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0471U -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0471U
CN216730471U CN202220319355.7U CN202220319355U CN216730471U CN 216730471 U CN216730471 U CN 216730471U CN 202220319355 U CN202220319355 U CN 202220319355U CN 216730471 U CN216730471 U CN 216730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flywheel
guide bearing
central
shaft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93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庭能
胡泽鹏
方向东
张春祥
谈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anhuan Clu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anhuan Clu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anhuan Clu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anhuan Clut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93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0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0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0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双质量飞轮总成的中心模板、用于将所述导向轴承压入双质量飞轮总成中部的定位轴以及设置设置于定位轴的顶部且向下伸缩设置的挤压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中心模板的定位,限制了双质量飞轮的位置,而在连接使用时,设置的双质量飞轮的连接可以通过直线驱动部与挤压件的组合对导向轴承进行压迫,同时通过中心轴的限制,导向轴承的连接位置被限制,通过挤压件与直线驱动部的向下作用力,定位轴与导向轴承一同被压入双质量飞轮的中心孔位处,让导向轴承的压入深度直至完全符合压入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背景技术
双质量飞轮是设计在汽车上的用于隔离共振的一种常用零部件,在装载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安装的导向轴承与汽车的变速箱以及离合组合相连。
而连接中较为重要的连接件就是导向轴承,导向轴承在汽车的内部起到导向的作用,在于双质量飞轮组合的过程中,一般提前装配在双质量飞轮的中心轴孔处;
双质量飞轮的生产线上,导线轴承的安装采用手动机械压入的方式进行安装,导致在生产旺季,双质量飞轮的需求量增加,一旦双质量飞轮的生产订单增加,手动安装的方式难免出现安装压入深度不够,导致装配的质量不达标,影响到双质量飞轮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双质量飞轮总成的中心模板、用于将所述导向轴承压入双质量飞轮总成中部的定位轴以及设置设置于定位轴的顶部且向下伸缩设置的挤压件;
所述中心模板的顶部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接定位轴的通孔;
所述挤压件的顶部设有一个用于驱动的直线驱动部,所述挤压件的底部呈向内设置的圆台,以使得所述直线驱动部驱动所述挤压件动作时,所述挤压件通过挤压定位轴顶部能够驱动所述定位轴下降,带动所述导向轴承对双质量飞轮进行压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中心轴配合设置的双质量飞轮总成,能够对导向轴承压入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出现导向轴承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高导向轴承压入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模板的底部插接有一根中心轴,该中心轴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可供定位轴滑动适配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中心轴,即可对定位轴的底部进行插接定位,使得定位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为定位轴的连接提供了定位的基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模板的底部通过对接螺钉还设有一块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部与中心轴贯穿相连,且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块操作台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操作台面配合设置的底板,使其中心模板即可更加稳定的进行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面的顶部两端通过组装螺钉与垫圈各连接有一根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也通过组装螺钉与垫圈连接有固定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支撑轴,可以对操作台面进行支撑,使其可以更好的进行连接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部通过紧固螺钉与直线驱动部相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部位于直线驱动部处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直线驱动部驱动组件滑动的通孔,且与挤压件的顶部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直线驱动部,配合设置的挤压件,能够在使用的时候,对定位轴的顶部进行抵触限制,从而完成对设置的导向轴承的定位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模板的顶部与双质量飞轮总成的底部保持有固定间距,且位于中心模板的顶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一个圆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中心模板的定位,限制了双质量飞轮的位置,而在连接使用时,设置的双质量飞轮的连接可以通过直线驱动部与挤压件的组合对导向轴承进行压迫,同时通过中心轴的限制,导向轴承的连接位置被限制,通过挤压件与直线驱动部的向下作用力,定位轴与导向轴承一同被压入双质量飞轮的中心孔位处,在定位轴的限制下,让导向轴承的压入深度直至完全符合压入标准,这样的操作方式既能够提高压入的导向轴承的效率,也能够避免出现手动机械压入出现压入不达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板配合设置的支撑轴利用设置组装螺钉与垫圈,能够与操作台面形成稳定的连接支撑,从而让导向轴承的压入更加的方便,提高了导向轴承压入的效率,同时操作台面的连接设置,能够在压入导向轴承的时候,保持压入的平稳性,避免出现错位导致压入不合格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支撑轴以及操作台面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线驱动部与挤压件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支撑轴;3、操作台面;4、紧固螺钉;5、直线驱动部;6、挤压件;7、导向轴承;8、定位轴;9、中心模板;10、双质量飞轮总成;11、底板;12、对接螺钉;13、组装螺钉;14、垫圈;15、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中心模板9、用于将导向轴承7压入双质量飞轮总成10中部的定位轴8以及设置设置于定位轴8的顶部且向下伸缩设置的挤压件6;
中心模板9的顶部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接定位轴8的通孔;
挤压件6的顶部设有一个用于驱动的直线驱动部5,挤压件6的底部呈向内设置的圆台,以使得直线驱动部5驱动挤压件6动作时,挤压件6通过挤压定位轴8顶部能够驱动定位轴8下降,带动导向轴承7对双质量飞轮进行压入。
利用设置的中心轴15配合设置的双质量飞轮总成10,能够对导向轴承7压入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出现导向轴承7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高导向轴承7压入的效率。
