部另一端,第一挡板101和第一分隔板103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卡槽2,该第一卡槽2可用于第一电芯13的固定,第二挡板102和第二分隔板104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卡槽3,该第二卡槽3可用于第二电芯14的固定,以实现第一电芯13和第二电芯14的并联。
本实施例中,正极接头4可以是带阳极接线的铜接头,负极接头5可以是带阴极接线的铜接头,正极接头4和负极接头5分别位于连接器7的两侧,连接器7用于实现正极接头4和负极接头5分别与电芯连接,以将电芯的电能通过该正极接头4和负极接头5输出,温度传感器6例如可以是薄膜温度传感器,请参阅图2,温度传感器6可以通过连接器7与电芯连接,本发明中,由于采用温度传感器6直接检测电芯的温度,免去了通过多个采样点分别检测电芯温度的繁琐过程,温度传感器6通过连接器7与电芯连接,不采用单独焊接温度采样点的方式,布线线束非常简洁。
请参阅图2,本体1具有安装槽105,安装槽105位于正极接头4和负极接头5中间的区域,该安装槽105的一侧用于连接器7的安装,保证连接器7的安装稳定性,该安装槽105的另一侧与电芯连通,以使所述连接器7与电芯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电芯并联连接装置还包括极耳安装槽106,如图2、图3所示,极耳安装槽106固定在安装槽105上,该极耳安装槽106可用于极耳8的安装和固定,本实施例中,极耳8的安装不再采用焊接的方式,由于极耳安装槽106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和一定的电气绝缘功能,保证了极耳8的正常使用和受力,防止极耳8发生折弯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极耳8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2,正极接头4包括正极线束401,该正极接头4可以通过正极线束401与连接器7连接,负极接头5包括负极线束501,该负极接头5可以通过负极线束501与连接器7连接。
连接器7包括接线束701,连接器7可以通过该接线束701与极耳8连接,线束701例如可以是条形连接端子,如图2、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6与极耳安装槽106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极耳安装槽106位于靠近电芯的一侧,用于极耳8的安装和固定,温度传感器6位于靠近正极接头4和负极接头5的一侧,用于电芯温度的检测。
作为优选,本体1的一侧包括第一支撑件107和第二支撑件108,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107和第二支撑件108均位于靠近温度传感器6的一侧,正极接头4可以通过该第一支撑件107安装在本体1上,负极接头5可以通过该第二支撑件108安装在本体1上,第一支撑件107和第二支撑件108可以保证接头的装配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装配精度。
如图5、图6所示,提供了一实施例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应用于电芯并联的使用场景,本实施例中,电芯由第一电芯12和第二电芯13组成,该第一电芯12的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一卡槽2内,第二电芯13的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二卡槽3内,在第一电芯12和第二电芯13之间设置有第三分隔板14,第三分隔板14可用于第一电芯12和第二电芯13的分隔,防止发生短路,本体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用于第一电芯12和第二电芯13的定位,例如,第一电芯12可以通过第一螺母9穿过定位孔11后,完成第一电芯12与本体1的固定,第二电芯13可以通过第二螺母10穿过定位孔11后,完成第二电芯13与本体1的固定。
本发明采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检测电芯的温度,免去了通过多个采样点分别检测温度的繁琐过程,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器与电芯连接,不采用单独焊接温度采样点的方式,布线线束非常简洁;本发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极耳安装槽,极耳安装槽可用于极耳的安装和固定,并具有一定的电气绝缘功能,保证了极耳的正常使用和受力,防止极耳发生折弯的情况,降低了极耳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本发明中接头包括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由于正极接头通过第一支撑件固定在本体上,负极接头通过第二支撑件固定在本体上,可以保证接头的装配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装配精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可以理解为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还包括: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位于连接器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负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位于连接器的另一侧,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通过该连接器与电芯连接,以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用于连接器的安装,该安装槽的另一侧与电芯连通,以使所述连接器与电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安装槽,所述极耳安装槽固定在安装槽上,该极耳安装槽可用于极耳的安装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头包括正极线束,该正极接头通过所述正极线束与连接器连接,所述负极接头包括负极线束,该负极接头通过所述负极线束与连接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接线束,所述连接器通过该接线束与极耳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极耳安装槽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正极接头通过该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本体上,所述负极接头通过该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由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组成,所述第一电芯安装在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电芯安装在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三分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定位。
CN202122472484.8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Active CN216903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2484.8U CN21690324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2484.8U CN21690324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3247U true CN216903247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5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2484.8U Active CN21690324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3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5336B1 (en) Battery module
CN107004825B (zh) 检测模块
US20210066700A1 (en)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1017194U (zh) 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模组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113097654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6161825U (zh) 分体式盖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4068771U (zh) 电池采集模块和电池
CN210429949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自行车
CN216903247U (zh) 一种电芯并联连接装置
CN217239531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545161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4899227U (zh) 引出汇流排和电池包
CN115566369A (zh) 电池模组
CN21935053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14280138U (zh) 一种圆柱电芯径向固定的可靠支架结构
CN220042201U (zh) 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9677400U (zh) 一种同一端引出电极的圆柱电池模组
CN220527135U (zh) 采样连接结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919196U (zh) 集成高压线束端子防转结构的输出极底座及电池包
CN218827701U (zh) 电池连接片、电连接组件和储能模块
CN219917497U (zh) 一种集成汇流母排
CN220066050U (zh) 电池
CN215816264U (zh) 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009365U (zh) 电池盖板组件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