上述中的直线驱动部5可采用机械领域中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的单个驱动件或多个零件组成的机构,如气缸、液压缸或电缸等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的部件,或者采用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机构等等;在考虑装置简易化的角度,优选气缸、液压缸或电缸。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导向轴承7需要套接在设置的定位轴8的轴体处,因此为保障导向轴承7可以正常、顺利的进行使用,此处的定位轴8轴体直径小于中心轴15开设的通孔,同时为保障导向轴承7的顺利使用,使用的导向轴承7需要与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中心孔处适配;
同时为配合定位轴8的使用,上述挤压件6可采用机械领域中具备足够耐磨、且性质稳定的单个或者多个零件组合的结构件,如铸铁件、铜柱等,在考虑装置简易化、故而优选一侧端部带有螺纹通孔的铜柱或者铸铁件。
中心模板9的底部插接有一根中心轴15,该中心轴15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可供定位轴8滑动适配的通孔。
利用设置的中心轴15,即可对定位轴8的底部进行插接定位,使得定位轴8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为定位轴8的连接提供了定位的基础。
中心模板9的底部通过对接螺钉12还设有一块底板11,底板11的顶部中部与中心轴15贯穿相连,且底板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块操作台面3。
利用设置的操作台面3配合设置的底板11,使其中心模板9即可更加稳定的进行使用。
操作台面3的顶部两端通过组装螺钉13与垫圈14各连接有一根支撑轴2,支撑轴2的顶部也通过组装螺钉13与垫圈14连接有固定板1。
利用设置的支撑轴2,可以对操作台面3进行支撑,使其可以更好的进行连接使用。
固定板1的顶部中部通过紧固螺钉4与直线驱动部5相连接,且固定板1的顶部中部位于直线驱动部5处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直线驱动部5驱动组件滑动的通孔,且与挤压件6的顶部相对应。
利用直线驱动部5,配合设置的挤压件6,能够在使用的时候,对定位轴8的顶部进行抵触限制,从而完成对设置的导向轴承7的定位需要。
中心模板9的顶部与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底部保持有固定间距,且位于中心模板9的顶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一个圆台。
利用设置的圆台,可以对设置的中心模板9的底部进行限制,从而对中心模板9进行定位,避免出现震动的问题。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
将直线驱动部5、固定板1、支撑轴2、操作台面3、挤压件6、通过紧固螺钉4、组装螺钉13以及垫圈14形成一个整体;
将中心模板9、底板11、中心轴15与定位轴8通过对接螺钉12形成另一个整体;
初始状态,直线驱动部5活塞杆未伸出,首先,将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放入中心模板9上,双质量飞轮总成10中孔与中心轴15对应,再将导向轴承7穿入定位轴8中,定位轴8的一端放入中心轴15的孔中;
压入状态,直线驱动部5活塞杆伸出直至停止,挤压件6作用在定位轴8上,带动导向轴承7向下运动,直至双质量飞轮总成10轴承孔底部;
返回状态,直线驱动部5活塞杆未伸出,将定位轴8取出,至此整个导向轴承7压入动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中心模板(9)、用于将所述导向轴承(7)压入双质量飞轮总成(10)中部的定位轴(8)以及设置设置于定位轴(8)的顶部且向下伸缩设置的挤压件(6);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模板(9)的顶部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接定位轴(8)的通孔;
所述挤压件(6)的顶部设有一个用于驱动的直线驱动部(5),所述挤压件(6)的底部呈向内设置的圆台,以使得所述直线驱动部(5)驱动所述挤压件(6)动作时,所述挤压件(6)通过挤压定位轴(8)顶部能够驱动所述定位轴(8)下降,带动所述导向轴承(7)对双质量飞轮进行压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模板(9)的底部插接有一根中心轴(15),该中心轴(15)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可供定位轴(8)滑动适配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模板(9)的底部通过对接螺钉(12)还设有一块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顶部中部与中心轴(15)贯穿相连,且所述底板(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块操作台面(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面(3)的顶部两端通过组装螺钉(13)与垫圈(14)各连接有一根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的顶部也通过组装螺钉(13)与垫圈(14)连接有固定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中部通过紧固螺钉(4)与直线驱动部(5)相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中部位于直线驱动部(5)处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直线驱动部(5)驱动组件滑动的通孔,且与挤压件(6)的顶部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模板(9)的顶部与双质量飞轮总成(10)的底部保持有固定间距,且位于中心模板(9)的顶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一个圆台。
CN202220319355.7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Active CN216730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9355.7U CN216730471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9355.7U CN216730471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0471U true CN21673047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9355.7U Active CN216730471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0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1629A (zh) 一种悬挂式轴承压装机
CN216730471U (zh) 一种双质量飞轮导向轴承压入机构
CN106827391B (zh) 一种手动快速换模系统
CN214238004U (zh) 手动式齿轮泵轴套压装装置
CN112846715A (zh) 汽车动力总成零件压装装置及方法
CN209006509U (zh) 下模浮料器
CN107160147B (zh) 用于换挡器壳体和齿形板组装的组装装置
CN216633297U (zh) 一种卡簧装配装置
CN220679934U (zh) 一种压装装置
CN207222757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220862554U (zh) 玻璃钢车身覆盖件模具成型装置
CN111438509A (zh) 齿轮箱多轴承压装装置
CN216423486U (zh) 具有顶出机构的汽车内饰皮制品热压贴合模具
CN21874738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压装治具组件
CN203726119U (zh) 用于装配双锥同步器总成的气动装置
CN205438412U (zh) 轴套压缩手动液压装置
CN220743633U (zh) 一种汽车标牌的压合装置
CN212704010U (zh) 一种电器件钣金壳体冲压模具
CN219788221U (zh) 一种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输入轴系的半自动套压装置及设备
CN205184178U (zh) 轴臂类零件的制造装置
CN219287347U (zh) 电机轴压配工装
CN219404150U (zh) 锥轴承自动压装装置
CN218914689U (zh) 一种具有减振定位功能的汽车灯具
CN215516521U (zh) 一种简约型倒装立柱
CN219520226U (zh) 一种连续自动冲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